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乌蒙山连片扶贫开发 加快盆周山区发展
xx是国家乌蒙山片区连片扶贫开发县,也是四川仅有的9个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之一。近年来,xx坚持以“生态发展、绿色崛起”为取向,做大做强生态产业,大力培育生态文明,全县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生态基础不断夯实,社会民生持续改善,人与自然更加和谐。正如陈文华副省长批示:“xx县经济建设、生态建设两手抓、两不误、双丰收,创造了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同步并进的鲜活生动经验”。
xx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同扶贫开发融合共建,实现了城市大发展、民生大改善、城乡共繁荣的蝶变,xx的生态发展之路对盆周山区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实施乌蒙山连片扶贫开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近年来,xx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全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特色农业、传统工业向新型生态工业、传统服务业向以休闲养生、旅游度假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转变,正在实现由生态资源大县向生态经济强县的跨越,逐步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盆周山区经济发展新路子,得到了全县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可。
(一)坚持绿色发展是加快盆周山区发展的最佳取向。xx县与省内多数盆周山区县一样,承担着长江上游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屏障的重要功能,其自然状况、资源情况和经济发展程度在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区都具有显著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坚持生态发展、绿色崛起的发展取向,紧紧抓住省速丰林工程、川85—4工程、世行贷款造林项目、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全省林业产业制度改革试点等机遇,全县森林覆盖率从l981年的l4.3%提高到现在的77.34%,平均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特别是近5年来,森林覆盖率每年提高4个百分点,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居全省前列,被誉为“绿色明珠”、“天然氧吧”。2010年成为全省首批省级生态县,并作为山区生态县创建样板,在“四川生态区域创建与生态文明建设研讨会”交流发言,为其他盆周山区县开展生态建设提供了经验。
(二)产业转型升级是加快盆周山区发展的必由之路。2012年,xx县被列为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和限制开发区,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明确提出了转型升级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传统落后产业向现代高端产业转变,走出一条符合盆周山区的生态发展道路。一是以现林竹、茶叶、猕猴桃、林下养殖、林下种植、生态水产等6大类30个代农业示范园区为载体,建成各类特色产业基地近165万亩,传统农业正逐步向现代特色农业转变;二是以绿色、循环、低碳为要求,在围绕传统的纸浆、竹木板材产业不断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基础上,不断推动有机茶、生态食品加工业发展,形成了精制茶3900吨,出口魔芋精粉加工300吨的生态食品产业,传统工业正逐步向新型生态工业转变;三是以川西南xx竹海景区为核心,培育了桃源山居新农村综合体、农耕博物馆、《乌蒙沐歌》实景剧、xx美术馆、四川省政府文史研究馆xx文艺创作基地、天适樱花园等新兴旅游和文化载体,传统服务业正逐步向生态养生•休闲度假现代服务业转变。2013年底,xx县绿色经济的比重达到70%以上,为其他盆周山区县发展生态经济提供了示范。
(三)推进城镇化建设是加快盆周山区发展的重大机遇。长期以来,xx县长年外出务工人员7万多人,占全县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每年约5000多务工人员返乡进城购房定居或就近迁到集镇,城镇化率每年提高近3个百分点,城镇化进程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手段。xx县瞄准这一重大机遇,聘请北京清华、四川城乡等多家国内知名设计院,按照“山为骨、水为脉、绿为魂”的理念,规划了占地4平方公里的县城新区。目前,G213绕城线、新区主干道、生态河堤、滨湖公园已基本建成,医院、学校、商业综合体等城市基础设施正加快推进,溪谷漂流、樱花主题公园已经建成并接待游客,短短 二、三年时间城市新区主骨架已基本搭建。新城建成后,预计可解决就业2万人以上,这为城市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也为其他盆周山区县推进城镇化提供了样板。
二、xx县扶贫开发面临的挑战
xx县农村扶贫问题“面广人多程度深”特点突出,因灾因病致贫、返贫问题突出,贫困代际传递问题突出。按照贫困新标准,全县仍有44个贫困村,分布于全县7镇12乡。贫困户9471户、贫困人口3.04万人,分别占农村总户数和总人口的l5.67%和14.51%,贫困发生率比全国高出6.0l个百分点,在乌蒙山片区38个县(市、区)中属省重点县。同时,全县至今不通高速路,县内公路总里程短、等级低、断头路多、通行能力弱,生产资料及林竹资源运输成本高,严重制约相关产业的发展和贫困群众增收;全县基本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仅为22%,尚有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6万余人,农村危房3530户,35个村从未实施过农网改造,文化、教育、卫生、环保等公共服务设施仍较落后。要做好xx县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还需要付出长期而艰苦的努力。
三、对盆周山区扶贫帮扶的政策建议
xx县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为了保护生态而丧失和牺牲了无数发展机会,放弃了许多“三高”项目,关停了占县财政三分之一的规模以上煤矿企业9家,财政压力明显高于周边生态建设较慢的区县。1997年越温扶贫达标后,没有享受老、少、边、穷等政策,加上受自然条件、经济基础、交通区位等制约,发展十分艰辛。特别是在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政策扶持。因此,建议向这些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区县倾斜更多的扶持政策,以加快生态省建设进程。
第一、要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制度。根据“中央财政加大生态补偿相关转移支付力度”的政策,建议按照全国经济发展的平均水平对xx县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作出的贡献进行补偿,建立省级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依据各区域空气质量、水资源断面检测、负氧离子含量等指标体系,分区域、分行业制定生态补偿或奖惩政策。同时,细化生态补偿措施,将涉及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资金、项目进一步向xx这样的盆周山区倾斜。
第二、要加大对盆周山区县的支持力度。一是建议在确定财政转移支付政策时,将乌蒙山片区扶贫开发作为一个单独的因素下达,同时提高各级财政对连片扶贫开发县的均衡性转移支付额度和基本财力保障资金额度,形成中央、省、市三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共同支持盆周山区县的格局。二是在县财政按比例保障扶贫投入的前提下,国家、省、市安排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建设项目,不再要求县级财政配套资金,并逐步取消基本公共卫生、基本药物补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中小学生生均公用经费等项目的县级配套资金。三是建议加大对盆周山区县交通建设的扶持力度,支持盆周山区畅通联网工程建设。
第三、要加快政绩考核指标转型。建议建立以资源有偿使用、生态环境补偿、绿色GDP考核评价为重点的发展政策体系,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县的生态环境保护,针对我省盆周山区县,可参考广西省对金秀县的考核标准,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旅游产业、城镇化率等指标的考核权重,逐步实行差别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