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返回首页
部队主题教育教案:跨越历史刀锋 追寻血性真谛
字数:8441 字 浏览:5407次 下载:11次
== 本文免费阅读 ==

  党的十九大后,习主席首次视察作战部队时指出:“部队就是要有血性胆气,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随后,在视察112师时再次强调:“我军历来以敢打硬拼闻名于世,‘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永远不能丢。”习主席之所以对战斗精神高度关注、反复强调,正是因为不论过去还是现在,战斗精神始终是军人永不磨灭的精神脊梁,是军队克敌制胜的第一利器。战区陆军部队前身大多从烽火硝烟、浴血奋战中走来,流淌着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血性基因,我们作为新时代的英雄传人,要自觉去除骄娇二气,永远保持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
  一、充分认清培育战斗精神的重大意义
  “气为兵神,勇为军本”。拿破仑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精神,从长远说,精神总能征服利剑。战斗精神是一支军队的力量所在、胜利之源,是战斗力的“催化剂”和“倍增器”。对人民军队来说,这既是我们的精神特质和传家法宝,更是我们走好新的长征路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
  (一)战斗精神是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战争,原本就是斗志和血性的舞台,从来都是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综合较量;在特定情况下,战斗精神会使战斗力成倍增长,对战争胜负起决定性作用。著名军事家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指出,“精神要素是军队克敌制胜的首要力量,而这个首要力量的内核就是军队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满清建国之初的“八旗铁骑”,人人骁勇善战、敢打敢拼,统一女真、征服蒙古、征战朝鲜,威如雷霆、所向披靡,以区区数万铁骑入关,击溃几十万明军入主中原,建立了近三百年的大清王朝。百余年后,同样是这支昔日的精兵劲旅,在长期歌舞升平中丧失了昂扬斗志,在提笼架鸟的安逸生活中磨灭了战斗激情,在“天朝上国”的梦境中蜕变成了“老爷兵”、“烟枪队”,成了上不了马、拉不开弓、舞不动刀的摆设。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清军数倍于敌、一败再败,官兵甲械不强、斗志不坚,最终导致国门破碎、生灵涂炭。同样是面对外国列强,在60多年前的朝鲜战场上,当美军在谈判桌上狂傲地宣布:“无限期休会!让机关枪和大炮去辩论吧!”15军军长秦基伟的回答是“抬着棺材去上甘岭”。在持续42天的上甘岭战役中,美军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平均每秒钟落地6发炮弹、每平米土地上爆炸76枚炸弹。志愿军阵地被削低2米,坑道被打短6米,仅45师参战的27个连队,就有16个连队被打光3次、重建3次,有的连队甚至打得编不成一个班,连级干部伤亡率超过65%,班长、副班长伤亡率100%。志愿军就是靠着这股精神,先后抵御武装到牙齿的美军900余次攻击,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伟大奇迹。习主席在回顾这段历史时深有感触地说,“我军历来是打精气神的,过去钢少气多,现在钢多了,气要更多,骨头要更硬。”可见,由意志品质、必胜信念、战斗作风、心理素质和纪律观念等凝聚而升华的战斗精神,是构成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任何时候都不能看轻了、弱化了。
  (二)战斗精神是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支柱。实践反复证明,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而战斗精神是战斗力的内核,是一支军队战无不胜的强大精神支柱。古今中外,凡是从弱小走向强大的军队,无不是斗志昂扬、攻掠如火,气吞万里如虎;凡是逐步衰败乃至折戟沉沙的军队,无不是精神萎靡、士气颓废。回顾我军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一脉相承、贯穿始终。抗战期间,由于八路军用的“汉阳造”比日本鬼子的“三八大盖”短,拼杀中比较吃亏,但战斗中很多官兵被鬼子刺中以后,不是选择退缩,反而迎着刺刀而上,即使洞穿身体也要把刺刀插进鬼子的胸膛。就是靠着这股不怕死的血性,杀得日本鬼子闻风丧胆。1943年3月,新四军3师19团4连82名官兵,在苏北刘老庄钳制和阻击前来扫荡的敌人,与3000多名装备精良的日寇展开血战,子弹打光了就用刺刀捅,刺刀捅弯了就用枪托砸,枪托砸碎了就用铁锹砍,铁锹砍断了就用牙齿咬,直至全部壮烈牺牲,被朱德总司令誉为我军指战员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1950年11月,抗美援朝战争中长津湖战役,志愿军一个连队在零下40度的严寒中担负阻击任务,全连125名官兵保持战斗姿势,全部冻死在阵地上,被称为“冰雕连”。在人民军队的序列里,正是无数的革命先烈依靠这种崇高的革命精神和不怕牺牲的血性胆气,打起仗来敢于亮剑、敢于血战到底,才让我们这支军队一步步从弱小走向强大,从胜利奔向胜利。
