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摸索 在读写中提高
——关于政工干部写作能力的调研
全面提高继承领导干部素质,是新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读书写作能力是基层领导干部工作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习近平同志在一次讲话中,谈了三个观点:一是领导干部要爱读书,二是领导干部要读好书,三是领导干部要善读书。这三项,最终要归结到工作能力上。对一个称职的基层领导者来说,必须具备能说能写,亲自动手写稿和审稿的能力。
近期,笔者有幸对基层干部的写作能力问题进行了一些调研。调研发现,写作是实现领导的重要手段,是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是做好领导工作的必要条件。目前,与新形势的要求相比,我们基层干部的写作能力还较低,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领导的报告,秘书的文稿,秘书指挥领导”的现象。这种现象,有损领导效能、威信和形象,助长了官僚主义、脱离群众之风。
事实上,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大凡成功的、率越的领导者,大多具有出众的语言才能和高超的写作能力,其中很多甚至是语言大师,值得我们认真地学习。我们老一代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那一个不是文式双全的典范。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工作中,亲自起草了大量的文件,广为流传,脍灸人口,成为重要历史文献。据胡乔木回忆,“毛主席领导新闻工作像领导作战一样”,仅在解放战争时期就为《解放日报》、新华社撰写文章一百余篇。在人民中享有崇高威望、机具领导魅力的周恩来,以办事认真,一丝不苟的作风著称。周恩来的讲演稿清晰周详,应对敏捷,很多即席讲话记录下来即是绝好文章。作为基层干部,更应该振奋精神,努力学习,加强宣传写作锻炼,努力提高工作能力,成为党所要求的优秀基层领导人才。
时下,一些政工干部有心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却不知从何起步。那么怎样才能有效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的宣传写作能力呢?笔者认为,路在脚下,听听写作课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摸索,在读写中提高。这里介绍几种方法,不妨试试。
一、强化理论打根基。文章要有理论深度,要有思想,写文章的人就必须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在日常工作和现实生活中,如果忽视理论学习,不但会阻碍自己政治理论素养的提高,写不出有理论功底和思想深度的文章,弄不好还会使自己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迷失方向。基层政工千部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一支骨干力量,写东西时必须对所掌握的工作进行战略的、全局的思考,必须对当前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理论分析和概括,加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与此同时,还必须帮助基层下属对在新形势下出现的许多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思想问题作出正确回答。要达到上述要求,如果对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一知半解戴,知之不多,是根本不行的。实际上,学习理论的过程,就是增强政治敏感性,提高辨别是非能力的过程,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过程。
二、读书看报积资料。多看书、多读报,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能从中学习他人的写作经验和写作技巧。我们在看书读报时,对重要的、好的文章要进行认真思考和分析,它好在什么地方,怎样立意,怎样布局谋篇,怎样开头和结尾,有哪些不足,假如换我来写这篇文章又会是怎样?这样一对照,差距出来了,自己也就慢慢有了提高。二是可以从中获取信息,积累各种资料。具体的积累方法:一是把自己读完一本书后的最大感想和书中的好语句记录下来,把它抄在本子上;二是把报纸上的有关资料,如好的观点、标题、典型事例,以及数据等感兴趣的东西记下来,条件许可时,最好剪集成册,分类保存;三是把自己在日常工作、基层调查和同他人聊天时所产生的好想法,他人的好语言记下来。这样长期坚持,对写好文章大有好处的。有句话说得好,写文章的过程就是收集、整理、研究和利用资料的过程。这话确实不无道理。
三、勤奋练笔熟生巧。在日常工作中,不少同志这样说:“我们想是想写,就是不知道从何写起。”笔者认为,不妨从写“火柴盒”、“豆腐块”,整理会议记录、情况反映开始,做到勤写、多写,并且长期坚持下去。有句名言说:“常看胸中有本,常写笔下生花”。基层政工干部在工作之余,可以进行新闻宣传和其他体裁的写作练习。对这一点,有些同志也许不以为然,看不起写“火柴盒”、“豆腐块”,结果是小的东西不愿写,大的东西写不来。其实,练练写“火柴盒”、“豆腐块”是很有好处的。通过练笔,不但可以锻炼我们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练习书写速度和字句规范,提高写作兴趣,避免出现不会写材料的情况,还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开阔我们的知识面,提高我们的文字表达能力。
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就是说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写文章也就容易得多了。在实际工作中,政工干部写的最多的是文件、工作总结、经验材料等,其写出来东西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写作基本功。基层领导干部只有振奋精神,努力学习,加强写作锻炼,才能适应新形势,不断提高领导能力,成为党所要求的优秀基层领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