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返回首页
我是一名巡线员——冀北电力检修分公司输电专业技术人员朱亚林先进事迹
字数:2867 字 浏览:7851次 下载:0次
== 本文免费阅读 ==

  朱亚林,冀北电力检修分公司输电检修中心运检一班班长。作为一名野外作业的线路工人,作为一名都市里长大的当代大学生,他已在超高压输电线路上工作了近十个年头。
  朱亚林与同事们所维护的超高压线路,承担着北京75%的电力负荷,而总人口已近2000万的北京,在华北经济圈乃至全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分量都举足轻重。“无法想象高压输电线路损毁造成的后果,我们负责检修的任何一段输电线路一旦损坏,就要影响到北京至少十分之一人口的生活与工作,这是一份巨大的责任。”国网冀北检修公司运检一班班长朱亚林对记者说。

大学生成长为合格检修工

  2004年,23岁朱亚林从东北电力大学毕业后,不顾他人劝说,毅然投身到“苦脏累险”的输变电行业。面对别人的不解,他只简单的一句话:“学的就是这个”。经过岗位培训,他被分到了一线班组,“巡线、砍树、登塔、安装销子、擦拭瓷瓶、校正防振锤……”成了他的日常工作。
  一线班组的艰苦朱亚林早有准备。野外作业嘛,少不了风吹日晒。但实际工作中的艰辛程度,还是让从象牙塔里走出来的大学生始料不及。朱亚林所在的单位,维护着85条、8617公里500千伏超高压线路,分布在阡陌纵横的华北平原和高山大岭的燕山山脉。朱亚林的工作,就是维护线路设备的正常运行,他的足迹,也随着线路走廊蜿蜒伸展,遍布华北大地。太多的第一次让他刻骨铭心:第一次钻玉米地,又闷又热、浑身沾满毛毛虫,又痛又痒,玉米叶喇伤胳膊、脖子,疼得不敢沾水;第一次徒步进山区,荆棘遍地,下不去脚,花几个小时巡视一基铁塔;第一次过沟壑,眼看着铁塔就在眼前,就是过不去,愣是绕一个小时才跨过去;第一次去砍树,手上粘出多个血泡,疼得连筷子都拿不起来;第一次去验收线路,在几十米的高空线路上一走就是一天,晚上做梦都梦见在导线上晃悠;第一次去停电消缺,从白天等到后半夜一直停不下电来,回到班组还没休息2小时,就马上赶赴现场……这太多的第一次,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变成了常态,艰辛,构成了他工作生活的主色调。
  工作的第三年,朱亚林就担任了检修班的副班长,任务更繁重、责任更重大。到检修班组第一天就到神保双回线路参加安装防雷装置。每天负重30公斤以上的工器具材料爬行在涞源地区的高山大岭中,没有巡检路,他用脚自己开辟,没有暖汤热饭,他用矿泉水面包代替,没有床铺被褥,他就和衣卧地而睡……这边还没结束,他又投身到历时半个月的源霸双回停电检修中,每天早出晚归,随时应对作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调整作业方案,检查实施过程,总结经验教训,处处都精细安排,亲历亲为。

高压线上的技术能手

  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像一条条长龙在半空中蜿蜒,而导线内的强大电流,就像是关在笼子里的电老虎。朱亚林的工作,就是在“长龙”上作业,与“虎”共舞。线路上一些需要及时处理的小缺陷,不可能停电作业。带电消除缺陷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作业任务。野外、高空、带电、频繁、长期,多种时空元素融为一体,让超高压带电作业成为了一项艰险的挑战。
  朱亚林深知,要想驾驭超高压线路,必须掌握带电作业的本领。于是,他主动提出参加带电作业培训。过硬的理论、实践基础和超常的勤学苦练,让他很快拿下了地电位、等电位作业的资格。在实际工作中,朱亚林开始了与超高压带电体“零距离”接触的作业任务。在超高压电场的弧光闪烁、放电嘶鸣中消除故障、降龙伏虎。十年间,实施带电作业200余次,处理缺陷350余项。随着带电作业能力的提升,朱亚林还被聘为华北电网带电作业培训中心兼职培训师。2012年3月至6月,他组织、参与了带电作业人员比武的培训,所培训的队伍取得了全国第八届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带电作业比武团体第二名的佳绩。

