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返回首页
中国医改进展与展望
字数:3089 字 浏览:1326次 下载:1次
== 本文免费阅读 ==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将健康放在核心的位置。中国把促进健康公平、提升公共卫生安全作为提升综合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和基础性制度加以谋划。进入21世纪,中国政府更加重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把改善贫困、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社会事业作为公共政策的重点。2009年启动新一轮医改以来,中国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基本理念,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坚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循序推进的基本路径,推动建立五个方面的制度和体系,把医改作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重大民生工程加以推进。
  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是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基础和核心。经过5年的努力,中国已经织起了世界上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安全网,针对职工、城镇居民、农民的三项医保制度参保人数已经超过13亿,覆盖率始终稳固在95%以上。政府对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20元人民币,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到70%以上和75%左右。针对城乡居民高额疾病医疗负担重的问题,建立了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大病患者报销比例在基本医保报销比例的基础上再提高10-15个百分点。建立了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对发生急重危伤、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确或无负担能力的患者予以救助。进一步完善了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同时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推进即时结算,建立了省内异地就医结算平台,部分省市探索跨省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在政府保基本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商业健康保险发展,与基本医保形成合力,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保障需求。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基本药物制度涉及药品生产、流通、使用、价格管理、报销等方面的一系列制度安排,目的是保证群众能够获得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药物,同时降低基层群众用药费用负担。中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涵盖药品520种,目前在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全部配备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销售价格比改革前平均下降30%。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等综合改革,建立了公益性的管理体制,竞争性的用人机制,激励性的分配机制,规范性的药品采购机制,长效性的多渠道补偿机制,从而形成了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基层运行新机制。
  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载体,中国政府把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向基层,把更多的人才、技术引向基层,切实增强基层的服务能力。加快建设完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群众就医可及性、便利性进一步提高。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实行家庭签约服务,提供全面健康管理,逐步形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新模式。
  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中国的公立医院是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主体,是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载体,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区域内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水平,在维护群众健康、履行重大疾病救治职能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主要是解决目前存在的以药补医、建立科学补偿机制、医务人员技术服务价格偏低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我们已经在全国34个国家级试点城市、1011个县(市)开展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价格机制、药品采购、收入分配、支付方式、监管机制等方面的综合改革试点,这些医院已经覆盖中国一半以上的人口。
  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制度。中国政府坚持预防为主,开展了11大类43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7大类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免费或以补助的形式向全体城乡居民提供。政府补助标准从2009年人均15元提高到2014年的35元。
  总体看,中国新一轮医改起步稳健、进展顺利,织起了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医疗保障网,有效地缓解了人民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据统计,中国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由2008年的40.4%下降到2013年的33.9%,婴儿死亡率由2008年的14.9‰下降到2013年的9.5‰,孕产妇死亡率由2008年的34.2/10万下降到2013年的23.2/10万。医改有力地保障和改善了民生,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但我们也还要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当前医改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巩固完善基层医改成果任务还十分艰巨,全民医保体系建设和作用发挥都需要进一步强化,公立医院改革亟需加快步伐,药品流通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等。
  推进中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更加注重治本和治标、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统一,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等改革。
  公立医院改革是我们当前工作重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重中之重。中国计划到2015年实现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覆盖,并继续拓展深化城市公立医院改革。为此,要进一步推进医疗卫生资源布局调整,制订出台《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在试点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取消药品加成后医院减少的合理收入,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增加政府投入以及医院加强核算、节约运行成本等多方共担。完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推动公立医院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适应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提升服务能力,加强以人才、技术、重点专科为核心的县级医院能力建设,通过对口帮扶等多种措施努力使群众常见病多发病、危急重症和部分疑难复杂疾病的诊治、康复在县域内基本解决。
  推进全民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巩固完善,不断筑牢看病就医的底线。巩固完善基本医保制度,2015年政府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参保(合)人员补助标准将提高到360元。加快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全面推开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加快推进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基本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同时,做好不同医保制度衔接,切实发挥群众看病的托底救急作用,有效防止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现象的发生。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推进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各类医保经办。
  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在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配备使用基本药物的基础上,提高二、三级医院基本药物使用比例。完善补偿机制、人事分配、绩效考核等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改革到位。继续支持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
  促进药品流通领域改革。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起经营规范、竞争有序、服务高效的药品流通新秩序。规范药品流通经营行为,提升药品流通服务水平和效率,改革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大力发展现代医药物流。鼓励零售药店发展和连锁经营,增强基层和边远地区的药品供应保障能力。
  大力发展社会办医。中国目前正把扩大消费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主要着力点,强调重点发展养老、健康、旅游、文化等服务,提出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要达到人民币8万亿元以上。加快形成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医格局,允许社会资本举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鼓励社会资金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的服务领域。同时,大力发展健康服务、养老服务业,发展康复、护理等延续性医疗服务,推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加快发展与健康管理、养老等服务相关的商业健康保险,满足老龄化、城镇化、疾病谱变化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新需求。
没有找到想要的文档没关系,可以——原创定制
如果不想充值,也可以——以稿换稿
温馨提示:
1、本站立足于原创,非会员单篇售价50元起,是本站注册会员,有足够的积分,作品会员价多少就扣减多少;
2、充值起点50元,多充不限;本着自愿的原则,充值不可退款或提现;如不想充值,可拿自己的最新原创作品交换;
3、无忧只搭建平台,制定稿件上传和下载规则,其他由上传人和下载人自愿进行,无忧不对稿件内容和质量负责;
4、无忧不保证平台稿件永久留存,请下载用户自行及时保留;
5、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拒绝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