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返回首页
表演艺术论文——浅析音乐手段在话剧中的多元运用
字数:7374 字 浏览:1124次 下载:1次
== 本文免费阅读 ==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变迁,话剧舞台演剧形式日益多样,其中所运用到的艺术手段也越趋多元。在当代话剧中,我们常可以看到运用音乐元素强化和渲染剧作的时代背景、主题立意、人物情绪,或者营造特殊的舞台气氛,增强舞台的听觉冲击力等。本文阐述了话剧中的音乐手段,结合理论与实践案例,分析了话剧与音乐在当代的碰撞与融合、音乐手段在当代话剧中的运用,并就话剧中运用音乐手段所需要注意的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关键词:话剧;音乐手段;音乐元素;多元化;
前  言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传承基础上谋发展,在发展中实现新的追求,是人类文明前行的力量所在。“中国的早期话剧是指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出现的‘新剧’,是中国戏曲与西方戏剧形式在中国的移植。”(1)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下舞台上话剧的表现形式更为多元,表演手段也更为多样,不再仅仅局限于人物对白和人物行动,而是出现了更多元化、多元素的融合交流,从一种小综合艺术变为大综合艺术。尤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话剧演剧形式的创新,一些形式新颖的音乐元素加入到话剧之中,为话剧增添了生机与活力,台湾戏剧泰斗吴静吉说:“现在的话剧,既有传统戏剧的延续,又有试验的剧场,总的是呈多元化趋向发展。”(2)         
在我的初、高中和大学的学习阶段,我一直接触着较为系统的音乐知识。同时,通过在演艺专业三年学习,我更明白了什么是话剧表演。本着对音乐与表演艺术的热爱,以及对当下话剧发展现状的探索的兴趣,在此就我所学所知,浅显地谈一谈音乐手段在话剧中的运用。
一.何谓话剧中的音乐手段
话剧吸收了西方戏剧文化的优秀精髓,结合中国传统戏曲的精华,“它的产生是中国古老戏剧的一场革命,打破了中国戏剧发展中“戏曲一元”的千年格局,形成了我国现代戏剧“话剧一戏曲”二元结构的新生态,”(3)我们都知道,话剧是戏剧艺术中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其主要表现手段是人物对白和动作。在传统的话剧表演手法中,多以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为叙述手段,再配以少量的背景音乐和音效,而现在为了达到特定的艺术效果,更好地满足现代观众的审美,创作者开始频繁借助音乐手段,以期望达到较为理想的戏剧效果。 
话剧运用音乐手段的具体形式,基本可分为人声演唱、器乐演奏、主题性音乐和戏剧性音乐等,著名戏剧家曹禺先生曾说:“音乐欣赏可以启发你的想象,使人更加崇高和纯洁,”(4)对于话剧中的音乐手段而言,它们的存在有着不同的作用,如主题性音乐的存在大多数是为了烘托主题、深化情感,而戏剧性音乐的使用大多是为了更好地推动情节发展、规定情景的准确以及演员情绪的连贯等。像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话剧《雷雨》,序幕中就引入了巴赫音乐的“复调”语言结构,这是曹禺在1934年的原著里规定的,除了复调,《雷雨》里还出现了双排键模拟管风琴的声音、巴赫大弥撒音乐《屋内静寂无人》,还加入了九人唱诗班。正如周有光先生所说:“找到音乐的规律,就能够找到话剧的音乐性规律。”我个人认为,找到话剧中的音乐性可以使得人物刻画更加富有生命力,使得话剧语言中的情感更加饱满。
二.音乐手段在话剧中的主要运用