技术创新 改变传统作业方式

  作为一个输电线路运维的新人,朱亚林知道,光有热情、干劲是不够的,必须依靠知识的力量,让自己的工作平淡却不平凡。为此,他开始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转换。他经常在白天工作后,夜晚独自点灯加班,他整理归档巡视资料、出具各种报告;他参与各种培训学习,系统学习线路运维相关知识;向老师傅请教、搜索各种文献资料、优化工作流程,革新工艺方法。
  他所主持的“减少500KV输电线路鸟害”QC项目获得2005年华北电力企业QC发布一等奖。他利用专业知识,研发了用于更换瓷瓶的专用卡具,随后陆续发明了阻止鸟类在横担筑巢的挡隔板,提高预绞丝缠绕质量的专用工具、提高盐灰密取样效率的专用工具,参与编写了《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生产规程条文导学》……。2013年5月,他所带领的班组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而他本人,也多次获得岗位技术能手、先进个人、优秀青年标兵、生产技能专家……。在他的带领下,一线员工的风采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
  尽管常年奔波在偏远的山野,但朱亚林过硬的理论素质和实践经验,还是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他逐渐以“输电专家”的身份,不断参与国家电网系统内线路专业的各类评估、走访、交流。2010年3月,国家电网公司准备收购巴西电网股份。朱亚林作为国家电网唯一一名输电专业技术人员,参与了项目尽职调查工作。在远赴巴西进行现场尽职调查期间,他穿梭于南美复杂多变的山野林地,1个月的时间走遍了大半个巴西,现场调查了4000多公里巴西输电线路资产。对国内外输电线路的运维模式进行了对比,对巴西输电线路资产作出了有效评估,为国网收购巴西电力资产做到了有效的技术支持。他为自己在国家电网“走出去”作出的努力而自豪,更让他高兴的,是他多年来练就的外线功夫,在国际舞台上有了用武之地。
  5月初,因项目组计划再收购一部分巴西线路资产,致使一个月的巴西现场工作计划延长10天。而这一变化,却推迟了自己早已安排好的婚期。而两年之后,他又因为十八大保电,在难以脱身的紧张工作中,他又错过了妻子的产期……

从“坐地日行”到“巡天遥看”

  在跋山涉水的巡线过程中,他在筋疲力尽走不动的时候,在铁塔近在咫尺而沟壑阻挡不能通行的时候,任务紧张而巡线效率低下的时候,他总会冒出一个类似幻想的冲动:能不能研制一种飞行器呢?顺着线路放飞之后就能把线路情况看清楚、带回来。如果能够实现,不仅可以提升效率,还可以彻底改变一线工人脏险苦累的工作,这是对传统作业方式的根本性改变。越想,朱亚林越兴奋。这个沉甸甸的梦想,也在漫长的工作中,不断发酵、成长。2009年,一个大胆的想法,以合理化建议的形式提到了公司领导面前:建议公司开展无人机巡线作业的研发。他的建议得到了高度重视,一个项目研发小组成立了,朱亚林成为研发中的重要成员。四年后,多旋翼无人机巡线技术开始在实践中应用。这一在国家电网系统内领先的技术突破,引起了多家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
  朱亚林的筑梦、圆梦,让跋涉在数十万公里线路走廊上的巡线工人们,看到了从“坐地日行”到“巡天遥看”的可能。在全网“无人值班”普遍推广之后,“无人巡线”的时代又向我们快步走来。朱亚林的一个梦想,点亮了改变传统作业方式的希望。
  朱亚林,一个普通平凡的输电人,一个扎根一线的大学生,十年的磨砺虽然寂寞,但寂寞的青春却更为出彩。他的奋斗与追求,给出了当代一线工人的美丽答案!

没有找到想要的文档没关系,可以——原创定制
如果不想充值,也可以——以稿换稿
温馨提示:
1、本站立足于原创,非会员单篇售价50元起,是本站注册会员,有足够的积分,作品会员价多少就扣减多少;
2、充值起点50元,多充不限;本着自愿的原则,充值不可退款或提现;如不想充值,可拿自己的最新原创作品交换;
3、无忧只搭建平台,制定稿件上传和下载规则,其他由上传人和下载人自愿进行,无忧不对稿件内容和质量负责;
4、无忧不保证平台稿件永久留存,请下载用户自行及时保留;
5、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拒绝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