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农村城市化 再造经济发展优势
我们xx省xx县xx镇地处黄河三角洲,总面积122平方公里,8.7万人口。近几年来,我镇始终把加快小城镇建设,实施小城镇带动战略作为工作的着重点来认识和实践,以建设现代化小城镇为目标,努力推进乡村城市化进程,积极探索乡镇企业、高效农业和小城镇建设协调发展的路子,取得了初步成效。小城镇建设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进步的新载体。目前,我镇镇区规模已发展到5.6平方公里,开发居住楼25.6万平方米,商住楼13.8万平方米,建设公共绿地35.4万平方米,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0xx年实现社会总产值70.8亿元,财政收入3597.5万元。我镇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被建设部列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20xx年8月,我们开通了xx市首家镇级公交车,总共有16条线路,覆盖全镇90%的村庄。
一、优化载体功能,带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近几年来,我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一直坚持“三篇文章”一起做,两个文明一起抓。即农业、乡镇企业、村镇建设统筹规划、全面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同步进行,以小城镇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载体,促进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始终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我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做跨世纪工程,长远规划,分步实施,带动了我镇经济的全面发展。
一是小城镇建设加速了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我镇不临山、不面水,既不靠近大城市,也无矿藏资源,是一个工业带动型小城镇,我们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乡镇企业的快速崛起。按照小城镇发展思路,我们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改变了乡村工业“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分散状况,规划了两大工业区,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其他功能分区,并且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深化企业改革,部分企业实现了联合和挂靠,减少重复投资,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提高了企业竞争能力,培植了一批大型骨干企业,特别是近年来,各企业集中连片,形成规模效益以后,加大科技投入,新上了一批市场前景好、发展后劲足的项目,为今后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涌现出年产值超三亿元的企业6家,超千万元的企业十几家。乡镇工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扩大了城镇规模,吸引了大量城镇就业人员,而且积累了大量资金,带动了小城镇的快速发展。
二是小城镇建设促进了高科技农业的发展。小城镇为农作物良种和种苗的培育,为农产品的深加工、储藏和销售提供了基地。我们着眼农业的高效益,大力推广应用先进农业技术,先后从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引进先进设备和优良品种,以科技含量较高的蔬菜、花卉为重点,把全镇农业发展的路子定位在高科技上,提高了农业的产出比例。建成了全省第一个万亩卷盘式自动喷灌节水示范区和xx市第一个高科技农业示范园,走出了适合我镇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子。为加速高科技农业的发展,我们将分散经营的涉农企业、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组建成xxxx农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农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带动周边地区高科技农业的进步,丰富了小城镇的内涵。
三是小城镇建设加快了村庄布局调整步伐。按照小城镇的发展思路,制定了约束农民建房的配套政策,鼓励农民进镇建房、购房,规划区内的村庄走旧村改造的路子,拆掉平房,建设公寓化楼房,规划区以外的村庄严格杜绝新建、翻建住房,引导建房户到镇区购买楼房或建设楼房。96年以前,全镇平均每年审批民房720户,如今每年不足60户,现有村庄规模得到有效控制。对规划区以外的村庄全部改造后,将净增耕地6000余亩,目前,有两个偏远村庄正在实施村庄搬迁,其余村庄的搬迁工作正在做前期准备,今后将陆续实施。我们还努力创造更多的镇区就业岗位,吸引农村劳动力在镇区就业,仅全镇五大企业就吸纳农村劳动力两万多人。
四是小城镇建设带动了第三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小城镇为农村第三产业提供了发展空间,是第三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第三产业发展又为城镇增加了人口,扩大了城镇规模,推动了小城镇的快速发展。首先,我们制定了若干关于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法规政策,积极鼓励吸引本镇以及外地个体私营业主到镇区从事第三产业。其次,建设各种类型的商业街和专业市场,为更多的进城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镇区五条商贸街吸引三产人员6000余人。目前,镇区已建成五条商贸街和王东、王西等商业长廊。第三,加快居住区建设步伐,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吸引农民进城居住。20xx年,成立了东西片两个镇区办事处,进一步完善了镇区物业管理和居民生活服务。几年来,全镇区第三产业已发展到4682家,吸引进镇个体私营业主达7000余人,第三产业正如火如荼,蓬勃发展。
