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返回首页
某市民政局主题教育专题党课讲稿202180
字数:13751 字 浏览:1875次 下载:6次
== 本文免费阅读 ==

坚守初心,践行宗旨
在密切联系群众中不断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根据市委关于开展主题教育的部署要求及我局主题教育实施方案的计划安排,今天,由我结合前一阶段时间的学习思考、调查研究及检视问题情况,以“坚守初心、践行宗旨,在密切联系群众中不断提升服务保障水平”为题讲一次专题党课,谈体会、谈认识、找差距、补短板,和大家共同学习交流。有讲的不到或不妥的地方,会后请大家批评指正。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政治情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203次提到“人民”,3次强调“人的全面发展”,4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并且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开展主题教育,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迫切需要。要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深根植于思想中、具体落实到行动上,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筑牢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根基。省委书记xxx同志、市委书记xx同志在全省、全市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动员讲话中都着重强调,要落实“四下基层”工作法,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通过近一段时间的学习研讨、调查研究、问题检视,我理解,要贯彻这些要求,自觉践行党的宗旨,对照人民群众期待,真正把党的群众路线落到实处,对我们xx的党员干部来讲,就是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思想感情上亲民、工作行动上为民、改革发展上惠民;就是要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真正把宗旨意识树牢,把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拉近,用心、用情、用力把服务保障工作做实、做细、做快、做好;就是要走出去、走下去,切实走到一线、走进基层、走近群众,查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把主动听取意见、认真梳理问题、努力化解矛盾作为基本工作方法,把及时回应基层群众关切、积极主动解决基层群众和服务对象关注的难题作为职责所系,在密切联系群众中树好形象、搞好服务、做好保障。围绕这一主题,今天我讲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讲一讲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意义
  我们党凭什么走到今天,又靠什么赢得明天?答案很多很多。我以为,关键是两条,一是党的正确领导,二是人民群众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并以鲜明的阶级性和先进性,赢得人民的衷心爱戴。1927年,毛泽东在深入农村,发动农村革命中,发表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是党的群众路线萌芽的代表作。1945年4月24日召开的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同志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归纳提出了党的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它的经典表述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的两个“一切”和既“来”又“去”,说明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必须时刻遵循的根本要求和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党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能否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决定着党的事业的成败。回望历史,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根本原因在于始终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可以说,党的发展壮大史就是一部为了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历史,就是一部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的历史。离开了群众,我们党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失去了发展的根基和土壤,说到底也就失去了立党之本。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辉煌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是巩固执政地位的制胜法宝。“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是历史经验,也是发展规律。我们党从建党时只有几十个成员的小党发展到今天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世界最大执政党,从“星星之火”到“全国山河一片红”,一路走来,历尽艰辛,取得胜利,最根本的原因是始终保持了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中共“一大”召开时,13位同志代表了全国57位党员。那时的中国人,谁了解共产党?共产党的威信和影响力又在哪里呢?如此少的人数,如此单薄轻微的力量,该怎样抉择、如何定向,考验着党的政治勇气、智慧和领导力。然而,一路走来,我们党就是靠着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并义无反顾为之奋斗;靠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靠着关心群众生产生活,努力为群众做好事;靠着牺牲在前,享受在后,始终从点滴做起的韧劲和愚公移山的精神,最终赢得了全国老百姓的认同理解、莫大信任和全力支持。著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人民群众更是男女老幼、举家举村而动,支前民工达880多万,挑着担子、推着小车,为部队运物资、送伤员。陈毅元帅感慨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国民党名将杜聿明在惨败后发出感叹:“败在敌人手里可以挽回,败在老百姓手里,再也无法挽回了。”1949年建国前夕,柳亚子先生曾问毛主席:“没想到胜利会来得这么快,不知主席用的什么妙计?”主席听后回答说:“人民的支持就是最大的妙计。”主席的回答,一语中的,何其精妙!逃到台湾的蒋介石,也曾问自己的代理宣传部长叶青:“你觉得我们为什么失去大陆?”叶青回答:“理由很多,但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实行国父的民生主义不够彻底,老百姓的生存问题没有解决好。”这个叶部长(原名任卓宣,叶青是其笔名)讲的很实在。