  (三)战斗精神是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的重要力量源泉。党的十九大把军队现代化进程整整提前了15年,特别是提出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对照习主席描绘的路线图、制定的时间表,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从国际形势看,美日澳等国加紧对我实施战略围堵,时不时在东海、南海进行挑衅,朝鲜半岛局势日益恶化,随时都有擦枪走火的可能,对我们来说形势严峻,提升塑造态势、管控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能力迫在眉睫;从国内形势看,蔡英文加快推进实体“台独”,三股势力暗中勾结、蠢蠢欲动,对我们来说咄咄逼人,提升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的战略能力刻不容缓;从现实情况看,部队完成调整整编不到一年时间,新装备还未完全到位,新编制还未完全搞清,转型建设任重道远,对我们来说困难重重,加快适应新体制履行新职能担当新使命时不我待。面对纷繁复杂的形势局面、艰巨繁重的任务考验,要如期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就必须拿出战争年代那股子革命热情和奋斗精神。在通往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中,我们要像当年修筑康藏公路、研发“两弹一星”那样,把使命举过头顶,把困难踩在脚下,靠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革命精神,发扬“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战斗豪情,保持“中流击水,不进则退”的奋斗姿态,不断拿下新的“娄山关”、攻下新的“腊子口”,切实担负起我军“四个战略支撑”的新时代使命任务。
  二、深刻理解战斗精神的丰富内涵
  战斗精神是由军人的信仰、情感、意志和行为浓缩而成的一种战争力量,是军队总的精神面貌和气质特征的集中体现。毛主席曾对我军战斗精神作过生动描述:“这支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无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这个深刻而凝练的概括,蕴含着执着的信念、顽强的意志、战斗的激情、振奋的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实质。
  (一)铁心向党、听从指挥的无限忠诚。信仰信念是战斗精神之本。听党指挥、对党忠诚是我军战胜一切敌人和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革命战争时期,敌人劝降夏明翰,说只要他放弃信仰共产主义,就一定亏待不了他。夏明翰毫不含糊地回答说:“我可以牺牲我的生命,决不放弃我的信仰!”就义前挥笔作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方志敏在狱中同样写下:“敌人只能砍下我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的信仰!因为我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美国记者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记录了一组数字:红军在367天的长征中,平均每天遭遇一次战斗、每天行军35公里,共翻越18座山脉,渡过24条河流,突破10余个地方军阀封锁包围,粉碎了数倍于己的国民党军围追堵截,征服了雪山、草地等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邓小平在回忆长征时讲:“我们为什么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那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历史昭示我们,坚定了理想信念,就获取了前行的巨大精神力量,就获得了战胜一切困难、战胜一切敌人的勇气,就获得了不达目标决不罢休的坚毅品质。
