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xx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把“放管服”改革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先手棋”,锐意改革、不断进取,全力打造行政审批环节最少、审批效率最高、创新创业环境最优的政务服务环境,企业和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涌现出一批“放管服”改革工作亮点,努力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大局的积极作用。
一、推行许可集中权改革,开启“一枚公章管审批”。从2018年开始,xx主动顺应改革大势,把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作为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审批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强化“四个保障”,全面推行行政审批局设立改革,市县两级在全省率先同步挂牌运行。一是保障机构编制。市行政审批局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核定内设机构xx个,行政编制xx名、事业编制xx名,行政审批力量位于全省前列。二是保障事项划转。结合《行政许可通用目录》,以“壮士断腕”的勇气突破阻力,固化心态,全市xx个市直部门xx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划转到位,在事项划转上,没有例外和特殊,做到该移交的一定移交到位。三是保障人员到位。把建立一支素质高、作风正、能力强、爱审批的专业化审批队伍作为改革关键,坚持“选谁、定谁、要谁,就要给谁”的原则和“思想好、业务熟、能力强、服务优”的要求,将原从事行政审批的工作人员全部划转至审批局,实现了“人随事走,编随人走”,保障了行政审批业务工作的顺畅运行。四是保障机制运行。探索实行了行政审批“受理、审查、勘验、批准”四分离工作机制,改变了过去一个窗口完成从业务受理到审验材料、现场勘查、签批、制证、送达全过程的做法,解决审批行为不规范、方式不便民、权力寻租等突出问题。截至目前,全市共办理各类审批事项xx件。今年初,全国第三方平台政府服务能力《评估报告》中,我市作为全省唯一上榜城市,名列全国第xx位。
二、再造服务流程,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本着“实实在在为人民服务”的改革思路,在政府部门自我加压上做“加法”,带来了市场活力的“乘法”效应,真正把权力的“量”降下来,把服务的“质”提上去。一是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近年来,衔接上级取消下放权力事项xx项,精简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市本级审批事项xx项,目前,市本级保留审批事项xx项,其中:仅在市本级实施xx项,市县同权和分级办理xx项。为提高简政放权的“含金量”和“契合度”,提出了“坚持基层需求导向,提高下放针对性”的工作方法,打破以往“上级下放、下级承接”的传统模式,突出基层和市场对行政权力的需求,建立以“需求倒逼放权工作”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权力反向设置新机制,实行市级政府“端菜”和县级政府“点菜”相结合的新模式。此做法在《xx日报》等媒体的显著位置均予以报道。二是做好流程再造的“除法”。重点围绕流程图是否全面、是否科学规范、格式是否符合要求、工作环节是否完整以及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等方面,对xx个市直部门报送的所有流程图进行逐一审核,优化再造,最终确定了xx个流程图。其中行政许可事项流程图xx个、其他权力事项流程图xx个、公共服务事项流程图xx个、内部运转流程图xx个。提出了优化投资项目审批80条举措,推进实现“只进一扇门”、“只跑一次腿”,通过开辟审批绿色通道、提前完成技术审查、向基层延伸环评受理、缩短土地审批时限,以及将规划审批批前勘验改为函询、电子勘验、规划条件联合审查、合并审批事项、优化施工许可等方式,力争实现建设投资类项目审批时限再压缩一半的目标。三是做好服务群众的“乘法”。在政府层面,本着自愿委托、无偿代办、全程服务、高效合法的原则建立“为民服务全程代办队伍”。在市场层面,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建立“企业专业化全程代办队伍”,由“两支队伍”集中办理自然人和法人的服务事项,提供全程代办服务,让群众动嘴,“两支队伍”跑腿,形成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常态化运行机制。
三、探索实行服务网格化,打造智慧城市大脑。加快“一门式网格化”政务服务体系建设,让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更加畅通。一是加快推动政务服务“网上办、就近办”。制定了“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审批服务事项清单。其中可即到即办或全程网上办理的事项xx项,经网上预审后最多跑一次的事项xx项,延伸县区和乡镇可就近办理事项xx项,可网上办理事项占到了全部审批事项的80%以上。二是构建新媒体应用系统。拓展手机APP、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服务功能,企业和群众通过各类新媒体,即可获知办理业务的内容介绍、办理时限、申报资料、表格下载等方面的信息,并通过现场引导、代办取件、办事结果送达等服务,真正实现了线上线下、窗口内外业务流程的有效衔接。三是实现与xx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互联互通。完成与省“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对接,按日上传办件信息到省级数据交换平台,实现了与xx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互联互通,解决了我市网上审批系统与省投资项目审批监管平台间的二次录入问题。
四、创新政务服务模式,拓展为民服务领域。一是积极打造集成服务新模式。按照国务院 “一网、一门、一次”要求,整合部门分设的服务大厅和服务系统,搭建以“两局三中心”为工作架构的综合性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实现集成服务、一体办公的工作目标,今年底市民服务大厅将正式对外运行。市县两级行政审批局网站集中部署,统一对接省“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将申报数据、办理数据汇总报送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并实时推送办理数据到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累计推送办件信息xx件。二是开展便民服务在身边试点。在网站和手机客户端开通了 “便民服务”专栏,将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的婚育收养、教育培训、求职执业、就医保健、社会保险、福利救助、交通旅游、证件办理、司法公证等热点领域、xx项具体便民服务事项统一纳入专栏,实现了统一办事入口,全程网上办理。三是探索开展“银商、政银合作”。为助力解决融资难题,我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行政审批部门充分发挥股权出质登记、动产抵押登记、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押登记的职能作用。落实好国家和省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小微企业名录功能,建立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信息互联互通机制,助力小微企业发展,解决市场主体融资难问题,帮助xx家企业,完成融资xx亿元。为方便企业注册登记,助力小微企业发展,与建行合作探讨尝试“政银合作”,利用银行服务网点多而广的优势,申请人可以通过就近的银行网点,申请企业注册登记业务,将企业注册登记服务延伸到基层,并实行无偿代办领办,极大地方便了企业和群众。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全省安排部署,用更彻底的放权、更严格的监管、更精准的服务,深入“放管服”改革,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在我市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