历史告诉我们,不管是夺取政权,还是巩固政权,真正的铜墙铁壁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人民群众,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这是一条历史的铁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一切为了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目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执政的根本要求。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始终坚持“四自”、以赶考者的清醒要求自己,是我们党能够跳出历史周期律的根本原因。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得民心、顺民意、汇民智、聚民力、谋民利,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价值追求。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脱离群众的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在我们的组织和干部中还大量存在,严重损害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这与党的性质和宗旨格格不入,必须下大决心、花大力气认真加以解决,要始终高举群众路线这面大旗,把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接力传承下去,确保党的政治底色更红、执政根基更牢。
  (二)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是汇聚圆梦力量的重要保证。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历经千辛万苦和英勇探索奋斗,从指导思想和工作实践上解决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了谁、依靠谁、怎么办的问题。靠着深入群众、发动群众、团结群众、依靠群众,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劳苦大众翻身做主的梦想。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深刻阐述了这个道理,他说:我们人类,我们所有的知识,我们所有的一切,从生产实践中来,生产实践是第一位的。没有生产实践,衣食住行怎么解决?我们所有的理论也好,知识也好,都跟生产实践离不开。那么谁在生产实践的第一线呢?是人民群众。所以我们一切的知识、一切的认识,它的本源就来自于人民群众的这种实践。毛主席常讲:“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是对唯物史观最精辟也是最通俗易懂的概括,因为是群众用双手创造了世界,创造了奇迹,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梦想。60年代,周总理在接见外宾的时候经常讲,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再一个就是河南林县的红旗渠。林县缺水,当时,正值国家困难时期,要等国家给安排这么一个工程,那不知道什么时候,因为国家需要干的事情太多了。怎么办呢?自己动手吧,于是林县人民自己勘探,自己设计,自己施工,自己投资,削平了1250座山头,在太行山腰建成了一条总长达1500多公里的“人工天河”,创造了人间的奇迹,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这一奇迹的重大意义在于它既昭示了人民群众强大的精神和物质力量,又为人民群众留下了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因此,如果说共产党人是筑梦人,那么人民群众就是圆梦人。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艰苦奋斗,而这种奋斗,仅仅依靠我们党自身是不行的,还需要我们党发扬优良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动员、团结和依靠亿万人民群众共同奋斗。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证明,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党难以发展壮大;离开人民群众的拥护,已经取得的成绩也难以保持。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推动我们党、国家和民族的的事业奋勇向前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深情阐发中国梦时突出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人民的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共同的事业,是亿万人民共建共享的事业。所以,我们每名党员干部都要时刻铭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样一个道理,都要始终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觉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为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提供可靠基础和坚强保证。
  (三)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是确保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必然要求。在战争年代,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不能征服我们,反动派的围剿不能消灭我们,悬赏缉拿、跟踪盯梢也不能奈何我们。我们党在国际、国内反动派的围剿中成长壮大,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坚定地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1947年,彭德怀领导一野与胡宗南在陕北与晋北交界处的葭县(现为佳县)打了一场战役,当时部队缺粮,特别是彭德怀的一野,常常是数着粮食打仗,攻打葭县时,彭德怀找到毛泽东说没有粮食,毛泽东就问彭德怀打葭县需要几天,彭老总说要三天,毛泽东就找来葭县的县委书记张贤俊,请他想想办法,张贤俊说:“把全县坚壁的粮食挖出来,够部队吃一天;把全县地里的青玉米和谷子收割了,还可以吃一天;剩下的一天,就把全县的羊和驴都杀了”。战役打响了,葭县百姓的支前队伍就扛着拉着从各家各户抽来的粮食、驴和羊,部队打到哪里他们就一步不离的跟到哪里,而在战场的后方,葭县的老百姓吃的却是树叶和树皮,毛泽东十分感动,给葭县题词“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一面”。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与群众水乳交融的关系仍然是我们事业的胜利之本。昔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老大哥”——前苏共,在拥有20万党员时,与人民群众团结一心夺取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在拥有将近2000万党员时,与人民群众离心离德,最终失去支持,导致政权垮台、国家解体,教训十分深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要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加强从严治党,尤其是面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腐败问题,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形成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赢得了党心民心。而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前进道路上,我们党继往开来,更加坚定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紧紧地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凝聚亿万人心,汇集群众才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启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新征程。
