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内容丰富、结构严谨、思想深邃,涵盖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0月18日至2020年1月13日期间的报告讲话、演讲、批示、指示、贺信等19个专题92篇文章,全方位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彰显了我们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的智慧方案,是一部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经典著作。近期,**组织党员干部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集中学习,并开展了座谈交流。通过阅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我感受颇多,受益匪浅,现有如下认识和感悟。
一、提高站位“学”,增强思想觉悟
一是突出“政治使命学”,立好风向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第一卷、第二卷相辅相成、彼此联系。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初心使命,就要筑牢“理直气壮抓学习、责无旁贷抓学习、大张旗鼓抓学习、充满激情抓学习”的根基,认真检查在践行使命任务上的差距和不足,深入思考研究《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理论精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上,坚决贯彻落实好各项政策部署的“风向标”。二是突出“对党忠诚学”,警惕伪忠诚。要全面深入地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就要始终如一地贯穿“对党忠诚”的理念,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身体力行,将理论转化为实际行动,绝不能不能喊空号、走空穴、放空炮、不断锤炼忠诚担当的优秀品格,切实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思想内涵,深刻理解,学深悟透,着力体现在履职尽责、抓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三是突出入脑入心学,防止走过场。要在读原文、悟原理的基础上,深刻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蕴含的治国理政的新思想和新观点,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和方法,切实将理论学习同岗位的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做到学用结合、学思结合和学干结合,真正将理论精髓植根于落实决策部署、完成重点任务的土壤中,真正做到“入脑入心”。
二、真抓实效“干”,提高工作实效
一是破解难题,干出新经验。当前,打好新冠肺炎疫情的攻坚战,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难题,任务艰巨,困难重重。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党锐锋说:“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在疫情影响给世界经济政治发展带来不确定的形势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出版发行,对于我们在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因此,作为党员干部要把《习近平治国理政》第三卷的新观点和新理论,科学运用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破解瓶颈难题上,坚定政治定力,树立顽强意志、强化风险意识、采取有效举措,靠实守护责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遏制疫情蔓延的势头,全面打赢疫情防控的全面战争。二是抓住重点,干出新效能。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抓好党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发挥表率作用、树立创业激情,突出工作重点,脚踏实地去干,真正把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和殷切期望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要努力打造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党员支部队伍,积极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四抓两整治”等活动,切实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新理论和新思想转化为推动党建工作发展的实际成效,不断提高工作的效能,推动党组织活动的规范化、常态化和实效化。三是改进作风,干出新业绩。《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治国理论,对于党员干部锤炼党性修养、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整体素质具有很强的指导和督促作用。党员干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告诫和嘱托,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新理论作为戒尺、鞭子和镜子,时刻激励和鞭策自己,严守党的纪律,强化作风建设,努力在服务党员群众、服务基层组织上出实招、下功夫、见实效。要加强反腐倡廉和廉政文化教育,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筑牢规矩意识和底线意识,及时查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强化整改,不断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成果,坚决杜绝打折扣、搞变通和做选择的现象。
三、默默无闻“行”,弘扬奉献精神
一是结草衔环,常怀知恩感恩之心。《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字里行间渗透着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饱蘸着情真意切、真挚深厚的为民情怀。因此,作为一名党员,要怀着一颗感念党恩的心回报社会和回报祖国。要发扬“默默无闻显本色、无怨无悔大奉献”的精神,坚守工作岗位、履行工作职责,发扬吃苦精神,任劳任怨,切实做好为民服务工作。要牢记党的历史,深刻认识到我们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来之不易。作为党员干部就要倍感珍惜,铭记历史、永感党恩、恪敬职守,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忘我奉献。二是淡薄名利,常怀不图回报之心。新时期我们涌现出郭明义、张富情等先进典范,他们心里揣着人民,视名利为粪土,全身心扎根人民事业。郭名义义务献血、捐资助学、关心工友,生动诠释了淡泊名利、为民奉献的深刻内涵;张富清转业后到来凤县,不怕艰苦,带领群众开山修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彰显了至清至坚的理性和自觉。因此,作为党员干部就要以郭明义和张富情为榜样,树立家国情怀,心怀党的和人民的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甘当人民的“孺子牛”。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公仆情怀,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默默无闻,不计较个人得失,全心全意做好为民服务工作。三是勇于担当,常怀献身使命之心。勇于担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三国蜀相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南宋诗人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清代民族英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名言不胜枚举,反映了古人对人民、国家和名族的责任与担当。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新中国梦的征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职、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因此,党员干部要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新理论和新思想,作为弘扬奉献精神的动力和压力,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责任担当,做到扎扎实实工作、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要恪守“责任出勇气、出成绩;责任出力量、出团结”的理念,树立担当和攻坚意识,发扬不怕吃苦、任劳任怨的精神,挺起“能扛事、压不垮”的铁肩膀,迎难而上,无私奉献,全面做好扶贫攻坚、疫情防控等工作,绝不能推诿扯皮、相互拆台,确保各项工作吹糠见米、落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