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街道和社区处在社会治理最前沿,上连党心、下接民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尤其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需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扎实做好群众工作,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最大优势。
近几年来,以“战区制”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模式机制改革为主线,按照中央、市委和区委统一部署安排,街党工委在应对各类风险和挑战中,积极探索研究党建引领社会治理之路,并对走在全国前列的几个地区,如诸暨市“枫桥经验”、武汉“百步亭经验”等,多次组织专题分析和实地调研。总的感到,这些地区治安秩序好、人居环境好、氛围关系好,追根溯源在于党建工作抓得好、基层组织战斗力强。
对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期间,按照街党工委“四走进、四服务”大调研活动安排,由我带队先后对5个社区、2户困难群众、13家商户企业和群团组织进行走访调研,并查阅大量书籍资料,联系学习工作体会,对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形势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意在探寻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内涵规律、基本路径、实践价值,为推进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做一些有益探索。
一、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工作现状
果园新村街地处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商贸核心区,辖区面积3.67平方千米,截止2016年底,总户数20864户,常住人口44649人,常住人口街域内有区级机关5个,区属委办局28个,国有企业3家,金融单位7个。街党工委下辖13个机关和社区党组织,含38个党支部1268名党员,现有“大工委”成员单位7个,“大党委”成员42人。近年来,街党工委认真贯彻市、区委习领会“战区制、主官上、权下放”战略部署,聚焦强化基层党组织“轴心”作用,在创新方式上精准把握、精准发力、精准落实,扎实推进党建引领社会治理“三个一”工程建设,以党建网格畅通社会治理“毛细血管”,精细化治理能力水平稳步提升,主要经验做法在2019年第10期全国《社区党建》杂志刊发。
(一)“一张网”全域联动。着眼强化党建在社会治理中的主导地位,坚持在纵向和横向上发力,在创新和落实上布局,完善党组织互联互通体制机制。一是建强“动力主轴”。强化基层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轴心”作用,充分发挥地处全区政治文化和商业中心的优势,深化问题、资源、需求三个清单联调联动机制,建立“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的“2+2”城市区域化党建工作组织体系,通过项目共创、党员共管、阵地共享、公益共办等形式,有效整合40多个机关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的党组织资源。二是织密“信息网格”。着眼提高治理体系“密度”“精度”,将“云智能”和“大数据”作为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倍增器”,结合街道、社区两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搭建“智慧党建+”信息化平台,以智慧党建“红线”,穿引织密街道、社区、网格“三级”党建网格,积极打造“15分钟党群服务圈”。三是延伸“治理触角”。依托机构改革工作,以“智慧党建+”打破行政壁垒,超前筹划部署街道“三中心”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拓展延伸“智慧党建+”功能作用,对接“新航线”公众号、志愿服务平台、创文创卫微信群等实践载体,使党建网格成为党员管理、民情收集、诉求上达、关爱帮扶、矛盾调解、事项代办六位一体的前哨堡垒,构建起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的常态化运行体系。
(二)“一根针”升级加力。牢固树立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做强了就是战斗力”理念,以“一抓到底”的决心,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群众工作入深入细入实。一是重心下移。抓紧抓牢“关键少数”,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包片包楼包户搭建党群“连心桥”,自上而下拧紧发条、传导压力,坚持把群众呼声当做哨声,在解决社区群众诉求上发扬“钢钎”精神,推广固化“四带四走”和民情调处会等便民服务制度,年初以来先后解决困扰社区群众的“挠头事”23件,有效推进治理资源向社区基层集聚、服务力量在群众身边配置。二是力量下沉。选优配强社区党建指导员队伍,年初以来先后选派13名优秀年轻机关干部到社区挂职锻炼,遴选839名社区党员和群众骨干担任网格员和楼门长,考录12名网格员充实社区治安管理力量,将综治、市容、警务等力量下沉社区,积极推行扁平化、责任制管理,切实做好矛盾调处、城市管理、法律援助、社会治安等基层治理工作,有效推动需求在网格中发现、资源在网格中整合、问题在网格中解决。三是服务贴心。依托党建网格搭建积分制网上志愿服务平台,由社区党组织牵头,群团组织联手,组建文明宣传、敬老助困、医疗保健、法律援助等不同类型“新村红”志愿者队伍67支,广泛开展环境整治、邻里守望、关爱老人、平安创建等活动。实行规范化政府购买服务,先后打造“一米阳光”“清晨问候”“绿邻居”3个社工服务品牌,在12个社区同步实施15个子项目,每年开展主题活动50余场、小组服务600余次,直接受益居民1.3万余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950人。
