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返回首页
党史专题党课讲稿:在百年党史中深刻领悟统一战线法宝作用
字数:15686 字 浏览:5247次 下载:34次
== 本文免费阅读 ==

  统一战线是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一部分,作为党的重要法宝,与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光辉历程相生相伴、荣光与共。在我们党一百年来的奋斗历程中,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还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统一战线作为党的重要法宝,发挥了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把“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作为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指出,“只要我们不断发展和壮大统一战线,任何困难都挡不住我们前进,任何阻力都将被我们打破”,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统一战线思想的基础上,对新时代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作了进一步探索。党一百年来所领导的统一战线,其发展经历了三个大的历史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这一时期的统一战线的发展又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即民主联合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及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爱国统一战线。为进一步教育引导同志们深刻领悟统战法宝作用,激发新征程新作为的自觉担当。下面,我们开始讲课。
  一、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思想产生的历史文化条件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统一战线思想为理论基础,在对理论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中国革命的不断实践与探索,从而建立起的适合中国国情与特点的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思想理论的诞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历史条件:一个是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另一个是同中国本土的传统政治文化相结合。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统一战线思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无产阶级统一战线的理论,为无产阶级解放运动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1848年两人发表了《共产党宣言》,为统一战线奠定了理论基础。《共产党宣言》指出,“工人阶级政党和工人阶级内部的团结统一是战胜敌人的强大力量,要坚持无产阶级的共同利益,这个共同利益不分民族,就是要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
  共产国际在列宁的指导下成功建立起反帝统一战线,他的统一战线思想是在无产阶级革命的斗争与实践中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战线理论而发展来的,“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口号就是由列宁提出。他在1920年发表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中,对统一战线做出了深刻的解释,他指出要利用一切机会,哪怕极小的机会,也要与可以联合的社会力量结成同盟,以获取最多的同盟者。列宁的统一战线思想更加注重利用并组织直接同盟军和间接同盟军,并深刻阐述了无产阶级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斯大林在继承列宁关于统一战线观点之上,对统一战线问题做了新的论述并提出新观点。他把革命力量细化为两种力量,分别是基本力量和后备力量,再对其中的后备力量做出划分,分为直接后备力量和间接后备力量两种,最后还对如何运用革命力量给出了解释。
  (二)近代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阶级结构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提供了客观可能性。首先,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反帝反封建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其次,民族资产阶级同样遭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它们同地主买办资产阶级之间存在着矛盾,在一定情况下可能成为革命的盟友。再次,不同的政治集团,代表不同帝国主义国家的利益,它们相互之间存在矛盾,有时会发生激烈冲突,在革命过程中可以加以利用。
  (三)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条件
  1.合符与盟会
  中国史书中有记载的联盟的最初形态被称为“合符”,中国古代联盟的早期制度化形态是“盟会”。符,多以竹、木、玉等制成,一分为二,持有者相互印证,就是“合符”。
  中国古代联盟的早期制度化形态是“盟会”。最有名的是周武王的“盟津之会”(在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东北部)。公元前1048年,周武王率领军队在盟津誓师,到会的诸侯和部落首领800多人,第二次誓师时,盟军直奔殷都朝歌,商封王自焚,周朝建立。
  2.合纵连横
  战国时期各国联盟的典型形态是“合纵连横”。弱国联合进攻强国,称为合纵;追随强国去进攻其他弱国,称为连横。是大国争霸小国自保的重要策略。公元前318年,公孙衍发动了第一次合纵攻秦的战争,楚、赵、韩、魏和燕五国参加,推楚怀王为纵约长,联军被秦所败,魏被迫背纵约而与秦连横,第一次合纵攻秦失败。
  中国古代联盟的丰富经验对于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具体实践有很大影响。比如,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形势和任务,利用各种矛盾,确定可以团结争取的力量,尽可能扩大团结面,孤立敌人,“把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以集中力量打击最主要的敌人,这是对“合纵连横”经验和谋略的创造性运用,等等。
  二、各时期统一战线的发展情况
  (一)新民主主义时期的统一战线(1924-1949年)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建立了民主联合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这四种类型的统一战线都属于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
  1.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民主联合战线(1924-1927年)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时隔一年,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出了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决议,8月,中国共产党在杭州西湖举行了秘密会议,讨论与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接受了共产国际的提议。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国共合作作出正式的决定。1924年,孙中山先生主持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完成了对国民党的改组。改组后的国民党转变为民主革命联盟。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本形式的各革命阶级的民主联合战线正式形成。
  据统计,民主联合战线形成以后,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很快就由建党初期的50多名发展到大革命高潮的近6万名,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力量达到近300万人。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胜利发展,掀起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大革命的第一次高潮。但由于党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没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加之缺少武装革命斗争的经验,在民主联合战线内部,党的主要负责人陈独秀及共产国际的妥协退让,导致党放弃对革命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并解除了已有的工农革命武装。当蒋介石叛变革命时,党完全丧失了制止和打败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能力。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爆发,宣告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失败。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约有2.6万名共产党员被杀害,2.4万名共产党员脱离了党组织,导致民主联合战线破裂和国民革命失败。放弃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沉痛教训。