    话剧发展初期,音乐在话剧中的使用还相对边缘化,但作用仍值得关注。在舞台上建立“相逢”“相思”“别离”等规定情景时,哪怕只有一把二胡、一架古筝,就可以用简单的旋律来为情景作烘托。随着社会飞速发展和观众审美趣味的变化,音乐在话剧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和灵活,其作用和价值也逐渐彰显。
1.控制戏剧节奏 
音乐属于节奏性很强的时间艺术,音乐所包含的节奏与速度往往可以带给戏剧更新颖与有趣的变化。音乐所呈现出的节奏一旦深入到演出中,配合戏剧自身的节奏,其舞台节奏往往会得到更为鲜明的体现。音乐能发掘并表现出特定场合和环境气氛中独有的韵律和节奏,控制戏剧节奏,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的作用是独特的,是无法代替的。话剧《立秋》第二场,马鸿翰与戏班老板商定戏单,马鸿翰正在琢磨刚才提到的那位唱《清风亭》的冯老板时,随着下人一声“老爷”的呼喊声,音乐骤起,紧张而激烈的音乐让人们的心都提了起来,下人再把烧毁的匾抬了上来。这段音乐音效的运用,恰如其分的把音乐节奏与情节发展结合了起来,一瞬间通过乐音节奏抓住了观众的心。又如在大二时期的国内经典话剧表演阶段,我饰演的是《家》里面的梅表姐,在和表嫂对白开始前还有一段时间的行动,最开始演的时候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去把握这里的表演节奏,总是过快或过慢的演完然后开始与对手的对白,同学们都说看着很别扭,我尝试着自己去设计行动线,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后来我加入了一段节奏舒缓的古筝,让自己跟着音乐的节奏去把握表演的节奏,没想到收到了意外的成效,表演的行动线也变的更加顺畅。
2.增强戏剧表现
话剧中的音乐紧紧围绕戏剧情节展开,是重要的戏剧性音乐特质之一,根据剧情发展的需要增强演员自身的内心活动、外化人物内心。话剧中的音乐,通过特有的方式与手段,有效增强了戏剧的表现力。音乐有其特有的渲染力,可以利用音乐速度的快慢、节奏的缓急、旋律的起伏、力度的强弱、音色的对比、调式与调性色彩的异同等等变化,来造成不同的感情气氛,显示戏剧情节的发展起伏和对比。以我个人的真实感受为例,在毕业综合汇报中我排演了情景表演《永远的格桑梅朵》。《永远的格桑梅朵》节选于军艺排演的话剧《我在天堂等你》,讲述的是老奶奶雪梅坐在摇椅上拿着旧照片,回忆着当年她还是进藏女兵时,进藏途中遇到的艰难险阻。因为我饰演的是老太太雪梅,距离我现在的年龄差距太大,在尝试了服装发式道具都备齐的情况下,我始终找不到人物感觉,于是我开始寻求音乐音效的帮助。在开场前,我选择用一段简单的音效,舒缓而具有故事性的纯弦乐音效把我拉入规定情景中,我知道,音乐起到了很好的心理暗示作用,让我一下子进入这个回忆的规定情景,觉得自己真的是那个捧着老照片回忆往事的老太太,随着音乐在表演过程中我很好的忘记了本我,实现了角色与自我的统一,还记得克尔曼在《作为戏剧的歌剧》中所言: “尽管诗歌的适应性很强,意义明确,但即使最富激情的念白也只能在受限的感情层面上发挥效用,而音乐却可以自然而然地超越这个层面。音乐能够极其直接、单纯地呈现感情状态和感情层次。”(7)我相信,是这段音乐协助我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
3.巧妙承接转场
音乐音效的使用可以给剧情带来充分铺垫,让观众能更直接更快速地进入规定情景,避免演出中规定情景转换时发生冷场的尴尬,巧妙地起了起承转接的作用,如莎士比亚最著名的喜剧戏剧之一《仲夏夜之梦》,从第一幕的城中到第二幕的森林中,关于表演过程中规定情景的转变它就选择用鸟声,树叶的沙沙声为转场手段,直接地选择音乐音效作为转场手段告诉了观众场景的转换。 再比如当代话剧《琥珀》,这一部由演员刘烨、袁泉主演、孟京辉导演担任导演,姚谦担任音乐总监的多媒体音乐话剧《琥珀》,讲的是一个自然博物馆的解说员小优整天和恐龙为伴,在丈夫离奇去世后,心脏被移植到了一个傲慢无耻的男人高辕身上,他们各怀目的相识、互相折磨却又互相相爱。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快结束时候,本来场景是在医院,为爱所伤又被爱拯救的刘烨从雪白的病床上爬起,轻轻地走到舞台的右侧,站到一束光里,疲惫而又脆弱的挂着微笑,轻轻地唱起了《琥珀之歌》。场景从医院瞬间转换到一个虚拟的时空,就像天堂一样美好的地方。袁泉把头搭在他的肩上,那一刻,我看到了平静的幸福、恬静的美丽。
