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发展阶段推动共同富裕的思考
字数:6526 字 浏览:1996次 下载:22次
== 本文免费阅读 ==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2021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新阶段建设社会主议现代化强国,必须准确理解和把握共同富裕的内涵和特征,深入分析客观现状和问题,切实找准突破重点和路径,全力加快推进共同富裕,持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让使广大人民更公平享受发展成果。
一、深刻领会新阶段共同富裕核心要义。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共同富裕的时代内涵不断充实和更新。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新时代共同富裕的要义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秉持共享发展理念,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一)更加突出以人为本。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着力满足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要求,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
(二)更加关注全面发展。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突破物质需求和个体层面的福利概念,逐渐扩展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意识形态领域,形成广义的社会综合发展观,更加强调多元高诉求的满足。
(三)更加注重统筹协调。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必须在发展中统筹兼顾,把分散的部分系统化,把发散的局部功能整体化,把薄弱区域、薄弱领域、薄弱环节补起来,形成平衡发展结构,增强发展后劲。
二、准确把握新阶段共同富裕政策取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不能做超越阶段的事情”。从长远来看,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在动态中向前发展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要与发展规律相契合,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必须统筹需要和可能,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不要好高骛远、吊高胃口。具备条件就要尽力去做,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完善公共服务政策制度体系,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精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一)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国家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就是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以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为目标,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发展目标和战略重点。在扶贫政策基础之上,将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公共资源、生态系统、人力资本、历史文化等纳入战略性区域发展规划之中,通盘考虑,整体提升。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探索设立较高层次的专门性区域协调机构,形成区域统筹发展的常态化机制,通过强有力的协调机制从外部整合更多的资源去改善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经济基础和公共服务。探索产业与人力并重的区域发展模式,突出人力资本作为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保护和提升落后地区的区域人才储备,积极鼓励大学生、农民工、外出打工的乡贤能人等返乡创业,支持落后地区留住本地高校毕业的大学生。完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强化落后地区的公共服务财政供给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区域均等化。建立更高质量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都市圈建设、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推动乡村分类特色化发展,打造城乡深度融合的圈层发展体系。
(二)收入分配改革政策。收入分配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围绕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继续“做大蛋糕”,通过更加灵活、有效的分配制度调动各种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持续提高劳动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推动按需经济发展,壮大灵活就业的劳动力大军,拓展中低收入群体。通过反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调节过高收入等积极措施,形成合理的社会财富分配体系,为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建立制度基础。积极构建促进就业的反贫困政策体系,推进公益性岗位开发和可持续性发展,建立低保与促进就业联动机制。在再分配环节上,强化社会保障对困难群众的兜底功能。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以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制度为主体,全面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打造“弱有所扶”的大救助模式,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相对贫困群体临时救助为补充、社会力量充分参与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加强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切实发挥农村低保制度的兜底保障功能。缩小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模式、待遇保障等方面的差异,逐步实现医保基金的省级统筹,推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向保障范围更广、均等化水平更高的国民健康保障制度转型。加大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政策力度,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保生活、防失业、促就业”的作用。大力优化儿童福利、未成年人保护、精神卫生和基本殡葬等社会福利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和保障水平。强化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保障残疾人就业权利,构建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一体化服务体系。