  2.土地革命时期的工农民主统一战线(1927-1937年)
  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转入低潮。为了挽救革命,党建立了工农武装,在革命根据地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巩固工农联盟,为发展革命统一战线奠定了牢固基础。八七会议后,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界地区的秋收起义,并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莫斯科召开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国土地革命的性质、任务、动力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决定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由组织全国暴动转到从事群众工作上来。这个时期的统一战线,是反封建压迫、反国民党统治的工农民主统一战线。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整个中华民族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各阶级关系发生了新的组合和变化,民族资产阶级从附和国民党政权转变为要求抗日。193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著名的《八一宣言》),号召国共两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并提出共产党和红军愿意同包括国民党在内的一切抗日党派和团体一起抗日救国。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定了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1936年9月1日,中共中央向党内发出《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提出适时地把“抗日反蒋”的方针改变为“逼蒋抗日”方针。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将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西安事变得到了和平解决,迫使蒋介石不得不停止内战,共同抗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1945年)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在政策上作出重大调整的结果。华北事变后,中日矛盾日趋尖锐,中共中央觉察蒋介石有可能抗日,于是便抓住时机,调整政策,由“抗日反蒋”转变为“联蒋抗日”。这种策略上的重大调整,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形势发展变化而作出的正确决策,正是由于这种政策上的调整,在西安事变发生时,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和平解决的方针。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共产党立即号召全国同胞团结起来,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华民族开启了全民族共同抗战的征程。7月15日,中共中央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递交国民党。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次日,蒋介石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这事实上宣布了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有关谈话的发表,标志着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了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并且正确地贯彻执行关于统一战线的一系列方针和政策。为了迫使国民党共同抗日,遏止国民党顽固派对日妥协及反共倾向,中国共产党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政治斗争三大口号。在党内批判了王明的右倾错误,坚持了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的原则,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坚决斗争,粉碎了国内顽固派的三次反共高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不断得到发展,抗日革命根据地日益得到巩固和扩大。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建立“三三制”的统一战线政权,实行减租减息,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工商政策,争取和团结了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其他中间力量,为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毛泽东思想在抗日战争中日益成熟并在实践中得到极大的发展。他倡导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三大法宝的著名论断;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论联系实际、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优良传统和作风,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红色基因”。同时,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方针政策在抗日斗争实践中也得到全面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功。毛泽东同志制定的“又团结又斗争”的政策;“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有理、有利、有节”“利用矛盾,各个击破”的斗争策略等,为我们党统一战线理论宝库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4.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1945-1949年)
  抗日战争胜利后,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国家,还是使中国仍旧成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是关系中国命运和前途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翘首期盼用和平、民主、团结的方式来建设自己的国家,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为发动反人民的内战进行积极准备。为了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建立新中国,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建立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而不懈努力。
  为了争取国内和平,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和周恩来一行等赴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国共双方随后签订了《双十协定》。重庆谈判的举行和会谈纪要的发表,表明国民党方面承认了中共的合法地位,推动了全国和平民主运动的发展。重庆谈判期间,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借住在民主人士鲜英宅院———特园。1945年8月30日下午,毛泽东由周恩来陪同第一次来到特园。张澜郑重地提醒中共,蒋介石在演鸿门宴。毛泽东风趣地说,我们就来个假戏真演,让全国人民当观众,看出真假,分清是非,这场戏也就有大价值了。9月2日,毛泽东第二次到特园拜访,见民盟领导人张澜、沈均儒、黄炎培都来了,他高兴地说,这是“民主之家”,我也回到家了。他还充满自信地说,今天我们聚会在“民主之家”,今后我们共同努力,生活在“民主之国”。9月15日,毛泽东第三次来到特园,看望张澜,在张澜卧室里进行了长时间的恳谈。张澜建议中共:“现在,是你们与国民党关起门来谈判,已经谈拢的,就应当把它公开出来,免得蒋介石今后不认账。”他还主动表示:“你们如有不便,由我来给国共双方写一封公开信。”三天后,张澜即兑现承诺,在重庆《新民报》上发表了《致国共两党领袖的公开信》,呼吁公开谈判内容,实现国内和平。在中共的诚意和张澜等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重庆谈判取得了重要成果,并且成功地推动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此后蒋介石集团违背人民意愿,坚持独裁,在美国支持下,背信弃义,悍然撕毁停战协议,发动了全面内战,导致第二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全国各地随之爆发反内战运动,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合作加强,国统区逐步形成了第二条战线。