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返回首页
文旅互动 壮大生态文旅产业——某县文旅产业化发展调查与思考
字数:6951 字 浏览:1014次 下载:13次
== 本文免费阅读 ==
  xx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是乌蒙山片区的川南门户,素有“绿色明珠”和“天然氧吧”之美誉。境内沟壑纵横,森林广袤,资源富集,物华天宝。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旅产业发展,围绕“生态发展,绿色崛起”的总体取向,明确提出“到2021年,把文旅产业培育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如何抓住十九大后推动坚定文化自信的历史机遇,发展壮大文旅产业,已成为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按照小组安排,本小组成员于12月28日至12月29日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等形式,对我县永福镇和建和乡文旅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并就如何发展壮大xx生态文旅产业进行了一些有益思考。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xx县委、县政府以“生态发展、绿色崛起”为总体取向,主动融入四川“建设旅游经济强省”、乐山“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战略布局,坚持“全域旅游、文旅互动、助力脱贫”的思路,以打造“西南康养旅居地”为目标,突出“生态、康养、休闲、度假”特色定位,实施了一系列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有效措施,“一心、一轴、三带、三核、一环线”的旅游整体发展框架基本形成,旅游市场全面发展,文旅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区域旅游特点开始显现,城市形象不断提升。
  (一)文旅发展思路明晰。立足生态优势,着力全域旅游,高标准规划编制完成《xx县“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聚焦休闲度假、健康养老两大主题,围绕养生养老、运动康复、观光度假、休闲体验四大重点,实施全域文旅产业布局、交通环线、配套服务、融合发展四大战略,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把文旅产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打造中国西南生态康养旅居地。
  (二)旅游市场稳步发展。近5年来,我县累计完成旅游项目投资约10亿元,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2个, 2018年1—10月,全县接待游客161.3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2.8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49%和14.61%,全年预计全县接待游客178.7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4.3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01%和16.86%,全县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保持年增长20%以上的良好势头,2017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升至40.2%。
  我县旅游市场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从旅游客源来看,本市游客居多。根据《xx县2015—2016年旅游抽样报告》显示,在总接待的127.35万人次的游客中,本市游客93万人次,占接待总人数73%,是旅游消费的绝对主体,外地游客34.35万人次,占接待总人数27%。外地游客主要以成都为主。从出行方式来看,自驾游高于组团游。根据《2016年xx县旅游旺季统计报表》显示,组团游客接待量仅占总接待游客量的10%,而自驾游及散客量高达90%。从消费水平来看,自驾游游客人均每天消费700元左右。其中,住宿、餐饮所占比重较高,均在20%以上。散客人均每天消费800元左右,除了餐饮、住宿各占20%以外,长途交通费占30%,景区门票、购物及其它费用等占30%。从滞留时间来看,平均每位游客的滞留时间为1.5天,住一夜的游客较多。据调查,旅游旺季各宾馆、旅店超负荷运营,床位供不应求。                      
  (三)文旅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一是景区景点不断丰富。成功将桃源山居创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xx竹海、醉氧天街成功创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打造了龙门大峡谷漂流、天适樱花园、底堡荷塘月色等乡村旅游点30个,发掘储备五马坪、解结湖假日公园等旅游项目10余个。二是接待能力不断提升。全县宾馆、酒店、农家乐达到113家、床位3088张,日接待能力达到3万人次;改良升级《乌蒙沐歌》,实现常态化商业演出;中青旅、全球通等7家旅行社在沐设立9家服务网点、2家分社,全县初步形成一日游、二日游团队线路。三是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国道213、245线纵贯县境,乐宜高速、岷江航道倚境而过。随着沐犍快速公路、成贵高铁、仁沐新高速、乐西高速的建成通车,xx将融入乐山1小时经济圈和成都天府新区1个半小时经济圈。四是城市形象不断提升。以山为骨、水为脉、绿为魂,培育旅游城市要素,形成“城在山中、水在城中,城中有园、园中有城”的格局,打造山水园林城市。
