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返回首页
高校毕业生管理与就业服务经验交流材料
字数:3249 字 浏览:1163次 下载:8次
== 本文免费阅读 ==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就业工作的重点;帮助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难点。长期以来,我市始终高度重视做好高校毕业生特别是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以建立健全实名制登记台账为依托,逐步形成了高校毕业生管理服务的“点对点”工作体系、“线连线”保障机制和“面靠面”服务举措,取得了显著工作成效。截至今年9月,我市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8%,比上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
  一、构建“点对点”工作体系,三点对接,奠定管理服务的良好基础一是目标管理“点对点”。近年来,我市始终将高校毕业生实名制就业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考核管理体系,并连续2年将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列入政府向市民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一。市政府、街道和乡(镇)场、社区层层签订工作目标责任状的办法,将主要工作任务具体落实到人,构建目标责任一级对一级的“点对点”考核体系。在此基础上,我市还成立了由人社局牵头,教育局、财政局、民政局、税务局、工商局和工、青、妇残等9家单位和优秀用工企业组成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协调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的具体工作任务和具体责任人,形成了成员单位之间“点对点”的责任体系。
  二是实名报道“点对点”。在我市高校毕业生返乡报道的基础上,我市结合高校毕业生返乡高峰季,在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中心配备了2名专职人员负责返乡高校毕业生的报道工作。同时,在办理高校毕业生报到接收、档案托管、人事代理、求职登记等各项服务同时,进行信息采集,实现了即报道、即登记、即宣传、即服务的工作目标,使我市准确掌握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第一手资料,为后期跟踪服务的有效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截止目前,我市共报道2014年高校毕业生692名,其中实名制登记666名,实名制登记率达到了96.3%。
  三是就业帮扶“点对点”。在实名制登记的基础上,我市充分发挥在职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对全市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从家庭、年龄、技能水平、健康状况、个人就业意愿等5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将党员干部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与开展就业援助有机结合,结合每名党员干部的工作业务和领岗意愿,积极动员党员干部认领“就业援助岗”121个。同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思路宽、交际广、点子多的特点,实行“不就业、不脱钩”的“结对”帮扶模式,对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从观念转变、岗位推荐、项目推介、技能培训、补贴申领、贷款扶持等6个方面进行帮扶,全方位搭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快车道。截止9月,我市共有112名在职党员与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结成了帮扶队子,帮助解决困难问题135个,已累计帮助89名高校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创业。
  二、建立“线连线”保障机制,三线交融,稳步提升就业服务水平。
  一是建立就业“动态化”监测机制,划好就业“起跑线”。为时时掌握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动态,我市紧密依托《新疆高校毕业生实名就业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全方位建立了高校毕业生信息库。同时,我们在全市35个社区建立了高校毕业生就失业“监测站”,由社区结合“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对辖区高校毕业生采取入户走访、电话回访等方式,时时掌握其就失业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并为失业人员及时提供政策宣传、观念更新、岗位推荐、项目推介等服务,引导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意识导向,有力的促进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监测站”建立以来,共动态监测出25名新失业高校毕业生,及时帮助22名实现了“及时”就业。