1948年,中共“五一口号”发布,民盟、民建、民进、九三、台盟、民革以及抗战前成立的致公党、农工党等民主党派,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发布的“五一口号”,愿意与中共共商建国大计,筹备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各民主党派表示在政治上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而为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建立起了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1949年9月21-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胜利召开,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于27日和29日先后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文件。30日,会议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同时,还选出以毛泽东为主席的由180人组成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会议号召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建设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建立取得了两大丰硕成果。一是中国共产党通过统一战线工作促成了国民党众多爱国将领的起义。“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宣传,使众多国民党军队自动放下了武器,充分发挥了法宝的独特优势和特殊作用。北平的傅作义起义,湖南的程潜、陈明仁起义,云南的卢汉起义,四川的邓锡侯、刘文辉起义不仅推动了全中国的早日解放,而且也为城市和历史文化古迹保护发挥了无法替代的作用。二是在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并通过协商建国的方式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1949-1978年)
  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快速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在较短时期内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在这一伟大进程中,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自觉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号召和发动广大知识分子、各民主党派、民族资产阶级和各界爱国人士,积极参加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思想改造和“三反”“五反”运动;大力推动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贯彻执行、成功地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提高全民族的斗争觉悟,有力打击国内外敌人,为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和巩固人民民主政权发挥了重要作用。党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在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事业的同时,大力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在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同时,团结教育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这一系列民族政策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拥护。与此同时,由于党的宗教政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也收到了明显的社会效果。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提出对同我们党长期合作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到1956年年底,全国基本上完成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国内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1956年9月15-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党的八大对统一战线作了重要论述。一是阐明了国内社会阶级关系的历史性变化;二是阐明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三是阐明了统一战线工作各个方面的任务,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健康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从1957年开始,党在指导思想上出现了“左”倾错误,造成反右派斗争的严重扩大化,统一战线工作受到损害。对此中央有所察觉,并采取了相应的调整和补救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使损害有所缓解。
  从1966年开始进入十年内乱时期,统一战线受到严重破坏。统一战线受到严重冲击,各民主党派被说成资产阶级政党,民主党派领导人和爱国民主人士受到迫害。民族宗教政策遭到践踏,少数民族干部和群众受到打击和迫害。知识分子被诬蔑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臭老九”“反动学术权威”,受到打击和迫害。统战工作机构遭到破坏。统战部门遭受诬蔑(反革命修正主义司令部);民主党派、工商联被迫停止活动;人民政协受到冲击。
  (三)改革开放至今的爱国统一战线(1978年-)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我国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统一战线也步入了爱国统一战线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1.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领导下的爱国统一战线
  1979年6月15日,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开幕式上,邓小平发表了《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的讲话。根据新时期我国社会阶级状况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对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任务、范围和方针政策作出了新论述,是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在第十四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期间,邓小平同志指出:统一战线的对象清楚得很,顾名思义,就是把一切能够联合的都联合起来,范围以宽为宜,宽有利,不是窄有利。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把“革命的爱国统一战线”改为“爱国统一战线”,此名称一直使用至今。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对爱国统一战线的历史性贡献,一是把统一战线由过去阶级的联盟改变为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二是适应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明确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促进祖国统一,作为统一战线的两大历史任务。1982年党的十二大在“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八字方针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八个字,极大地丰富了爱国统一战线工作方针的内涵。此外,邓小平同志还创造性地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为实现祖国统一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模式,也为海外统一战线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量。有关资料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引进的外资中有60%为侨资,引进的外企中有70%为侨企,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中95%以上是华侨华人。
  2.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就统一战线基本理论和相关领域的方针政策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把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建设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