  (四)文旅互动创新有力。文化是旅游的灵魂,通过打造《乌蒙沐歌》实景剧,将xx县独具魅力的生态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元素融为一体,并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以实景演出的形式进行展示,将虚拟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实体的文体项目,创造了全新概念的“xx现象”文化产品,对于挖掘传承地方文化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具有开先河的现实意义。
  二、主要问题
  我县旅游业虽然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与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在‘十三五’末,把文旅产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与省内外一些同类地区旅游快速发展的态势相距较远。我县旅游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旅游资源品质不高、旅游产品知名度低、旅游产业体系不完整、发展动能不强等主要问题。
  (一)文旅资源多而不精。我县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品质不高,同质化程度严重。自然旅游资源主要是以广袤的慈竹构成的森林旅游资源,色彩单一、品种单一、普遍性高、观赏性不强。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宜人的气候在转化为旅游产品上存在很大的困难。人文旅游资源底蕴不足,茶马古道文化、三国文化等多存于资料史记中,名人文化、名居文化知名度低,名俗文化、竹文化有待进一步挖掘。
  (二)产品知名度较低。尽管我县近几年发展较快,已成功建成1个AAAA级和1个AAA级旅游景区,并推出了《乌蒙沐歌》、了情岩、醉氧公园、天适樱花园、龙门大峡谷漂流等景点,彻底摆脱了xx竹海一枝独秀的局面,但总体而言,产品体量小、业态少、知名度不高、文化底蕴和科技含量较低,全县旅游市场整体服务内容简单,缺乏个性化服务,尤其是缺少旅游信息咨询等动态服务,产品形象不清晰,市场竞争力弱。
  (三)产品体系不完整。我县旅游产品虽然类型丰富,集观光、休闲、文化、城镇、乡村旅游为一体,但产品的类型体系、等级体系、空间体系均不完整,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发育尚不成熟,xx竹海、桃源山居等景区均存在景点不够多、接待能力不足等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与旅游业配套发展的旅游特色商品,如竹编、茶叶、甩菜、猕猴桃、乌骨鸡等品牌影响力不大,市场竞争力不强。旅游资源开发市场化程度还不高,招商引资谈的多、落地少,五马坪、解结湖、箭板古镇、黄丹溶洞、舟坝和筒车坝库区等旅游资源还“待字闺中”,全县旅游还处于起步阶段,离全域旅游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四)产业发展动能不强。一是政府引导资金不足,招商引资融资工作进展不显著,旅游投资动能不强。二是旅游体制机制不完善,旅游社会组织不健全,未能形成“政府、企业、社会”有序的组织结构,没有建立系统的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制度。三是旅游旺季期短、季节性强,导致第三产业发展动能不足。四是旅游人才严重缺乏,人才储备明显不足,人才支撑旅游业发展的动能不强。
  三、发展思路
  牢固树立“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统筹发展、开放合作、系统推进”的发展原则,抢抓乐山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机遇。立足“生态”基石,紧紧围绕“康养、休闲”两大主题,以生态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草龙文化为支撑,以“养生养老、运动康复、观光度假、休闲体验”旅游为重点,以全域布局、全业支撑、全民参与、全程服务为主线,以乡村旅游为补充,实施“组合发展、品牌发展、融合发展、错位发展”四大战略,构建“三核(以xx竹海、解结湖、五马坪景区为三大核心旅游区)、三带(以沐溪河、龙溪河、马边河为三大旅游产业带)”旅游产业体系整体布局。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形成产业结构合理、创新驱动有力、城乡区域统筹、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的发展局面,把文旅产业打造成为我县的主导产业、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现代农业的附加增值产业、美丽xx的增美展美产业,进而实现把我县打造成“西南康养旅居地”的宏伟目标。
