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返回首页
关于我市深化医养融合发展的思考
字数:3831 字 浏览:580次 下载:1次
== 本文免费阅读 ==
  今年以来,市民政局将深化医养融合作为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突破口,联合卫计、财政、发改等有关部门,对全市医养融合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了解现状,分析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医养融合发展意义重大
  目前,我市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截至2020年底,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307.3万,占总人口的28.2%,人口高龄化、失能化形势日趋严重,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十分迫切。医养融合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既能使养老机构共享医疗资源,提高养老护理水平,也能有效分流部分康复期压床病人,缓解医疗压力,符合医疗和养老行业发展趋势。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医养融合发展。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领导同志多次对此作出指示。前期,省委书记在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也提出明确要求。可以说,推进医养融合工作,上级有部署,市场有需求,老人有期盼,对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老龄化目标,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市医养融合发展开局良好
  (一)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市委市政府将推进医养融合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34个市直部门负责人任成员的领导小组,建立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参与、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把医养融合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确保工作有章可循、有序推进,夯实了政策基础。
  (二)强化资金扶持,加大倾斜力度。坚持把医养融合机构建设作为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重点扶持领域。市财政将医养融合机构一次性建设补助标准提高了20%,并根据自理、半自理、不能自理三类老人入住人数,分别给予机构每人每年400元、600元、1200元的运营补助。截至目前,共投入资金9625.8万元用于扶持医养融合养老机构建设,极大激发了社会力量投资积极性。
  (三)强化设施建设,健全服务网络。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布局医养融合机构,不断完善服务网络。目前我市共有养老机构378家,其中医养融合机构176家;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331处,农村幸福院2166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四)强化人才培养,提升服务水平。把养老护理人才培养作为推动医养融合发展的重中之重,设置大中专毕业生入职养老服务补助和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补助,积极吸引医护人才加入养老服务队伍。实施养老护理员免费培训计划,依托高等、职业院校建立养老培训基地,近年来共培训养老管理服务人员13700余人次,培训老年人及失能老年人家庭护理员2.8万余人次。
  三、加快推进医养融合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体制环境制约。医、养分属不同专业领域,相应的公共资源由卫计、民政等不同部门分配,同时,医养融合机构在设立许可、医保报销方面须到消防、住建、环保、人社等部门审批监管,各部门对相关政策的认识、调整和落实整合不够,导致申报手续繁琐、管理效率低下。
  (二)发展基础薄弱。养老服务业发展在我市起步较晚,医养融合作为新兴业态,底子更加薄弱。全市378家养老机构中,仅有34家内设医疗机构, 19家纳入医保定点,44家和各类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占比均不足1/3。
  (三)服务内容单一。多数机构把医养融合简单理解为解决老年人看病难问题,仅限于增加疾病诊疗,缺少康复护理、健康管理和精神慰藉等服务,难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医养服务需求。另外,多数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通常只作为老年人日常饮食和娱乐活动场所,无法提供托管护理、慢性病检查康复、健康咨询等社区老年人关心、亟需的健康服务。
  四、全力打造具有特色的医养融合服务品牌
  结合我市实际,目前全市深化医养融合的总体思路为:围绕“以民为本”一个理念,把握“融合”和“发展”两个重点,坚持“政府引领、社会主办、市场运作”三项原则,做好“医、养、康、护”四篇文章,完善“医养综合、医中设养、养中设医、医养合作、居家医养”五种模式,将发展健康产业、推进医养融合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着力点,科学谋划,创新举措,率先发展,将***打造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医养融合示范城市。
  (一)高点谋划,健全医养融合体系。一是加强统筹规划。将医养融合发展纳入全市健康产业大格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各类医养融合机构,实现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资源有机融合。发挥我市山氧水疗胜地、宜养宜居之城优势,大力发展避暑休闲、田园观光、xx疗养、书孝文化等高端、特色养老、养生产业和候鸟式养老、旅游养老、农家养老等新兴业态。二是争创两个试点。充分利用山水、生态、温泉、文化等丰富资源,抓住机遇,先行先试,积极争创下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和“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率先构建覆盖城乡、规模适宜、功能合理、综合连续的医养融合服务网络。
