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返回首页
某街道安全工作经验交流
字数:2968 字 浏览:498次 下载:6次
== 本文免费阅读 ==

创新安全监管新模式 建设安全发展示范区

  下面,我就街道安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汇报:
  2018年4月,街道被确定为全区创建城市安全发展示范区试点单位。我们以此为契机,在市、区安办的关心指导下,按照推进城市安全发展有关要求,结合辖区实际,着力在“创建一个平台、压实二个责任、抓好三个关键、团结四个力量”上建立综合性、全方位、系统化的城市安全发展体系,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示范建设,保障辖区居民生产生活安全,经验做法受到各级领导肯定。
  一、创建“一个平台”,筑牢街道安全监管网络
  街道充分借助专业技术和科技手段,创新开发了“安全风险智能管控平台”APP系统,利用物联网、互联网对全辖区xx平方公里进行全方位信息采集,实现安全工作全覆盖、无死角、无盲点、全天候、专业化管理。
  (一)做到安全监管“底数清”。一是开展信息户籍化管理。系统录入了企业场所名称、场所类型、工商信息、安全管理信息、特种设备使用信息、事故登记台账等相关信息。自动生成检查记录、整改通知书、复查计划,实现闭环管理,资料保存完好、可追溯。二是开展专业风险辨识。联合区级行业主管部门、区级安全风险管理专家、第三方专业机构,对辖区内各类安全风险防控重点场所开展了风险辨识,并录入系统。三是开展动态风险评估。委托专业机构开展动态风险评估,按照“重大、较大、一般、较低”的风险等级顺序,分类绘制“红、橙、黄、蓝”四色等级安全风险空间分布电子地图,直观显示各时期重点问题。
  (二)做到风险控制“情况明”。一是进行过程可视跟踪。针对排查出的风险隐患,精准化下达任务,通过系统掌握处理进度,随时可查。二是开展信息预警响应。系统人员能在第一时间收到风险预警信息和辖区内报送的灾(险)情信息,同步在APP中查看应急预案、应急处置措施、事故或灾害地点的现场图片和短视频;街道主要领导可以在APP中精准地实现“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应急响应工作部署和物质、队伍调度。三是实行智能应急救援。实现了应急方案、人员队伍、物资装备、信息交换的一体化管理,随时随地可调取应急方案、人员队伍,查找应急物资装备,进行信息交换。
  二、压实“两个责任”,厘清街道安全监管职责
  将责任落实到各单位、各院落、各经营场所等对应的安全责任人身上,加强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推动形成“政府抓安全、企业重安全、群众知安全”的良好局面,构建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不留空白的层层落实责任的工作体系。
  (一)抓好主体责任落实。一是落实领导管理责任。将安全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形成了书记、主任亲自抓,分管负责人具体抓的安全工作领导机构。二是强化社区属地责任。将安全监督检查的基础性工作落实到各个社区,分级建立职责清单、量化工作任务。三是督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分类采集登记生产经营单位的数据信息,督促企业落实好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四是明确居民自治责任。建立由居民骨干组成的安全宣传巡查队伍,强化居民网格化安全管理,增强居民“我的家园我负责”的安全意识。
  (二)抓好监管责任落实。一是职能科室监督相关科室。由街道安监站牵头,细分安全责任目标,落实各科室专兼职工作人员,形成人人管安全氛围。二是相关科室监督相关领域。街道各相关科室在做好业务工作的同时,对业务相关领域安全负监督责任,做好业务工作与安全工作同部署、同开展。三是建立追责问责机制。纪工委落实好监督责任,严肃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和纪律约谈问责,让履职情况公开、透明。
  三、抓好“三个关键”,把牢街道安全风险源头
  按照“谁受益谁负责原则”,从用电、用气、用工三个关键环节做好安全问题的源头管控,将安全隐患消除在摇篮中。
  (一)消除用电安全隐患。一是加大源头排查力度。联合高新供电局在辖区重点安全隐患区域进行线路排查,对老旧线路着手改造更换,从源头消除电力安全隐患。二是强力整治秩序乱象。针对辖区各小区、院落车棚进行智能充电桩改造,规范智能充电桩分布和使用,减少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私拉乱接现象。三是加强安全队伍建设。围绕“用电、用气、用工”三方面,针对最易引发的火情,建设xx个街道微型消防站,具备接警后“5分钟到场”救早、灭小和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
