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返回首页
涉税舆情特点及应对策略调研
字数:3821 字 浏览:5596次 下载:16次
== 本文免费阅读 ==
  涉税舆情管理关系税收事业的长远和谐发展,已经成为税务部门的一项基本功和必修课。当前,伴随着经济税收形势的发展变化、财税改革、机构改革的持续推进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涉税舆情呈现出不少新的特点。研究涉税舆情的新特点、新动向,有的放矢采取积极有效应对策略,无论立足当前还是着眼长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涉税舆情的新特点
  (一)社会热点与税收热点相互交织。目前经济社会正处于改革攻坚期、政策调整期、创新发展期、矛盾凸显期,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多样、复杂,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易发多发,网络舆情热点层出不穷,涉及的地域、内容也非常广泛。无论是国内重大事件,还是国际重大事件;无论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还是各种政治观点和社会思潮;无论是网民对政府重要部署、重大决策、突发事件的思想反映,还是关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舆论动向,一经网络传播,就会立即引起网民关注,形成网络舆情热点。财政税收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各界对财税改革、税收问题和税收工作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对税务部门和税收工作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一些税收热点极易上升为社会热点,比如营改增问题、房产税问题、中国税收负担问题等等。可以肯定,随着税种、税率税收制度和征管方式等改革的推进,涉税舆情发生的频率将明显上升。加之税务部门作为国家重要的执法部门和窗口单位,处在社会利益和各种矛盾的焦点上,如果对热点问题的处理应对不及时、不正确,极易引发涉税舆情甚至舆情事件,给税收事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二)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互融合。当前,经济社会步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成为当今时代最高频的词汇和最具前景的创新空间。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体与新兴网络媒体深度融合,公共媒体与自媒体深度融合,新闻媒体与社交平台相互影响,以其开放性、灵活性和便捷性,很快受到广大网民关注喜爱。在“人人拥有麦克风”的时代,涉税舆情一旦以网络形式表现出来,扩散传播的速度非常快,范围非常广,影响面非常大。但是,由于当前对网络空间的管理还不够规范、不够完善,网络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足,广大网民认识识别的难度非常大。加之随着微信公众平台功能的不断开发,微信已经由单纯的社交软件,发展成为集新闻宣传与社交媒体于一身的综合平台。普通的舆情监控手段,难以实现对微信舆情的有效监控。在这种情况下,涉税舆情的发生发展,给税务部门的应对处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压力和挑战。
  (三)涉税舆情与信访应急等相互交织和转化。涉税舆情的突出特点之一即是突发性,尤其是网络舆情更是如此,因此涉税舆情往往与应急事件的管理紧密联系。同时,从客观上来讲,如果信访问题处理不好,容易引发涉税舆情,涉税舆情处理不及时、不科学,也容易引发信访等其他问题。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方略的实施,对税务部门带队治税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来自上级机关、纪检监察、公检法等部门的监督、来自人民群众网上网下的监督力度日益加大。近年税务系统管理风险、执法风险、廉政风险明显增加,且信访、舆情、信息公开、突发应急等工作相互交织、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可以说表现形式复杂、发生原因复杂、应对处置复杂。发生涉税舆情的风险无处不在,涉及税收执法、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涉及税务行政管理、作风纪律形象的方方面面。对存在涉税舆情风险如果不能做到及时分析、有效防范和妥善化解,就会上升为事件和危机,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和影响。
  二、当前基层涉税舆情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亟待进一步提升。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上的不足和偏差必将带来应对处理的被动和偏离。当前,有的基层税务部门和税务人员对涉税舆情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涉税舆情发生发展的特点规律认识不清,对网络信息时代涉税舆情的新动向把握不准,导致对涉税舆情关注度不高,主动预防不够,应对处理不及时、不科学。
  (二)制度机制亟待进一步完善。涉税舆情信息的分析反馈机制亟待建立完善,涉税舆情来源面广,信息量大。基层税务部门对涉税舆情发生发展的规律缺乏研究,全面分析、系统分析的意识和能力不强,难以发现规律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在实际应对过程中往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主动性和前瞻性。应对处理机制亟待建立完善,目前尽管建立了应对处理涉税舆情的机构、队伍、制度,但还不尽完善,群防群控的局面还未真正形成,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税收形势发展要求。
  (三)应对处置能力亟待进一步增强。除涉税舆情牵头管理单位和人员外,基层不少单位和干部存在舆情管理知识短板,有的惧怕舆情,不敢正视舆情,不能理性看待和正确处理舆情,发生舆情就“有病乱投医”,有的随意处置导致结果适得其反,有的处置不及时延误最佳良机,带来工作被动。