  深刻阐明统一战线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永恒主题是大团结大联合,根本任务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党中央于1989年12月31号颁布了党历史上第一个多党合作的文件,即《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简称“14号文件”)。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如把民主党派界定为参政党;民主党派在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一个参加,三个参与”的作用;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等新提法,都是在这份文件中提出来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开始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江泽民同志强调,中国政局要稳定就必须稳定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格局。在全国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被载入宪法,上升为国家意志,由此开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胡锦涛同志任总书记期间,根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科学解答了统一战线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成为爱国统一战线发展壮大的思想武器
  党中央于2005年2月和2006年2月先后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简称两个“5号文件”)。重点是推进爱国统一战线以及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2006年7月,党中央召开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会议从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五个方面,对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和作用作了深刻阐述。明确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强调全面贯彻我们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提出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作为统一战线工作的着力点,强调切实做好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要求加强和改善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推动爱国统一战线继往开来,不断发展壮大。
  4.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统战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为推进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遵循
  (1)把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明确为统一战线工作的方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成为巩固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的核心问题,谋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促进政党、民族、宗教、阶层、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把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和激发出来,不仅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多样性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大联合的政治基础。
  (2)把“三个服务”明确为统一战线的工作任务。党中央着眼于新的形势,提出统一战线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做好“三个服务”,即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服务,为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服务。“三个服务”进一步明确了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工作使命和责任担当。
  (3)修订《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2015年中共中央颁布的《条例(试行)》对统一战线性质、地位和作用作了概括,对统一战线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服务范围和工作对象进行了健全和完善。是统一战线历史上第一个党内法规,明确规定了统一战线服务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方向原则,不仅使统一战线工作有了明确政治保障、组织保障和法规保障,而且对新时代统一战线未来事业的发展也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2020年12月,党中央对《条例》进行修订,是把2015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新成果和党中央关于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一系列谋划部署落到实处的必然要求。是更好适应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实施以来统一战线工作格局所发生深刻变化的内在要求。是更好回应新时代统一战线各领域工作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正面回应污名化中国统一战线的各种言论的有力举措。明确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写入统一战线工作的指导思想,对于统一战线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必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同时,明确将服务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纳入统一战线工作的主要任务,系统总结并首次在党内法规中明确统战工作的原则。
  (4)提升“法宝”作用,明确了统一战线的新定位。在以往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提法的基础上,明确了统一战线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法宝的提法。把对党的统一战线“法宝”作用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理论高度。
  三、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思想的形成
  十八大以后,党和国家确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并召开了第一次中央统战工作会议,颁布《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和《条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统一战线进一步开拓创新、巩固发展,为全面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广泛力量支持。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在继承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统一战线思想的基础上,对新时代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作了进一步探索。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新时代统一战线事业和做好统一战线各领域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发表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
  (二)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来源于中华文化土壤;深刻回答了新时代要不要统一战线、要什么样的统一战线、怎样建设统一战线的重大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是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首次阐明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方法,强调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首次阐明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强调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首次阐明新时代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次阐明做好宗教工作既不是“收”、也不是“放”,而是“导”,强调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首次阐明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强调全面贯彻信任、团结、服务、引导、教育的方针,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首次阐明构建新时代大统战工作格局,强调各有关部门和人民团体要增强统战意识、搞好分工协作,等等。
  (三)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统战工作的新要求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工作,统一战线都有凝心聚力的职责。《建议》鲜明指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0三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统一战线作为大团结大联合最广泛的爱国组织,能够且理应担当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责任。