(三)“一站式”提速增效。坚持将民情民意作为推进基层治理创新,转变执政理念,检验党建成效的“试金石”和“演兵场”。一是释放新活力。围绕落实“减负年”要求,聚焦党建、治理、服务减负担增效能,制定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组织职责任务清单,严格社区工作准入事项,先后建立联席、联审、联签等会议机制压减行政程序,修订完善社区党建考评《实施细则》、社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管理规定》等规范性文件,以制度机制保障社区党组织有时间、有资源、有能力服务引领群众,充分释放社区党组织自建自转的内在活力。二是激发内动力。突出实干导向、实效要求、实绩指针,坚持从规范党员干部言行举止“小切口”入手,围绕提升窗口接待和社区服务水平,制定办公秩序、着装礼仪、厉行节约等9个日常管理《规范》,选聘12名社区热心群众担任政风行风监督员,不定期组织开展明察暗访和摄录纠风,使广大党员干部时刻感到组织监管和规定约束,年初以来先后对1个软弱涣散社区党组织进行教育整顿和组织调整,3名党员干部进行组织谈话和通报批评,以党纪“红线”抬高服务质量“标线”。三是提升服务力。将提升便民服务水平和质量,作为党建惠民的落地工程,通过步骤精简和流程优化,社区居民“家门口”23项大事小事实现“一网通办”,人口登记、税务申报等环节实现了1天联办,“双万双服”平台问题解决率和满意率均达100%。从便民惠民到优化营商环境,在党建引领下,政府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不断升级,公共服务总体满意度连年位居全区前列,双创点位整改率100%。
二、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
市委鸿忠书记指出,“天津城市人口占83%,基层治理的关键也在城市基层党建”。近年来,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思潮、居住形态、利益诉求等领域的新情况新特点,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既对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又为党组织发挥作用创造了新的空间和资源。结合日常工作和调研期间的所思所感,当前我街在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引领力与形势任务要求存在差距。推动社会治理理念由传统“管理”向现代“治理”转变,深刻阐明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模式的本质特征和内在逻辑,强化基层党组织“核心”引领功能,是做好新形势下社会治理工作的“牛鼻子”。通过调研使我感到,社区党组织普遍对党建“政治建设”与“社会建设”双重功能把握不准、融合不够,特别是去年换届推行书记主任“一肩挑”后,部分社区书记思想理念转变不够深刻到位,“大党建”意识树得不牢,对党建和社区治理职能边界认识不够清晰,在调研的5个社区中,均不同程度党政职能界限模糊不清,存在以行政部署代替党内研究现象;制定方案措施上下一般粗,就教育抓教育,搞两张皮、两股劲等不良倾向,其中都旺新城、丹凤里两个社区主题教育方案无具体实践活动安排,个别社区书记在被问及社区治理事务工作时讲的头头是道,但对如何强化党建引领渗透力、导向力,却大而化之、脑中无策、手无实招。
(二)聚合力与社区治理需求不相适应。做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需要整合各方资源,凝聚各方力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轴心”功能。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部分社区党组织政治站位不高,借助各类社会力量资源破解社会治理难题,主观能动性不强,“杠杆”作用发挥不充分。对物业公司、群团和社会组织的引领带动力不强,如针对三辰社区物业参与双创工作消极推诿问题,街党工委虽采取发函和座谈形式与河北区住建委沟通协调,但尚无常态化、长效化监管制约机制;驻社区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积极性不高,以双发温泉社区为例,驻社区党员113人,年初以来参与创文创卫、楼道革命、环境清整等志愿服务活动人均仅2.47次。此外,个别社区因业主委员会不健全,发挥作用不充分,致使在双发温泉水涨价等问题上,加重了政府干预调解的行政负担,致使问题难以得到根本解决。