4.着重渲染气氛
在话剧排演过程中,我们发现有时只需一段音乐或一组音响便可轻松达到渲染气氛的作用,获得良好的演出效果。如我个人非常喜欢的话剧《罗生门》,剧中的音乐除了采用多媒体播放外,更多的是演员在换下场后自己充当音效师在台侧现场敲击或演奏。开幕曲是苍凉的、悲愤的,提前预示以及给观众做心里铺垫。樵夫开始进山时的音效,诉说真相时的电闪雷鸣,节奏紧凑的锣鼓.快板都是演员自己利用下场与上场的空档来形成,一开始使用的小快板,给人轻松欢快的味道,后来逐渐变得紧张,也更加紧凑,恐怖的气息越来越浓烈,随着樵夫先后看到女人的帽子、武士被踩坏的帽子,直至看到武士双手指向天空的尸体的恐怖画面后逃跑报官,音乐里面的恐怖元素彻底被释放了,让人后背感到阵阵凉意。在强盗和武士打斗的几分钟里,音乐的节奏感自始至终都紧绷着观众的神经,强盗每刺一剑,音乐的音调便适时的有一个剧烈的提高,武士每次快要刺中强盗的时候,音乐的频率都会随之变快,两个人在打斗期间,招招致命,紧张激烈、节奏感极强的配乐,将强盗和武士两人的内心想置对手于死地的急迫感刻画的淋漓尽致,将人性残忍的一面毫无保留的展现出来,同时也牢牢抓住了观众的眼睛。
5.有效烘托主题
话剧以戏剧故事为主要内容,里面往往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深沉的情感,每一个作家的作品都蕴涵着作家本人的创作个性、艺术气质以及思想倾向。在话剧中引入音乐元素,还能在关键时刻有效烘托主题。比如北京联合大学10级影视表演班毕业大戏《妞妞》,在剧终前使用了歌曲《飞的更高》,以此来体现主人公妞妞想在大学毕业以后回乡创业的理想。在昂扬的歌曲声里,观众们感受到妞妞的决心和让理想飞翔愿望。当然,也会有人说,如果不运用歌曲而通过其他的方式比如肢体演员,比如内心独白,可以么?当然可以,但是歌曲的运用却比其他的手段有更直接的效果,同时音乐对于观众的听觉神经的调动也更为积极,能让观众注意力更集中在舞台上。还记得在2014年学院的综合展演季,戏剧系的非毕业生综合汇报《杨帆启航2014》,我有幸成为节目《中国梦》的负责人。在定稿后,我们加紧排练,中国梦的主题无庸置疑是国家、是人民、是中国梦。这个节目雏形出来以后,我开始寻找背景音乐,可配完以后总觉得缺点什么,翻看了歌单很久,我找出了歌曲《歌唱祖国》放在了节目的最开头,再次进行排练的时候老师和同学都说效果非常好,使主题更加清晰,也更加深入人心。
除此之外,非乐音的运用也是话剧中不可缺失的重要部分。由于文章篇幅所限,这里不再展开。
三.话剧与音乐在当下的碰撞与融合
话剧舞台表演形式从最初配有简单音效,到后来田汉开创的“话剧”加唱的艺术表现手法,诸如田汉创作的《回春之曲》等,再到现在加入多种音乐元素,话剧音乐的功能和运用随着戏剧的不断完善而逐渐摆脱盲目性,当代话剧甚至还出现了新的分支——“音乐话剧,”音乐话剧是厦门歌舞剧院在排演传统话剧的基础上添加多种音乐元素的一次全新的尝试,借助音乐作为话剧中的一种表现手段和形式,为话剧表演创作插上了更为自由的翅膀,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季国平曾表示:“中国戏剧应该有自己的特色,何必要依附人家的音乐剧呢?希望在未来我们可以自豪地讲,话剧是外国的,音乐话剧是中国的。”(5)
1.更为多元的音乐手段
从中国话剧发展的初期、成长期、成熟期,一直以来配有音乐的话剧演出始终没有间断过,随着中国历史的不断变革前进,中国的话剧艺术也有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革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前行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在传统话剧的舞台创作中,我们虽然也讲综合,但只是演员的表演加上布景、灯光、道具等成为的简单性综合,而我们现在所要追求的则是一种多种艺术融合思维方式碰撞的大综合,是一种更加复杂的综合。我们发现在当下的话剧舞台上,音乐的作用不但没有削弱,而是越来越灵活地参与到话剧艺术的创造当中,它把观众从“写实”的“情感共鸣”的情境中引导转移进入“写意”的“诗情哲理”的意境中,使音乐通过不同的音乐节奏和音乐语言,来表达话剧表演中的节奏,迎合故事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场景,从某种程度上说,音乐在当代话剧中已经被越来越广泛的使用。