  (二)整合资源,完善医养融合政策。一是打破体制障碍。加强部门合作,对于符合条件的医疗、养老机构,卫计、民政部门依据相关政策分别给予设立许可或登记备案,加大业务指导和监管力度,并按规定给予相应政策扶持。二是加大补助力度。市县财政重点向医养融合机构倾斜,继续提高建设、改造、运营等方面的补助标准。将各类医养融合项目建设用地纳入年度用地计划,同等条件下优先保障。加大对医养融合机构金融、信贷、保险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鼓励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医养融合发展。三是做好医保政策衔接。对于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符合医保定点条件的,依申请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规范为老年人提供的医疗护理服务项目,将偏瘫肢体综合训练、认知知觉功能康复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等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康复提供相应保障。
  (三)优化布局,构建医养融合服务网络。一是在机构医养方面,以市老年养护院为龙头,因地制宜,精心谋划,着力打造大爱家园、xx健康小镇、托福老年养护院等一批富有地域特色、适应市场发展、符合老人需求的大型医养融合机构,重点服务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实现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在社区医养方面,充分依托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社区服务资源,加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完善提升日间照料、失能老年人托管、慢性病疗养等功能,打造社区综合医养服务中心。在居家医养方面,发挥桥梁作用,整合服务资源,创新服务模式,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综合、便利、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高龄、独居、失能居家老年人,依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定期体检、健康巡诊、家庭病床、康复护理等上门服务。
  (四)改革创新,激发医养融合发展活力。一是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简政放权,通过整合审批流程、清理取消不合理前置审批事项、实行并联审批等方式,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降低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医养融合机构的制度性门槛。二是鼓励医疗、养老机构之间转型、合作。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发挥专业技术和人才优势,转型为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或开设老年病房,优先发展康复护理服务。支持医疗机构在养老机构设立派驻机构或服务网点,由执业医生到养老机构对患病老人进行诊治。鼓励养老机构与临近医疗机构达成合作协议,为老年人开通预约挂号、转诊等绿色通道,提供便利服务,实现资源共享。三是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以基层医疗机构和老年护理机构为依托,推动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切实减轻参保老人家庭的事务性和经济负担。鼓励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长期护理服务,支持长期护理服务机构、组织建设,积极推动长期护理服务市场发展。
  (五)健全机制,提高医养融合服务水平。一是健全学历教育机制。在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学院设置养老服务和管理专业,加快培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心理和社会工作等专业人才,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和远程学历教育,满足社会需求。二是建立定期培训机制。依托院校和养老机构建立养老服务培训基地,定期对养老护理员实施专业技能培训;对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员实施免费或低偿培训;对养老服务、管理人员进行在职培训;适时组织养老从业人员赴养老服务业发展先进地区交流培训。三是建立补助激励机制。对在养老机构就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执行与医疗机构相同的执业资格、注册考核政策。不断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工资福利待遇,逐步实现工资待遇与专业技能等级、从业年限挂钩,增强养老服务岗位吸引力。
  (六)规范发展,提升医养融合服务质量。一是建立完善标准规范。推进医养融合服务标准化建设,探索出台通用基础标准、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标准、支撑保障标准和老年人用品标准等一系列地方标准,建立统一明确、操作性强的行业标准和评价体系。加强老年人能力评估和医养融合服务需求评估,不断提升医养融合服务标准化、精细化水平。二是加强服务质量建设。积极推进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加强对医养融合机构服务质量监管,着力解决影响医养融合服务质量的突出问题,建立质量和效益为导向的医养融合发展新机制,力争年底50%以上的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三是强化服务市场监管。指导医养融合机构完善管理规范、改善服务质量,及时查处侵害老年人人身财产权益的违法行为,严防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完善医养融合服务等级评定、信用评价、绩效考评和举报投诉等制度,定期对运营情况进行调查评价,建立政府指导、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管体系。 (yqm)
没有找到想要的文档没关系,可以——原创定制
如果不想充值,也可以——以稿换稿
温馨提示:
1、本站立足于原创,非会员单篇售价50元起,是本站注册会员,有足够的积分,作品会员价多少就扣减多少;
2、充值起点50元,多充不限;本着自愿的原则,充值不可退款或提现;如不想充值,可拿自己的最新原创作品交换;
3、无忧只搭建平台,制定稿件上传和下载规则,其他由上传人和下载人自愿进行,无忧不对稿件内容和质量负责;
4、无忧不保证平台稿件永久留存,请下载用户自行及时保留;
5、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拒绝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