一、导入语:
今年夏季是最难熬的,气候异常,台风一阵接一阵,时常伴有雷雨大风。
高考的硝烟早已散尽,但战争远未结束。该走的都走了,而留守的我们,还得艰苦抗战一年,心中不免带着一些失落,当然也带着更多的梦想。“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同是天涯读书人,相逢都是曾相识。”我不知道此时同学们在想些什么,是不是也像郭敬明那样“一半忧伤,一半明媚”,是不是像白岩松说的“痛并快乐着”?
有人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们说“不经历高考,怎能见残酷?”但是“长风破浪终有时,直挂云帆到彼岸。”西楚霸王项羽何等英雄?不是也有失败的时候吗?唐代杜牧就为他写过一首诗:“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复读一年又如何?我相信,只要我们下定了决心,就一定能如愿以偿的,“既然选择了远方,就没有停下来的理由”。在这里,我把汪国真的两句诗送给大家:“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祝愿大家都带着微笑上路吧!
二、语文补习的任务——“十六字方针”
加大训练 培养能力 拓展视野 强化心理
1、加大训练
打好基础,千万不能好高骛远。不要以为知识点都已学过就不再听讲了,不要认为专题复习太枯燥而一味做综合模拟题,更不能认为语文复习可有可无,而让数理化英占去所有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课桌空间),要自己找题做,每天做一点。比如今年全国考的17套试卷,完全可以拿来认真做一做,要知道所有的模拟卷都是模拟前一年的高考卷来编的啊。
我们还得从最简单最枯燥的基础学起,一步“两个”脚印(跨一步,停下来思考),把每一轮复习搞好。
2、培养能力
读死书或死读书都是行不通的,在训练过程中要善于思考和总结,要善于举一反三,进行知识迁移,要注意培养记忆、理解、想像、表达等能力。比如做了一道诗歌鉴赏题,就要能自己归纳出这类题的答题方法,能找出一些规律。像“明月”具有思念的特定含义。“举头望明月”“明月几时有”“我寄愁心与明月”“海上生明月”“明月高楼休独倚”……
3、拓展视野
多看课外书,不失为一条学习语文的经验之谈。其实同学们都明白,课外书看得多了,语文绝对差不到哪里去。课外书不光指学习辅导类的,还包括新闻类、文学类、体艺类、文摘类、军事类……当然不要去看那些武侠色情类书啊。看课外书也不光提高写作能力,还会潜移默化地提高阅读和语言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看看这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满分作文吧,文思泉涌、材料新鲜时尚而又典型贴切、语言灵动、文采飞扬,用“亏他想得出!”来形容最恰当不过了。
4、强化心理
在高强度的复习训练当中,不能忽视心理素质的训练,不少同学在这点上曾摔过跟头,甚至是重重的跟头。补习生的压力超过应届生,因为目标只有一个,就是“上大学!”否则还来补习干啥?所以补习的自觉性也更强,心理也更敏感些。有人说,“学得好不如考得好,考得好不如报得好,报得好不如爸爸好”,说的有一定道理。我希望通过一年的学习,大家都能成为“三好学生”:学得比去年好,考得比去年好,报得比去年好。
三、语文学习的调查
姓名 高考语文分数
1、你认为自己高考语文失利的主要原因是( )
A.基础不牢 B.粗心大意 C.其它
2、哪部分是你语文的最弱项?
A.基础知识 B.古诗文 C.现代文阅读 D.作文
3、课余学习,用于语文上的时间占多少?
A.大于16 B.大约16 C.少于16 D.几乎没有
4、平时有没有看课外书的习惯?
A.每天都看 B.有时看看 C.很少看 D.上课也看
5、你常看哪些课外书?
A.新闻类 B.文摘类 C.文学类 D.体艺类 E.武侠言情类 F.其它
6、你比较喜欢写什么体裁的作文?
A.记叙 B.议论 C.散文 D.想像 E.实用 F.另类
7、你作文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A.语言上 B.结构上 C.材料上 D.立意上 .E.创新上
8、你的作文平时一般能得多少分?
A.50分以上 B.45分左右 C.40分左右 D.时高时低
9、你对语文课的看法如何?
A.特别喜欢 B.特别头痛 C.特别反感 D.无所谓 E.其它
10、你打算怎样补习语文?
A.认真听讲 B.多做题目 C.多看课外书 D.认真对待每次考试 E.其它
根据以上问题,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围绕“补习语文”这个中心,写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或向老师提些意见和建议,或对自己以前的语文学习进行反思,或对今后补习语文谈谈自己的计划等等。
四、结束语
“今年花胜去年红,料得明年花更红”,但花的红艳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育花人的心态如何。
五、拓展:
《今年的我要飞翔》(2005年辽宁高考满分作文,见语文月刊2005.7-8)
六、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