  (一)实施组合发展战略,实现规模化突破。一是以《乌蒙沐歌》和龙门大峡谷漂流为核心、将桃源山居、醉氧公园、天适樱花园、庙坪新农村集居点和民俗文化风情村进行资源整合,整体打造,组合发展,扩大规模,抱团取暖,增强市场竞争力,盘活其景区景点。依托由平坝至低山再至中低山错落有致的地形地貌,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独具特色的竹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以“花”为主题、“竹”为背景,开发集“赏花、观光、休闲、体验、度假”为一体的旅游产品,把桃源山居打造成花卉观赏景区、民俗文化体验景区、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景区。二是围绕AAA景区xx竹海,加快建设环xx竹海产业融合示范园区,构建“万寿新村、醉氧花海、竹海景区”旅游示范带,建设全域旅游永福,发展绿色环保、生态人文的乡村旅游,使旅游产业成长为全镇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引导农户依托xx竹海景区开发直接或间接地从事旅游经营和接待,在吃住游等旅游服务中获得稳定收益,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三是将xx竹海、了情岩、底堡荷塘月色进行整体打造,组合发展,扩大竹海景区规模,配置竹海景区业态,充分利用了情岩雄壮独特的丹霞地貌、诗画一般的自然风光,开发“竹海——世外桃源景点”,塑造雄伟壮丽的瀑布景观群、静谧清秀的弯弯小河、漫山遍野的桃花林、原始古朴的竹草屋,让游客穿越水月风洞后,眼前突然展现出一幅气势磅礴、水墨丹青的山水画卷,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人间仙境之中,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二)实施精品发展战略,实现特色化突破。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生态资源、山地资源、水资源,依托52.9公里的旅游外环线,打造中国第一个“生态山地旅游——养生健身圈”。依托解结湖和xx竹海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着力打造“三核(以xx竹海、解结湖、五马坪景区为三大核心旅游区)、三带(以沐溪河、龙溪河、马边河为三大旅游产业带)”的旅游精品路线,即:以解结湖水域为载体,重点开发游泳、游船、帆船、水疗、温泉、水上乐园等项目的水上运动休闲娱乐区,将解结湖建成文化休闲旅游区;以xx竹海景区为载体,以运动休闲与文化体验两大核心产品驱动发展的理念,优化开发竹海观光休闲项目,打造集观光、娱乐、商务、度假、文化体验等于一体的国内知名的竹海露营和运动休闲目的地。以五马坪景区为载体,以户外运动为核心,融入观光、康养、教育等多种业态,打造成户外运动乐园、养生度假天堂和教育培训基地的森林型生态旅游区。以xx新区至xx竹海段,打造银杏景观大道、彩竹景观大道、榕树景观大道、垂柳景观大道,重点开发环竹海马拉松运动、自行车骑游、生态垂钓、森林探险等户外项目的路上养生健身休闲区。以高笋梯田至舟坝库区段,依托舟坝电站形成的库区水资源、马边河流域山林自然资源,打造滨水景观带,发展水上观光项目,引入现代休闲娱乐商业业态、滨水山庄休闲度假、滨水特色餐饮等产品,建成区域性精品城郊滨水休闲度假旅游区。
  (三)实施融合发展战略,实现全域化突破。一是推动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发展。在xx草龙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名人文化、民居文化、民俗文化、竹文化、美食文化、养生健身文化等内涵,包装打造“竹海竹文化特色小镇”“ 箭板特色文化古镇”,丰富景区业态,提升景区品质。二是加快推进旅游与商贸融合发展。编制旅游商品产业化发展规划,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引导旅游商贸集聚发展。依托醉氧天街、民俗风情街,打造“旅游商品一条街”和“特色美食一条街”,开发夜间旅游,完善夜间旅游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夜间旅游服务。三是加快推进旅游与农业融合发展。依托“幸福美丽新村”、新型城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加快乡村旅游建设,指导农家乐上档升级。加快底堡荷花、建和樱花、箭板李花、高笋泡汤、“一枝春”茶业等乡村旅游业态培育,提高乡村旅游品味。
  (四)实施错位发展战略,实现常态化突破。一是实施补差发展。针对xx旅游旺季期短、季节性强的特点,打造“春、夏、秋、冬”四季旅游主题产品,形成“春赏花、夏度假、秋健身、冬泡澡”四季旅游发展结构,实现旅游常态化开展,推动第三产业稳步健康发展。二是实施特色旅游餐饮发展。大力发掘xx当地特色美食,重点推出特色康养美食、竹类绿色美食和特色乡村美食等品牌。以xx苦笋、娃娃鱼、老腊肉、乌骨黑鸡等特色美食和李子、猕猴桃等特色农产品为基础,鼓励来xx的游客购买和食用本地的应季蔬果或者土特产品,举办美食节庆活动,引导农家乐餐饮发展,严格行业标准和管理,建设xx特色餐饮品牌的良好形象。三是实施生态旅游商品开发。以xx有机绿色生态为主题,重点开发茶叶、竹工艺品、绿色食品等一系列生态旅游商品,推出融入地方特色文化元素的新型品牌旅游商品,围绕农、林、牧等重点领域,积极开发竹编艺术品、草龙艺术品、有机茶、食用笋、猕猴桃、土鸡土鸭土蛋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把农牧产品变成旅游商品,打响“xx造”特生态旅游商品品牌。
  四、建议意见   