(三)公共服务完善政策。依法加强和规范公共服务,使政府能够根据发展阶段的变化及时加强公共服务立法工作,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加大高质量公共服务的充分供给,努力实现更高程度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为人民群众拥有高品质生活提供更充分条件。统筹城乡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推动文化事业赋能发展。扩大养老服务供给,建立多层次供给体系,繁荣养老供给业态,满足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推动基本公共服务的平衡供给,实施一系列城乡公共服务融合发展工程,建立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就业扶贫的长效机制,大力提升落后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制度一体化设计,加强沿海地区与内陆山区之间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
三、始终坚持新阶段共同富裕基本原则。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国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抓紧制定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提出科学可行、符合国情的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估办法。
(一)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把推动高质量发展放在首位,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提升全社会人力资本和专业技能,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增强致富本领。要防止社会阶层固化,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避免“内卷”、“躺平”。
(二)坚持基本经济制度。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大力发挥公有制经济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时要强调先富带后富、帮后富,重点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靠偏门致富不能提倡,违法违规的要依法处理。
(三)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要建立科学的公共政策体系,把蛋糕分好,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要统筹需要和可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不要好高骛远,吊高胃口,作兑现不了的承诺。政府不能什么都包,重点是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即使将来发展水平更高、财力更雄厚了,也不能提过高的目标,搞过头的保障,坚决防止落入“福利主义”养懒汉的陷阱。四是统筹协调循序渐进。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办好这件事,等不得,也急不得。一些发达国家工业化搞了几百年,但由于社会制度原因,到现在共同富裕问题仍未解决,贫富悬殊问题反而越来越严重。要有耐心,实打实地一件事一件事办好,提高实效。抓好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总结经验,逐步推开。
四、客观分析新阶段共同富裕主要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但目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有力推动了经济发展,也对就业和收入分配带来深刻影响,包括一些负面影响。
(一)收入分配不平等。近年来中国很大程度上实行的是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在收入分配方面,更是将资本或者大资本放在了无以复加的高度,中国之所以人均收只有美国的六分之一,而中国的高收入群体却几乎跟美国相当,就因为中国的资本家或大资本家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有了支配性地位,获取了超高收入。中国的资本市场是产生超高收入群体的温床,中国的绝大多数大资本家群体都是从资本市场上获得的收入。还有一些超高收入群体是通过市场或平台垄断获得的收入,这些人的超高收入是以牺牲社会其他群体的利益而获得的。要实现共同富裕,首先需要做的就是铲除不是通过劳动、科技创新、实体经济,而是通过资本市场、通过平台垄断获得超高收入的群体,彻底封杀那些靠资本运作、搞上市公司获得超高收入的路子,所有上市公司必须是实体经济、必须是制造业的科技创新企业,那些虚拟经济、平台经济、金融买办公司一律不得上市。
(二)区域发展不协调。区域发展不均衡是造成国民整体收入差距过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改革开放初期,对国内市场没有进行划分、没有对中西部地区进行保护,无论是资本还是人才都流向了东部沿海地区,使得中西部地区经济出现坍塌,虽然后期中央通过转移支付等方式支持了中西部地区,但由于产业落后、人才欠缺等因素,中西部仍然比东部沿海地区落后很多,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人均收入差距也相当大,现在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实现东部和中西部经济协调均衡发展,国家在产业布局、重大项目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应该考虑还中西部地区的欠账,重点投向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在一些高端制造业、高科技产业、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产业等全国布局方面应该主要向中西部地区布局和投资。将国家重要产业基地布局到中西部地区也有利于国防战略安全,可以考虑第二次国家工业体系的三线建设,无论从国家战略安全还是从地区经济均衡发展考虑,新的三线建设都是十分重要也是必须的。