(三)服务力与群众盼望诉求不相适应。社会治理创新的目的是为了人民、服务人民,随着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越来越多元化,各种利益矛盾复杂交错,许多问题是涉及全局性、政策性、体制性的问题,对我们街道和社区一级基层党组织的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部分社区干部思想观念因循守旧,接受新事物、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较弱,“一招鲜、吃遍天”的故步自封思想大有市场,“全科型”“多面手”综合社区人才较为匮乏;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面积配套虽均已达标,但阵地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水平良莠不齐,街域内目前无大型公园,街文体中心面积仅770平米,12个社区中仅4个通过市级达标验收,无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此外,一些社区干部在调研中向我们反馈,社区工作“上面千条线、下面千家事”,每天两眼一睁忙到熄灯,面面俱到、不堪重负,无暇学习提升。
(四)战斗力与严峻复杂任务不相适应。随着社会治理改革的多元化进程不断加速,社会利益更趋复杂,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不断加大,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日益难以调处,在执政实践中常常会碰到“少数人”与“多数人”利益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在尊重和妥善处理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同时,不断强化斗争精神,硬起手腕纠治危害公共安全、有损群众利益的不良现象。比如,去年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颁发后,各社区普遍存在宣传教育多、行政处罚少的现象,对一些顽瘴痼疾和不良现象,等靠观望思想情绪较浓,不善不愿拿起制度和法律武器,旗帜鲜明地开展斗争工作。再比如,去年创文提示点位较多的都旺新城社区,因前期社区未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致使物业公司和个别居民配合参与不主动,拆违工作进展缓慢,直到今年年初执法队上手后,30多个“双违”点位才陆续拆除。
三、原因分析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深化,面对“无人区”中的改革工作,要切实摆脱头痛医头的事务主义,跳出一事一域的认识藩篱,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去审视把握,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深挖思想病根。
(一)使命引领的政治站位不高。使命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一脉相承的精神基因和价值追求,使命感越强,发现问题就越敏锐,直面问题就越勇敢,解决问题就越高效。“大党建”意识树得不牢、轴心带动作用发挥不充分、共建共享共治整体效能不明显,归根结底在于使命引领的政治站位不高,对强化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理解不深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量任务在基层,推动党和国家各项政策落地的责任主体在基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也在基层。面对日益复杂艰巨的社会治理任务,只有不断强化大局意识、轴心意识,以知重负重、举旗守土的政治姿态,建强“中军帐”、吹响“集结号”,将党建引领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整合融合、心合力合的强大势能,才能团结和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在“无人区”中披荆斩棘、阔步前行。
(二)问题导向的政治定力不强。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改革正处在滚石上山、爬沟过坎的关键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必需强化久久为功、水滴石穿的政治定力。横向治理合力不足、重心偏高力度偏软、治理难题久拖不决、反反复复,归根结底在于问题导向的政治定力不强,对党建引领社会改革的长期性、复杂性思想准备不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把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结合起来”。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模式机制改革,既讲究推进的力度和火候,更考验啃硬骨头的魄力和勇气,要牢固树立问题导向意识,紧盯社会治理堵点难点热点问题,一锤接着一锤敲,一扣接着一扣拧,以党建“绣花针”穿引织密城市精细化管理大格局,使广大街区群众切身感受到主题教育成效。
(三)自我革命的政治动力不足。“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是我党永葆生机活力的重要法宝,只有打破思维定势、冲破观念束缚、革新工作理念,改革工作才能如源头活水,带给社会治理工作无穷动能和无限势能。思维理念更新不快,自我提升紧迫感不强,基层综合服务整体效能不高,归根结底在于自我革命的政治动力不足,对改革触及深层次问题的思想准备不够,导致改革不适、本领恐慌、被动改革等问题出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街道社区基层党组织作为这场改革攻坚战的“神经末梢”,党员领导干部要切实站排头、当先锋,以改革精神去破题,以改革勇气去克难,始终保持愈难愈上、愈险愈进的精气神,敢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勇做前人没做过的事,以自我革命的精神状态激荡新时代社会治理新气象。
