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评课,有效的教研活动之一。
今天非常幸运,半天时间听了三堂历史课,而且是同一课题。但教研通知里面并未说是“同课异构”。综合起来看,第一位老师和第三位老师的课近乎同一模式,只是第二位老师没有用框架结构上课,其余大体都是根据内容安排次第进行。依纲务本,这是上好课第一步。
今天所听的历史课内容是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列宁与十月革命》,可惜的是,三堂课我都迟到了,未能进入正常的序幕,只能从中途听取。三堂课结束后,我们综合教研组进行了例行评课。先是授课老师自评,再是听课老师评。
我的评课内容是这样的,一是从思维逻辑上评,二是从整理笔记上评,三是从材料解读上评,四是从语言艺术上评,五是从课堂节奏上评,六是从知识衔接上评。简即为“思”“记”“材”“艺”“奏”“衔”谐音为“司机才艺奏弦”。
一、合理使用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能否可以简单理解为框架结构?使用框架结构甚好,但是在进行知识归纳总结时,课件呈现框架结构,时间不宜过短,映入学生眼帘时间稍微长一点,可能在学生脑海里形成的印象要深刻一些。
二、规范笔记内容位置
强调要多记笔记,而且要规范笔记位置及内容,便于以后可以做到“开卷有益”。还要教学生如何记笔记,书上已有的直接勾画,没有的要系统规范的记,不能记得到处都是。所谓的“把书读厚”就是要多笔记。
三、提取材料有用信息
对历史材料的解读,课堂上不一定非要全文朗读出来。尽量只提取有用信息,或是概括出需要的信息,特别是在处理一些历史事件的背景时。如十月革命的背景,可能要花大量的时间,据说有花上20分钟左右的,本来一堂课就只有40来分钟,这样花大力气有点得不偿失,虽然政史不分家,但也各有侧重点不同,有的更深层次的内容是需要在高一层次去完成,我们就不要去浪费这个时间和精力了,若有余力的学生可以作为课外思考题,做点发散思维训练也是可以的。就教材来说,教材中的课文,也相当于是一些材料,还是需要提取一些有效信息,并非边边角角,滴水不漏地要学完、记完。所谓的“把书读薄”,就是提取你所需要的有用的信息。
四、注意上课语言艺术
教师要注意上课的语言艺术。在用语上,首先是要用普通话上课,大家都已经做到了,这是很好的现象。在语速上,不宜太快,也不宜太慢,半天挤不出来一个字。在语调上,最忌平铺直叙,最好要讲求抑扬顿挫,把要强调的重点内容,要么大声地说,要么重复地说,只是内容不是太长的才可以这样说,要么幽默地说。总之,即使到了课后,学生还能记住你说的话,甚至模仿你的说话方式,说明学生是在认真听你的讲课。
五、掌控整个课堂节奏
对整个课堂的掌控,或者说是课堂驾驭能力。整个课堂的节奏,肯定是掌控在教师手里,但又不能出现教师一言堂,或者叫“满堂灌”,或是全部交给学生“满堂蛤蟆叫”,整个课堂杂乱无序。既要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是说把课堂交给学生就体现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是要让学生,而是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让学生感觉到是他们在为自己做事,而不仅仅是为了配合老师上完这堂课,甚而是迎合老师的欢心,才参与进来的。包括课堂提问、小组讨论、课堂练习等等,都不是纯粹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去设置,而是为了能让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而且老师是尽力做到让学生自愿参与到学习中来,让学生有一种“好像不学习就不好意思”的感觉。因为教与学是一个“双边合”的过程,大家都在学习,他几个不学习,有劲吗?把他们被孤立在一边,他们愿意吗?哪怕他是勉强地参与到其中来,久而久之,也会出现倍增现象。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总之,老师的主导,讲与不讲,都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而定,如果一堂课下来,某一个学生一道题都不会,你老师讲得再多有用吗?不如点对点,多做点辅导,就在课堂上辅导,直到绝大多数人“吃饱”为止,再有个别,再私下开点“小灶”,恐怕效果好得多。这既体现了老师的主导,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但这不适宜上公开课,对于公开课,就另当别论了。还有不宜拖堂,下课铃响了,学生的心都飞了,你所讲的内容,或是所占的时间,都是透支下节课的。没讲完的内容,有经验的的老师,可能会这样处理,这是留给你们的课后思考题,或是课后作业,或是下节课要讲的内容,下去好好预习一下。只要让学生能把已学的知识全部“倾囊”出来,即使是一堂不完整的课,或是没有完成既定任务的课,都是一堂好课。
六、做好新旧知识衔接
学习新知,复习旧知。好些新知,本身就是建立在旧知基础上的。为什么我们先学习中国史,再学习世界史,就是要由近及远,先了解身边的、熟悉的,然后才去了解远的、不熟悉的。比如,今天的历史课,有老师是先复习前面所学的知识,让新旧知识前后不脱节,有老师是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对比起来学习,犹如数学上的“合并同类项”,把类似的历史知识归纳到一起,这是一种叫“联想”学习法,很实用,值得推广,一些好的系统复习法就是这样弄的。鉴于此,我大胆地假设了,有时一个知识点,可以把整本教材或是多本教材“联想”完,把所有知识通过“联想”到一起来,就像一棵树的根系和枝丫,或是像动物身上的毛细血管,牵一发而动全身,那样理解起来,就轻松得多。
教会学生,学会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