  二、讲一讲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内涵要求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规范。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以后,能否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必须长期经受的根本性考验,也是一个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前途命运的长期的根本性课题。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2016年10月,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进一步明确将“密切联系群众”确定为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之一。从其要求看,密切联系群众,就是要通过深入群众和深入实际尤其是通过细致入微的群众工作,力求做到在感情上亲近群众,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工作上发动群众,在生活上关心群众,最终团结和带领群众,真正造福群众。如何理解“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一)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基本立场。中国共产党来源于人民,扎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依靠于人民,这是我们党的根基所在、力量所在、生命所在。“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之所以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最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我们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得到了人民的坚决拥护和支持。实际上,中华民族 5000 多年文明的历史,中国共产党 90 多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近70年的历史,改革开放 40 多年的历史,归根结底,都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奋斗史和创造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必须牢牢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汇集人民群众的磅礴力量;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党治国理政全部活动和我们的具体工作实践之中;必须彻底克服“官本位”思想,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
  (二)始终坚持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奋斗目标。人无目标不立,国无目标不兴。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为全党指明了方向。坚持全体人民共享,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应有之义。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让人民共享革命成果;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在兰考工作的475天,一心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他不顾病魔缠身,与群众一起战风沙、斗洪涝、治穷根;大雪封门夜,他访贫问苦,一句“我是您的儿子”,让多少老百姓热泪盈眶。今天,我们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就是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始终坚持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价值追求。“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就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述了长征途中“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看到老人家中没有御寒的棉被,临走时把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人。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这个故事生动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冷暖与共、风雨同舟的鱼水深情,彰显了共产党人人民至上的坚定初心。总书记深情讲的这个故事,形象地告诉我们,今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是喊在口号上,而要具体地体现在“半条被子”上。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出了重大判断,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只有始终坚持人民根本利益这一价值追求,才能精准把握社会矛盾的变化和发展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牢固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使改革的成果更多的惠及人民群众,从根本上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
