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让城市更有品质。良好的基础设施是一个城市文明的硬核,整洁繁华的大街小巷、风景如画的公园广场、干净有序的居民小区等等无疑会极大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这既是改善民生的需要,也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前提和基础。今年,我县加大了基础实施改造升级力度。从近几年中央暗访组实地检查的情况来看,报送点位的概念越来越淡化了,开始加大了检查的随机性,除了在市场周边、社区周边、交通场站周边进行随机抽查以外,还要在医院周边、商贸综合体周边进行随机抽查。尤其是今年不再要求上报农贸市场这个点位,测评员直接从地图上抽选市场,农贸市场、集贸市场、批发市场、马路市场,只要是市场就要进行检查,就要对市场的周边区域进行实地考察。所以,我们在打造各个实地点位时,就不能只局限于上报的点位,而是要坚持“全域创建”,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例如,要求在政务大厅、医院、景区景点、大型商场设立母婴室,不仅是挂个门牌,还要具备能提供热水等基本的服务条件,这些都是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尤其要注意老旧小区、背街小巷这方面,把功夫下在日常,路面破损了要及时维修,没有电瓶车充电设备的小区要抓紧安装,以此解决飞线充电的问题。另外,对于短期内无法解决的问题,要有针对性的采取应对办法,例如,对于正在改造施工的街路、老旧小区可以张贴提示牌,取得测评工作人员的理解,这样他们就不会在这些地方扣分。总之,要尽量想办法弥补短板弱项,做到不扣分少扣分。
2.要加强城市综合治理,让城市更有温度。城市治理是一篇大文章,小到一个烟头,大到一台车辆。涵盖了卫生管理、公共交通等方面。城市治理既要注重常态化机制运行,更要下绣花针功夫。例如,调查组会在早晚交通高峰时段,选择4到5个交通路口,观察行人闯红灯、车辆礼让斑马线的情况。为了避免有的城市在迎检期间应急组织人员看守路口,他们会调取测评前1个月路口的交通录像,目的就是查看城市治理是否常态化。卫生管理的面更宽泛,不仅查看大街小巷的卫生保洁,还要深入居民小区、农贸市场实地查看,往往我们难以发现的卫生死角,比如草坪、绿化带里的垃圾都是他们关注的重点。还有楼道堆放杂物的问题,按照测评的要求,楼道内只允许有规范的鞋柜,酸菜缸、纸盒箱等杂物必须从楼道内清除,确保楼道规范整洁,易于通行。目前,市里已经启动了楼道杂物清理专项行动,我们也要尽快安排。
再比如乱停车的问题,不能光靠罚,还要考虑停车位数量和位置设置是否合理,怎么能通过优化设置、内部挖潜、外部借力以及加强部门协调,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停车位,从而增进群众对文明城市创建的理解和认同、支持和参与。我县近两年电瓶车、自行车等非机动车数量增长很快,对这部分车辆的管理要纳入日程,要通过合理施划非机动车停车位,解决乱停乱放的问题。去年城管部门已经施划了一部分,但是还不够用,下一步城管部门还要再加强一下。
3.提升群众文明素养,让城市更有内涵。没有文明的市民,就没有文明的城市。市民素质是一个城市文明的灵魂,市民的文明形象关系到整个城市的形象。当前,我们的群众遛狗不带狗绳、宠物随地大小便、车辆斑马线前不礼让行人等不文明现象还大量存在,这都是测评组关注的重点,也是丢分比较多的地方。他们会通过观察群众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测评这座城市的文明程度。这些问题不彻底解决必将严重影响我们的创建效果。为此,我们有必要建立部门联动机制,集中治理遛狗不带狗绳、车辆乱停乱放包括僵尸车的清理等顽疾,彻底扭转不良习气,规范引导居民群众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此外,还要组织发动我们的机关党员干部志愿者深入到包保社区、居民小区帮助整治卫生环境,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做给群众看,领着群众干,广泛调动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形成创城为百姓、百姓共创城的生动局面。
4.加快城乡融合发展,让城市更有引领力。今年开始,中央文明办将全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和文明村镇创建有机融合、协同进步,充分发挥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在促进城乡文明融合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引导各地坚持以城带乡、城乡共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着力建设美丽乡村,这也是今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重要增长点。新版《全国文明村镇测评体系》明确将在全国文明城市的年度测评中涵盖对文明村镇的考察,对参评城市下辖的两个省级以上文明村镇进行抽查测评,测评的分数将按照一定比例计入所在城市的测评成绩,不少于10分。如果抽查的全国文明村镇的测评成绩低于80分,则取消该村的荣誉称号和倒扣参评城市的测评分数,以此激发创建文明城市的动力,以城带乡来推动城乡发展。距县城半径15公里以内的村镇更是重中之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结合乡村振兴建设行动和人居环境整治,对标测评标准查缺补漏,确保不丢分。(h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