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行政审批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抓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全面提高政务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务服务保障和营商环境内生动力。
一、聚焦项目服务,跑出政务服务效能“加速度”
一是开设虚拟审批“直通车”。充分利用土地手续办理的“等候期”,以虚拟的形式以及并联审批的方式,打破程序约束,进行提前预审,实现土地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四证齐发”。整个工程建设开工较常规审批约节省4个月时间。
二是增设联企帮扶“助推器”。推出了联企帮扶服务,实施了“一二三四”工作法,即:一张表单,建立全市重点项目电子表单;两份专报,制作成果专报、问题专报;三重服务,第一重开展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无假日服务,第二重协调相关职能部门研究“凝难杂症”,第三重报市委、市政府市领导确定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四项机制,建立定期例会、现场办公、限时办结、跟踪督导机制。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已完成审批项目XX个、核准项目XX个、备案项目XX个,总投资达到XX亿元。
三是架设政策指导“高速路”。成立了市、县两级“企业服务指导中心”,市级建立了XX个行业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长效机制,搭建了网上“企业即时办”平台,加强集成政策、解读政策、帮享政策力度,编制形成了XX类XX条惠企政策《明白卡》。
二、聚焦工作创新,增强政务服务改革“驱动力”
一是高标准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单化。推动简政放权,进一步修订完善优化2022年全市政务服务事项“三张目录”,对市本级XX项政务服务事项进行清单化管理,政务服务事项认领覆盖率、办事指南发布率均达到100%。
二是高效能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便利化。深入开展“三减”行动。推动“减时限”,共计对XX项事项时限进行了压减,累计压减387天,单个事项平均压缩5天,企业开办由8个工作小时缩至2个小时。推动“减材料”,对143项政务服务事项压减了材料,共计减少158个材料,压减材料的事项占审批局全部事项的25%。推动“减环节”,将涉及准入准营、资质资格等多部门审批、多事项联办的审批服务事项进行“一揽子”整合,全部实现一表申请、一次办理。
三是高质量推动政务服务营商环境法制化。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十项项措施》,细化34条具体举措,确保年底前圆满完成。
三、聚焦赋能增效,筑牢政务服务数据“支撑网”
一是加快推进“一网通办”应用。依托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新上线了成品油零售经营资格、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等70多个全流程网办事项,可全程网办事项达到X项,办结同步发放纸质和电子证照,逐步实现“线下排队办”转化为“线上直接办”。
二是持续推广“便利通”APP。整合全市42个单位和部门200余项便民服务,涵盖了民生保障、住房服务、医疗健康等12个重点领域,注册用户达到400多万。
三是搭建“一网统管”1+2+N架构。建设完成全市防疫数据库,实现轨迹溯源和流调分析全覆盖,建成全域全景、大民生等10个场景的大屏辅助决策系统,实现了1000余个指标梳理和数据归集治理。
四、聚焦平台创建,培育政务服务优化“名品牌”
一是打造12345热线“接诉即办”平台。在疫情常态下,坚持“有求必应,接诉即办”,畅通政府和群众互动渠道,推进“12345热线平台”与“110接报警服务平台”对接联动,提升政务服务和公安应急处置能力水平,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分别达到95%和98%。
二是创新“四全四化”品牌交易平台。创新开展了全流程电子化、全链条可视化、全方位智能化、全系统一体化“四全四化”品牌交易平台创建活动,为交易主体提供“掌上看、随身查”的信息公开渠道,实现公共资源交易从“线上”到“掌上”跨越。
三是打造支撑有力的信用体系平台。为全市X万余市场主体、X万余自然人、X万重点职业人员建立信用档案,归集信用数据X亿条。建成全市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目前已经有X余家金融机构以及X万家实名认证企业入驻平台,发布金融产品X多个,帮助企业完成融资X余亿元。(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