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返回首页
2019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面对的理论问题
字数:2786 字 浏览:1879次 下载:2次
== 本文免费阅读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并把它列入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七大战略、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大内容,这是党中央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农业农村短板问题导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优先抓手,是新时代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现实举措。但我们也清醒的看到农村治理存在很多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于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融合发展和一体化的主要障碍。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乡关系问题的产生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演进过程,“一切发达的、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分工基础,都是城乡的分离。可以说,社会的全部经济史,都概括为这种对立运动”。城乡二元结构分化问题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是必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也必然会产生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但正是在正确认识并处理这一问题的过程中,促进了现代化的发展。我国也一直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缓解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但是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仍然存在并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首先,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劳动力、资金、技术等有利发展要素纷纷流向城市,在这样的背景下,乡村的发展缺乏必要的发展要素。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由于城市在发展中各方面条件优于乡村,因此有利于发展的要素自动流向了城市,如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导致乡村地区普遍存在留守儿童、孤独老人等问题,乡村发展必需的劳动力资源缺乏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除缺少劳动力资源外,还缺少资金、技术等条件支持,导致乡村经济发展结构单一,农业集体化、产业优化升级等难以实现。
  其次,由于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重城市而轻乡村的发展现状导致乡村地区公共基础设施落后,承接“乡村振兴”战略困难。在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同时城乡差距逐渐拉大,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乡村在社会保障体系、住房补贴、医疗和教育等基础设施方面远远落后于城市,这使得“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开展将面临困难。
  再次,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发展差距巨大,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也不断被拉大,广大农民群众的心理落差不断增加。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虽然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相比于改革开放之前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在城乡差距日益扩大的现实境遇下,农民群众在发展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就会相对减弱,对国家大政方针的执行力也就相应减弱。在振兴乡村过程中,广大农民群众由于丧失了信心,缺乏对国家发展乡村的大政方针的认同感,自然而然其推动乡村发展的主体作用就难以展现了。
  城市与农村是命运共同体,现代化不能建立在城乡分割的基础上,要通过城市的发展来带动农村发展。因此,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首先要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要从根本上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藩篱,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实现资源要素双向流动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本次会议提出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并在推动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基本要素流通、城乡互补等方面作了部署,将推动我国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形成。
  健全城乡融合体制,强化乡村制度供给。
  第一,解决“地”的问题。关键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土地要素城乡平等交换机制,加快释放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红利。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让农民吃上长效“定心丸”。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在依法保护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户承包权前提下,平等保护土地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系统总结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经验,尽快把立得住、可复制、能推广的经验变为普遍实行的政策。要按照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的要求,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 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不是让城里人到农村买房置地,而是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流向农村,使农民闲置住房成为发展乡村旅游、养老、文化、教育等产业的有效载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加快破解“农村建设用地自己用不了、用不好”的困局。要更好地盘活存量土地,通过村庄整治、农村空闲、零散建设用地整理等方式节约出来的建设用地,重点支持乡村振兴。
  第二,解决“钱”的问题。关键是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要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乡村振兴,单靠各级财政投入远远不够。为此,还要支持地方政府发行一般债券、鼓励地方政府试点发行项目融资和收益自平衡的专项债券。
  长期以来,土地出让收益主要是取之于乡、用之于城,直接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很低。为此, 需要创新政策机制,把土地增值收益这块“蛋糕”切出更大一块来用于支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新增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机制,将所得收益通过支出预算全部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一项很大的政策,用好这项政策,不仅能对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资金支持,而且可起到“一石多鸟” 作用。
  第三,解决“人”的问题。关键是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乡村振兴要靠人才、靠资源。要着力在“引”字上做文章,抓好招才引智,促进各路人才“上山下乡”投身乡村振兴。据农业部统计,目前全国返乡下乡双创人员已有700多万人, 其中80%以上搞的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如果把城市的人才资源吸引到农村、留在农村,将对乡村振兴产生很大作用。所以,我们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农村的产业留住人,让农村的环境留住人。同时,还要打破城乡人才资源双向流动的制度藩篱,建立有效激励机制,把有志于农业农村发展的各类人才“引回来”,让城里想为振兴乡村出钱出力的人在农村有为有位、成就事业,让那些想为家乡做贡献的各界人士能够找到参与乡村建设的渠道和平台,在振兴乡村中大展身手。造就更多服务乡村振兴的人才,要在“育”字上下功夫。进一步整合资金资源,完善培训机制和内容,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培养一大批乡村本土人才。要在“用”字上出实招,注重从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中选拔充实乡村干部队伍。
没有找到想要的文档没关系,可以——原创定制
如果不想充值,也可以——以稿换稿
温馨提示:
1、本站立足于原创,非会员单篇售价50元起,是本站注册会员,有足够的积分,作品会员价多少就扣减多少;
2、充值起点50元,多充不限;本着自愿的原则,充值不可退款或提现;如不想充值,可拿自己的最新原创作品交换;
3、无忧只搭建平台,制定稿件上传和下载规则,其他由上传人和下载人自愿进行,无忧不对稿件内容和质量负责;
4、无忧不保证平台稿件永久留存,请下载用户自行及时保留;
5、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拒绝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