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租赁住房保障体系 破解新市民住房问题
字数:4592 字 浏览:442次 下载:0次
== 本文免费阅读 ==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涌入和人才新政的出台,新市民群体的住房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既能引人、又能留人,就要积极妥善解决好新市民群体住房问题。自2007年起,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用来解决住房问题,2021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从政策角度加强了对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支持,帮助新市民缓解住房压力,对各省市住房保障体系的完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完善租赁住房保障体系的意义
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完善租赁住房保障体系,进而推进住房保障体制机制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1.1 有利于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能有效缓解新市民群体阶段性住房困难,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举措,将有力促进“十四五”时期新型城镇化更高质量发展。
1.2 有利于推动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租赁住房、政策性住房的供应与配置绝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还要积极进行多机制的设计,加强社会化力量的参与度,形成多主体供给格局。保障性租赁住房由政府给予政策支持,能够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改变了过去政府作为居住用地唯一供应者、政府作为住房主要供应者的情况。
1.3 有利于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多年以来,住房保障工作主要依靠政府投入,重点保障对象为符合条件的城镇户籍住房困难家庭,对新市民等群体关注不够,对该类需求的保障力度有限。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提出,进一步强化了对新市民群体的住房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有利于住房保障体系的完善。
1.4 有利于缓解住房租赁市场结构性供给不足。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能够切实增加小户型、宿舍型、低租金房源供给,进一步优化租赁住房供应结构,对于稳定市场租金、促进住房租赁市场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5 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对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而积极的作用。落实好相关政策,能够有效盘活存量土地和房屋资源,切实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逐步形成、持续优化租售并举的住房供应结构,为保持房价平稳提供制度基础和有力支撑;能够稳定市场预期,合理释放购房需求,有效缓解房价上涨压力,为新市民等群体解决住房困难问题提供渠道,同时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 保障性租赁住房政策分析及特点
2.1 扩大了保障范围。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住房保障工作的重点比较具体,主要面向符合规定条件的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等,对新市民等群体关注不够、保障力度不足,新市民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其居住的场所无法得到保障。针对此现象,保障性租赁住房应运而生。通过扩大保障范围的方式,将新市民等住房困难群体纳入保障范围,发展租房途径,增强了解决住房问题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完善了住房保障体系的结构。
2.2 增加了供给主体。在过去的租房租赁市场中,租房模式较为单一,基本以政府为主导,通过建设廉租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等方式建立房屋资源,存在一些弊端。第一,廉租房、公共租赁住房主要由政府牵头建设,资金来源主要由地方财政承担,无形中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而城市的发展有快有慢,在一、二线城市中,公共租赁住房、廉租房的建设受资金和房屋地理位置、基础配套等因素的影响,让地方财政苦不堪言;在三四线等城市中,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同样受到资金、区位等影响,有的位置太偏建了分不出去,造成部分闲置;有的地方财政收入低,没有财力很好地保障建设资金,保障性住房建设积极性不高,建设缓慢等问题比较突出。第二,企业提供的保障性住房,一般在内部流转,主要租住对象是本企业的职工,对申请条件标准相对较宽松,虽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人员住房困难问题,保障对象局限性较大。一旦出现企业经营不善倒闭、职工离职等情况,容易造成房屋资源的浪费。意见出台前,保障性住房供给主体相对单一,保障范围相对有限。可见,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意义重大,不但在供给主体上引导多方参与,还重点在居住需求、供需匹配等方面做了明确要求,最大程度上保障了新市民等群体的住房需求。
2.3 运作方式更专业。一个住宅房地产市场应该逐渐趋于成熟化,而成熟化的标志就是无论是销售方还是租赁房都得到充分发展,且互相不压制发展。从目前租赁房市场的发展状况来看,还不够成熟,具体表现在市场规模和管理规范上。一方面,我国的租赁房市场规模较小,租赁住房市场还没有充分发展,相关政府部门对租赁房市场重视不够,相应的管理规范政策不够健全,对租赁住房市场绩效评价不足。另一方面,部分城市居民在住宅消费上重买轻租,加之住房消费心理和房价上涨带来的资金压力,部分居民在拥有自住房后,将住宅作为投资选择,从而产生了较为普遍的投资与炒房行为,造成了大量囤积房产现象,变向地推动着房价的上涨。但能适应这种价格趋势的人终究还是少数,大部分百姓,尤其是新市民等群体虽有购房意愿,但迫于收入、积蓄等因素买不起房;租住市场房源往往面临着高租金、不稳定等原因,新市民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非常突出。目前,我国的住房租赁还是以个人出租为主,在租金、租赁期限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因此,需要政府出面,对相关政策和法规进行健全完善,不断发展、严格管理住房租赁市场,提高住房租赁行业的专业化水平和精细化水平,从多个层次、多个角度为新市民这一群体解决实际住房需求,保障其日常生活的基本设施。