  (四)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无产阶级政党的阶级本质和建党宗旨,决定了她不仅能够而且必须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因此,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行动的最高标准,做人民的勤务员。1944年 9月5日,中央警卫团战士张思德在安塞石峡峪烧炭时不幸牺牲,毛泽东闻讯后心情十分沉痛,随后做出指示要给张思德开个追悼会,亲笔题写挽联——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在追悼会上,主席一口气作了一个多小时的即兴讲话,这便是著名的《为人民服务》。1945年4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鲜明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党的任何事业都离不开人民群众,只有服务人民才能赢得人民,只有赢得人民才能赢得胜利,这永远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比如全心全意为老百姓谋利益的廖俊波、秉持科技报国理想的黄大年、高擎信仰之炬把一生献给党的郑德荣、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张富清、用生命诠释初心如磐、使命如山的二道区英俊镇镇长孟祥民等等,他们是无数优秀共产党员的缩影。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只讲奉献,不求回报。他们时时处处念着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老百姓谋利益。他们真正做到了毛主席所说的“共产党人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他们是这个时代的骄傲,是时代的脊梁。我们每名党员干部要肩负起对人民的责任,就不能忘记人民群众的养育之恩,就应当感恩于人民,尊敬人民,服务人民。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那样:“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五)始终坚持依靠和相信人民群众的基本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发展历程的实践证明,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群众观、认识论、方法论等一系列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规律,各地建立起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如共产主义小组、马克思主义学会等,而人民群众是其中的主要群体,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主要的组织基础和组织力量。今天对于有着90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来说,人民群众依然是这个最大执政党的力量之源。人民群众是党的执政根基。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带领全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这一历史使命必须也只有在人民群众的共同推动下才能完成,只有依靠群众、凝聚起广大人民的力量,才能更好地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才能更好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实现中华民族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性跨越。
  三、讲一讲党员干部如何做密切联系群众的忠实践行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我们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必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应该说,在新的形势下,绝大多数党员干部能够牢记党的根本宗旨,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始终把自己看作老百姓中的一员,始终把困难群众放在心上,吃百姓饭、穿百姓衣,不忘百姓本色,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始终与人民群众水乳交融、保持鱼水之情,得到广大群众的充分认可。但也有一些干部把为百姓服务仅仅作为一项要求、看成一项义务,对群众缺乏深厚的感情。还有一少部分干部价值观错位、权力观扭曲,一门心思想着当官,对群众的疾苦却漠不关心。习近平总书记就深刻指出,一些党员干部存在为民服务不实在、不上心、不尽力,脱离群众,感情淡漠,把自己和群众隔离开来,难以同群众打成一片的问题。实事求是地讲,这些问题在我xx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理论学习不深。虽然能够跟进学习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但盯在书面、浮于表面的多,结合工作实践,深入思考、深刻剖析的少,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基本观点、思想精髓掌握得不够透彻,为服务对象提供保障的理论功底还欠火候,推动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还有一定差距,宗旨意识、群众观念树得还不牢。二是深入基层不多。在办公室里忙业务工作的时候多,到部门单位现场服务的时候少,手头工作多了不愿下基层,工作任务紧了不想下基层,一年下来到服务对象部门去的次数很轻松地都能数过来。三是深入调研不够。到服务对象部门单位进行调研,大多数时候是走进会议室听汇报,回来研究带材料,真正地深入到部门单位干部群众中唠实磕、深入到一线查实情的时候还不多,对一些服务对象反映的问题的了解有时候还浮在表面,浅尝辄止。四是联系群众不紧。部分同志觉得我们xx工作不与群众直接接触,不用和群众打成一片,考虑问题习惯于以本部门和自我为中心,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官本位”思想,与群众的心理距离大于物理距离,和群众不亲不近,联系不够紧密。我们的工作看似不直接接触老百姓,但却与老百姓息息相关,我们自己也是老百姓,安全生产、生态环境、市场监管、孩子入托上学、家人看病就医问题的背后很多都涉及xx问题,而我们在构建体制配备xx的时候站在群众切身感受的角度考虑问题还很不够,还没有完全上升到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五是发现问题不快。我们完成的一些攻坚性任务、突击性工作,很多时候都是上级领导点出来的、市里领导提出来的,我们往往是被动的解决问题,有时候即使下去调研,对服务对象部门反映的问题也没有深入进行研究,有的一听而过没有高度重视,反而是上级领导指出了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也反映了我们在深入基层群众中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和能力还有待加强。六是服务本领不强。习惯于直接转发通知、传达要求等老办法,深入沟通交流、帮助解读消化理解机构编制改革管理政策规定还不够经常。业务知识更新不够及时、服务方法创新不够主动、能力素质求新不够积极,面对服务对象部门单位与时俱进的需求,有时还存在政策规定说不上、新鲜招法用不上、浑身力气使不上的现象,心有余而力不足,说白了也就是服务本领还不过硬。七是解决问题不实。工作中,有时候还存在着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现象,关注“上篇文章”的时候多,落实“下篇文章”的精力投入不足,效率还不高,特别是一些涉及到服务对象部门单位xxx业务问题,有时是领导推一推动一动,强调了就抓一下,过问了就办一下,落细落地还有差距,等等。以上这些问题,多少都能反映出我们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服务保障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我们要重视起来,认真反思,切实加以解决。