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1月18日,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支持某某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闯新路的意见》(〔2022〕2号)。这个文件是我们国家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出台的,意义十分重大,特别是某某当前正站在新的起点上,面临新的形势、新的机遇、新的挑战,迫切需要中央的继续关怀和支持。所以,国发2号文件是对某某开的小灶,给予的特别关怀,是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彻底撕掉千百年来绝对贫困标签之后,为某某未来高质量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作为某某的一分子,很荣幸,很受鼓舞。接下来,是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
下面,从乡村振兴部门这个角度,就如何学习贯彻好国发2号文件谈些体会。
第一,牢牢把握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这个定位
国发2号文件开宗名义就把今后一个时期的某某战略定位明确为“五区一高地”,其中“一区”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我个人理解,这个定位,是某某未来几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总方向总目标。就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来说,个人理解:一是政治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某某68个贫困县全部如期摘帽、985万贫困人口全部如期脱贫、189万人搬迁任务全部如期完成,减贫人数、易地扶贫搬迁人数均为全国之最,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精彩某某篇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为此,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做到扶上马送一程。这是中央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战略性部署。二是希望某某再立新功。在攻坚期,某某结合实际,推出了系列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某某战法,为某某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基础。比如连续三年开展“春季攻势”“夏秋决战”“秋后喜算丰收账”“冬季充电”等系列活动;启动农村“组组通”硬化路三年大决战;探索“六个坚持”做好搬迁“前半篇文章”,构建“五个体系”制度性安排做好后续扶持“后半篇文章”;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产业“七要素”为持续稳定脱贫构建牢固产业支撑,等等。这些做法,向中央交上了某某精彩答卷。在今后的过渡期内,中央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来安排,就是希望某某在巩固成果上走前列、做示范、树标杆。三是牢牢抓住“样板区”工作重点。意见在战略定位中明确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提出了明确要求,就是要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具有某某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我们要建设这个样板区,就是要在以上方面着力和发力,在各方面走出一条某某特色之路。
第二,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的个人思考
国发2号文件从“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全面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四个方面作了详细安排,提出要求。这是我们落实在行动上的重点任务。市委、市政府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方面要深化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着力打造全国民族地区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样板区、脱贫人口持续增收样板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样板区和东西部协作典范。这个“三区一典范”是市里定的总盘子、总目标。如何把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三区一典范”落实好,是我们今后几年要答好的答卷。
(一)坚持方案先行。现在我们的思路有了,定位和目标有了,接下来就是制定好“三区一典范”的推进方案。这个方案要起草好不容易。我觉得方案要体现四性:一是前瞻性。提出的目标任务要超前,就是有跳起来摘桃子的目标任务,如果我们的目标和任务都与其他市市一样,就不可能做到前瞻。同时,这个目标任务在未来三年五年不落后。二是可行性。提出的创建内容要能支撑大的目标,就象写文章一样,内容要支撑标题。三是可操作性。提出的措施和方法要可操作,可实施,不能悬在空中落不到地。四是可总结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提出的抓手、载体、活动等,都要为后面如何总结提供支撑。
