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返回首页
关于创建和谐家庭弘扬现代家风的几点思考
字数:4961 字 浏览:566次 下载:2次
== 本文免费阅读 ==

  2014年新春之际,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一期特别访谈栏目:家风是什么?“家风”一词再现于人们视野。“我们家的那些老规矩、老节令”一时间成为了坊间热议话题,也引发了人们对家庭、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审视。
  中华民族历来有重视家庭、家风和家教的优良传统,优良家风,潜移默化地涵养心灵性情和人格品质,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个人的成长成才多有裨益,在很大程度上协调和理顺着个人的诸多关系,千万家的和谐和美,促成和巩固着整个民族、整个社会和整个国家的繁荣与发展。
  一、家风的涵义
  (一)家风的含义
  家风,是一个家族或家庭在世代繁衍过程中积淀并代代相传的日常生活习惯、言行规范、为人处世之道等的总和。“家风”一经形成,就能通过家庭再生产不断继承发展,发挥着潜移默化、陶冶品行的作用。家风是家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内涵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俗的变化而变化,是人类社会一种独特的复杂的精神文化现象。
  (二)家风的特征
  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现象,家风的存在与演变有着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和本质属性。
  1.继承性。亦可称为传承性。家风的继承性是其典型属性,家风之所以能够延续发展,正是由于家庭或家族内部长期的耳濡目染和世代传承,体现的是这个家庭或家族的历史和文化。“只要一个家族在存续,家风之火就不会熄灭,家风就会薪火相传。”
  2.时代性。亦可理解为特定性或局限性。家风的形成总是和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相连,具有所处时代的鲜明特点和历史局限。我国传统家风以传统的伦理道德为指导、以修身齐家为核心,家庭成员间有严格的尊卑贵贱,带有鲜明的封建专制色彩,体现出一定的历史局限。新文化运动兴起后,民主、科学、自由、平等的思想观念深入千家万户,民主型家风成为现代家风的雏形。可见,家风的发展总是带有时代的烙印。
  3.多样性。亦可称为差异性。家风体现的是一个家庭或家族有别于其他家庭或家族的独特气质、风气、面貌与个性。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不同的家庭或家族,其家风各不相同,这与我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紧密相关;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制度的变迁,一个家庭或家族的家风自身也多有变化,是在继承基础上的改进和发展,进而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样式。
  4.稳定性。家风是衡量一个家庭或家族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它通常以生活经验、实践智慧等形式蕴含于家训、家规、家谱等文献之中,也以实践理性的样态渗透在家庭成员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家风在一定时期内或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始终保持稳定状态。特别是在中国古代,家庭环境是相对封闭的、单一的、固定的,家庭成员间的生活习惯、道德伦理价值取向在共同的家庭生活中不断内化为家庭的共同信仰和精神追求,成为几代甚至几十代的“人生信条”。
  5.实践性。亦可称为普适性。家风指向日常生活,具体到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关涉夫妻关系、家庭关系、邻里关系以及行为习惯的点点滴滴,通常采取以身示范、上行下效的方式,在尊重和关爱的前提下,以落细落小落实的指正方式,强调成员间的理解与认同,催生自觉自省自悟的内生动力。
  (三)对家风的辩证认识
  千百年来的家风文化积累了厚重的家风文明,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文化瑰宝和历史遗产。需指出的是,我国传统家风受封建儒学思想影响深重,同时受封建宗法阶级制度和观念制约,表现出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一面,因此,需要对传统家风的意义和价值进行辩证认识和合理判断。
  1.传统家风的积极意义
  (1)塑造公民道德品格的基础环节。家风是人社会化过程中的源头,这种品性一经形成,就具有“固本培元”的独特效应。传统家风奉行“以身作则”的蒙以养正教育方式,一方面主张“修身”己成再养而教之,父母要以身作则,强调长辈对子女的自然熏陶和子女对长辈的自然效仿,而非灌输和强加,另一方面遵循子女的生长规律,注重“养育”的过程而非“养成”的结果,这对于现代急功近利式的、缺失道德品质的培养的家庭教育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2)提升家庭文明程度的重要载体。家庭文明包括家庭关系、家庭文化、家庭条件等三个要素,其中,家庭关系要素居于核心地位。家庭是传统家风的实施场域,家风的意义就在于通过理顺家庭关系和解家庭矛盾,增强凝聚力。
