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文化既需“新生”更需“克制”
字数:1350 字 浏览:1031次 下载:1次
一年之计在于春,百节之首在于“年”。
春节是中华民族极其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是人们预祝美好未来、追求幸福生活的重要“仪式”载体,不仅负载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和人文伦理色彩,也承载着亿万中国人的情感聚合。春节俗称“年”,旧称“元旦”,是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特指农历正月初一,其蕴藏着“一元复始”的重要意义,正如《玉烛宝典》所载:“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上日,亦云正朝,亦云三元,亦云三朔”。“年”的含义最早起源于我国农耕文明,以谷物的生长周期为一年,而后逐渐演变成了“岁”的代称。“岁”原是一种收割工具,用于杀牲祭祀预祝丰收,而后才有了“年岁”的概念,产生了过年的习俗。1949年9月27日,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正式把农历正月初一定名为“春节”。
春节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折射着社会生活的万象形态,构建着个人幸福感与政治体制有效性的关联,承担着重要的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它是由一系列关于社会团结、和谐、幸福的话语及其行为,以及建立这种话语体验和行为的政治基础所构成的。纵观国内,每年的春节都展演着家家户户敬重上天、子子辈辈敬重祖先、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的仪式活动和热闹景象,不仅强化着重亲奉孝的政治社会观和“人与自然”的政治社会意识,也建构着“等级有序”的礼仪规范和体现着和谐幸福的政治社会伦理。随着文化多元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扩张,文化中心论和权威主义传统思想观念被解构,春节的这种特殊传统文化属性也随之弱化,成为了一种为构建公民对政治体制认同的策略工具。
春节文化呈现新的含义和形式是必然趋势,但也要加以保护克制“腐朽文化”侵蚀。我们的确不应该固守地被动地保护着具有封建迷信的传统活动和“年味”,而是要在纷繁复杂的经济社会中创新地发掘“新生”的文化轨迹和理性地克制“腐朽文化”肆意妄为。一方面我们必须承认这些新生的屡见不鲜的过节方……
== 以下隐藏内容需要投稿或充值方可查阅 ==
温馨提示:
1、本站立足于原创,非会员单篇售价50元起,是本站注册会员,有足够的积分,作品会员价多少就扣减多少;
2、充值起点50元,多充不限;本着自愿的原则,充值不可退款或提现;如不想充值,可拿自己的最新原创作品交换;
3、无忧只搭建平台,制定稿件上传和下载规则,其他由上传人和下载人自愿进行,无忧不对稿件内容和质量负责;
4、无忧不保证平台稿件永久留存,请下载用户自行及时保留;
5、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拒绝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