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返回首页
某县加快结构调整 助推特色产业发展
字数:4941 字 浏览:498次 下载:0次
== 本文免费阅读 ==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以建设特色农业大县为目标,突出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提高科技含量,依靠科技创新,出台优惠政策优化产业结构,推行标准化生产,积极开拓市场,推进产业化经营,积极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独具地方特色的名、特、优、新农产品。2009年紫皮大蒜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2年被中国特产之乡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评为“中国板蓝根之乡”;2012年中药材种植基地被评为甘肃省道地大宗中药材优势种植区域,青藏高原东部高寒阴湿藏药区,河西走廊温带荒漠干旱药区;2013年,紫皮大蒜、马铃薯荣获中国名优特新农产品;2014年紫皮大蒜在国家工商局申请注册了“**宝”商标;2014年**县马铃薯生产基地被认定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一、调结构,优化农业产业升级
  切实加大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培育力度,进一步加快种植业结构步伐,鼓励企业走“土地流转—规模种植—标准化生产”经营路子,中药材、马铃薯、特色制种、设施农业、新型特色产业等特色农产品基地规模不断扩张。2014年全县特色高效作物总面积达到80万亩以上,占总播面积的73%。
  (一)持续推进中药材产业。我县独特的自然生态气候特征,为中药材生产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生产的中药材品质优良,加之种植中药材有“投入少、收益高、能节水、易调茬”等优势。2014年,继续把中药材作为结构调整的首位产业,全力打造全省中药材大县,种植面积达到29.2万亩,创建1000亩以上的示范村36个,总产达到9.2万吨。扶持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集中连片开展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对连片繁育板蓝根、黄芪、甘草等种子种苗50亩以上、供应自有生产基地的,每亩一次性补助资金100元。中药材效益日益突出,三堡韩庄农户谢强儒种植的10亩板蓝根亩产达345公斤,亩收入3450元;顺化乡张宋村王富翔种植的黄芪,鲜品亩产近1吨,亩产值5500元;丰乐乡新庄村种植的温室天麻单棚收入5万元以上。
  (二)稳步发展马铃薯产业。我县地处沿山冷凉区,曰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雨热与马铃薯生长需求同季,耕地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土壤富含钾素和有机质,非常有利于马铃薯生长,生产的马铃薯个大、体匀、芽眼浅、淀粉含量高,在省内外市场颇有盛誉。近年来,我县坚持把马铃薯产业作为战略性主导产业来发展,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年度实施意见和优惠政策,加快招商引资步伐,扩张基地规模,加大科技培训和信息服务力度,初步形成了良种繁育、规模生产、龙头加工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格局。2014年以稳规模、攻单产、提效益为重点,积极发展订单生产,着力打造全省马铃薯生产、加工大县,种植面积稳定在25万亩,其中订单面积15万亩,连片千亩点33个。积极扶持万向德农建成年产1000万粒微型薯、5000吨原种、5万吨一级种的脱毒种薯快繁中心,扶持绿禾公司建成可年生产微型薯3000万粒、原种1万吨、一级良种10万吨的全省较大的脱毒种薯繁育供应基地及马铃薯新品种与新技术的辐射扩散中心。建成爱味客1.5万吨马铃薯全粉生产线,2014年实际生产1.41万吨马铃薯全粉;丰源薯业1万吨马铃薯精淀粉生产线,2014年实际生产1万吨马铃薯淀粉。逐步形成以恒温库、山体贮藏库和农户贮藏窖为主的三级马铃薯贮藏体系,建成爱味客5.1万吨加工专用薯恒温库3座、万向德农1000吨种薯贮藏库1座、500吨山体贮藏库2座、200吨以上简易山体贮藏库10座,新打和改造2-3吨地下土窖5000眼。
  (三)做大制繁种和高原夏菜产业。我县东西南三面环山,北面农作区有2公里的沙滩将我县与甘州区隔离,天然隔离条件好;区内三个生态类区气候差异明显,是不同生育期多种农作物种子生产的良好基地。近年来,在稳定发展玉米、马铃薯、油菜制繁种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中药材、油葵、叶菜类等特色制种。2014年,制繁种基地面积达到12.3万亩、千亩连片点23个,香菜、菠菜制种亩效益达到2000元以上。按照“建基地、扩规模、强品牌、增效益”的思路,着力发展以大蒜、莴笋、西葫芦等为主的高原夏菜。特别是加快紫皮大蒜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广,争取大蒜基地良种覆盖率和标准化种植面积均达到100%,2014年以紫皮大蒜为主的高原夏菜面积达到10.04万亩,连片示范点22个,紫皮大蒜效益凸显,平均亩纯收入达到2295元,洪水镇吴庄村连片种植1200亩,平均亩产1000公斤,亩收入达到6500元。