  (四)以《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统揽新时代统战工作
  2020年12月21日,中共中央修订发布《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同时发出学习宣传贯彻《条例》通知。指出,2015年5月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对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次修订《条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和加强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巩固深化统一战线领域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精神,着力提高统一战线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是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遵循。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充分认识做好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性,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统战理论方针政策,切实履行做好统一战线工作的主体责任,把统一战线发展好,把统战工作开展好,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营造有利条件。
  1.关于《条例》修订的背景和意义
  2015年5月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这是党中央关于统战工作的第一部法规,为统一战线事业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组织保障、法治保障。这次修订《条例》,最根本的是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党中央一系列最新精神,最鲜明的是突出强调了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推动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注重把近些年来统战工作实践中积累的新经验和成熟做法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全面规划了新时代统战工作。这对于提高统一战线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充分发挥统一战线法宝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条例》是统一战线领域的基础主干党内法规,是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遵循。要深刻认识和理解《条例》具有4个方面的重要作用:《条例》是统战工作法规体系的“上位法”;《条例》是指导统战工作的总方针;《条例》是实现大统战工作格局的动员令;《条例》是稳定统战工作队伍的保障网。
  2.关于统一战线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条例》指出,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是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这是深刻总结百年来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是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出的重大判断,充分表明了统一战线在党的总路线总政策中的重要性。
  去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条例》是强调,今天我们面临日益复杂多元的外部环境和我国全面改革开放的新形势,现在的统战工作不是过时了、不重要了,而是比解放前、建国初期更重要了。
  3.关于加强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1)强调地方党委对本地区统一战线工作负主体责任。明确了七项主要职责;明确各级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为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统一战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求领导班子成员做到“三个带头。
  (2)强调坚持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围绕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有关方面各负其责的大统战工作格局。明确党中央和地方党委成立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强调要发挥领导小组重要抓手作用,加强领导小组与民族、宗教、侨务、民营经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工作机制的衔接,形成”领导小组议大事,各领域工作机制抓日常“的格局。
  (3)强调加强各级统战部门建设。《条例》专设一章,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等方面对统战干部队伍提出要求。规定,乡(镇、街道)党组织应当有人负责统战工作。要求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确保相关部门、单位、团体特别是基层统战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4.关于各领域统战工作的主要任务和着力重点
  (1)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方面。主要就坚持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民主党派基本职能、支持参政党建设等作出规定。指出,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其基本职能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强调,支持各民主党派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落实好参政党建设3个文件。(《意见》《规划》《纪要》)。指出,无党派人士是我国政治生活的一支重要力量,参照民主党派履行职能。
  (2)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方面。主要就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引导、充分发挥作用,做好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工作等作出规定。强调,加强思想引导是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关键;发挥作用是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目的;要做好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工作。
  (3)民族工作方面。突出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就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维护民族团结作出规定。
  (4)宗教工作方面。突出强调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就坚持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以“导”的态度对待宗教作出规定。强调要,坚持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
  (5)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一战线工作方面。突出强调促进“两个健康”,并就工商联工作和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等作出规定。强调,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6)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一战线工作方面。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一战线工作单独成章,强调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起来、发挥作用。
  (7)港澳台统一战线工作方面。突出争取人心,分别对港澳统战工作、对台统战工作作出规定。强调,坚持“一国两制”,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推进祖国和平统一;争取人心、壮大力量是港澳台统战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8)海外统一战线工作和侨务工作方面。专门增加了海外统一战线和侨务工作一章,对海外统战工作、侨务工作、华侨归侨侨眷工作等提出要求。强调,要把凝聚人心、扩大政治共识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海外统战工作体现时代性、突出针对性、增强实效性。
