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返回首页
潍坊印象
字数:2340 字 浏览:1366次 下载:0次
== 本文免费阅读 ==

  南去的列车,把我们带到了齐鲁大地,带到了这片人杰地灵的世界。窗外,满眼勃勃生机:冬小麦已经开始收割,黄色的麦田像刀割一样整齐划一。更令人新奇的是麦子种到了树林里。绿色的树,黄色的麦,齐刷刷,鲜艳艳的。绿色的路旁林带,以杨树为主,更有茂密的松林和一些叫不上名字的树种点缀其中,相映成趣,赏心悦目。潍坊的绿化确实令人叹为观止。公路两旁、居民小区,城市广场,甚至房前屋后的人行小路,墙根、沟边,到处长满绿茵茵的经过修剪的绿草和鲜艳的花朵。植物的品种繁多。高大的梧桐迎风摇摆;柔美的垂柳婀娜多姿;挺拔的白杨耸入云端;苍翠的松柏庄重稳健。潍坊的城市道路特别宽敞,设计独特的园林小品,让游人流连忘返。潍坊,处处呈现出一排人文的指挥和勤勉的魅力。
  天道酬勤。在我们的参观学习中,我们感受最深的是山东人的勤劳。没有勤劳的双手,怎能创造出另世人瞩目的业绩。说到勤劳,山东寿光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的事迹,让我们感动的流下了热泪。当我们听到和看到三元朱村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当年17栋蔬菜大棚遭受众人非议的时候,当我们听到当年这17 个大棚里结出的黄瓜引起整个寿光人、潍坊人的强烈关注,价格一路攀升到20元一斤的天价时,你想到了吗?我们这些通榆人已经吃了近20年的山东的反季节蔬菜了。尽管我县也有蔬菜大棚,但越来越多的山东蔬菜光顾了我们的菜市场。
  王乐义,一个力排众议,在17个党员干部中首创反季节蔬菜大棚,为全国蔬菜产业发展立下了新的里程碑的人:一个担任了多年的村党支部书记,大公无私、受人尊重的老人;一个曾经做过直肠癌手术的重症患者。令人难以想象的是他带着病痛的身躯,做出的突出业绩。
  每个人都有梦想,但是每个人的梦想不一定都能实现,而王乐义的梦想实现了。成功是酸甜苦辣积累的过程,王乐义带领三元朱村党支部成员大力推广蔬菜大棚产业,使三元朱村的乡亲们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平均每户存款都在50万元以上。王乐义的成功祈祷了巨大的轰动效应。据潍坊市党校的老师讲,每年各地都有100多个团体到潍坊学习,到三元朱村参观。三元朱村的蔬菜产业发展带动了潍坊乃至寿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听到王乐义创业之初的艰辛,无不为之感叹。直肠癌手术后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他带领支部成员冒着严寒,来到辽宁省瓦房店的小山村,三顾茅庐向一位农民学习冬暖式蔬菜大棚种植黄瓜的技术,回来后,全村群众听说建大棚种蔬菜几乎都反对,他反复做工作,最后甚至说,谁不上大棚就撤职,开除党籍。他反复做工作,几经周折,好歹上了17个大棚,整的是家人不和,邻里反目,甚至编出了顺口溜:乐义嘲,乐义疯,要用好地建大棚。在“狂轰乱炸、含沙射影”的反对声中,寿光诞生了中国最大的菜篮子,时间是1989年末。
  在《农民的儿子王乐义》一书中是这样描写的:1989年12月24日,三元朱村的第一批悦动黄瓜上市了。那黄瓜,头顶着黄花,通身翠绿,不用不敢开口咬,看着就喜人。开秤每公斤20元,没人砍价,没人嫌贵。一气儿卖到春节。那段日子里,来买黄瓜的车排成了一条龙,一天到晚喇叭声不断,三元朱村天天想过年,比过年还热闹。
  当我们参观三元朱村时,坐在汽车商,路两旁是白茫茫一眼望不到边的闪着银光的塑料大棚。此时,应该用蔚为壮观来形容了。车上的人望着窗外的蔬菜大棚,不断发出惊叹的声音。
  现在,我们已经置身于这片“海洋”中了。来到了三元朱村村部,在村部的二层小楼里,我们听到了村负责人对三元朱村的介绍,观看了关于王乐义的先进事迹的电视录像。
  6月15日下午4点多钟,我们荣幸地见到了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嘿嘿的脸膛,憨憨的模样,朴实的言语。在讲话中,一口一个,“们三元朱村”一口一个“乡里乡亲”,我想,不管走到哪里,也不管他得到了怎样的荣誉,他都不会忘记他的三元朱村,不会忘记他的乡里乡亲。最让人感动的是他的无私。1979年,王乐义把公社“戴帽”分给女儿月荣的招工指标给了更需要的一个村民,16岁的女儿想不开,喝了农药,没能救过来。在乡亲们的面前,王乐义含着眼泪说,孩子小,不懂事。夜里,他跑到了女儿的坟前,谁家父母不心疼自己的子女啊,但是,咱不能做让人戳脊梁骨的事……
  王乐义就是这样带领他的乡里乡亲靠勤劳、智慧让三元朱村出了名,三元朱村的崛起让寿光出来名,让山东名扬天下。在学习期间,我们参观了“中华之最”蔬菜批发大市场、中国西瓜第一镇----窑沟村,又来到了前儒林村农副产品加工出口企业、青州市黄楼镇花卉基地以及得利斯和希尔顿集团。
  应用科学技术,对我们来说,似乎还有些不习惯,但是在潍坊,给我的感觉,利用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已成为家常便饭。在这里,处处可以看到科技普及的标牌;处处可以听到应用新技术、新品种的声音。就连王乐义蔬菜大棚的朝向角度都是经过深入研究后定位的。更不用说从以色列引进的现金的微滴灌管、定时记肥器、紫外线杀虫灯、调和光线遮阳网等等。王乐义的三元朱村非常重视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一进村,大门的两侧的门柱上写着两行红色的大字:靠科技走向世界,获信息繁荣经济。三元朱村有科普画廊,村部有教室,黑板上还残留着前几天讲授的黄瓜栽培技术的字迹。村里竟然有一座科技大楼,它耸立在蔬菜大棚中间,显得那么高大,雄伟。而王乐义与一些外国专家的国际农业科技培训中心正在筹划建设中。
  是什么启动了三元朱村人神奇的脚步并染绿了这原本枯黄干瘦的土地呢?王乐义的回答是,科技。是身怀科技的教授们把我们的农民领出了穷窝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三元朱村得到了强有力的验证。
  势不可挡的经济强势,令人羡慕,让人倾倒。她像一朵开放在百花中的绚丽奇葩,过目难忘,无可比拟。怎样挖掘我县的优势来抢占市场呢?商机无限,只要我们振奋精神,善于发现我们的特长,善于克服我们的弱点,成功也会青睐于我们的。

没有找到想要的文档没关系,可以——原创定制
如果不想充值,也可以——以稿换稿
温馨提示:
1、本站立足于原创,非会员单篇售价50元起,是本站注册会员,有足够的积分,作品会员价多少就扣减多少;
2、充值起点50元,多充不限;本着自愿的原则,充值不可退款或提现;如不想充值,可拿自己的最新原创作品交换;
3、无忧只搭建平台,制定稿件上传和下载规则,其他由上传人和下载人自愿进行,无忧不对稿件内容和质量负责;
4、无忧不保证平台稿件永久留存,请下载用户自行及时保留;
5、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拒绝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