  (3)优化净化社会风气的文化支撑。家庭对于良好家风的传承和渲染能够有效优化净化社风,良好家风集聚的是正能量,能够带动和感召他人,对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营造具有积极意义。社风中具有的地域文化和乡土人情又与家风相融共通,反过来又能够加深爱国情感和民族文化认同感。
  (4)完善行政道德建设的独特方式。传统家风强调行政主体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自律,传统家风从家的角度出发,以家规、家训等家庭规范的形式,要求子孙后辈修身自律,将行政道德规范内化为道德良心和人生信条,这对于纠正行政主体道德认知偏差,改善行政道德失范现状具有积极意义。
  2.传统家风的消极作用
  (1)阶级烙印明显。在封建宗法社会中,家风的传承突出了以夫权、父权和君权为特征的男权社会制度的绝对性、至上性和等级性,历史上广而流传的家风往往出自有着深厚家庭文化背景的名门望族或权贵阶层,普通百姓因封建专制制度统治,被剥夺了经济、政治以及精神文化的权利,很难形成系统的规范的可延续的家庭文化和家风。从这个意义上讲,家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统治阶级所著并为其服务的。
  (2)人的个性和自由受到压抑。中国传统封建社会采取国家、宗族、家庭三位一体方式,形成了一套等级制度森严的家族制度,年长的父母对家庭事务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和支配权,年轻一辈只有言听计从,不可悖逆。家庭教育也主要以自律修身和为人处世的道德教育为主,不注重自然科学和技艺技术的学习。由于一味强调家长或尊者的绝对权威,几近僵化和刻板的伦常教育和思想大统一,使人的个性无从释放,自由和创造力受到极大压制,阻碍了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四)现代家风的内涵
  与传统家风相比,我们要倡导的现代家风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家庭生活中倡导“尊老爱幼、民主平等、诚信友善、勤劳节俭、敬业爱国”。现代家风致力于人的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家庭和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与必然要求。  
  二、和谐家庭概述
  (一)和谐家庭的提出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简言之,和谐社会的实质就是梳理关系、配置资源、化解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家庭是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和有机组成部分。家庭和谐是指家庭内部诸要素间彼此协调、有机整合的良好运转状态,具体包括家庭成员自身、家庭成员之间、家庭成员和社会其他主体之间以及家庭和自然之间的一种良好有序的生活状态。
  (二)建设和谐家庭与弘扬现代家风的契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可见,弘扬现代家风与建设和谐家庭紧密相连,有较高契合度。
  1.目标指向的契合。建设和谐家庭的目标指向就是在家庭范围内处理好人的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现代家风继承传统家风精髓,以日常生活习惯、言行规范、为人处世之道等形式始终关照人的日常,关注道德伦理,从本质上说,现代家风调试的也是一种家庭人际关系,包含以上三个层面的内容,这与和谐家庭的目标指向高度一致。
  2.思想内涵的契合。现代家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倡导家庭各成员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践行职业道德、弘扬家庭美德、陶冶个人品德。换言之,经现代家风浸渍过的家庭体现的正是“和而不同”的和谐文化思想的写照,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3.方法途径的契合。建设和谐家庭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支持和家庭自身的努力两个方面。从社会大环境来说,需要党委、政府完善养老体系建设、教育总体改革以及舆论氛围营造等;从家庭自身建设来说,需要家庭成员切实增强家庭责任感,提高家庭美德修养,倡导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等。
  三、运用现代家风创建和谐家庭方略
  家庭和谐是每个人快乐幸福的源泉,也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石,创建和谐家庭,需要借鉴现代家风的有益做法。
  (一)运用原则