四、切实将党建引领贯穿社会治理全过程
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模式机制改革,是一项全局性、系统性、长期性的战略工程,不是小修小补而是大刀阔斧,不是细枝末节而是建梁架柱,不是简单的“加减法”而是整体的系统优化、协同、高效,将党的执政理念融入到社会治理的全过程,只有抓好党建引领这个纲,社会治理才能纲举目张,才能构筑起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大格局。
(一)强化三种意识,推进三化建设。社会治理创新之难,难在革新思想理念,敏锐把握新形势下社会治理中的痛点堵点问题,以自我革命精神改进工作、创新载体,着力锻造全面过硬党组织和全科基层干部队伍。一是强化“核心”意识,推进组织化+网格化建设。牢固树立“方向在党委,关键在支部,力量在党员,主体在群众”的党建引领理念,积极推行社区党建“五级力量”下沉,即街党工委领导班子包片社区、党委书记负责社区、社区专干和两委班子成员负责网格、党小组长负责楼栋、党员负责家庭,将党小组建在每个楼栋,建在每支队伍,以党建“红线”穿引织密社区治理网格,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党建组织网络。突出“群众公论”标准,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各级“红色头雁”,定期组织社区书记、网格员、楼门长逐级分片述职,将居民满意率作为年底评选“双五好”的重要依据,建强发动和服务群众“红色堡垒”。二是强化“轴心”意识,推进社会化+品牌化建设。按照“一居一品”目标要求,以“家风示范街”项目为重要实践载体,集思广益集中力量提炼升华内涵,拓展特色活动模式内容,在今年打造两个精品社区的基础上,“一社一策”逐步推广形成体系规模,提升社会影响力和覆盖面,打造新村社区党建“名片”。深化固化“退役不褪色、新村建新功”退役军人志愿服务、辰庆家园“邻里守望”等特色党建项目成果,积极推行驻社区党员联系卡和服务手册制度,由社区党组织每年底对在职党员社区表现作出评价,并以发函形式反馈至其所在单位,对贡献较为突出的寄送喜报或表扬信送到党员单位,促使驻社区党员主动“浮出水面”,壮大社区治理和志愿服务力量。三是强化“阵地”意识,推进信息化+制度化建设。深化街道“三中心”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整体提升建设,围绕“阵地化、规范化、信息化”目标要求,加大建章立制、专业培训、换岗轮训力度,着力锻造“全科型”基层干部队伍;广泛开展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主题活动,挖潜提升文体娱乐、便民服务和日间照料等综合服务水平,增强社区党员群众“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加速推进“党建引领+”智能化系统建设,统筹纳入市容环保、安全监督、综治技防、应急管理、智慧停车等功能模块,积极构筑“物联、数联、智联”的“全科”治理体系;积极融入VR红色教育互动体验、数字化党建图书馆等“互联网+党建”科技元素,进一步拓展“新航线”、“民意小巷”等网络交互平台功能,以网络搭建党群联系“高速公路”,寻求社会治理最大公约数,“网聚”党心民意正能量。
(二)把准三种定位、提升三项能力。社会治理的第一要务在于加强党的领导,以党建引领推动各方资源整合融合、心合力合,着力构建积极开放、多元参与、富有活力的高效领导体系。一是职能定位上“减负增效”,激发内在活力。围绕落实“减负年”要求,进一步深化“战区制”党建引领社会模式机制改革,积极推进“权、利、责”一体化改革落实落地,聚焦党建、治理、服务减负担增效能,制定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组织职责任务清单,严格社区工作准入事项,全面施行联席、联审、联签等会议制度压减行政程序,充分释放社区党组织自建自转的内在活力。将提升便民服务水平和质量,作为党建惠民的落地工程来抓,结合“一制三化”改革,按照“一门受理、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要求,坚持政务下移、力量下沉,全面施行户口登记、就业培训、低保优抚、法律援助等“一站式、零距离”服务。二是责权定位上“互利共赢”,提升整合聚力。健全完善“大工委”“大党委”制度,积极探索“双向互评、交叉任职”等共建互促有效形式,撬动各类政府和社会资源参与支持社会治理,推动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自治组织为基础、社会组织为配套、共驻共建单位参与的“1+X”组织网络体系,强化基层党组织轴心带动效能。在加速推进“城市双修”街面立景改造提升的同时,积极筹划道路交通品质形象和综合治理工作,采取手机引导、标识提醒、错时停放、智能管理等方式,带动联通公司、城管委、交管局等单位积极参与,整合优化街域道路和社区内部停车资源,先行试点打造东升里、朝阳里两个“候鸟停车场”,改进完善后分批次在全街域推广施行。加大行政干预力度,找准物业公司社会价值认同与服务群众工作需要的契合点,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扶持和资金补贴,严把招投标资质准入关口,鼓励更多优质物业公司进驻社区;采取提醒约谈、行政处罚、末位淘汰等方法,督促物业公司提升服务质量。