(二)坚持精准推进。方案制定出来后,就要象平时我们推进工作一样,要项目化、清单化、事项化。系统谋划发展项目,是抢抓政策机遇、推动发展的基础。精准编制好项目,才能获得政策的支持。要谋划项目,一是根据文件中体现出来的政策来谋划。比如,支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方面,就要以县域为单位,认真谋划县域乡村全面振兴系列项目。二是在改革创新中谋划项目。国发2号文件对这方面是预留有空间的,给予我们施展发展的空间和余地,需要在推进过程中进行改革创新。清单化、事项化就不用说了。只有这样,工作才能一项一项抓落实,用成效。我们要打造的“三区一典范”,需要一年一小结,两年有初步成果,三年左右交答卷。
(三)坚持创新引领。我们要打造“三区一典范”,必须坚持创新,把创新作为开展工作的动力源。创新有各方面的创新,在我们这一级,如何创新,我想更多是打法上的创新,就象过去打攻坚战一样,我们提出的十条精准打法。还有方法上的创新,制度上的创新,机制上的创新等。我们更容易在方法上、制度上、机制上创新,也更容易出成果。还有一些工作我们已经做了的,需要总结提炼的,也是我们的创新。比如,在乡村治理上,几个县有了基础,有了初步的成果,我们就要总结提炼,上升到市级层面推动。有一些小的经验可以上升为大经验进行推广,象过去校农结合一样,开始是一个点,推广后就是全面辅开。比如东西部协作如何做典范,某某市每年拿的钱这是那一点,即使每年增加也增加不了多少,更多要在如何嫁接好双方合作的方式、帮扶方式、帮扶内容等,在这些方面进行探索创新。比如如何共建产业园区,这是难点也是创新的交汇点。产业园每年能引进一两个企业,并且能引得进、能发展,就出成效了。
第三,如何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思考
这是基础性工作,也是守底线的工作,底线不保,就是出大问题。所以这项工作坚决不能出问题,是政治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具体内容上如何抓,我不多说,我想从面上这个角度说一下。
(一)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责任。这个是基础,也很重要。这个虽然是老生常谈的事,但要做到这点,必须把考核这个指挥棒抓住。也就是把巩固成果作为考核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内容。中央在开展后评估中,也是强调这个,并且纳入了考核内容。现在到了基层,如何压实压紧镇、村两级的责任,还需要我们努力。乡镇、村处在基层一线,工作任务多,人手少,什么工作都要去抓,如何把巩固成果这块工作压紧压实,我们要定期下清单、下提示、抓培训、抓督查,用好通报、考核这个机制,持续响鼓重槌地抓紧抓好,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战伟大历史成就。
(二)聚焦重点人群做好常态化监测帮扶。目前我们基本建立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大部分监测对象已经消除了返贫致贫风险。下一步要进一步完善,并强化落实,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同时,我们要按照“监测对象不设规模限制、操作程序要简化、帮扶工作及早介入、退出环节要从严”的要求,抓好各个环节的工作。监测对象不设规模,就是只要有返贫致贫风险和突发严重困难的农户都要纳入监测范围,严防出现体外循环。程序要简化,这个省里也作了优化,乡镇不再公示,减少了5天时间,目的是确保及时发现,应纳尽纳。帮扶要及早介入,就是确保帮扶措施早点跟进,风险才能及时消除。退出环节要从严,就是严格把握退出标准,规范退出程序,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
(三)扎实推动政策落地见效。去年以来,中央、省、市、县各级都陆续出台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策措施。我个人的理解,只要把这些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巩固成果的工作也就没多大问题了。现在关键的是这些政策落地没有,还是一个问号。个人认为,今年要选择一定时间,对这些政策来一次督查,查看政策落实没有。没有落实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障碍。比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问题,在执行过程中有什么困难和肠梗阻,提出合理化建议。
(四)如何统筹村级力量。我们大部分工作要靠基层去落实,这就决定了基层队伍如果建设不好,工作没法落下去。现在一方面要提高现有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要解决基层人少事多的问题。前者可以多培训,多锻炼。后者要切实考虑各地原因,有针对性补充基层力量。比如贵定县下派国家干部到村担任网格员。这种做法好,但县县不一定这样做。有些县我觉得可以组建三农服务团、科技服务团等,或者其他什么的。省里文件也要求,每年向国家和省级重点帮扶县平均各选派20名、10名以上科技特派员赴基层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具体到村,也可以参照这种做法。比如,这个村要重点抓产业,我就下派几个懂产业的同志下去帮助。那个村重点搞旅游,就下派几个懂旅游的同志去帮助。总之,让村里的发展有人帮,有人扶,只靠村里现有的十来个人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