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核心要义是要辩证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既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也不能守着绿水青山苦熬过穷日子,要因地制宜走出一条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发展之路。就***当前发展看,如何让生态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亟待***高度重视,并在县域经济发展各领域尽早破题,而发展壮大构树产业,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叠加,是我县在林业领域走好“两化路”的有效举措之一。
一、背景与意义
2015年,国务院扶贫办在实地考察了中国科学院、中国林科院的杂交构树产业化试验示范基地、调研了贫困地区农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后,决定将构树扶贫工程作为国家“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在***等11省区市先行开展试点,各地就杂交构树全产业链发展、带贫减贫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作为首批构树试点省市,选定***两县为全***构树扶贫试点县。我县自2016年开始,按照“种养结合”思路,积极探索“基地示范、大户引领、散户自给”等模式,先后在***等乡镇开展构树扶贫试点,累计发展杂交构树***亩,带动***余户贫困群众户均增收***元,为助力脱贫增收、产业发展作出了有益尝试。
***,为进一步指导和规范各地构树扶贫产业发展,在总结地方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扶贫办出台《关于扩大构树扶贫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决定将构树扶贫试点逐步推广至全国各适应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构树产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突出的效益优势、较大的发展潜力,是一项利国利民工程。
(一)战略意义。发展壮大构树产业对解决农牧争地矛盾、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带动农户脱贫致富、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是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头等大事,用占世界耕地面积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今年粮食产量连续五年超过1.3万亿斤,已将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上,但当前以大豆为主的蛋白质饲料原料进口依赖度仍然很高。据有关报道,全国大豆用量的85%靠进口,2018年,我国从美国、巴西等国家进口大豆8千万余吨,以至美国将大豆作为中美贸易摩擦的筹码。为此,实施“化树为粮”,大力发展以构树为主的粗蛋白木本饲料资源植物,有利于解决农牧争地、争粮矛盾,缓解饲料原料危机,破解畜牧业发展瓶颈,确保食品绿色安全。二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实施构树规模化发展,走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路子,完全符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举措,既能有效改善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又能切实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三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行动。当前看,构树扶贫工程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务工、销售构叶、畜禽养殖等方式,助力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已初见效果;从长远看,深度开发其饲用、材用、食用、药用等功能,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实施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对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将是一条行之有效的现实举措。