发挥社区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定期组织居委会、物业、业委会“三方联动”联席会议,通报商定解决居民诉求,搭建常态化顺畅沟通协调机制,在增进相互理解中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和经济收益,提高居民满意度和获得感。三是价值定位上“统分结合”,提升服务能力。强化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服务职能,按照“市场能做的交给市场去做,社会能做的交给社会去做,居民能做的交给居民去做”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市场对社会资源调整重组和优化配置作用,进一步加大“一米阳光”、“绿邻居”等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投入力度,积极推广新华里社区“社区居家养老和日间照料”经验做法,推动物业管理、配套建设和公共安全“市场化”;深化“新村红”社区志愿服务模式改革,在创文创卫、双违治理、治安巡逻、养老服务等日常工作中,全面推广“以奖代补”和“积分制”实物兑换奖励机制,推动公共服务和志愿工作“社会化”,使社会经济组织在参与社会治理中获益,使“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成为社区群众的共识共为。结合街区双修城市改造和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整体提升生态环境、商业服务、医疗卫生和学校教育四大配套设施水平,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
(三)强化三种功能、推进三个治理。找准党建引领的着力点和自治、法治、德治的交叉区,以党风政风“红色营养”为社会治理注入不竭活力,着力构建“一核三治”社会治理体系。一是强化自治引领功能,推进闭环治理。指导社区加速推进业委会筹建完善工作,通过制定“自治章程”“居民公约”“自治档案”等手段,针对宠物扰民、车辆占道、晨练噪音等群体性棘手难题,采取“多种渠道提议题、多方恳谈出主意、议事组织拟方案、张榜公示开言路、专家审查定公约、居民表决说了算”实施流程,鼓励引导群众既“指手画脚”发表意见,又“动手动脚”积极参与,使居民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推动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规范化,从宏观上间接管理社会公共事物,实现政府职能由管理控制向治理服务型转变。固化街民情调处会和“四带四走”活动成果,进一步规范提升意见收集、现场解答、整改清单、监督问效等环节工作效能,高质高效解决好居民现实诉求;对时间跨度长、涉及范围广、调解难度大的“老大难”问题,由社区党组织牵头,多方联动形成合力重点突破,确保小事不隔夜,大事有措施,件件有回音,将矛盾问题紧紧吸附在社区治理一线。二是强化法制引领功能,推进规范治理。突出“规范、明了、便捷”原则,提升社区事务“全民知晓”度,对社区大项决策、群众关注高的热点敏感问题,采取定期召开党情、社情发布会形式,积极征求收集挂社区单位、群团组织和党员群众代表意见建议,协调上级和街机关部门安排专业力量予以集中宣讲解读,采取入户宣传、张贴通知单等形式,确保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充分发挥司法所、法律服务站、法律顾问的职能作用,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和“法律七进”社会面法制宣传,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教育活动。落实网格管理和领导包案制度,全方位无死角推进扫黑除恶工作,严管严教个别人“信访不信法、信利不信义”问题,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做好转化稳控工作,狠刹缠访闹访歪风邪气,捍卫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秩序。加大对下岗失业、劳改出狱、吸毒赌博、低保边缘户等重点群体的“点对点”帮扶力度,立足现有积极拓宽就业渠道,优先推荐到扫保、物业、保安等社会公益岗位,定期开展钟点工、保姆、油烟清洗和家电维修等免费技能培训,从源头上化解社会治理不稳定因素。三是强化德治引领功能,推进人文治理。强化德治“春风化雨”作用,结合“家风示范街”项目实施,挖潜我街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优势,加大杨连弟革命烈士公园、退役军人教育实践基地等场馆“建管用”力度,积极推广“邻里守望”、“万家宴”等社区文化和“管得宽”、“夕阳红”等志愿服务,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规民约、群众文化活动、社区思想文化阵地整合融合。强化以文化人政治功能,突出“首善”主题,以“孝心、爱心、连心”为主要内容,依托党建网格壮大社区文化工作队伍,发挥各类小分队“火种”带动效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草根式”艺术表演形式,弘扬正能量、唱响主旋律;积极搭建大众化才艺展示平台,通过党员带群众、老人带孩子、妻子带丈夫等方式,鼓励引导居民走出家门,走进队伍,使得社区百姓人人有舞台、人人受教育。按照“展核心之为、尽首善之责”目标要求,严密组织“十项文明”、“新村好人”、“文明社区”和“五好家庭”评选活动,深挖精神文明“草根”典型和平民英雄,大力宣扬表彰居民身边人身边事,通过正向引导移风易俗、敦风化俗,进一步释放上下同欲、崇德向善的共建共治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