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村位于XX县的北部边缘,距离县城X公里,距矿山镇驻地东北X公里处,为东经X,北纬X,海拔高程X米,系低山丘陵地带。东、北部环岭起伏,地势北高南低,整体自北向南倾斜,村前是由西向东流向的马会河,沿村西入东出越境。东倚东岭,恰如一道城墙对村形成拱卫之势,西部两山相对若门,开阔敞亮。南对南坡山,犹如一扇屏风在对面对峙,北靠北岭顶,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岗岭环抱村庄,靠山临河眺望,藏风聚气皆佳,矿产宝地朝阳。
XXX现有村庄面积X平方公里,户数X户,人口X口,居民均为汉族。村庄东距邑城镇白府村X公里,西距矿山镇史石门村X公里,南距矿山镇郭二庄村X公里,北距邑城镇南沟村公里。XXX村南行X公里至XX县城,北行X公里至沙河市区,东行X公里至XX市区,西行公里至涉县县城。省道邢(台)峰(峰)公路从村西X公里处自北向南穿行,褡(裢)午(汲)铁路从村东北穿越,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XXX村建于明朝洪武初年(约1368年)。初时,始祖李清风从山西洪洞县迁来,选择此地植柏树掘土窑而定居,始称“窑门”。因居地俗称石门,东、北、南三面岗岭,唯西面开阔若门,故以李氏姓定名为XXX村。原村址在今址之西,后遭水患东移至今址。李氏先祖在此拓荒造田,建窑而居,繁衍生息,一门独昌,开辟了艰苦创业的先河。历代XXX人以农为主,开煤窑为副,勤劳奋斗,扩建家园,形成初具规模的安居山庄。
建村后,明朝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XXX属西乡十二里,石门里。清朝康熙五十年(1711年),XXX属北乡(五里)得义里。宣统二年(1910年),XXX属宽区。民国初袭清制,属XX县宽区。1931年3月,宽区改称六区(五区),XXX属之。1936年并区后属三区(二区)。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占领,1944年8月属武东县三区。1945年XX解放后属XX县五区史石门乡,195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