(二)效益优势。构树作为多用途经济树种,其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优势明显。一是经济效益。构树干、叶、花、果、根等均可利用,延伸加工成饲料、造纸、食品、药品、保健品、饮料产品等多个品种。据研究表明:构树韧皮的木质素含量低,纤维素含量高达43.06%[1],是生产制造高级用纸、人造棉、高级混纺等产品的优质原料;构树叶蛋白质含量高达24%,富含氨基酸、维生素、碳水化合物及微量元素,且绿色环保、适口性好,喂养畜禽产品屠宰率、瘦肉率高、肉质纯真、味道鲜美,增效达46%-108%[2],且产量高、见效快、耐砍伐,栽种当年树干能长3-5米,每年收割3-5茬,亩产鲜饲料10吨、产值3000元以上,每吨饲料可节约20%-30%的粮食,一次种植可连续采收15年以上;构树果实中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含量达31.23%,还有许多人体必需矿质元素,如,Fe、Mn、Cu、Zn、Mo、黄酮等[3],在药品、饮品、色素提取等方面均具有开发价值;此外,构树幼嫩花序可作民间野生蔬菜,构树的根和皮均可提取多种活性物质入药,等等。可以说,构树全树都是宝,极具产业开发利用潜力。因此,若用全县林地面积的***发展构树产业,目标定为种植***万亩构树林,每年可实现经济效益***亿元左右(其中,产构树叶***万吨,按每吨600元计算,年增收***亿元;构叶加工成构树生物饲料可带动养殖业实现产值***亿元以上;每亩产鲜果300公斤,按每公斤***元计算,年增收***亿元;每亩修枝条1吨,按每吨***元计算,年增收***亿元)。二是生态效益。构树生长旺盛,适应性强,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减少污染等生态功能。主要表现为:具有固持土壤特性,其根系分生、再生能力强,须根极为发达,在石质陡坡边坡治理中,其较强的抗拉、抗剪强度,对抵制地表径流、治理水土流失、阻止土地沙化等具有很大的作用[4];具有水源涵养功能,其枝繁叶茂,地上枝叶和枯枝落叶能有效发挥水源涵养功能;具有环境保护作用,构树能有效吸收硫、氯、氟等有害气体,对重金属镉、铬、氯化锌等污染土壤汇集作用较强[5-7]。因此,构树已成为荒山、荒坡、荒地、荒滩、盐碱地、工矿区等绿化造林、防风固沙、水土流失治理、抗污染生物修复的首选树种。
(三)发展基础。结合***实际,有适宜构树生长的自然条件,有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保障,具备一定的产业发展基础。一是自然条件优势。***地形以山地为主,境内山大坡陡,其中,林地面积***万亩,占幅员面积的***%;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属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在***毫米之间。对耐贫瘠、抗干旱、适应性强的构树而言,***县的自然条件适宜。二是政策保障优势。目前,正在实施《***县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预计到***年,全县实施营造林***万亩,其中新(改)造林***万亩,并有项目奖补资金配套;同时,***年,出台《关于大力推进构树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试行)》,明确了全县构树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扶持政策等发展意见。这无疑是构树产业发展土地、资金、政策支持的重要来源和依据。
二、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试点地区推进情况看,各地发展不平衡,但在种植积极性、技术成熟度、产业链条延伸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和问题。就***县而言,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重视程度不够。构树扶贫作为全国10大扶贫工程之一,与电商扶贫、旅游扶贫、光伏扶贫等有着同等重要的位置,该工程是国务院扶贫办经过周密考察和充分论证后作出的决定,***将***确定为首批试点种植县,也是基于两地种植条件适宜、市场需求量大、扶贫效益好等多个因素考虑,可以说是一项投资低、见效快、带动强的特色产业。对此,尽管***非常重视,明确了牵头***领导和责任单位,专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构树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试行)》,每年还从涉农整合资金中拿出***万元用于构树种植的种苗、管护、饲用补助,但目前对构树产业发展暂未从大规模、大产业、大效益角度去深度思考,与《***县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等文件统筹衔接不够,在种苗繁育、产加销体系建设、衍生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科技创新和资金投入尚未起步。
(二)种植积极性不高。种植户对构树产品的认识不足,近两年,主要通过财政补贴激励种植,由于***土地零碎,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前两年产量处于逐年增长期,尤其是首年亩产不足1吨,加之重栽轻管现象突出,种植户短期未能及时获得收益;同时,由于加工环节和养殖企业没有及时跟进,构叶销路未打开,种植户没有经济效益,仅靠有限的政府补贴无法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致使种植户对构树发展瞻前顾后、畏手畏脚。
(三)种管技术缺乏。目前缺乏专业技术团队,无法对杂交构树种苗繁育、栽种、施肥、管护、收割全过程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指导,导致成活不理想、生长不茂盛、产量提不高。据了解,***中心能满足拓展建设杂交构树繁育体系的场地需要,但因缺专业技术,加之没有找到实力合作企业,至今未建立起良繁体系,靠外调种苗,亩均成本增加***元以上。