  (四)发展多种新兴产业。近年来,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积极引进适宜我县生长的新兴农作物,扩大节水型、耐旱型作物,2014年种植以万寿菊、旱地谷子、琉璃苣等为主的新兴特色产业4万亩。三堡镇新庄村种植的万寿菊亩收入达到3100元。旱地谷子产量高,效益明显,平均收购价格每公斤达到4元,亩收入达到1872元。
  (五)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以“扩大规模、注重质量、提升效益”为目标,继续以国道227线、南和路、干山路、洪平路和民南路为重点,引导农民向单位土地要效益,通过项目带动、政策激励,高起点、高标准培育现代设施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模养殖、土地整理流转为综合示范的四条“三农”工作示范长廊。2014年新建设施果蔬、钢架大棚1345座,累计建成日光温室及钢架大棚10552座,面积达到1.6万亩;新建食用菌大棚430座、完成层架式改造340座,累计建成食用菌大棚2027座,现代设施农业快速发展,示范带动效应不断凸显。按照新设施、新品种、新技术、高效益“三新一高”要求,全力推进六坝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流转土地1200亩,建成新品种新技术栽培展示中心、育苗中心、科研中心“三个中心”和486座日光温室、20座高标准智能温室。种植中药材、马铃薯、高原夏菜、花卉、饲草等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田165亩,引进新品种108个,新技术6项,开展试验研究项目17项,示范项目6项。积极打造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基地,开工建设食用菌产业园,20座高标准工厂化食用菌大棚、100座冬暖式温室大棚、日产5万袋菌包生产线顺利推进。
  二、重监管,推行农业标准生产
  进一步加快特色产业生产基地建设,产前,加强特色产业种植基地投入品的监督管理,对农资市场进行多频次全方位的专项执法检查。产中,制定完善特色产业生产技术规程,并通过省技术监督部门审定发布实施,产后,加强农产品农药残留速测抽检,抽检样品406个,合格率99.01%,确保了特色农产品农产品合格上市和顺畅流通。依托“中国板蓝根之乡”品牌,建成20万亩中药材生产基地,10万亩**紫皮大蒜通过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500亩谷子已上报有机认证;正在向省绿色食品办公室申报大蒜绿色食品认证。华瑞农业、宏泰药业通过中药材GMP认证,祁民药业通过中药材GSP认证,爱味客品牌快速进入国际市场。实现了以创建品牌为核心,以品牌促规模,以品牌拓市场,以品牌求效益的良好局面。
  三、整土地,助推特色产业发展
  坚持以土地整理推动土地流转,以土地流转促进土地集中规模经营,以规模经营推进特色产业发展。一是优先安排中药材、马铃薯等特色产业千亩以上生产基地整理土地。二是有序开展土地流转,促进土地向特色产业种植户集中,切实加快特色产业的发展。三是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为加快特色产业发展,解决农业企业、种植大户承包土地难得问题,2014年在顺化乡旧堡村完成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试点村工作,取得了不错成效,2015年整体推进顺化乡、永固镇、洪水镇三个乡镇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四、扶龙头,培育产业经营主体
  立足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培育、壮大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目前,我县已拥有农业产业化加工龙头企业21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建成爱味客、丰源薯业为主的马铃薯加工企业,全县马铃薯年加工能力达到10万吨,加工转化率达43%;建成万向德农、绿禾马铃薯、等马铃薯繁育企业,全县马铃薯良种供应率达95%以上。积极建设中药材创业园,拥有中药材生产企业12家,目前永正药业1万吨中药材加工、宏泰药业、本草源等公司2000吨板蓝根饮片及大青叶加工生产线已建成投产,北京亚东生物制药年产2000吨中药饮片年内投入生产,中药材产业化经营链条不断延伸。
  五、优服务,完善市场流通体系
