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提升 科学管理
扎实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规范运行
今年以来,我县高度重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持续将其作为改善城乡面貌、建设生态文明乡村的重要举措和重点工程来抓,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实现常态化、规范化运行,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得到有效提升。
一、强化政府主导,全域统筹推进
自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启动以来,我县就明确了“政府主导、以城带乡、因地制宜、公众参与、市场运行”的工作原则,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副组长,各有关部门、乡镇(街道)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调度会议,研究解决推进中的各类问题。18个乡镇(街道)均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实行一把手直接抓、负总责,形成了完善的工作落实体系,彻底解决了农村卫生无人管理的问题。
我县始终坚持“查缺补漏、补齐短板”,实施“全域统筹推进”,致力打造“城乡环卫一体化升级版”,既在空间上,全面涵盖城区乡村“两个区域”,统筹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全民洗城行动”、“清河行动”、“美丽乡村建设”、“乡风文明行动”等多项工作;在内容上,重点突出路域水域“两个重点”,不仅针对生活垃圾,更突出路域、水域环境整治,全面清理城区、镇村、路域、水域的存量垃圾和卫生死角,整治内容更加广泛。近几年我县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成绩位居全市前列。
二、强化要素保障,破解制约瓶颈
一是不断增强资金保障。县财政将环卫一体化工作经费纳入县级年度财政预算,每年投入资金4500万元以上,用于设施维护和工作开展。在每年投入的资金中,确保不少于X万元用于“专项奖补资金”,根据各乡镇(街道)工作成绩予以奖补,极大的调动了工作积极性。
二是持续完善环卫设施。现有垃圾焚烧发电厂1处,日处理能力X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配备大型密闭式垃圾压缩车10台,切实实现了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建设城乡生活垃圾转运站X座,配备压缩箱体X个、小型挂桶车X台,配套大型机械清扫车、高压冲洗车、护拦清洗车、清污车辆X台;配备村级垃圾保洁车辆X余辆,设置垃圾桶X万余个。近期,我县投入X余万元,对部分损坏严重的环卫设施进行了更换,新购置清运车辆X台,垃圾桶X个。下一步,计划再投入X余万元,配套建设飞灰填埋处理设施1处。
三是强化环卫队伍建设。全县X个乡镇(街道)均设立环卫所,明确3人以上专职管理人员,做到组织、人员、地点、经费、制度“五落实”;各村居按照居民3‰的比例配备保洁人员,目前镇村保洁员达到X人。同时,成立了由20名专职人员组成的县级监督管理队伍,每天下沉村庄一线,对各乡镇(街道)环卫工作运行情况进行日常督导检查。
三、强化综合整治,提升环境质量
一方面,扎实推进各类专项整治活动全面提升城乡卫生环境。全面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以每年4月、10月为集中整治月,针对容易反弹的“三大堆乱堆乱放”“生活垃圾乱扔乱倒”等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实现了以专项整治带动日常环卫工作的目标,有效提升了镇村环境卫生面貌。同时,在城区开展“全民洗城行动”,动员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临街商户、居民小区等全体单位及个人,集中采取“洗+扫+冲+洒”的作业模式,对县城区城市道路、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各类工地、居住小区、单位庭院、景区、闲置地块及裸露土地等进行“搬家式”的大清洗、大保洁,全面改善城乡环境卫生质量,刷新我县颜值。
另一方面,抓好示范村创建。我县严格按照市里的有关工作要求,积极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示范村创建工作,研究制定了示范村创建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细化了创建标准,加快推进示范村创建工作。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已在某街道办事处3个村庄启动试点,计划全年完成20个以上村庄。
四、强化长效机制,确保规范运行
一是创新管理模式。我县在实现各乡镇(街道)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市场化运作的基础上,把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等580余万平方米保洁工作推向市场,实现了“管干分离、两级监督、提质增效”,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二是健全科学的运转机制。以乡镇垃圾转运站为界,转运站以下的镇村垃圾收集、转运由镇级负责,转运站以上的垃圾转运、处理由县级负责,明确了各环节责任主体,实现了责权统一,保证了工作有效开展。
三是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在县级层面健全了考核、暗访、日常督导、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等多种形式的监管机制。每季度对各乡镇(街道)组织一次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组织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进行一次集中检查,并委托第三方同步进行暗访,对工作情况进行综合排名,在全县范围内通报,连续两次排名后2位的,对主要领导进行约谈。
下一步,我县将认真按照省、市和本次会议的部署要求,学习借鉴先进兄弟县(市、区)好的经验和做法,措施再强化,机制再完善,标准质量再提高,扎实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不断提升规范化运行水平,全力营造干净、整洁、优美的城乡卫生环境。(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