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返回首页
副县长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交流研讨材料
字数:2920 字 浏览:1014次 下载:7次
== 本文免费阅读 ==

  按照会议安排,我就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感悟生态文明实践的伟大成就,推动分管领域生态文明建设,与大家交流探讨分享。

  一、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

  (一)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一场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大转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持续推进工业化进程和发展经济,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生活需求的同时,也非常重视生态建设工作。从提出“对自然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协调发展”到“可持续发展”,从“科学发展观”到“新发展理念”和坚持“绿色发展”,我国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重视。特别是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从顶层设计上,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发展的基础保障贯彻于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选择中国发展道路的坚决态度和巨大决心,中国发展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迎来了新的根本性的转变,从以GDP“论英雄”转变为坚持绿色发展,从过度开采资源转变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追求物质财富极大丰富转变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生态文明思想的不断丰富,是一场引领生产生活方式品质跃升的“大转变”。新时代,新思想,新理念,必将引导形成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不断丰富,教会了我们怎么去正确的认知和选择,两弊相衡取其轻,什么是“轻”,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就是“轻”,两利相权取其重,什么是“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是“重”。清洁能源、环保产业、生态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光盘行动”、垃圾革命、低碳生活的风尚兴起,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的牢固树立,无不体现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潜移默化的转变,生态文明已成为我们民族精神文化的基础,生态文明思想正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在衣、食、住、行、游等各方面,向节能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和实践,是一场治理手段的“大转变”。伴随着工业化推进进程,面对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长期以来未彻底摆脱先生产、后治理的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模式。从绿化祖国、确定国家植树节,到三北工程、天保工程、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建设,从治理淮河、根治海河运动,到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国家在生态环境保护上的投入越来越大。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生态环境的治理方式逐渐由末端治理,向综合治理、清洁生产方向转变,“山、水、田、林、湖、草、沙”综合治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把大量用于末端治理的投入迁移到各个行业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建设,真正迈向了集约化发展的道路。最为明显的就是当前的高压环保政策,虽然对我们发展经济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但从长远来说,这是一笔非常划算的经济账、生态账。

  二、在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抓好实践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绿色革命性变革”,“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在这次大变革中,我们在思想和行动上,要坚持把生态文明作为“强县域”的底色,牢牢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打破传统思维,更新发展观念,强化生态环境优先。切实根除部分干部思想中固有的“重经济发展,轻生态环境保护”观念,树立“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发展理念,坚决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重经济增长轻生态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在保护生态环境中求发展;二是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努力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杜绝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三是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生态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二)树立系统思维,完善规划布局,强化生态环境友好。将区域经济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有机融合,结合正在开展的“三区三线”划定工作,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建立覆盖全部国土空间的用途管制制度,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一是在生态环境容量有限、自然资源供给不足而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工业集中区、xxx镇实行优化开发,坚持生态环境优先,结合xxx地区中心城市建设,大力引进和发展高新技术及绿色产业,逐步淘汰落后产能,腾笼换鸟,加快产业和产品的升级换代;二是在生态环境仍有一定容量、资源较为丰富、发展潜力较大的前塬乡镇和其它重点地段实行重点开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合理利用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三是在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的河段、流域实行控制工业项目、发展“农”字产业的限制开发,在坚持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合理选择发展方向,限制“两高”企业引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四是在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旅游保护区等具有特殊生态环境保护价值的乡镇部分地区实行禁止开发,依法实施保护,严禁实施不符合规定的任何开发活动。

  (三)坚守底线思维,拓展管理方式,强化生态环境监控。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先导、扩容、增效和倒逼作用,以生态环境容量优化区域布局,以生态环境管理优化产业结构,以生态环境成本优化增长方式,推动经济创新转型和绿色发展。一是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要求,坚持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淘汰和限制一批产能过剩、环保污染严重的企业,鼓励发展特色优势的清洁生产企业,减轻生态环境压力,提升我县区域生态环境竞争力。二是严格执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及“三同时”制度,凡未经“环评”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审批,未落实“三同时”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验收,未配套污染治理设施擅自开工建设的项目,依法责令限期改正或停止生产;三是大力推进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强化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加强城市烟控区管理,大力整治餐饮业油烟污染和娱乐行业噪声扰民问题,安全妥善处置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切实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四)保持超前思维,推进设施建设,强化生态环境安全。

  一是持续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镇污水处理管网,重点加大老旧小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乡镇街区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和雨污合流管网改造力度,加快下剩乡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置工程建设,稳步提升污水收集处理水平;积极推行垃圾分类,逐渐配齐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引导城区群众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分法”投放生活垃圾,在农村因地制宜探索简便易行的分类模式。二是运用环保思维推动城乡建设。聚焦生态宜居,突出xx文化元素、黄土高原特点、xx民居特色,实施乡村风貌改造建设,严格大型公共建筑项目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情况审查,加快老旧小区绿色化改造。探索推进建筑物立面节能环保设施布设,在确保体育场馆、剧院堂馆等公共设施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实现太阳能发电、雨水收集利用。三是持续开展国土绿化行动。着力实施“再造一个子午岭”提质增效行动,按照“绿满生态xx,美丽森林xx”的总目标,结合义务植树、一村万树、三北工程项目,积极创建森林乡村、森林小镇,实施宅旁、水旁、村旁、路旁等“四旁”和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四荒”绿化。(hx)

没有找到想要的文档没关系,可以——原创定制
如果不想充值,也可以——以稿换稿
温馨提示:
1、本站立足于原创,非会员单篇售价50元起,是本站注册会员,有足够的积分,作品会员价多少就扣减多少;
2、充值起点50元,多充不限;本着自愿的原则,充值不可退款或提现;如不想充值,可拿自己的最新原创作品交换;
3、无忧只搭建平台,制定稿件上传和下载规则,其他由上传人和下载人自愿进行,无忧不对稿件内容和质量负责;
4、无忧不保证平台稿件永久留存,请下载用户自行及时保留;
5、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拒绝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