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强对党中央惠民利民、安民富民各项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县级纪检监察机关是基层监督的重要力量,要立足监督的再监督,紧密结合基层实际,聚焦教育医疗、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聚焦群众关心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推动监督下沉、监督落地,打通监督“最后一公里”,让基层监督硬起来、实起来、严起来,不断增强监督治理效能,让群众在全面从严治党中享受到发展红利、感受到公平正义,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
一、加强纪检监察干部能力建设,提升监督治理水平
事业的发展靠干部,干部的能力提升是事业发展的关键。推动监督下沉、监督落地,打通监督“最后一公里”,必须不断提高基层监督的能力和水平,以高素质干部队伍保障高质量基层监督。一要加强学习培训。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处在监督执纪的第一线,必须具备廉洁自律、拒腐防变的履职本领,做到政治过硬、本领高强,讲政治、练内功、提素质、强本领。要结合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分级分类实施全员培训,对委机关职能科室(党风政风监督室、各联系镇街的纪检监察室)、镇街纪工委书记、村级纪检委员开展提级培训,加强跟班锻炼、抽调办案、参与巡察等以干代训,组织开展镇街纪工委书记履职交流和撰写心得体会,提高干部政治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二要开展干部下访。严全面落实“走下去、坐下来、聊得开”要求,深入开展镇街纪工委倾听百姓家长里短活动,主动沉到基层去、深入百姓家,对乡村振兴项目、贫困户、村党员群众代表、老党员老干部、村现任干部等五类重点人群进行走访座谈,全面了解掌握、找准群众急难愁盼、惠民政策落实和干部作风问题,切实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三要坚强考核评价。要用好考核“指挥棒”,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把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机制、解决的群众问题、打造的亮点品牌等情况,纳入党风政风监督室、各联系镇街的纪检监察室、镇街纪工委履职考核的重要内容,科学评价干部政绩,树立鲜明选人用人导向,引导全县纪检监察干部树牢“民本”思想,维护好民生民利。
二、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靶向纠治“急难愁盼”问题
监督成效好不好,群众说了才算。推动监督下沉、监督落地,必须紧盯群众最紧迫的现实需要、最反感的作风问题、最痛恨的腐败现象,分类施策、靶向治理,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领域一个领域整治,以正风肃纪反腐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一要系统化惩治“蝇贪蚁腐”。坚持“系统查、查系统”,聚焦乡村振兴、教育医疗、生态环保、执法司法等与群众利益关系最密切的领域,深入整治吃拿卡要、雁过拔毛、优亲厚友、虚报冒领等损害群众利益问题,严肃查处一批“口碑差、民愤大、反映多”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实现查处一批案件、总结一类规律、治理一个领域,切实让群众感受到正风肃纪反腐的成效和变化。二要一体化开展作风监督。坚持党风党纪一起抓、风腐一体纠治,坚决查纠影响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漠视侵害群众利益、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肃查处搞形象工程、推诿扯皮、玩忽职守等不作为、乱作为问题,以干部作风的优化,推动重大部署、基层减负、惠民政策落地见效。三要表单化推动问题整改。全面梳理基层权力、廉政风险、群众诉求等监督突出问题,明确监督重点;推动政策、村务、帮扶、监督“四进家门”,引导群众依法依规参与监督;建立入户访查、日常监督、巡察等发现的问题台账,精准研判、分类处置;对问题整改情况实行账单管理,确保落实见效;建立群众、组织“双点评”机制,确保群众的事有人管、利益有人维护。
三、坚持以规范权力为目标,精准把握监督重点
基层监督千头万绪,必须紧抓“权力”这个关键所在,见人见事见效精准发力,才能发挥出“事半功倍”的监督治理效能。一要管好关键人。紧盯基层政策的执行者、惠民资金的分配者、农村“三资”的管理者等重点人群,特别是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基层所站负责人、村(社区)主干,通过蹲点调研、实地访察、谈话提醒、追责问责等有效措施,压实党委主体责任、职能部门监管责任,推动上级“一把手”抓好下级“一把手”,共同管牢“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重点人员,确保放权不放任、有权不任性。二要管住关键事。紧盯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土地征用流转、集体“三资”管理、惠民资金发放等重点领域,制定完善资金使用、资源分配、资产管理、印章使用等制度机制,严肃查处涉农领域克扣截留、违规处置集体资产等问题,确保基层“小微权力”始终在正确轨道上运行。三要管到关键处。围绕权力运行的关键节点、腐败易发多发的风险环节,健全基层权力规范运行长效监管机制,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全公开、村(社区)集体“三资”提级全监管、村级工程项目全规范、延伸村居巡察全覆盖机制,构建农村基层公权力闭环监督体系,不断压缩“微腐败”滋生空间,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服务人民。
四、坚持以统筹联动为抓手,构建立体监督格局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突出贯通思维、系统观念,统筹各项监督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在深度协作、共鉴融合、优势互补集成上产生倍增效应和综合效能。一要强化内部联合。整合运用基层监督力量,探索推行乡镇“片区协作、统筹监督、指定办案、联合审理”工作模式,按照“地域相近、力量互补、规模适中、便于协作、有利工作”的原则,在重要专项工作、重要监督检查、重要信访件办理、重要线索初核或拟立案审查调查等工作中开展片区协作,从机制上解决基层监督力量薄弱和熟人社会监督难题。二要强化上下联动。完善“县统筹抓乡促村”基层监督工作机制,健全“室组地”联动监督、联合办案等有效机制,提级监督村集体经济好、工程项目多、信访反映集中的重点村,充分发挥村级党风监督员“探头”作用,汇聚上下联动、同题共答的监督合力,看住管好群众身边的“微权力”。三要强化横向联通。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能定位,持续深化运用“1+X”监督机制,以“点题整治”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抓手,与牵头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联动机制,督促各级各部门解决好各自职责范围内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推动监督融入基层治理、释放更大治理效能。(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