  二是建立“差别化”服务机制,把握服务“分隔线”。为深入做好就业服务工作,我市在对2461名高校毕业生建立了一人一档的基础上,根据每名高校毕业生当前就业状态分“绿、橙、红”进行分类归档,并提供“差别化”就业跟踪服务。其中:对稳定就业的毕业生建立绿色档案,每年组织1次跟踪回访,了解其工作和思想状态,巩固其稳定就业;对灵活就业的毕业生建立橙色档案,每季度开展1次跟踪回访,深入了解其当前工作状态及满意程度,并根据其所学专业和兴趣爱好进行优秀岗位推介;对未就业的建立红色档案,采取发送手机短信、电话专访、入户走访等方式,每月开展1次跟踪回访,深入了解其失业原因,并有针对性的开展政策宣传、就业指导、就业援助、岗位推荐、创业扶持等措施,帮助其尽快实现就业创业。通过建立高校毕业生“差别化”帮扶机制,进一步找准了就业工作重心,使得就业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显著增强。今年以来,我市累计跟踪回访高校毕业生2262人次,其中:回访未就业高校毕业生436人次,帮助238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
  三是建立“分级化”援助机制,定制就业“规划线”。我市坚持把困难家庭和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在实名登记、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根据援助对象的实际情况实行“分级化”援助措施。对因缺乏技能而导致就业困难的,我市积极协调培训机构,根据本人意愿组织其参加免费培训,通过提高技能,促进其就业;对于家庭困难长期未就业的,推荐安排公益性岗位,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对于符合就业条件而未就业的,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开设优秀企业家“就业创业观念分享会”,促其转变择业观念,帮助其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就业规划;对于有创业能力和要求而缺少资金的,组织其参加创业培训、项目推介、税收减免、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孵化街区入驻等措施,促进其自主创业。
  三、落实“面靠面”工作举措,三面合力,全力促进就业工作实效一是扩大就业见习面,校准就业方位。为帮扶更多高校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我市组织对全市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全方位摸排,积极建立高校毕业生砺才平台,组织认定了30家知名度高、见习岗位优、发展前景广、生活补贴多的见习单位,提供见习岗位500余个,为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驾护航。同时,我市努力就业见习管理工作中下功夫,建立了见习岗位定期发布制度,指导见习单位与高校毕业生签订见习合同,鼓励企业吸纳少数民族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截止目前,我市共认定见习基地(单位)30家,就业见习高校毕业生181名,见习后企业留用率在70%以上。
  二是扩大岗位招聘面,提供就业职位。为提升招聘实效,多渠道、多方位、多层次的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我市坚持“常规招聘会”与“特色招聘会”相结合、”大型招聘”与“区域招聘”相结合、“全面招聘”与“专场招聘”相结合的招聘方式,搭建了高校毕业生岗位信息共享平台,努力扩大了我市高校毕业生岗位知晓面。今年以来,我市开展“2014年度春季大型人才招聘会暨‘春风行动’启动仪式”、“情暖学子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等特色活动,共有160余家企业携2300余个岗位助力毕业季。同时,我市还通过在12个人口密集小区建立24小时岗位动态发布系统、搭建流动式人力资源平台等创新举措,使岗位信息全方位动态共享,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岗位信息共享全覆盖。
  三是扩大创业培训面,谋划创业席位。为提升创业培训的实效性,我市积极整合援疆工作资源,积极与杭州援疆指挥部协调,邀请杭州市阿里巴巴淘宝大学电子商务领域的8名专家来我市授课,围绕网站设计、产品上线、品牌管理,业务流程、电子商务基础、电子平台建设等十五个方面内容开展培训讲座,并以我市特色林果销售为实例进行全真实战培训,为我市特色产业发展建立了一支专业化电子营销队伍。截止目前,已开展电子商务培训4期,培训企业人员以及历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485名,为推进我市特色产业发展和农产品外销平台建设都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我市还组织开展了“水韵杯”创业大赛,扶持和展示了一批优秀的创业项目,并在地区第二届创业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在全市高校毕业生中形成了自力更生、自主创业的良好氛围。
  做好高校毕业生创业服务工作,是促进高校毕业生的重要途径。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总结工作经验,积极学习其他地区、县(市)的经验做法,按照自治区、地区关于高校毕业生创业工作的新部署和新要求,大胆创新和探索,不断完善和落实各项扶持政策,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努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各项工作,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没有找到想要的文档没关系,可以——原创定制
如果不想充值,也可以——以稿换稿
温馨提示:
1、本站立足于原创,非会员单篇售价50元起,是本站注册会员,有足够的积分,作品会员价多少就扣减多少;
2、充值起点50元,多充不限;本着自愿的原则,充值不可退款或提现;如不想充值,可拿自己的最新原创作品交换;
3、无忧只搭建平台,制定稿件上传和下载规则,其他由上传人和下载人自愿进行,无忧不对稿件内容和质量负责;
4、无忧不保证平台稿件永久留存,请下载用户自行及时保留;
5、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拒绝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