  5.关于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条例》着眼于统一战线的持续发展,从物色、培养、使用、管理等各个环节,对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强调,党外代表人士工作的重点是科学使用、发挥作用。明确,党外代表人士在各级政协中应当占有较大比例,换届时委员不少于60%,常委不少于65%;在各级政协领导班子中副主席不少于50%(不包括民族自治地方),等等。同时,还就几个具体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一是党外干部在政府组成部门担任正职;二是民主党派主委、工商联主席和无党派代表人士进同级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领导班子。三是党外干部与担任同级职务物党内干部享受同等待遇。四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安排。五是加强对党外代表人士的管理。
  四、统一战线百年历史启示
  上溯统一战线发展的历史长河,回顾统一战线发展的历史轨迹,可获得两条宝贵的重要启示:一是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统一战线才能够不断得到巩固、发展和壮大;二是坚持大统战工作格局,是发挥统一战线凝心聚力优势和作用的前提与保证。
  (一)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统一战线才能够不断获得巩固、发展和壮大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统一战线的责任和使命,也是衡量统一战线工作成效的实践标准。尽管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中心工作和形势大局,但统一战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宗旨始终没有改变。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党的中心工作和任务是实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统一战线围绕党的这一中心工作和任务,坚持联合一切可能联合的力量、争取一切同盟者,有效凝聚了革命力量,推动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在赢得北伐战争胜利的同时,民主联合战线得到了发展和壮大。在土地革命时期,工农民主统一战线,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和任务,紧紧依靠农民这个革命同盟军,成功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星星之火形成了燎原之势的同时,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得到了发展和壮大。抗日战争时期,在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面前,党率先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围绕党的这一中心工作和任务,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使革命力量获得空前发展,在赢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同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得到了发展和壮大。在解放战争时期,党号召人民为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统一战线围绕党的这一中心工作和任务,团结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共同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各民主党派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发布的“五一口号”,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赢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同时,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得到了发展和壮大。新中国成立后,统一战线坚持围绕党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开展工作,引导各民主党派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在引导民族资产阶级成功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再次得到发展和壮大。改革开放后,统一战线引导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积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为推进党和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提供智力支持;完善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大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力度,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充分调动党外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非公制经济人士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引导港澳台海外同胞支持内地经济社会发展、深入开展反“独”促统运动,在共同致力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爱国统一战线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壮大。
  (二)坚持大统战工作格局,是发挥统一战线凝心聚力作用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我们党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宏伟壮阔的伟大事业。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党的事业发展的过程,就是统一战线范围不断扩展的过程;事业的规模有多大,与之相匹配的统一战线工作格局就应该有多大。统一战线工作格局,不仅直接关系到统一
  战线优势和作用的发挥,而且也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功败垂成。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及土地革命后期根据地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建立起大统战的工作格局,原本可以团结的对象没有团结起来,统一战线受到极大的损失。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要胜利,没有一个包括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口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不可能的。1949年毛泽东总结经验说,“红军长征两万五千里,不是因为统一战线,而是因为太纯洁了。”1954年他又说,“瑞金时期是最纯洁了,最清一色,但那时是我们特别困难的时期,结果失败了。真理不在于清一色,把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都排斥在统战范围之外,我们当时是很纯,但力量也很小,导致失败导致长征。”抗日战争赢得伟大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党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在第二次国共合作基础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阵营明显扩大了,形成了包括中间党派、国民党左派、地方实力派,以及工商界、文艺界、宗教界、海外华侨在内的全民族共同抗战的大统战格局。现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尤其是在所有制形式、社会阶层、人们思想观念和社会利益诉求方面更加多样,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日益复杂,这些都对统一战线更好地发挥凝心聚力的作用提出了新的挑战,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的要求也更加迫切。历史的经验和教训都告诉我们,只有积极构建与所从事的伟大事业相匹配的大统战工作格局,才能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才能达成更广泛的思想共识,汇聚改革智慧,战胜各种风险和挑战,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凝聚起磅礴力量。
  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依靠学习走到了今天,也必将依靠学习走向未来。面对新时代新任务对统一战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必须自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不断增强政治“三力”,提升综合素养,为推动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我的讲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没有找到想要的文档没关系,可以——原创定制
如果不想充值,也可以——以稿换稿
温馨提示:
1、本站立足于原创,非会员单篇售价50元起,是本站注册会员,有足够的积分,作品会员价多少就扣减多少;
2、充值起点50元,多充不限;本着自愿的原则,充值不可退款或提现;如不想充值,可拿自己的最新原创作品交换;
3、无忧只搭建平台,制定稿件上传和下载规则,其他由上传人和下载人自愿进行,无忧不对稿件内容和质量负责;
4、无忧不保证平台稿件永久留存,请下载用户自行及时保留;
5、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拒绝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