(三)公共服务不均衡。教育资源没有均衡发展。中国的教育资源特别是高等教育资源的布局在全国非常不均衡,这是造成中国一些省区始终难以追赶另一些省市的根本原因之一。中国城市的中小学条件跟农村地区相比要优越得多,这些条件包括师资条件和教学设施条件。从大学来看,除少数985、211在中西部地区外,大部分都在北京、上海、南京等东部地区城市。全国中小学教师的收入应该统一,然后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人口密度大、条件艰苦的西部地区农村应该给予专门的教师补贴。从教育拨款来说,中西部地区的教育经费应按人均不低于东部地区或高于东部地区拨款,以吸引更多优质教师到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应该将更多优质大学迁到人口密度大的中西部省份,或由中央拨款在中西部地区开办新型大学,由国家和地方共办,以国家拨款为主。有了高质量的教育资源,特别是有了高质量的大学,中西部经济才能带动起来,才能持续发展,才能有赶上东部地区的教育、科技和人才基础。医疗资源不均衡。当前中国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的医疗资源远比城市、大城市、沿海发达地区大城市的医疗资源落后,三甲医院十分稀少。要实现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城市和农村医疗资源的均衡布局,就必须重点发展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的三甲医院,使每个县至少有一家条件可比大城市的三甲医院,然后大力推进基层镇村的医疗体系建设,使农村生病人员小病可以在村镇治疗、大病可在县医院治疗的体系。扩大大病医保覆盖范围,将更多农村人口纳入大病医保范围,切实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五、切实找准新阶段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我国作为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让所有地区、所有人同时同步富裕,既不可能,也不现实,必须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经历一个从局部到整体、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必须充分估计实现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既要拥有勇往直前的信心和决心,又要保持接续奋斗的耐心与恒心;既要锚定宏伟目标不放松不懈怠,又要以务实举措解决好当前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一)构建共同富裕指标体系。根据共同富裕的内涵特征,结合各工实际,开展共同富裕指标体系研究,推动形成横向纵向均可比的评价体系。从共同富裕综合水平、群体共同富裕、城乡共同富裕、区域共同富裕等多个维度出发,设置一套完整且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保障共同富裕评价的一致性,统筹发挥指标体系的集成作用,更高效地推动共同富裕要求在各地各领域各方面快速落实。同时,建立共同富裕工作台账,以列表清单的方式对照共同富裕指标体系,通过系统梳理和跟踪分析各项指标变动,充分反映收入分配格局变动趋势、城乡差距重点拉大板块、区域发展薄弱项及后发承接点,明确实现共同富裕在未来的发力点。设置实现共同富裕指标体系必须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结合“十四五”规划,明确共同富裕2025年及更长时期的目标。
(二)打造共同富裕示范样板。以浙江省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为样本,支持各地在某些区域、某些领域可率先进行共同富裕探索。着力完善推进机制。强化顶层设计,研究制定推进共同富裕的方案措施,从省市县镇各层面统筹发展布局和谋划方略。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以“挂图作战”专班推进模式,形成上下统一、多部门联动、多领域协同的工作机制。积极开展先行先试。按照“一年抓重点、两年拓地区、三年全面铺开”的发展思路,支持发展好、支撑强、设施完善的地区,参照浙江标准先行探索。鼓励边推进边总结边完善,尽快形成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努力打造共同富裕省内样板。
(三)拓展共同富裕实现载体。充分释放民营经济活力,扩大市场准入范围,鼓励民营资本新建、改建创业孵化基地。加快建立制度化、常态化政企沟通渠道,有效解决企业发展的痛点、堵点和难点。适度放开民营企业家的涉企政策参与权,设定最低中小企业涉企政策参与率。在项目审批、财税政策、土地使用、公共资源交易等方面,加大民营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保护。创新民营企业融资担保方式,开展商标权质押融资等活动,盘活民营企业“无形资产”,引导金融机构实行“零周期、零费用、零门槛”续贷,推行无还本续贷、随借随还等方式,切实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鼓励支持更多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在新三板、科创板等挂牌融资。
(四)实施共同富裕重点突破。针对重点人群、领域和区域,需要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关注中低收入人群的提质培优。推进户籍同城化认证和廉租房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降低农业转移人口等的经济脆弱性,提高收入稳定性。推进职业资格与职称、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有效衔接,技能与管理、技术岗位序列相互比照,不断拓展产业工人职业发展机会、增强收入提升潜力。关注转型发展较慢或困难的地区。加大“三重一创”资金倾斜力度,推动“工业老城”向“产业名城”转变。关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发展、科技成果共创共享等方面谋划布局,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引导支持县域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聚焦信息新网络、融合新业态、创新新平台,加快发展新基建,引导要素、产业、人口向基层域集聚。
温馨提示:
1、本站立足于原创,非会员单篇售价50元起,是本站注册会员,有足够的积分,作品会员价多少就扣减多少;
2、充值起点50元,多充不限;本着自愿的原则,充值不可退款或提现;如不想充值,可拿自己的最新原创作品交换;
3、无忧只搭建平台,制定稿件上传和下载规则,其他由上传人和下载人自愿进行,无忧不对稿件内容和质量负责;
4、无忧不保证平台稿件永久留存,请下载用户自行及时保留;
5、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拒绝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