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返回首页
某市探索涉罪未成年人临界预防新模式经验交流
字数:1492 字 浏览:1628次 下载:4次
== 本文免费阅读 ==

“管、教、帮”编织保护网   “问题少年”远离犯罪

  近年来,涉罪未成年人未满16周岁、尚未达到追究刑事责任年龄的案件日趋增多,而对这类年龄临界追究刑事责任的涉罪未成年人,如何预防其再犯罪还存在法律上的空白和司法实践的难点。针对未达刑事责任年龄的涉罪未成年人存在监督管理难、跟踪教育难、融入社会难等问题,xx市整合检察、公安、社会综治等部门力量,创新探索以信息化为载体、网格化为依托、社会化为主导的涉罪未成年人临界预防新模式,实现了未达刑事责任年龄涉罪未成年人再犯罪的有效预防。
  一、信息化“三色预警”,创新“管”的方式
  针对未达刑事责任年龄涉罪未成年人数据难以掌握且随时变化的问题,整合公安、检察等信息资源,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建设涉罪未成年人检察监督平台。将办案和工作中发现的未达刑事责任年龄涉罪未成年人等高危人群的详细数据导入监督平台数据库,实现监管对象集中动态管理。监督平台根据监管对象涉嫌犯罪的罪名、是否属于留守儿童、父母是否离异、家庭是否具备监管条件、是否受过治安处罚等情形,按照事先设置的标准进行自动综合评估打分,并将评估结果分为黄色、橙色、红色三个等级,实行预警动态监管。对黄色预警的,普通关注;对橙色和红色预警的,重点关注。需重点关注的对象,借助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把监管对象具体信息推送至对象所涉辖区的网格员,纳入实际居住地网格化监管,由网格员定期对其进行了解走访、跟踪监管帮教、报告异常情况。
  二、网格化跟踪帮教,提升“教”的实效
  针对涉罪未成年人分布广且职能部门直接监管力度较弱的问题,将涉罪未成年人的帮教工作嵌入综治部门的网格化管理,实现全程、及时、有效的跟踪帮教。跟踪帮教前,网格员通过走访被帮教对象的亲友、邻居、社区等了解其成长经历、家庭情况、性格特点等全面情况,因人施策制定帮教方案。跟踪帮教期间,网格员每月至少联系一次被帮教人或其监护人,了解被帮教人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现状;每三个月至少见面一次,对被帮教人进行法律知识宣传和思想、行为上的教育引导。跟踪帮教后,网格员如实记录被帮教人的学习、劳动、生活及遵纪守法等情况,发现问题的及时通过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反馈,涉嫌违法犯罪的及时报告当地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审查处理。目前首批30名红色预警和橙色预警的未达刑事责任年龄涉罪未成年人,已按照其户籍地或实际居住地,落实对应的社区网格员进行监管帮教。
  三、社会化联动帮扶,凝聚“帮”的合力
  针对涉罪未成年人难融入社会且社会帮扶未形成工作合力的问题,成立市级层面的未达刑事责任年龄涉罪未成年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市涉罪未成年人的监管、帮教工作,通过联席会议机制、信息共享机制、情况通报制度,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政府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团体吝尽其责,对未达刑事责任年龄涉罪未成年人开展教育、感化、挽救。教育部门对已辍学但有上学意愿并符合相应条件的,负责联系办理就学事宜;人社部门对有就业意愿的,及时提供就业培训和就业信息服务,促进就业;民政部门对符合城乡低保、孤儿、城市“三无”人员等民政救助条件的,依法按相关程序进行救助;团委等群团组织依托青年志愿者、西部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和心理咨询师、司法社工等专业力量,加强其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目前,全市累计帮助15名辍学少年重返校园,组织就业培训救助困境未成年人7名13次,帮助17名未成年人成功就业,对监护失职的监护人开展训诫19人次,集中开展亲职教育3次,逐步构建起党委政府主导、职能部门牵头、专业力量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涉罪未成年人预防帮扶社会体系。

没有找到想要的文档没关系,可以——原创定制
如果不想充值,也可以——以稿换稿
温馨提示:
1、本站立足于原创,非会员单篇售价50元起,是本站注册会员,有足够的积分,作品会员价多少就扣减多少;
2、充值起点50元,多充不限;本着自愿的原则,充值不可退款或提现;如不想充值,可拿自己的最新原创作品交换;
3、无忧只搭建平台,制定稿件上传和下载规则,其他由上传人和下载人自愿进行,无忧不对稿件内容和质量负责;
4、无忧不保证平台稿件永久留存,请下载用户自行及时保留;
5、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拒绝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