  一是完善农业信息网站各种功能,利用“药材盈”中药材行情信息发布、“12316”热线和短彩信服务平台,建立健全覆盖县乡并延伸到乡村、农业企业、批发市场、中介组织、经营大户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提供农产品种植、供求、价格、农业生产资料、农业适用技术等信息。极大地提升了**县特色农产品的影响力和市场认同度。二是加大我县特色农产品宣传力度。2014年先后两次在扁都口、张掖宾馆成功举办农产品展销会,通过中药材、马铃薯、高原夏菜等特色农产品展示,使**农产品知名度不断提升。三是积极参与全县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南古马蹄、六坝蔬菜交易市场建设起步,把扶持的重点向配套市场贮藏设施方面倾斜,不断完善市场服务功能。至目前,全县已建成现代化恒温库4座,贮藏能力将达到5.1万吨。建起果蔬保鲜库4座,马铃薯山体保鲜库12座,农户贮藏窖5000眼。恒温库、山体库和农户贮藏窖为主的三级贮藏体系不断完善。四是扶持成立生产、加工、销售等合作经济组织560多个,吸纳会员1万多人,初步形成了种子种苗供应、市场营销为一体的产业化生产格局。全县有100多名常年活跃在省内外城乡市场的中药材、马铃薯购销商,中药材、马铃薯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在全国相关省市有10个主要市场办事机构。烧房蔬菜在青海西宁设立了直销窗口,“玉陇椒”走出国门,远销巴基斯坦。
  六、绘政策,加大特色产业扶持力度。
  2012年以来,县委连续4年出台1号文件,坚持“总体稳定、个别调整,突出重点、推动发展”的原则,整合涉农资金,加大扶持力度,促进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2015年对更是加大扶持力度,重点扶持中药材、马铃薯、高原夏菜、制种等产业。一是支持中药材、马铃薯产业发展。连片种植1000亩(贫困户400亩)以上的中药材或马铃薯生产基地,并与县内加工企业签订订单生产的,以村为单位优先安排土地整理项目,经验收合格后,每亩补助资金400元(贫困村600元)。二是加大设施农业和高原夏菜扶持。新建日光温室,农户每座一次性补助资金1万元;农民股份制专业合作社连片新建30座以上(含30座)每座一次性补助资金1万元。连片新建30座以上(含30座)钢架大棚,每座一次性补助资金4000元。连片新建200座以上(含200座)的再补助供水设施建设资金35万元。三是扶持发展紫皮大蒜。对连片种植300亩以上,每亩一次性补助资金200元。四是加快推进土地整理。47个沿山贫困村连片种植特色农作物400亩以上(含400亩)的优先安排土地整理,每亩补助资金600元。建设小型农田渠道或管道每公里配套资金22万元。
  七、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基地建设滞后、产业规模小而分散,特色产业有优无势,规模效益不明显。二是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少,产业链条短,加工产品大多是初级产品,附加值低。三是受农产品流通加工和价格因素的影响,订单农业履约率低。四是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运行还不够规范,作用发挥不够,农户与龙头企业还没有建立密切的利益联结机制。
  八、推进措施
  一是继续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培育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特色农作物种植大户,形成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模式,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步伐。二是继续在财税、信贷、投资、科技政策等方面实行倾斜,帮助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引导、帮助产业健康发展。三是全面推行农业产业标准化生产,创立名优品牌,形成品牌优势,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培植一批能够参与市场竞争的加工龙头企业。四是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扩大订单品种与面积,使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建成稳定的供销关系,逐步规范公司与农户的产销合同,努力提高订单农业的履约率。
没有找到想要的文档没关系,可以——原创定制
如果不想充值,也可以——以稿换稿
温馨提示:
1、本站立足于原创,非会员单篇售价50元起,是本站注册会员,有足够的积分,作品会员价多少就扣减多少;
2、充值起点50元,多充不限;本着自愿的原则,充值不可退款或提现;如不想充值,可拿自己的最新原创作品交换;
3、无忧只搭建平台,制定稿件上传和下载规则,其他由上传人和下载人自愿进行,无忧不对稿件内容和质量负责;
4、无忧不保证平台稿件永久留存,请下载用户自行及时保留;
5、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拒绝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