(四)产业链未形成。目前,构树产业扶持政策未向后端产业链引导跟进,致使暂没有一家规模化专业构树加工厂,构树种植、加工、销售、养殖产业链未形成,更不用谈利用构树制浆造纸、开发构树茶、构树蛋白粉、构树胶囊、构树果汁饮料等衍生产品,致使构树产品商品化、市场化率低,很难走出“没产品不敢种、有产品销不出”的怪圈。
三、工作对策与建议
构树产业门槛低、见效快、易操作、多效益、可持续,在我县进一步发展壮大构树产业,符合***战略,是一项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惠民工程,是一个既能“治山”又可“治贫”的治本之策。要真正发展壮大全县构树产业,须务实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一体化、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探索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集约、综合利用、绿色循环、环境友好的生态产业之路。
(一)规模化发展。坚持精准脱贫与产业振兴有机结合,建议按照打造工业原料基地定位,将“发展***万亩构树产业集群”纳入全县“十四五”规划,加大人力、资金配套统筹力度,探索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林业农业化、林业工业化、林业生态化、林业高产化路径。一方面,整合新一轮退耕还林和构树扶贫政策,因地制宜连片发展杂交构树基地***万亩,主要用作构树饲料原料基地;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宜林地及无立木林地、疏林地及未成林地、岩溶地区低质低效灌木林地、农村“四旁”等地,大力实施荒山造林、石漠化综合治理、天然林保护二期、长江防护林三期等工程,发展构树用材林***万亩,通过超短期轮伐(每2-3年),主要用作高端造纸、生物医药、功能饮料等产业发展原料。
(二)科学化发展。一是技术引领。建议设立构树产业专项资金,用好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对***实施提质扩模改造,引进国内知名杂交构树研发企业,建立年产***万株的组培育苗基地,解决构树种苗外调成本过高问题。同时,利用***级科技特派员团队力量,对构树育苗、栽种、施肥、管护、收割全过程提供技术指导,重点解决成活不理想、生长不茂盛、产量提不高等问题。二是循环发展。坚持种养结合、产加销一体、绿色循环产业发展思路。做好政策激励引导,将利用构树饲料发展畜禽养殖作为兑现养殖业扶持政策的前置条件,将支持工业经济发展政策向构树衍生产品开发倾斜,将畜禽污染物转换为种植肥料,推行“环保种植、生态养殖”,实现资源化综合利用、绿色循环发展。三是分类推进。科学制定年度发展计划,按照“建设种苗繁育基地—建立加工体系—开发衍生产品—形成产业集群”步骤,实施分类推进、重点突破、规模发展。
(三)产业化发展。一是探索构建种植、加工、养殖全产业链。当务之急须通过招商引资渠道,引进***家有实力的构树饲料加工企业,建立“企业+基地+种(养)户”利益联结机制,探索“订单种植、保底回收、定向销售”模式,发挥种(养)户主体功能和参与积极性,实现构树与牲畜全产业链结合。二是全面建立工业原料基地,打造构树产业集群。充分利用构树的根、茎、叶、果等各方面的功能,全方位开发构树衍生产品,形成造纸、饲料、制药、饮料等多产业发展集群。
(四)品牌化发展。立足生态优势,着力创造产品优质、特色鲜明、品牌竞争力强的生态产品。如,利用构树叶饲料天然绿色优势,打造山地“构树猪”“构树羊”“构树鸡”等生态有机畜禽产品;利用构树韧皮优良特性,着力生产造币纸等特殊用途、高档纸品及高级混纺产品;利用构树果富含的营养成分、爽心口感及悦目的颜色,着力开发天然有机多功能性保健饮料。
“绿水青山” 是生态福祉,“金山银山”是民生保障,“构树产业发展”是践行“两山论”、走好“两化路”的战略支点。因地制宜发展山地生态构树产业,培植新型绿色循环产业体系,让企业获利,农民致富,地方财政增收,形成大扶贫、大生态、大发展格局,真正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共赢之路。
参考文献:
[1] 姜 磊,廖声熙,李 昆,等;构树皮化学成分、纤维形态与制桨性能分析;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7,27(3):71-75。
[2] 李党法;构树的培育与开发利用;中国林福特产,2007(1):49-76。
[3] 林文群,陈 忠,李 萍;构树聚花果及其果实原汁营养成分的研究;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1,13(3):45-47。
[4] 夏玉芳,赵庆霞;贵州构树产业发展现状和建议;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7,36(6):1-8。
[5] 王 超,毕 君,宋熙龙,等;6种植物对锌的耐性和富集能力;环境科学与技术,2014,37(120):62-65,200。
[6] 张家洋,陈丽丽,任敏;10种绿化树种叶片硫、氯及氟含量的比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9(8):62-66。
[7] 刘 冰;17种道理绿化树木叶片重金属镉和铬含量的比较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50(6):104-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