  正确的指导思想以及实施原则是提高运用现代家风创建和谐家庭效果和水平的重要保证,贯彻运用原则,将进一步明确创建步骤,解决存在的问题,有效化解各方矛盾。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和谐家庭的创立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之上的,是完善人格和培育潜能的最初场所。认清“人”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尊重人的本性和身心规律,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因此要将“以人为本”原则作为首要原则,这对于人的终极价值的实现具有实践意义。
  2.坚持继承发展的原则。我们倡导的现代家风包含传统家风的内核,许多观念和教育模式仍带有传统意味,不可能与原有时代完全割裂。因此需要我们在当代指导思想的引领下,辩证分析家风中的精华和糟粕,分析哪些部分是需要继承、保留或存续的,哪些是应该批判、规避或舍弃的,在破与立的过程中,开创符合时代精神的现代家风,做到“古为今用”。同时,许多传统家风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价值,是我们了解中国传统社会的风土人情、生活方式、人文思想的历史依据。
  3.坚持多元共生的原则。家庭是人的集合体,人与人之间具有差异性,所处的家庭也各有其特点。我们这里提倡的现代家风,是对家庭宏观的总体的要求和把握,在此基础上,许多家庭表现出独有的特质,如书香世家,商贾世家,官宦世家等等,这也是“和而不同”和谐思想的体现,这些家庭或家族沿袭着家庭传统,传承着家风文化,成为构建和谐家庭的重要力量。
  (二)路径选择
  1.注重父母“言传身教”。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长久的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具有表率意义和楷模力量。一方面父母要将家风教育自然地融入孩子成长始终,从小处着手,从细处强化,使之成为孩子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另一方面父母要“以言立教,以行立威”,青少年时期是学习与模仿最强的时期,也是心理素质塑造的关键期,事实上,父母是孩子一切行为的参照物,他的一言一行总是在比照着父母,孩子的价值观、待人处事的方式都是父母言行的投射。
  2.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由于家庭成员的个性特点不尽相同,对家风的接纳度和认知度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作为主要监督执行人,这需要父母赏罚分明,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这种对家庭成员的管理和规训即是他律。同时,家风传承鼓励家庭成员进行自省、自查,当家庭成员具备一定的道德观念和判断能力后,对自己是否适应自家家风能够进行合理化判断,然后自觉调整行为方式,提高与家风的匹配度即是自律。
  3.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要加大主流媒体对家风典型事迹的宣传力度,提高播报频次,让最美家庭故事在社会、在各个家庭间广为传颂,增强社会认同度,让他们成为家风传承的中坚力量。同时要适当限制非主流媒体负能量的传播,特别是一些自媒体不加监管地随意泛滥歪曲,冲击着社会正义的天秤,因此,要尽早制定出台相关的管理措施,为家风传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4.建立保障体制机制。家庭结构趋于小型化的趋势使得家风的传承功能日益削弱,要通过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体制机制加强家风传承和建设。要广泛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建立家庭、社会一体化联动机制,一是要建立家庭、学校、社会合作共育联动机制。要深入挖掘家庭中具有时代价值的家风文化,整合进中小学教材,开设家风家教专题课程,让家风教育真正走进课堂、走向社会。二要建立社区、单位、社会密切配合联动机制。要为劳动者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着重培养劳动者的道德品质,对道德模范的奖励要综合考虑职务晋升、福利待遇倾斜等方面。并将家风与党风、政风、民风、行风结合起来,让良好家风成为濡养和谐家庭的动力源泉,让这些家庭的优秀成员在社会各个行业得到重用,成为净化社风的核心力量,摈弃家风不良、不正的人群。此外,要积极推进家风家训伦理精神法制化,纳入公序良俗范畴,只有形成普遍、刚性且持久的制度规范,和谐家庭建设才能具有强有力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我们的社会才能风清气正,我们的民族才有牢固的思想根基,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yqm)

没有找到想要的文档没关系,可以——原创定制
如果不想充值,也可以——以稿换稿
温馨提示:
1、本站立足于原创,非会员单篇售价50元起,是本站注册会员,有足够的积分,作品会员价多少就扣减多少;
2、充值起点50元,多充不限;本着自愿的原则,充值不可退款或提现;如不想充值,可拿自己的最新原创作品交换;
3、无忧只搭建平台,制定稿件上传和下载规则,其他由上传人和下载人自愿进行,无忧不对稿件内容和质量负责;
4、无忧不保证平台稿件永久留存,请下载用户自行及时保留;
5、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拒绝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