一切为了人民,是我们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是我们成就过去、把握现在、赢得未来,实现中国梦、强国梦的独特政治优势和强大动力源泉,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倍加珍惜、大力弘扬。就我们xxx而言,我认为主要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理论武装,夯实思想根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党员干部要做密切联系群众的忠实践行者,首先必须要解决好思想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新形势下促进、保证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强大思想武器。要结合主题教育,充分利用专题辅导、集体学习、个人自学等有利时机,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切实往深里学、往心里走,不断增强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要通过学习,进一步强化人民立场。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充分认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要通过学习,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牢记公职人员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牢记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勤务员,牢记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地位观,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通过学习,进一步强化群众观点。牢记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牢记“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自觉拜人民为师,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二)树牢服务理念,提升工作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任职时,曾写过一篇《心无百姓莫为“官”》的文章,他在文章中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的一桩桩“小事”,是构成国家、集体“大事”的“细胞”,小的“细胞”健康,大的“肌体”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毛泽东同志早在延安时就指出,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我们党从一开始就把为人民服务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要求“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与人民利益适合的东西,我们要坚持下去,与人民利益矛盾的东西,我们要努力改掉”。今天重温这些教诲,就要清醒地认识到,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是xxx作必须始终遵循的基本原则,xxxx工作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机关和事业单位,虽然不直接接触群众,但我们xxx的重任,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关系到群众福祉。“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必浚其泉源”,只有坚持走群众路线, 牢固树立群众观念, 只有始终以“人民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的根本标准和出发点,只有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才能使xx工作更加的接地气、惠民生,更好地满足部门单位和广大群众的现实需求。
  要在强化服务意识上下功夫。要把服务对象的期盼作为我们努力的方向,从服务对象期盼的地方做起,从他们不满意的地方改起,真心去听,用心去想,耐心去做,千方百计把服务对象关心的事情做细做实做好,以我们的实际行动赢得服务对象的口碑。
  要在提高服务能力上下功夫。要努力提高思辨力,时刻保持进取心,时刻警惕惰性心理,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不让自己被习惯和经验所束缚;要努力提高统筹力,在各项改革任务繁重的情况下,我们要学会弹钢琴,兼顾需要与可能、当前与长远、重点与全面;要努力提高执行能力,准确接收信号,主动调频调幅,主动牵住牛鼻子;要努力提高防范和驾驭风险的能力,学会运筹帷幄,预判在前;要努力提高约束力,知责守则尽责,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把准方向、守住底线。
  要在密切与服务对象的联系上下功夫。我们工作的成效如何,最终是要交由服务对象检验和评判的。要把服务对象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充分利用领导干部“一线工作日”、万人助万企等载体走出去、走下去,要开展全员大调研,进一步完善xx全体干部联系服务对象工作制度,大下基层,深入调研,当好信息员、宣讲员和联络员,一方面要送政策送服务,宣传政策,答疑解惑,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也要诚恳征求意见建议,主动接受服务对象和百姓对我们工作的评议评价,真实了解我们的服务状况和质量,有针对性地改进提高,更好满足社会民生需求。在与服务对象的接触中,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提高服务群众的效果。
  (三)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难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有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问题,才能找到引领时代进步的路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许多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背后都同xxxx相关,需要在xx等方面下功夫。我们要聚焦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找准切入点,加大重点领域xxx研究和改革力度,助力破解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xx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进程中,xxx部门需要面对的挑战、需要克服的困难、需要补齐的短板,都是促进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只有把这些问题解决好,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要敏于发现问题。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重要。发现问题是能力,也是责任。问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对存在的问题不掩盖、不回避、不推脱。实践证明,谁能更好发现问题、把握问题并且解决问题,谁就能赢得发展的先机和主动。
