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返回首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字数:3046 字 浏览:742次 下载:0次
== 本文免费阅读 ==

  高中历史课在高中生的思想培育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通过学习中国文明发展历史、世界历史,高中生可以加深对中国的认识与了解,提高综合素养,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作用的理解。本研究以岳麓版高中历史教学为例,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具体阐述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正确融入价值观培育,旨在提升我国高中生的整体道德水平。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并希望将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践行到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又再次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当前青少年的德育相结合,让其成为每一名青少年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尺。
  高中生正处于思想叛逆的阶段,对事物正确与否的判断力也比较薄弱。很容易受到一些虚假信息或舆论的影响,而出现错误的价值观。因此,针对高中生的德育工作刻不容缓。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如何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丰富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们的思想觉悟,提升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悟,是当前所有高中历史教师都应当思考的问题。
  本研究以高中历史教学为例,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认识基础上,具体分析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中历史教学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对应的措施即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去,切实提高高中生的道德修养。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参考。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中历史教学之间的关系
  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了高中历史教学内容
  当前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已经相对来说比较固化,教学内容近几年都没有太大的变化。学习进度和课程安排都几乎也几年前保持一致。内容单一,枯燥,一个知识点,从初中可能会说到高中。大大降低了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丰富,且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对一些历史问题也更加容易理解。比如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的时候,了解在甲午中日战争中,《马关条约》的签订,让我国损失惨重、民生凋敝,中华民族一度陷入及其危险的境地。学生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民族复兴是使命也是义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壮大提供重要的思想武装,提高全民爱国意识,努力奋斗,为国家大局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可以让历史教学内容更加充实,也便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2 高中历史教学加深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高中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并不陌生,但却对其内涵了解的不透透彻。单纯的背诵,只能起到应付考试的作用。却无法真正意义上的提升高中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高中历史教学,通过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学习,了解中国悠久的文化内涵,树立起对祖国深深的崇敬之情,提高了荣誉感和成就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是祖国经过世世代代的不断发展与传承,总结出来的重要理念;明白在历史的长河中,祖国能够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顽强拼搏,获得如今的赞誉,这一切和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密不可分。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从中体悟到了爱国、诚信、平等、友爱等等;也渐渐意识到了国家发展历程的艰辛,感悟到为争取民主独立而浴血奋战的英雄们的爱国精神,增加了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
  总而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成就的关系。两者对学生的道德培育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传统的高中历史课上,教师一般都是按部就班的按照教学计划来进行授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灌输意识并不强,几乎是没有。个别历史教师会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将一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但方法过于刻板,效果也并不明显。教师还普遍认为高中历史课堂应当教授学生一些考试要点。价值观培育、道德培育工作并不重要。教师有了这种观点,导致学生也会潜移默化的将核心价值观学习作为一节课中的小插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为此,教师必须要积极做出一些改变。首先,要树立一个正确的教育观念。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而不是应付高考。学生的道德水平关系到其一生的发展。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也关系到祖国的未来。高中历史教师要明确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中的作用,树立现代的教育观念。其次,要丰富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通过利用多媒体资源、话剧表演、实地调研、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历史教学工作中去。既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能对高中生进行思想道德的培育。
  3.2 规范自身行为
  高中生正处于叛逆时期。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不仅局限在课堂上,还要延申到课后的教育。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规范自身行为,特别是在课后,脱离了教室的局限性,更不能对自身行为松懈。要明白,教师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说服力。理论上要求着学生要规范自身的行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践上却不注意,给学生留下了一个“虚伪”的印象。自然会阻碍历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为此,高中历史教师要规范自身行为。用严格的自律态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带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远胜过课堂上的理论灌输。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提到了“诚信”,那么教师在日常教学或课后相处中也要严格做一个“守信”的人。只有教师自己做到了,才能要求学生们要做一个按时完成家庭作业、认真履行教师要求的“守信”之人。
  3.3 重视教学反馈
  高中历史教学工作由于和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课不同。高考中占据的分值和主课比起来也并不是很高。所以,历史教师往往是上完课,就力马回到办公室。缺少了与学生的交流,忽视了教学反馈的重要性。换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的改变也不是一天两天的。教师如果忽视教学反馈,就无法正确判断自己的教学质量,也就无法掌握学生的接收和实践情况。教学效率自然受到影响。
  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加强起对自己所教授课程的重视程度,完善教学反馈流程和内容。通过课后交流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通过定期的家访、问卷调查、总结交流会议的方式,听取学生们的观点,观察学生们的变化。根据学生的具体变化,合理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优化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提高价值观培育的质量。
  总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青少年教育的融合是大势所趋,获得国家政策上的大力支持。高中历史教师将面临新的要求和挑战。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丰富教学形式,提高自身的政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养依旧是教师对自我的基本要求。当前,各学科教师,从义务教育到中等、高等教育皆重视起了对学生的德育培养工作,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的运用到学生道德培育工作中去值得教育工作者更加深入的思考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周永建.德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成才之路,2015(19):18.
  [2]张海东.关于网络环境下高中历史德育教育的探讨[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10):55-57.
  [3]黄强.在历史中塑造品格在德育中升华历史[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06):64.
  [5]杨洋.历史教育的思想政治功能新探[D].苏州大学,2015.
  [6]李玉彬.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路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17(07):39-42.

没有找到想要的文档没关系,可以——原创定制
如果不想充值,也可以——以稿换稿
温馨提示:
1、本站立足于原创,非会员单篇售价50元起,是本站注册会员,有足够的积分,作品会员价多少就扣减多少;
2、充值起点50元,多充不限;本着自愿的原则,充值不可退款或提现;如不想充值,可拿自己的最新原创作品交换;
3、无忧只搭建平台,制定稿件上传和下载规则,其他由上传人和下载人自愿进行,无忧不对稿件内容和质量负责;
4、无忧不保证平台稿件永久留存,请下载用户自行及时保留;
5、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拒绝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