  三、涉税舆情管理应对策略和建议
  (一)长短结合,重视建立长效机制。涉税舆情管理既要立足当前,解决那些亟待解决的舆情热点难点问题,更要着眼长远,健全完善管理制度机制,形成较为完备的防控体系。一是建立健全舆情管理制度体系,包括舆情应对处置、应急管理、舆情信息收集分析等管理制度,使舆情管理切实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切实促进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二是建立健全舆情管理组织体系,各级税务部门都应建立专门组织领导机构,在现有机构人员基础上,强化机构人员动态调整,不断充实管理力量。应尽快建立专兼结合的防控队伍,明确防控任务职责,形成齐抓共管氛围。三是建立健全舆情分析长效机制,共享信息,定期分析,发现规律。建议首先在各级税务机关层面建立舆情信息共享平台,或者设立涉税舆情信息内刊,最大限度做到信息共享,其次建立舆情信息分析机制,在对日常收集的舆情信息进行科学分类的基础上,分析涉税舆情发生、发展的特点,找出舆情发生和应对过程中趋势性、代表性和规律性的问题,为舆情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借鉴。
  (二)防控并举,重视创新手段和技能。一是坚持教育培训为先,建议尽快补齐舆情知识短板,普及涉税舆情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舆情培训,使广大干部认识舆情、了解舆情,正确对待舆情,自觉关心舆情。同时对专兼职舆情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传授涉税舆情研究成果和应对技巧,注重加强网络知识、统计学、心理学、新闻学等相关知识培训。在培训方式方法上,应多采用案例教学、模拟实战操作,同时借助外力,不定期邀请从事舆情研究和管理方面的专家、政府部门专门从事舆情管理的同志授课,提升舆情管理和应对处置本领。二是坚持防控原则为重。防控涉税舆情,应牢牢把握三宜三不宜原则,即宜疏不宜堵,经常关注社会热点和税收热点,注重日常宣传和舆论疏导,及时消除误区盲区,防止舆情发生;宜快不宜慢,发生涉税舆情,务必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处置,否则极易错过最佳处置时机;宜明不宜暗,涉税舆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税务部门应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制度、新闻发言人制度,保障纳税人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让广大群众了解税务机关、理解税务机关、支持税务机关,为应对引导涉税舆情争取更多的有利因素。三是坚持人机结合为要。涉税舆情防控应坚持人机结合,人防是根本,机防是手段,机防不能代替人防,忽视舆情风险就是最大风险,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掉以轻心。同时应最大限度用好机防,充分运用网络及信息技术手段,完善舆情监控系统,探索建立舆情自动收集分析系统,深挖舆情信息数据价值,提升分析利用效果。
  (三)内外结合,重视发挥防控合力。应坚持多种风险同防,鉴于当前涉税舆情与信访、应急管理相互交织和转化的特点,务必坚持舆情、信访、应急一起谋划、一体管理、协同应对,提升防控综合效应。应高度重视系统上下协同,国税部门是垂直管理部门,在涉税舆情应对处理上,上下级各有优势,务必强化上下协同,对重大涉税舆情,上级应加强重点指导协调,下级应对处置情况和经验教训应及时上报上级机关,为涉税舆情管理提供模板。应强化线上线下互动,鉴于互联网条件下涉税舆情特点,应坚持线上线下有效对接、协同互动、共同防控,避免顾此失彼。同时,应密切与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争取理解支持,为涉税舆情的防控处置赢得时间和空间。应强化政府引导,建议政府职能部门加强舆情管理和分析,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正确引导社会热点,及时回应民众关切,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和潜在风险。同时,应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规范信息网络建设,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净化网络空间,坚决杜绝恶意炒作产生涉税舆情。
  (四)标本兼治,重视解决内部管理问题。涉税舆情就是涉税方面的社情民意。从某种程度上讲,涉税舆情就是税收工作的着力点和努力方向。因此,税务部门务必坚持标本兼治,一方面要注重治标,分析涉税舆情发生的客观因素,以及防控不到位等问题。另一方面应坚持眼睛向内,牢固树立问题导向和预防为主的方针,丰富涉税信息收集渠道,积极开门纳谏,通过开展工作调研、参与在线访谈、行风热线直播节目,及时捕捉基层和纳税人的“第一信号”,从社会热点、涉税舆情中发现问题,明确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方向和动力。应着力深挖内部管理根源,看税收执法中是否存在执法不严格、不规范,随意执法、选择性执法问题;税源管理中是否存在管理缺失,被动应付、方式粗放等问题;干部管理中是否存在教育监督不力、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等等;制度管理中是否存在制度机制缺位、执行落实不力等问题。通过深挖根源,找准问题症结,增强舆情风险防控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没有找到想要的文档没关系,可以——原创定制
如果不想充值,也可以——以稿换稿
温馨提示:
1、本站立足于原创,非会员单篇售价50元起,是本站注册会员,有足够的积分,作品会员价多少就扣减多少;
2、充值起点50元,多充不限;本着自愿的原则,充值不可退款或提现;如不想充值,可拿自己的最新原创作品交换;
3、无忧只搭建平台,制定稿件上传和下载规则,其他由上传人和下载人自愿进行,无忧不对稿件内容和质量负责;
4、无忧不保证平台稿件永久留存,请下载用户自行及时保留;
5、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拒绝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