3. 各地开展情况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以来,各地积极开展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工作,许多一线城市已经陆续将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纳入政府工作报告,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迅速投入发展当地的保障性租赁住房。例如,近两年,深圳市人民政府对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做了进一步规划和说明,起草了与当地租赁房地产市场相符的《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稳定住房租赁价格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住房租赁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等若干房屋租赁实施意见;2021年8月,广州市印发实施《广州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和《进一步加强我市住房保障工作的意见》,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划入当地“十四五”规划中,要求在“十四五”期间建设60万套保障性住房以供租赁;2021年8月,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鼓励国有企业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方案》,鼓励国有企业积极参与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多渠道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明确了房源筹集、审批流程、建设要求、运营管理、支持政策等内容,着力解决新市民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2021年11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本市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聚焦新市民、青年人租赁需求的堵点、痛点和难点,精准设计了上海市保障性租赁住房基础制度,统筹考虑人口、产业、土地和重点发展区域,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作用,深挖潜力,推动多主体投资、多渠道供给保障性租赁住房。将公租房、单位租赁房、享受政策支持的各类租赁住房中符合条件的房源,统一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管理。
各地都陆续对国家政策作出了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满足了各地新市民等群体的基本住房需求,回应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对政府有关部门推进工作作出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对健全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起到了顶层设计和源头保障作用。
4.关于完善租赁住房保障体系的对策
4.1 补齐租房短板,破解租房难题。我国的住房市场长期存在“重购轻租”的现象,人们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买房的意愿胜过租房,而对于新市民等群体来说,买房经济压力大,实现难度大,租房成为最为合适的选择,因此亟需补齐住房租赁市场的短板。住房保障部门要联合其他的相关部门,做好相关调研工作,分析租赁住房中的供求关系。对过去的租赁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分别从价格、租户所属的人群和地段等要素着手展开分析,充分考虑租赁住房对新市民这一群体的积极影响,保障房屋租金要与其经济能力相匹配,有效降低生活成本。所以,完善租赁住房保障体系要从实际出发,提高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破解新市民等群体的租房困局,从根本上提供住房保障需求。
4.2 扩大保障范围,满足住房需求。租赁市场房源的高租金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尤其对于新市民来说,增加这一群体的经济负担。而公租房的建设不仅为外来务工人员解决了住房问题,还能为新市民这一群体解决阶段性的住房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制定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为各地完善租赁住房保障体系提供了政策指引,各地政府可根据当地情况和自身需求对政策做出调整。租赁住房保障体系在保障符合规定条件的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新市民、青年人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业务工人员等住房保障机制。各地要出台相关具体政策,分别对新市民、青年人、引进人才和外来务工等群体在房源设置、申请条件、申报流程、轮候和配租等方面作出切实可行的规定,保障其基本的住房需求。2019年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广州、深圳等13个城市在国家指导下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勇于创新,实行了一些好的做法,并已初步摸索出了一些经验,主要对闲置土地和房屋进行整改,主要户型设置为小户型,面向新市民等人群进行租赁,在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要保障租住保障性住房受众群体居有其屋,必须在房源供给数量上下功夫,达到优化租赁住房供给结构的目的。
4.3 出台扶持政策,完善保障体系。要完善租赁住房保障体系,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财政、税收、金融等部门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增加土地供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在金融方面,支持银行金融机构向保障性租赁住房主体提供贷款。通过向企业提长期贷款的方式,引导企业参与住房建设。通过银行贷款、中央补助资金支持等,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投资进一步缓解了地方财政压力。通过提供大额贷款的方式,为企业提供建设资金,项目完成之后按照相关规定、合同约定、建设比例等考虑房屋租金分成。在土地方面,明确提出保障性租赁住房的5个渠道,都是本着土地不花钱、少花钱的思路。比如,集体用地建设、商办改租赁相当于改变土地用途,但不缴纳土地出让金,这是政策给的红利;比如,自有用地建设要变更土地用途,但不用补缴出让金,还保留划拨方式,土地也不花钱;比如,园区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配建的比例从7%提高到15%,提高部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这是政策红利,土地也不要钱。比如,此前22个热点城市单列租赁用地计划,尽管“招拍挂”出让,但可将租赁价格及调整方式作为出让或租赁的前置条件,自然土地也可以做到少花钱。增加了社会力量主动进入保障性租赁住房领域的内生动力。同时,为保障租赁住房建设的需求,土地的供应逐渐向租赁住房建设方向倾斜。
5.结语
住房问题在我国的地位举足轻重,关系着我国的国民发展和社会稳定。满足新市民等群体的住房需求,能够促进社会稳定长久治安,租赁住房保障体系对住房问题的解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的全面实行,通过对住房保障工作的不断优化,对各地区的完善租赁住房保障体系工作起到了规范作用,为政府工作的顺利实施和全面开展起到了指导意义,解决新市民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变得更加有规可依,相关工作变得更加合理、更加规范。
温馨提示:
1、本站立足于原创,非会员单篇售价50元起,是本站注册会员,有足够的积分,作品会员价多少就扣减多少;
2、充值起点50元,多充不限;本着自愿的原则,充值不可退款或提现;如不想充值,可拿自己的最新原创作品交换;
3、无忧只搭建平台,制定稿件上传和下载规则,其他由上传人和下载人自愿进行,无忧不对稿件内容和质量负责;
4、无忧不保证平台稿件永久留存,请下载用户自行及时保留;
5、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拒绝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