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区文旅局紧紧围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全面统筹发展安全、疫情防控、助企纾困、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等工作,积极探索,笃行不怠,聚焦深度融合、提升服务效能。倾力推动文旅市场复苏向好,以实干实绩推进了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上半年旅游收入82亿元,**文旅相关工作9次登上央视。现将几项探索性工作汇报如下:
一、特色亮点工作
(一)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健康示范工程。探索健康旅游新路径。聚焦“四生同构,健康兴旅”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在全省率先探索实践“健康旅游示范单位评价体系”,编制《**区健康旅游示范单位分类与评价》,培育一批“健康景区”“健康乡村旅游点”“健康民宿”示范单位。我区入选“2022年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第77位。(中国文化报《中国市辖区旅游研究报告2022》),创成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李巷)、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傅家边、石山下、诸家)。打造健康旅游新业态。打造“****何必远方”精致露营目的地,其中骆山花火露营公园已进入运营阶段,七夕活动登上央视新媒体直播。持续推动**湖网红点策划,打造一批**湖地理标识和文化品牌,“**湖龙猫草海”多次登上微博热搜。塑造“中国醉美婚纱拍摄地”,推出“FUN假**不止有爱”旅游产品套餐,**影视基地与135家婚纱摄影机构签约,每年服务婚拍人次达10万以上。指导旅游点引入“三小”业态,无想水镇创成市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展现文旅资源新亮点。充实“**源头”乡村旅游和“无想居”精品民宿品牌,李在凤邦泰崃都舍民宿、石头寨李巷民宿入选市级职工疗休养基地。研发推广红色旅游、民宿疗休养、亲子研学、婚纱拍摄、精品露营等特色线路。傅家边、李巷、石山下上榜**十大乡村旅游目的地;大金山国防园、红色李巷入选省厅“喜迎二十大·见证新**”主题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傅家边梅园入选省厅“**春季赏花胜地”;“Fun假** 乡村寻迹”入选省乡村旅游夏季精品线路。
(二)全力推进宣传营销破题出圈工程。打响“****”节庆活动品牌,以“小活动”拉动“大传播”。推出“**源头过传统节庆”“花季**”“果季**”“2022**露营季”等系列活动20余场次。在全市率先推出露营地图,五一期间,**露营产品线上提前售罄;民宿、酒店、餐饮、采摘业等业态呈现爆发式增长,竹上云想、龙吟湾等乡村旅游点接待量饱和,傅家边、百果园等采摘点水果采摘一空。我区上榜2021年新浪旅游“户外遨游探索”榜;咪豆音乐节入选**“运河百景”标志性运河文旅产品。创新“高效多维”宣传营销矩阵,以“小流量”拉动“大价值”。积极探索政务宣传MCN思维,加强对接央视等权威媒体,联动**广电集团、**电视台,孵化**文旅抖音账号、旅游视频号,邀请旅游达人、KOL在新媒体平台多渠道发声,开展矩阵式宣传。**源头过端午活动被央视4套、13套和央视频等多次报道。生成热门**种草视频超2000条,**潮玩攻略超1万条,覆盖核心传播人群超1亿人次。提升“智慧文旅”公共服务效能,以“小平台”拉动“大服务”。智慧旅游项目三期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景区、乡村旅游点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票务系统全接入。创新打造“一码畅游**”小程序,在全市各区中率先实现文旅供给服务“一站式”云享、文旅信息“一体化”互通、文旅形象“一窗式”呈现,旅游产品“一键式”购买。区全域旅游综合指挥平台入选**省智慧文旅示范项目。
(三)全力推进公共文化效能提升工程。丰富文化产品供给。以“群众文化艺术节”为载体,搭建在地文艺团队展示平台,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源头文化,创作了舞蹈《**湖畔的儿女》、戏曲《“罢演”风波》。注重打造在地品牌,举办**第五届**源头灯会亮灯仪式、“幸福**”第二十二届群众文化艺术节、“溧艺学堂”公益培训、“悦见美溧”阅读推广等活动200余场。完善文化设施建设。全区建成24小时自助图书馆12座,率先在全市实现了镇(街)全覆盖;8个镇(街)全部建有少儿阅读空间;开通微信免押金办理图书电子证。建成智慧广电街道3个,连续4年获评全省境外电视传播秩序专项整治工作成绩突出单位。城市“十五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格局已形成。加强文遗保护传承。推动非遗进景区、进校园、进社区,积极组织马灯、龙灯、虾子灯等非遗展演;各景区积极引进各类非遗项目,凝聚人气。央视13套《千家万户中国年》首期节目聚焦**“**第一板龙”何林坊双龙,央视多频道报道“**源头过大年”活动。
二、对市局的意见建议
一是充分发挥市级文旅平台优势。建议市局借力市级文旅平台在宣传推广、园区运营、人才培训等方面的优势,引导市级文旅平台参与各区有影响力的文旅项目建设、投资、运营,多点发力,加快各区文旅产业发展。目前,我区永寿坊文化街区已由市文投运营,**湖天空之镜项目正积极邀请市旅游集团参与打造。
二是充分发挥特色项目带动作用。建议市局聚焦**文旅特色,加强对各区业务指导,分区确定旅游主题,帮助梳理特色特色资源,指导开发建设,形成差异协同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树立特色文旅项目,如夜间经济、红色旅游、文艺演出等,打造系列文旅精品,发挥其引领作用,形成集聚效应,构建**特色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三是充分发挥新业态管理指导作用。目前,乡村民宿、剧本杀、密室逃脱、文化类教育培训机构等新兴业态缺乏行业管理规范及相关法律依据,能否请市局尽早出台或协调省厅出台相关管理规范及安全管理手段。能否在市文化和旅游安全生产专委会中增加城建(燃气安全)、农业(乡村民宿安全)、商务(剧本杀、密室逃脱等商业综合体建筑安全及消防安全)等部门,为基层联合安全生产检查提供专业支持。
四是充分发挥智慧平台保障作用。建议市局开放共享信息数据、监管数据,帮助助区文旅提高数据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共享智慧文旅平台监管决策系统,提升区文旅局对行业运营监测、应急预警、实时监管等能力;开放赋能文旅公共服务功能,提升公共文旅服务全面性、及时性和便捷性。提供政策和资金扶持,帮助区内的等级景区、文博场馆全面推行社保文旅一卡通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