  要善于研究问题。要注重从党的建设和工作全局分析思考问题,注重从个别现象和普遍联系中把握事物发展趋势和矛盾运动规律,善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弄清楚哪些是体制机制弊端造成的问题,哪些是工作责任不落实造成的问题,哪些是条件不具备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事关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的紧要问题,明确主攻方向,带动全局工作,推进事业发展。
  要勇于解决问题。要坚持以解决问题为工作导向,奔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把化解矛盾、破解难题作为履职尽责的第一要务。要始终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碰到难题敢于触及,遇到矛盾主动解决,想方设法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职责范围之内,决不能敷衍了事、上交矛盾。要对照形势发展的新要求,对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抓紧解决xxxx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问题不光要用勇,更要有谋、有略。就像毛泽东同志所说:“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要把问题解决好,就要依靠加强学习解决本领恐慌,依靠深化调研掌握实际情况,依靠集中民智探寻科学方法。
  (四)强化责任担当,永葆政治本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强调,要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这为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提出了标准,作出了要求,标定了航向。当官就要尽责,为官就别想轻松,担当是本职,尽责是根本,干部干部就要“干”字当头,先干一步。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给的,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也是人民群众赋予的。所以我们手中的权力只能用来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利益。我们要时刻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原则问题上站得稳立场,在诱惑和考验面前管得住自己,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多干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好事。
  要强化责任意识。责任,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使命。我们每个人生活在世间,无论是在家庭、单位、社会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特定位置,都要努力履行这个位置所要求的责任。作为党员干部,就要为党、国家和人民履职尽责,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把主要心思和精力用在工作上,认认真真地工作,切切实实地尽责,干工作有干工作的样子,干一天负责一天。要经常想一想,为群众做了什么,为单位做了什么,为xxx事业做了什么,要对得起组织和群众的信任,这是我们必须坚守的本分。
  要强化担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讲,“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为官避事平生耻。’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当前,我们服务全市改革发展任务繁重艰巨,机关党建、队伍建设等工作也丝毫不能放松,我们的工作很难、大家的压力很大。越是这样,越要强化担当意识,越要有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勇气,逢山开路、遇河搭桥的闯劲,积极主动作为,勇于攻坚突破,争创一流业绩。
  要强化创新意识。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创新发展,在多次讲话和论述中反复强调“创新”,内容涵盖了科技、人才、文艺等方面,以及在理论、制度、实践上如何创新,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也是排在第一位的。为鼓励干部担当作为,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三个区分开来”,中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可以说,当今时代发展日新月异,机构编制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很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强化创新意识,开拓思路,更新观念,准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努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方式方法、手段措施的改革创新,以创新推动各项改革加速前行,以创新更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同志们,人心向背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密切联系群众,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依然是历久弥新的永恒课题。我们必须将这一红色法宝代代相传,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真正落实群众路线,切实在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中提升xxxx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汇聚起服务xx改革发展大局的前进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最后,就用这首当年见证亿万人民一心跟着共产党,铸就新中国诞生的歌谣结束今天的汇报。
  “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军装,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的老棉袄盖在了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他到战场。”——歌曲《天下乡亲》选段,演唱者:xxx
  谢谢大家!(cww)

没有找到想要的文档没关系,可以——原创定制
如果不想充值,也可以——以稿换稿
温馨提示:
1、本站立足于原创,非会员单篇售价50元起,是本站注册会员,有足够的积分,作品会员价多少就扣减多少;
2、充值起点50元,多充不限;本着自愿的原则,充值不可退款或提现;如不想充值,可拿自己的最新原创作品交换;
3、无忧只搭建平台,制定稿件上传和下载规则,其他由上传人和下载人自愿进行,无忧不对稿件内容和质量负责;
4、无忧不保证平台稿件永久留存,请下载用户自行及时保留;
5、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拒绝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