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造血” 多向发力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xx区xx镇xx村,距xx城区13公里,国道109线、xx至xx客运高铁专线穿过xx村境内,现有耕地xx余亩,其中黄灌区xx亩,泉水灌溉区xx余亩,旱砂地xx亩。种植业以水稻、玉米、日光温室蔬菜为主,养殖业以生猪养殖业为主。
近年来,xx村积极实施“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通过统一规划建设生猪养殖圈舍、菊芋种植基地、蔬菜种植基地和“古韵xx”文化旅游等多种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探索走出了一条“党建为引领、文化为纽带、生态为底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真正把xx村建设成为了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农村。
一、区位优势+配套设施,助推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靠近城区,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合理统一规划土地资源2.4万平方米,项目一期建成标准化猪舍48栋,入驻养殖户32户,养殖生猪近xx头。采取统一管理、统一引种、统一防疫、统一饲料、统一销售,分户饲养的“五统一分”管理模式,实现标准化饲养,科学化管理,促进当地生猪养殖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项目二、三期建设,预计2022年底建成71栋猪舍及配套设施,并投入运营,确保集体经济兜底有保障、年年有增长。
二、特色种植+龙头企业,构建产业发展致富共同体。立足自然资源,做足特色文章,依托xx公司流转村民土地400余亩,结合整治撂荒地专项行动,建设菊芋种植基地1座。鼓励村民到菊芋种植基地务工,着力将本村农民转化为产业工人,趟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规模适度、资源节约、竞争力强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今年以来,xx村菊芋种植基地吸引本村闲置劳动力xx人,产出菊芋xx余吨,产值达到xx余万元,实现村集体、群众和产业主体的三赢发展。
三、特色旅游+美丽乡村,趟出新兴产业增长新路子。围绕“以旅游润色农业,以景观改造农村”的工作主线,以建设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为契机,对村级发展和群众生活现状、影响和制约xx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进行综合研判,立足于本村生态资源优势,深入挖掘丝路、边塞、长城、民俗等汉唐特色文化,投资x亿元,建成一园(农业科技示范园,新建九代日光温室53座);一河(沙河泉水景观,建成xx道拦水堤,治理沙河2公里);一桥(沙河景观桥,已完成3座);一馆(xx史馆);一院(xx书院);一场(金安广场);一门(xx景区大门);一宿(xx民宿);一街(xx古街);一路(沙河景观路),全力打造“古韵xx”旅游品牌,努力发展乡村旅游。目前,xx村已开展“古韵xx”3次,吸引游客3万余人。
产业兴则乡村兴。建设生态休闲旅游强村,既为村民带来收入,也唤醒了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伴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如今的xx村青山含黛,绿意盎然,村子一天比一天美丽,村民一天比一天富裕,村党总支也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奏响了和谐、宜居、致富“三个篇章”。
经验启示:一是立足服务群众,增加集体收入。xx村党总支依托本村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对本村生猪养殖户多、养殖场地偏少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合理统一规划土地资源,建设标准化生猪养殖猪舍,既方便了养殖户,又改善了人居环境,还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二是找准功能定位,发展拳头产业。对本村的气候、土壤、水利等自然资源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撂荒土地整治、土地流转、招商引资等方法,大力发展菊芋种植基地建设,带动群众、企业和村集体共同致富。三是深入挖掘自身,开拓新兴产业。为进一步拓宽收入来源,村党组织对本村的历史、人文元素深挖细挖,以汉唐文化为卖点,努力打造“古韵xx”旅游品牌,通过旅游文化节,将乡村旅游推广出去,将游客吸引进来。(h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