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有关要求,今天领导班子组织集中学习研讨。会前,我原原本本、逐章逐条学习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深刻感到《纲要》系统展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权威理论读物。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汇报一下学习体会:
一、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世界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全面完成,蓝天白云重新展现,浓烟重霾有效抑制,黑臭水体大幅减少,土壤污染风险得到管控,能源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节约资源全面加强,国土绿化持续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我们必须要站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深刻认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指导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总方针、总依据和总要求,认真领悟、精准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体系、核心要义、丰富内涵,从政治上考量,从思想上武装,从实践上践行,从方法上掌握,从要求上落实,自觉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始终做到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行动上自觉,心无旁骛勇做坚定的信仰者、忠诚的践行者、有力的推动者。
二、深刻认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贡献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十个坚持”系统阐释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历史依据、基本原则、核心理念、宗旨要求、战略路径、系统观念、制度保障、社会力量、全球倡议,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大创新成果。
一是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重要内容。“生态兴则文明兴”,体现了人类史与自然史的互相交融和互相促进,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站在人类整体利益、共同利益、长远利益上共谋全球永续发展的生态价值观,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把生态环境作为重要的生产力要素来认识,使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变量,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使环境成为民生的重要领域,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生观。
二是继承和创新了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承发扬了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并根据时代特点进行拓展和创新,使中华传统生态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在“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民胞物与”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重要生态文明新理念。把中华优秀生态文化的思想精髓融入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绵延不断、与时俱进的生态文化滋养。
三是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从西方国家现代化的历程来看,现代化与工业文明相伴而生,在实现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同时付出了巨大的生态环境代价。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深刻反思西方传统现代化模式基础上,站在人类命运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我们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强调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基本原则,将美丽中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重要目标,致力于实现生态化和现代化共融共赢。
三、自觉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前期的学习,只是一个开始,下一步,我还将持续抓好《纲要》的学习贯彻,原原本本、细嚼慢咽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自觉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忠实实践者。
一是在生态“优先”上做文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要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在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深入了解生态环境领域事业单位运行情况,在机构编制保障上予以倾斜,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二是在生态“能力”上做文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进入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要不断提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思维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树立底线意识,强化系统思维,把系统观念贯彻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发挥机构编制思想引领作用,主动破解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难题,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是在生态“人才”上做文章。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坚实的人才支撑。近年来,我们在人才引进上,做了大量工作,下一步,要聚焦“生态文明建设人才”这个重点,着力发挥机构编制工作服务发展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指导我市相关研究机构健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研究机构,提升生态文明综合研究能力;另一方面,加大引进生态建设领域高端人才的保障力度,建立优秀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为提升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供组织保障。(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