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返回首页
2020年之后的中国扶贫工作浅析
字数:2936 字 浏览:550次 下载:0次
== 本文免费阅读 ==
  一、脱贫攻坚的四个阶段
  联合国发展目标是2030年在世界各地消除一切形式的贫穷。中国到2020年实现7017万贫困人口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奋战在脱贫一线的扶贫工作者,我对这一历史性成就深信不疑。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通过自己近两年的亲临深度贫困县的帮扶,老百姓的吃饭穿衣问题已经不是问题,两不愁三保障2020年一定能够解决到位,但是农村特别是贫困村发展还很不均衡,2020年后的扶贫路如何走?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得不深入谋划的问题。为了更好的系统规划2020年后的扶贫工作,我们有必要先回顾一下中国的扶贫历程。
  北京师范大学张琦教授认为中国扶贫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8年——1984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下的贫困瞄准和扶贫。1949年建国以来,农村40%-50%人群处于生存贫困状态。1978年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等主要扶贫方式。从1978年到1985年,贫困人口从2.5亿人减少到1.25亿人。
  第二阶段是1985年——2000年的以贫困县瞄准为重点,实施开发式扶贫。主要任务是从解决普遍性贫困转变为区域性贫困。1986年,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成立,建立以县为对象的目标瞄准机制(1988年确定370个国家级贫困县,1994年制定《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时调整为592个),将70%的扶贫资金用于贫困县。到2000年底,“八七”扶贫攻坚目标基本实现,贫困人口由1985年1.25亿人减少到2000年的3000万人。
  第三阶段是2000年——2010年,以贫困村瞄准为重点推进的开发式扶贫。2001年政府开始实施村级瞄准机制,在全国确定了14.81万个贫困村作为扶贫工作重点,即以整村推为主体,以产业化扶贫和劳动力转移培训为“两翼”的扶贫开发新模式。这些重点村占全国行政村总数的21%,分布在全国1861个县(区、市),覆盖了全国80%的农村贫困人口。根据2010年1274元的扶贫标准衡量,农村贫困人口从2000年底的9422万人减少到2010年的2688万人。
  第四阶段是2011——2020年,以区域瞄准和到村到户瞄准结合实施的精准扶贫。2011年在2300元的新标准下,我国有贫困人口1.22亿人。而且农村返贫困现象时有发生,再加上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业生产粗放化、农村空心化现象突出,农村相对贫困问题凸显。并呈现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分布和个体贫困共存现象。此时国家制定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确定了将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扶贫脱贫主战场。2013年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精准扶贫要求。2014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对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做出战略性创新部署,提出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在党的英明领导下,彻底摆脱贫困,全国人民实现小康社会。
  二、小康社会的扶贫路
  2020年中国人民实现百年梦想步入小康社会,但这并不代表没有贫困人口了,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还会长期存在。我们只是解决了世界银行定义日均生活费不足1.25美元的人即为“极度贫困”的问题。
  首先,以现在的社会共识,理论上讲只要人类社会存在贫困就会很难彻底消除。随着社会分化的发展和贫富差距的拉大,即使发达国家也存在一定量的贫困人口。贫困不只在人,更在社会。2018年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佛大学教授埃里克·马斯金提出,要真正解决贫困问题,必须要政府介入,给无技能工人赋能,赋予他们技能和工具进入全球的劳动力市场,才能够真正解决贫困的问题。
  其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城镇化的不断扩散,贫困收入的划分和贫困人口的界定也会不断水涨船高。这也就是为什么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极端贫困与人权问题特别报告员、纽约大学法学院教授菲利普·阿尔斯顿会指出全美国现在有约4000万贫困人口。标准不同的统计结果。同样我国社会包括兜底保障在内的的脱贫政策不仅要持续还要拔高标准,更大的精力可能要放在解决相对贫困上。随着2020年后的社会文明进程,教育、医疗、住房等的兜底保障要不断提升继续成为基本脱贫政策。除了继续关注帮扶已经脱贫的深度贫困地区新的动态贫困人口的产生,还要更进一步的统筹城乡扶贫政策的制定和帮扶。
  再次,社会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应该从国家层面尽早顶层设计杜绝,避免产生更多的城市乡村贫困人口。四个自信是要实实在在落在各项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不断优化完善的基础之上的。特别是随着社会城市化集群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就业,农村空壳化老龄化日益常态化。这不仅仅要解决农村留守人员的社会兜底保障措施和合理实施乡村振兴的建设,也要避免和消除社会分层和确保社会保障体系的全覆盖和公平对等原则。缩减贫困人口的存在和减少控制新的贫困人口的产生。当务之急是2020年要制定实施城乡义务教育、医疗卫计等一体化统一标准。比如国人最重视的教育问题,首先形成优秀校长、骨干教师常态化的到农村边远学校管理任教的固定机制。在政策上要求、引导和鼓励大城市和县城等各个级别的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到农村边远学校支教轮岗几年,并配套相应的奖励激励政策,例如在评职晋级、住房、课题、补贴、薪酬等各个方面予以倾斜,确保农村贫困学生同质同量的受到同等的优秀师资力量的教学,同时能让优秀教育工作者心安理得的沉的下、干的实。其次,形成农村基层教师定期到县城、省城甚至是大城市的交流学习培训观摩的优先机会,同时乡村学校与城区重点学校之间建立定点帮扶和教学质量考核机制。为农村薄弱学校培养出有教育特色、善抓、善管、善教的优秀人才。最后就是充分利用网络化教学的优势,弥补常态化的欠缺不均衡。确保全国一盘棋同步发展。
  最后,我国的扶贫帮扶是举全国之力的“三位一体”的专项、行业、社会大扶贫格局。四支力量如“驻村工作队”等各个帮扶单位和业务骨干以及外来帮扶资金等外部因素撤出贫困村之后,如何能够保持扶贫政策的连贯性、持续性以及产业发展的常规化、效益化等都需要政策上有更好的引导和把控。毕竟贫困户以及农户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还是极弱的,随时游离在贫困的边缘。2020年之后的扶贫工作恐怕也要开展扶贫制度的供给侧改革和创新。
  三、小结
  2020年中国人民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消除绝对贫困,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新的贫困群体的界定和帮扶政策也必然呈现出新的特征。行百里者半九十。决不能因为胜利而骄傲,决不能因为成就而懈怠,决不能因为困难而退缩。脱贫不容易,持续稳定脱贫更不容易。贫困地区内生动力的激发和各种技能培训不仅要深入,各种特色产业特别是龙头企业也要长期稳定可持续盈利,切实帮扶贫困人员不断收益。
  国家在2020年后的扶贫工作应该在政策上比如基础性投入等要继续保持连续性和倾斜性。同时要适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的发展理念,结合2020年后的贫困人口的重新界定和标准的提高,应该城乡统筹同一考虑,不断健全完善各类社会保障体系。而且,如何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协调同步发展,更好的满足贫困群众需求和控制贫困范围急需制定规划系统全面的解决方案。(yqm)
没有找到想要的文档没关系,可以——原创定制
如果不想充值,也可以——以稿换稿
温馨提示:
1、本站立足于原创,非会员单篇售价50元起,是本站注册会员,有足够的积分,作品会员价多少就扣减多少;
2、充值起点50元,多充不限;本着自愿的原则,充值不可退款或提现;如不想充值,可拿自己的最新原创作品交换;
3、无忧只搭建平台,制定稿件上传和下载规则,其他由上传人和下载人自愿进行,无忧不对稿件内容和质量负责;
4、无忧不保证平台稿件永久留存,请下载用户自行及时保留;
5、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拒绝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