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农民夜校”平台 点亮村民“夜”生活
今年以来,XX县XX镇聚焦农民群众文化需求,依托地方资源文化特色,创新打造“农民夜校”平台,通过政策宣传促提升、技能培训促就业、建言献策促发展等方式,为乡村文化振兴“充电赋能”。目前,XX镇“农民夜校”已覆盖XX个自然村,拥有志愿队伍XX支,推出专题课程XX余种。
一、坚持“问需于民”,汇聚服务群众优质资源
坚持“群众喜欢什么,夜校就提供什么”的原则,创新“农民夜校+”模式,以“送戏送影”下乡为依托,确保文化活动开到哪里、农民夜校就办在哪里,促进夜校建设与群众需求同频共振。
一是打造“线上+线下”两个阵地。创新搭建“镇村网络视频”互联系统,建立“XX”线上培训模式,覆盖全部自然村和全体党员。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电商直播中心、幸福食堂等重要阵地,选定托管地块、“吨半粮”田、村办企业等基础阵地,同步采用具备良好硬件设施的新村XX场所等共同参与建设,初步形成集乡镇党校主校区、X个行政新村分校区、XX个实地培训场所于一体的“XX”线下培训体系,通过接触式传授与技术交流、现场蹲点与手把手指导,保障群众就近就便培训学习。
二是灵活设置课程。以“群众点课+党委选课+讲师上课”形式,灵活开设理论武装、专业技术、文艺文化XX类课程套餐。根据关键农时、节庆活动等重要时间节点,明确“固定课堂、流动课堂、网络课堂、实践课堂”XX种教学方式。探索建立精选一个主题、推送一段视频、开展一次讨论、进行一次积分“四个一”夜校流程,通过志愿义诊、戏曲下乡、非遗展示等现场活动,实现课程内容受群众喜欢、为群众所用。
三是强化师资配置。与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