  (二)不畏强敌、敢打必胜的英雄气概。《曹刿论战》中讲:“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苏联反抗德国法西斯的卫国战争,之所以取得彻底胜利,打败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他们那种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起了重要作用。早在战争爆发前,德国《国民观察报》刊载的一篇文章就指出:“俄国士兵无所畏惧的精神,超过了我们的其他敌人,只要他们不战死在战壕里,就一定会勇往直前。”我军历来也以压倒一切敌人的战斗精神著称于世。井冈山斗争时期,我军刚刚诞生,面对比自己强大几倍的敌人,敢于斗争、坚持斗争,保住了根据地,壮大了革命队伍。抗日战争时期,我们的国力、军力远远比不上日本帝国主义,但先辈先烈无所畏惧、血战到底,最终驱逐了日本侵略者。1938年汾河战役前,王震将军将一口棺材立于官兵面前,对官兵讲:“我领头向前冲,要死先死我,死后装进这口棺材里。”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黑山阻击战时,十纵司令员梁兴初主动请战,“打剩一个团我当团长,打剩一个营我当营长,打剩一个连我当连长。就算是十纵打得剩下一个人,也要打下去。”抗美援朝时期,面对武装到牙齿的头号强敌,我们同样雄赳赳跨越鸭绿江,把美国佬赶出了朝鲜战场。战争年代,我们就是靠着这股不畏强敌、敢打必胜的英雄气概,最终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三)敢于牺牲、视死如归的冲锋姿态。军人特殊的职责使命,决定了随时可能遇到艰难险阻、生死绝境,只有勇于献身、不怕牺牲,才能在关键时刻不辱使命。纵观我军辉煌历史,自诞生之日起就熔铸形成了浴血奋战、敢于牺牲的血性密码。影片《金门战役检讨》中,率部增援的孙云秀团长,明知无济战局,但仍临危受命,出发前给师领导说“请告知老家父母,让我的妻子改嫁吧。”登岛后终因寡不敌众、遭敌包围,眼见突围无望,他突然跃起对敌人高喊“来吧,我就是团长!”在打倒几个敌人后,饮弹自尽。国民党军史中是这样记载的:“孙云秀极为彪悍,饮弹自尽后,尸体兀自屹立不倒。”这就是军人视死如归的血性胆气和战斗精神的集中体现。朝鲜战场上,218团通讯连步话员于树昌被敌人包围,通话机记录下他与团指的最后通话:“团长,我的地堡被包围了!快打我的地堡!”“团长!团长!敌人把我包围了,对着我的地堡打,向我开炮!”“团长,敌人把我包围了,祖国万岁!向我开炮!”正是这种敢于牺牲、视死如归的战斗精神,锻造了中国军人不屈的脊梁,不管面对多么强大的敌人、处于多么危险的境地,都能始终保持勇敢战斗状态和奋战到底姿态,这种精神也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每一代军人奋勇前进。
  (四)严守纪律、团结协作的过硬作风。恩格斯在评价法国兵与埃及的马木留克兵时指出,“一个马木留克兵足以把一个法国兵打得大败,但100个法国兵又足以把100个马木留克兵打得大败”。究其根源,严格的纪律和整体协作是法国兵制胜的关键。我军素来以纪律严明、精诚团结著称。铁的纪律和团结协作精神不仅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而且是党和军队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正如毛主席所讲,“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1978年对越自卫反击作战时,许世友将军的战前动员简单明了:“不前进者,杀!临阵怯逃者,杀!延误战机者,杀!投敌叛变者,杀!泄露军情者,杀!违犯战场纪律者,杀!¨¨全部用刀子杀!”这就是著名的“十杀令”,没一个多余字,没有丝毫回旋余地,犯了哪一条都是死路一条。战争题材电影《集结号》中,三营九连在连长谷子地率领下,为了掩护全团及时撤退,听不到“集结号”哪怕全连打光也决不后退半步,这既是电影最为感人的情节,也是我军官兵严守纪律、顾全大局的真实写照。老山作战中,我军某部连续三天三夜隐蔽接敌,官兵被蚂蟥叮咬一声不吭,毒蛇缠身纹丝不动,十几名战士中弹负伤,都咬牙坚持直到战斗打响。就是依靠这种高度自觉的组织观念和纪律意识,我军才逐步成长为打不垮、冲不散,攻必克、守必固的胜利之师。
  (五)处变不惊、果敢顽强的坚毅品质。兵法曰:“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战争不仅是交战双方实力上的抗争,也是交战双方心理上的抗衡,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军人充分发挥手中武器作战效能、从容应对复杂困难局面、沉着运用指挥谋略的前提条件,也是战斗精神的基础。在中国历史上不乏攻心之战的经典范例。三国时期,面对司马懿大军兵临城下,诸葛亮断然摆下“空城计”,洞开城门、抚琴稳坐、神色泰然。面对此情此景,一向多疑的司马懿断定必然有诈,不战而退、班师回营。诸葛亮的处变不惊、临危不惧,司马懿的疑神疑鬼、反复不定,显示出两种截然相反的心理素质,最终使战局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伊拉克战争中,美军通过一系列的“斩首行动”“震慑行动”“切断蛇头行动”瓦解伊拉克军队的抵抗意志,摧垮了他们的战斗精神,使得共和国卫队的士气直线下降、溃不成军,美英联军仅以伤亡数百人的代价就轻易占领了伊拉克全境。历史和现实告诫我们,要想战场上制敌取胜,就必须要锻炼处变不惊、不惧不怯、泰然自若的心理素质,面对突如其来、出乎意料的危险,具有不恐惧、不惊慌的心理应激力,面对战斗激烈残酷所带来的生命威胁,具有直面伤亡、不怕牺牲的心理承受力,真正把练技术战术与练心理心智结合起来,锻造“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过硬心理素质和意志品格。