  (二)消除用气安全隐患。一是进行联合排查。联合燃气公司对辖区居民用气和燃气管道进行详细排查,对用气不规范的用户和商家建档立案,形成整改名册。二是进行集中整治。将需整改的任务分配到具体社区,落实到人。对照整改名册表跟进整改情况,对辖区使用液化气钢瓶的小区、餐饮店铺进行集中整治。三是调动群众参与。通过“我的家园我守护”等安全宣传活动,发动居民参与安全巡查、用气风险排查,组建居民用气安全宣传党员志愿者队伍。
  (三)规范用工流程管理。一是多种方式加强安全教育。对属地相关企业,九眼桥酒吧一条街商家、建筑工地等用工单位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安全教育。通过召集代表召开研讨会、下发宣传册、用工规范手册等方式,就食品安全、营业规范、用工规范提出明确要求。二是多措并举加强监督管理。形成用工安全监管督查小组,对食品安全、用工规范、安全设施、消防通道等进行不定期巡察。对不合格的商家要求限时整改,在验收合格后恢复营业。
  四、团结“四个力量”,建强街道安全监管维度
  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多元参与、联合共建”的工作要求,形成供应方、需求方、监督方及利益相关方四方的多元共治格局。
  (一)发挥供应方力量,切断安全隐患源头。一是落实质量安全管理机制。对供电局、燃气公司、属地相关企业等供应方加强沟通协调,要求对相关主导业务配齐管理人员,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责任制。二是完善建档立案和问题处理机制。要求供应方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取得相关资质,建立健全业务档案和问题处理机制,配合街道的日常检查。
  (二)发挥需求方力量,打造“区域化安全共同体”。一是打造“区域化安全共同体”。先后整合辖区高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区、志愿者组织和居民代表等共同参与安全工作。二是树立需求方安全意识。对需求方式加强安全教育,帮助需求方树立安全意识,主动履行监督权利。对食品安全、用电用气安全、消防安全等进行监管,向相关部门反映不安全因素。
  (三)发挥监管方力量,落实落细安全监督工作。一是建设安全监管体系。街道分管领导、科室、社区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原则,按“条块划分”做好分管区域内计划安全工作的检查、治理,形成“齐抓共管、分工协作”的良好氛围。二是形成安全工作长效机制。定期开展区域化安全联系会议,建立规范、合理、有效的沟通机制,持续推进安全工作。
  (四)发挥利益相关方力量,鼓励社会第三方参与。一是充分发挥“酒吧协会”作用。通过业主公约、联席会等形式,加大行业自律,强化协会内部约束和管理,督促各协会成员严格遵守安全管理规范,做好消防隐患排查。二是创新引入人保财险。建立100平米左右的物联网预警平台中心,为购买了安全生产责任险的生产经营单位免费安装物联网消防预警系统,纳入平台监管,为生产经营单位提供授权认证、实时监控、数据分析、监测报警等云服务功能,构成保险兜底+科技服务+政府管控的模式。
  安而不忘危,责任在肩头。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新的起点,始终不渝按照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秉持安全发展理念,落实安全发展要求,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勇担责任为民服务,为区建成全省、全市安全发展示范区树立标杆、起好表率。

没有找到想要的文档没关系,可以——原创定制
如果不想充值,也可以——以稿换稿
温馨提示:
1、本站立足于原创,非会员单篇售价50元起,是本站注册会员,有足够的积分,作品会员价多少就扣减多少;
2、充值起点50元,多充不限;本着自愿的原则,充值不可退款或提现;如不想充值,可拿自己的最新原创作品交换;
3、无忧只搭建平台,制定稿件上传和下载规则,其他由上传人和下载人自愿进行,无忧不对稿件内容和质量负责;
4、无忧不保证平台稿件永久留存,请下载用户自行及时保留;
5、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拒绝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