在第二届“乌镇戏剧节”,田沁鑫导演的《青蛇》作为开幕大戏,除了美仑美奂的画面和精彩的表演外,其话剧中的元素化、音乐化倾向颇为明显。《青蛇》源于浙江杭州的民间传说《白蛇传》,讲述的是白蛇白素贞修炼成人形后与许仙缔结姻缘的曲折而感人的爱情故事,《青蛇》采用的音乐是来自何训田的《春歌》,歌曲融入了佛教元素和江南小调的曲调风格,与《青蛇》的故事主题相符合。由于故事的主线是从宗教和人间七情六欲的矛盾而产生,且故事来源于江南西子湖畔,因而在这里,音乐的创作基础为中国的传统五声调式,音乐一出来就给人予画面感,眼中浮现的是江南水乡的柔美、江南女子的清丽,“绵绵杨柳风、悠悠西湖水”给人以心灵的洗涤。
2.音乐话剧的出现
音乐话剧作为一种新型的话剧演出样式,由厦门歌舞剧院于2006年初付诸舞台实践,它并非现代舞台戏剧模式的简单视听组合,它是一种既有话剧台词对白又有歌剧的声乐叙述,既包含了有音乐剧的抒情旋律又融合了舞剧的肢体语言的新型演剧形式,在多专业交叉融合,多形式鼎力烘托中,纵情渲染戏剧主题,以达到综合视听呈现的全新欣赏形式,戏剧评论家李春喜说:“在音乐话剧中,音乐无疑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叙事、抒情作用,但和单纯热烈的载歌载舞不同,音乐话剧在思想情感和人物关系的结构表达中,注入了深刻的人文思想,能够叩问灵魂,引起心灵的震颤,进而开掘人性的褶皱,这也是其舞台表达不同于音乐剧的部分”。(6)
2010年,在波兰著名音乐家肖邦200周年诞辰之际,中国国家话剧院提出了以音乐话剧的演剧形式来展现这位伟大的音乐家不朽的一生,并邀请钢琴家李云迪来饰演剧中“钢琴肖邦”部分,同时,音乐话剧《肖邦》也是2010年“国华之春”压轴大戏以及唯一一部首演剧目,这些都足以证明在当代话剧舞台中,新生的音乐话剧已有一席之地。2014年5月,第21届中韩日戏剧节,厦门歌舞剧院以音乐话剧《老宅》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该剧除了诗化意象的导演手法、美轮美奂的舞台设计以外,更以抒情优美的音乐和直入人心的吟唱,生动再现了闽西大宅院的浓浓风情。再如“狄更斯”时代《雾都孤儿》,五个演员在短短90分钟内迅速变换26个角色,同时充分把极富感染力的和声融入其中。又如孟京辉导演的《琥珀》,除了加入男女主角的精彩演唱外,还邀请张鲁一参与小提琴现场演奏。再诸如《爱德华的奇妙之旅》、《我就乐意这样寂寞了》、《雁叫长空》、《停一停,等等我们的灵魂》等越来越多的音乐话剧,使得话剧舞台上出现了更多形式各异、魅力独具的新作品。
迄今为止,尽管舞台上推出了不少音乐话剧,但音乐话剧依然还不能称作一种已成熟的演出样式。对此,各界也有不少争论,包括音乐话剧究竟是什么?某些戏不够、音乐凑的情况如何改变?音乐话剧能不能独辟蹊径走出属于自己的路?但无论如何,音乐话剧的出现,给话剧舞台带来了新鲜的气息,我相信,它在今后也会越来越成熟,最终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四.我认为话剧中运用音乐手段需注意的几方面
1.音乐手段运用要恰到好处、恰如其分
音乐手段在话剧推动剧情发展、转场衔接、渲染氛围以及增强艺术感染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这些是需要建立在音乐手段运用恰到好处的基础上,如果音乐使用不当,与戏剧主题不相契合,便会产生反作用,反而弱化效果。我还记得《歌星与星星》这部剧,里面的音乐元素及演员表演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完全把它当成一部爱情剧来看待,但是最后我在看完整部局并查阅资料以后发现它其实想表达的主题是叩问一个人生死究竟是用脑死亡、心脏死亡还是灵魂死亡来判定,但是全部音乐的使用相当轻快且多以爱情为主题,以致于综合到剧中去看却发现它既没有起到预期效果,反而给观众以错误导向。