  (一)强化政府主导,统筹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对旅游行业管理的宏观调控职能,优化旅游资源配置,促进旅游业发展。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政府要进行全方位、权威性的管理,建立健全三项机制,着力构建强有力的工作保障体系。一是建立区域旅游协作组织。积极联动临近区县,与乐山1小时经济圈内的各主要县(市、区)合作,尤其是大峨眉旅游经济区内的文化旅游产品、生态康养度假产品异化开发协作,搭建旅游合作平台,建立科学、有效、互惠的跨区域旅游开发合作机制。二是建立健全资金投放机制。不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积极打造“资金整合平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形成“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出水”的财政投入机制。不断完善预算内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在资金投入的总量、增量以及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度明显高于上年。设立“xx县旅游发展基金”,通过财政奖补资金进一步引导社会、企业、居民参与旅游开发,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二)强化要素保障,优化发展环境。一是加快交通道路建设,打破xx旅游发展瓶颈,以“仁沐新”高速,“沐犍”、“沐宜”快速通道建设为核心,改造提升国道213,省道103为重点,加快建设农村乡村公路、旅游通道为着力点,提升与相邻市(州)、县的畅通能力。二是进一步完善城市配套功能,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建立公共自行车骑游系统,修建游客接待中心、购物中心、自驾游服务中心、汽车营地、旅游厕所、停车场、星级宾馆酒店等。三是强化文旅人才智力支撑,实施文旅人才教育和培养行动计划,把文旅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全县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加强干部交流,有计划的选派文旅行业干部外派挂职和双线交流。加强校地合作,培养旅游人才,为文旅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强化引资融资,破解发展难题。一是全面开放旅游市场。学习、借鉴、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发展理念和运行模式,把丰富的资源与外部的先进理念、充足的资金、领先的技术、科学的管理、广阔的市场紧密结合起来,推动资源共享、市场共建、信息互通、合作共赢,实现资源与资本的有效对接、培育生命力强、市场需求旺盛的特色旅游产品。二是充分发挥乌蒙沐歌文旅开发公司的平台作用。主动对接省内外大型旅投公司、旅游基金会等旅游社会资本投资市场或跨行大型集团公司,加强与四川“九鼎”旅游基金会、中国同程等大型旅游公司联系,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充分利用北京产权交易所强大的旅游资源交易平台,大搞招商引资融资活动。三是积极组团参加省内外旅游交易博览会。加强对外宣传交流,了解市场行情,主动对接投融资公司,诚信介绍xx旅游资源、投融资环境,吸引企业眼球,提升xx知名度。四是鼓励县内龙头企业转型发展旅游产业。做好宣传动员工作,鼓励本地企业发展旅游产业,在土地、税收、金融贷款等方面出台相应扶持政策,对投资一亿元以上的项目,可实行“一事一议”。
  (四)强化项目打造,夯实发展后劲。一是强力推进现有旅游项目建设,县文化旅游项目推进领导小组,负责协调项目建设,定期研究项目推进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督查,确保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服务到位,对每个旅游项目建设的关键点和难点进行任务分解。二是抓好项目包装。加紧与四川“九鼎”旅游基金会、中国同程等大型旅游公司对接,充分利用他们强大的项目包装专业团队,包装养生健身圈、竹海、桃源山居等项目,力争包装推出1个精品项目。三是抓好错位发展。建立旅游资源信息库,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入库,充分调查了解周边旅游市场,促进旅游错位发展。按照项目类型对重点旅游项目进行分类整理,打造区域内非同质、区域外独具地方特色性的旅游产品。
  (五)强化服务水平,提升品牌形象。一是完善xx县智慧旅游平台数据库建设,力争让全县所有涉旅行业、涉旅部门逐步加入数据库。完善智慧旅游服务平台推广,整合xx现有旅游推广平台,探索新的共建合作模式。二是更新完善xx旅游全域地图、xx县旅游指南等宣传资料内容,改版升级们川县旅游官方网站。三是积极参加各类旅游推介活动,加强旅游资源的对外宣传,利用节庆,举办文化艺术节、水果采摘节、赏花节、大型体育赛事等活动,对外展示xx旅游形象,修建文旅规划展示馆(厅),提升对外宣传形象。
没有找到想要的文档没关系,可以——原创定制
如果不想充值,也可以——以稿换稿
温馨提示:
1、本站立足于原创,非会员单篇售价50元起,是本站注册会员,有足够的积分,作品会员价多少就扣减多少;
2、充值起点50元,多充不限;本着自愿的原则,充值不可退款或提现;如不想充值,可拿自己的最新原创作品交换;
3、无忧只搭建平台,制定稿件上传和下载规则,其他由上传人和下载人自愿进行,无忧不对稿件内容和质量负责;
4、无忧不保证平台稿件永久留存,请下载用户自行及时保留;
5、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拒绝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