  三、大力激扬一往无前的血性胆气
  练兵先练胆,铸剑须砺锋。“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既不会与生俱来,也不会自然产生。它需要崇高的理想信念支撑,传统文化熏陶,日常养成积蓄,大项任务激励,使命任务感召。每名官兵只有思想上主动打牢根基、身体上自觉加强锻炼、心理上勇于接受考验,才能在凤凰涅槃中成长为一名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铁血军人。
  (一)用强军思想奠基。革命理想高于天。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是一个人站稳立场、抵制诱惑的决定性因素,没有理想信念作支撑的战斗精神,既靠不住也不长久。特别是对我们人民军队来说,只有搞清楚为谁扛枪、为谁打仗等基本问题,才能从内心深处凝聚军心、激扬士气,焕发出为真理而战、为人民而战的强大意志力量。1934年,江西省苏维埃政府裁判部长江善忠被敌人包围,弹尽粮绝,咬破手指写下血书“死到阴间不反水!保护共产党万万年!”然后毅然纵身跳下山崖。长征途中,红军战士宁肯忍饥挨饿,也要将半截皮带留下来,带着它“去延安见毛主席”。战争年代,革命先烈视死如归、慷慨赴死;和平时期,革命战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都源于对崇高理想的矢志不渝、对党的无限忠诚。被誉为“学习践行党的创新理论模范连”的“大功三连”,参加“中部铁拳•勇士”比武,在陌生复杂的地形中,战士每人负重28公斤,武装奔袭53公里,连续奋战36小时,一次次挑战生理极限,一项项刷新训练纪录,一路闯关夺隘,最终斩获金牌。历史和现实昭示我们,培养战斗精神最核心的是凝魂聚气、立起信仰、坚定信念,最根本的是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改造思想、提纯忠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国家和军队取得的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强军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指引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理论之旗、精神之旗。我们要坚持学思用知信行相统一,进一步强化“四个自信”、坚定“三个维护”,自觉作为科学真理来遵循、作为崇高理想来追求、作为根本指导来确立,切实把自己的人生抱负融入到强军兴军的伟大实践中。
  (二)用优良传统熏陶。我军素以强大的战斗精神闻名于世。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先后培育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一系列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无不蕴含和体现着生动鲜活的血性基因,延续和丰富着我军战斗精神的深厚内涵。这些都是我军的根之所在、魂之所系,是培育和滋养战斗精神最生动的教科书,理应注入血脉、融入灵魂。时空穿梭,精神依旧。不同的时代书写同样的荣光,关键在于他们把“三个不相信”精神作为连队的传家之宝、兴旺之源。
  (三)用使命任务催生。军队因使命而生,为使命而战。翻开人民军队的光辉历史,“使命在身、万死不辞”的英雄壮举层出不穷,“矢志不渝、不辱使命”的绚丽篇章绵绵不绝。1935年5月,蒋介石企图歼灭红军于大渡河南岸,中央紧急决定破天险、开生路,命令红二师四团“突破过去夺道州和夺鸭溪1天跑160里的记录”攻取泸定桥,接到命令后红四团全体官兵不惧艰险、不怕牺牲,奇迹般昼夜兼行240里山路,出其不意到达泸定桥展开攻势,并抽调22名勇士激战2小时成功占领泸定桥,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不朽篇章。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的中国航天员大队,他们组建20年来始终把实现中华民族飞天梦想作为使命追求,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努力,进行低压缺氧训练时,舱内压力急剧变化,相当于5分钟内从地面爬升5000米高空,常常要忍受头晕恶心甚至面对休克危险;模拟失重训练时,他们身着160多斤的训练服,潜入10米深的水下,一次就要连续训练3、4个小时,每次训练结束后体重减轻好几斤,常常累得筷子都拿不住;超重耐力训练时,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里,他们要承受8个G的重力加速度,呼吸困难、面部扭曲变形,甚至连鼻涕眼泪都会甩出来。这群把国旗绣在胸口、把使命扛在肩上的钢铁战士,以超常的付出苦心砺剑,以惊人的毅力挑战极限,一次次扛起为祖国出征太空的光荣与梦想。党的十九大描绘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赋予了人民军队“四个战略支撑”的使命任务,我们作为改革强军的亲历者、新型陆军的开拓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必须强化忠诚使命、不辱使命的政治自觉,砥砺担当使命、献身使命的血性胆气,以实际行动投身强军实践、书写人生华章。