再如我毕业大戏排演的《永远的格桑梅朵》,最后一段队长掉入悬崖前的独白部分直到节目结束,最开始我用的是歌曲《天上的星》,但是不管是队长掉入时还是我最后独白点明主题时,情绪永远是断的而且情感上不去,后来,老师给我的意见是再去寻找更加合适的背景音乐,后来我用了女声最简单干净的哼鸣,以烘托这一时刻灵魂的纯洁高尚,伴随台词“不管时代怎样变迁,社会怎样发展,我都敬重那些以生命为旗、灵魂为足,终生行走的人,他们,就是盛开在雪域高原的格桑梅朵”,从而使得这个结尾更有力量,更能直入人心。
越来越多的实践经历告诉我,音乐手段恰到好处.恰如其分的运用可以给表演锦上添花,反之,过多的强加音乐元素,甚至出现戏不够、音乐凑的情况,会导致画蛇添足的反作用,对演出效果造成不良影响。
2.话剧为主、音乐为辅、主辅结合、相得益彰
对于话剧而言,音乐手段起到的是协助、辅佐的作用,其戏剧本体依然是话剧本身。因此,话剧创作中所运用到的音乐需要建立在剧本思想、内容都统一的情况下,在规定情景和规定情节下进行运用,是为话剧形式而服务的,而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本末倒置。通俗说,就是“话剧是红花,音乐是绿叶”。
还记得在演艺专业大二阶段,我选择挑战话剧《蔡文姬》中的“蔡文姬”一角,借用音乐的辅助手段来完成角色塑造。还记得那时,伴着《胡笳十八拍》凄清的乐曲声,我缓缓地向前走,慢慢地说:“爹爹,大家都睡了,我又来看你来了”,孤独的身姿,清冷的乐曲,写照出当时文姬的孤寂、无奈和内心的悲伤。我想先声夺人,运用音乐手段来为规定情景作铺垫,同时也给自己一份强大的心理暗示,使得人物情绪更加饱满和连贯。通过这次尝试也更令我知道,音乐元素与人物语言,戏剧表演巧妙结合,运用得当,不仅不会导致话剧基本特征消失,反而会使演出效果更为精彩。
又如我在毕业大戏排演的原创情景朗诵《在路上》,最开始我们用口琴现场吹奏把大家带入盛夏篝火、青春聚会的情景中,我们看着漫天繁星,回忆着父母给予我们的爱,我们交谈着,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和语言技巧去诠释我们想说的、想做的。临近结尾时,我们选用了朴树的《平凡之路》,直到现在我都能记得,前奏一出来我的心就开始沸腾,那种仿佛马上就要踏入未来人生的兴奋、胆怯和期待、向往,在歌曲的旋律中一下子放大了。其中,这个节目中的音乐元素并不多,但每次出现都很好地烘托了主题、点明了中心,与语言相互融合,为情绪的表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结   语
随着时代发展,顺应历史潮流,现代话剧舞台上各类元素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也给戏剧艺术带来新的魅力。音乐,作为一门具有魅力独具的艺术,在与话剧碰撞的过程中迸发出了新的激情与火花。随着话剧艺术事业的蓬勃发展,我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话剧工作者继续在实践中总结,在探索中思考,在艺术上不断更新观念,在创作上不断锐意求新,从而创作出更多、更精彩的优秀作品。
没有找到想要的文档没关系,可以——原创定制
如果不想充值,也可以——以稿换稿
温馨提示:
1、本站立足于原创,非会员单篇售价50元起,是本站注册会员,有足够的积分,作品会员价多少就扣减多少;
2、充值起点50元,多充不限;本着自愿的原则,充值不可退款或提现;如不想充值,可拿自己的最新原创作品交换;
3、无忧只搭建平台,制定稿件上传和下载规则,其他由上传人和下载人自愿进行,无忧不对稿件内容和质量负责;
4、无忧不保证平台稿件永久留存,请下载用户自行及时保留;
5、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拒绝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