二、创新城镇管理机制,为小城镇发展增添活力
小城镇建设没有现成的模式,我们依靠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深化改革措施,提高城镇管理水平。一是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制定了《集体农用土地依法流转办法》,根据农民自愿的原则,加快集体农用土地依法流转进程,采取转包、反包、反租倒包等多种形式,鼓励农田向规模化农场集中。二是改革户口管理办法。经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我们设立了xx镇城镇户口,凡在镇区有固定职业和住所的农民以及在乡镇企业工作满五年的干部、职工及其家属,全部转为xx镇城镇户口;在规划区内购房、建房居住的农民也一律转为城镇户口。转为城镇户口后,原承包经营的土地全部退交所在村委,并免除公粮、农业税、提留、义务工等。建立xx镇城镇户口后,农村承包田摞荒现象得到根除,大批农村人口向镇区集中成为现实,正在使农民走向“劳动在田间,居住在城镇”的现代生活方式。三是改革资金筹措方式,收足用好专项费用,对镇区内二层以上的楼房和建筑面积400平方米以上的车间收取总造价百分之三的基础设施配套费;每年对镇区各单位按人数收取绿化费。鼓励各企业和村庄带资到中心城区搞房地产开发,通过房地产开发聚集建设资金。同时镇政府逐年增加对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20xx年,镇财政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达850万元。四是加强社会保障管理,成立了镇区办事处,把进镇农民纳入城镇居民的规范化管理轨道,解决他们在就业、入伍、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后顾之忧,使全镇农民享受与城镇居民相同的政策,同时健全了包括农村养老、医疗保险等保障体系,强化社区服务和管理职能,建立适合城镇建设的城镇管理模式。
小城镇建设“三分建、七分管”。加强小城镇管理是实施总体规划,巩固建设成果的重要保证。我们非常重视制度建设,根据我镇实际,出台了《xx镇城区绿化管理办法》、《xx镇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并汇编成册,下发镇直各企事业单位,为规范城镇管理提供了法规保障;我们不断强化建委队伍,不断完善建委职能,初步实现了建委的自收自支,不再增加镇财政负担,为规范小城镇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我们还十分重视镇容管理,建立了绿化专职管护队伍,购置了绿化机械,城区绿化水平得到极大提高。配备了垃圾车、洒水车等,对镇区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管理,定点投放,定时清运,镇区垃圾全部实现日产、日清、日运。通过加强综合管理,我镇建设秩序和环境卫生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善,镇区环境卫生克服了脏、乱、差的现象,保持了良好的镇容镇貌。
三、积极发展社会事业,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城镇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一个地区经济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标志。作为社会综合体的城镇,必须从加速农村城市化,促进社会进步,提高居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需要出发,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健全城镇功能,使农村尽快实现从“乡土社会”向“城镇社会”的过渡。因此,我们坚持把发展社会事业作为城镇建设的重要方面,使“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一是培育和弘扬“xx精神”。xx镇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我们充分挖掘利用这一历史优势,向全镇人民进行革命传统和革命人生观教育,锻铸出了“奋进、创新、顽强、诚信”的“xx精神”,成为激励全镇人民奋发向上、拼搏进取的强大动力。二是不断提高居民的知识水平。目前,全镇形成了职业教育、中小学幼儿园配套的教育体系,教学设施先进,教学质量高,大学生万人比例达到10000:886。为了提高企业职工知识、技术水平,成立了xx专修学院,开设了造纸、机电、石油化工等9个专业,镇办企业的职工全部经过学校培训,为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打下了基础。三是丰富群众文化。从1984年起,我镇每年都举办金秋花节、“xx人”书画展,吸引大批游人前来赏花观景,洽谈业务。90年起,把每年三月定为“爱祖国、爱家乡”活动月,并在全市率先开展了争创“十星级文明户”活动,把全镇人民的思想凝聚到“全民齐奋进,争创百亿镇”的奋斗目标中。按照我镇的总体规划,到2010年,全镇城区面积将达到10.5平方公里,城镇驻地人口7.5万,形成一个中心城,八大农场,两个基地,十个居民点。届时,一座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独具特色的新型城镇将在xx这片沃土上落成。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把小城镇建设摆到了战略的高度,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将紧紧抓住这个大好机遇,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加快经济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乡村城市化进程,为建设现代化新型小城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