  (四)用备战实践砥砺。古人云,艺精则胆壮,胆壮则兵强。部队英勇善战都是打出来的,官兵血性胆气都是练出来的,只有经受近似实战的考验、大项任务的锤炼,才能养成处惊不变的胆量、迎难而上的勇气、战胜强敌的信心。美国西点军校有一个新生训练基地,学生们不仅要在体力上接受严格的考验和锻炼,精神上也要接受种种“折磨”和“欺凌”。无穷无尽的操练、拉练、射击之余,伙食和睡眠只能保证基本需要,没有社交和娱乐活动,人身自由和隐私几乎为零。教官明确告诉学生“三个月之内不是人”,目的就是不惜一切手段把这些娇生惯养的个人主义者塑造成合格军人。我军也历来注重通过严格训练培树官兵战斗精神。战区陆军每年都要派出维和步兵营,前往非洲战乱地区执行国际维和任务,他们也是和平时期最接近战场的中国军人。为了缩短训练与实战的差距,出国前他们要进行为期3个月的封闭式训练,每天都要进行高强度的战术训练、体能训练,特别是夏天官兵身着50多斤的单兵装备进行训练,是对意志的极大考验,常常迷彩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不少人身上长满了痱子和湿疹,整个强化训练下来人人都要掉层皮、瘦几斤。正因如此,他们才能在遇到危险时镇定自若、成功处置,圆满完成维和任务。只有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我们每名军人都要严格要求、刻苦训练,主动接受难局险局危局考验,积极练胆量、练意志、练作风,不断培树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和敢打必胜的战斗血性。
  (五)用军人荣誉激发。视荣誉高于生命,为荣誉不惜牺牲。荣誉作为建功军营的标志,历来深受军人所尊崇。拿破仑曾豪情万丈地说:“只要有足够的勋章,我能征服世界。”官兵强烈的荣誉心,往往能焕发出无穷的力量。正如抗美援朝中壮烈牺牲的某师参谋长薛建强在日记中写到那样,“谁都不愿意死,谁都希望活,然而有时荣誉却推翻了这个规律,荣誉使人勇于和死神接近。”荣誉是对军人最好的褒奖,党和国家高度关注军人荣誉制度建设,十九大明确提出要构建完善军人荣誉制度体系,我们每名官兵要深切感悟党和国家的关爱关怀,珍惜维护时代军人的无上荣光,奋发进取、精武强能,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在圆满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各项任务中争取更大荣誉、创造新的辉煌。
  (六)用战斗文化滋养。先进军事文化是战斗精神的灵魂,战斗精神离不开先进军事文化的熏陶和滋养。自古以来,无数经典文学作品都取材于军人的血性和豪情,成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传承。在诗词方面,像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岳飞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陈毅的“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毛泽东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每每品读这些经典诗句,都会让人有一种置身其中、血脉偾张之感。在艺术作品上,红军时期的歌曲《当兵就要当红军》《战斗鼓动歌》,抗战时期的革命歌曲《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歌剧《白毛女》,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歌曲《刺刀见红更英雄》《靠我们打胜仗》,近代以来反映抗美援朝的舞蹈《冰雕》、反映抗震救灾的雕塑《让我再救一个》等,观赏后都让人心潮澎湃、深受感染,催生出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影视剧方面,从早期的长征、三大战役系列,到近期的《战狼》系列、《红海行动》,通过艺术加工都把军人的血性胆气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深受鼓舞、备受激励。我们要注重从先进军事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和力量,常读红色书籍、常唱红色歌曲、常看红色影视,让红色基因真正融入血脉、注入灵魂,不断坚定信仰、积蓄力量、激荡血性,努力把自己锻造成为逢敌亮剑、一剑封喉的尖刀利刃。

没有找到想要的文档没关系,可以——原创定制
如果不想充值,也可以——以稿换稿
温馨提示:
1、本站立足于原创,非会员单篇售价50元起,是本站注册会员,有足够的积分,作品会员价多少就扣减多少;
2、充值起点50元,多充不限;本着自愿的原则,充值不可退款或提现;如不想充值,可拿自己的最新原创作品交换;
3、无忧只搭建平台,制定稿件上传和下载规则,其他由上传人和下载人自愿进行,无忧不对稿件内容和质量负责;
4、无忧不保证平台稿件永久留存,请下载用户自行及时保留;
5、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拒绝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