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返回首页
电力系统基层单位大学生最佳实践报告案例交流材料
字数:3356 字 浏览:1328次 下载:3次
== 本文免费阅读 ==

单位名称:国网xx省电力公司xx供电公司
职  务: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创新开展履职积分工作
点亮基层大学生成长成才灯塔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xx省电力公司始终对青年员工的培养和使用给予高度重视,目前,培养一支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工作作风的高素质青年人才队伍,显得尤其重要。国网xx供电公司结合当前内外部形势任务,分析近年来艰苦偏远县公司人才短缺流失现状,坚持“业绩、群众公认、基层”三导向,“人品、能力、态度”三原则,创新开展基层大学生履职积分工作,为青年员工搭建“量化平台”,拓宽人才成长通道。履职积分档案共分8个维度24项通用考评标准,对青年员工的基层履职情况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记录。通过实施该项成果,在基层大学生中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赛马机制”,形成了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进展其才的全员良好氛围,有效激励青年员工扎根一线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一、公司简介
  xx公司成立于1979年,是xx省电力公司直属的大型二类供电企业,承担着xx4区、7县工农业生产和341.81万人民生活供电及电力建设任务,供电面积1.43万平方公里。xx电网地处xx电网西部、xx电网北部,是xx电网与京津唐电网连接的枢纽,担负着“西电东送”和“北电南送”的重要职责,地区总装机容量1396.208万千瓦,接入电厂73座,电源类型8种,其中光伏装机占全省的36.5%(全省第一),风电装机占全省的20.1%(全省第三)。网内拥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11座,变电容量1282.39万千伏安,本地负荷占到发电出力的近1/4,历史最大用电负荷157.3万千瓦,属于典型的“大电源、小负荷”送出型电网。
  二、具体问题描述
  一直以来,由于市县经济发展不均衡,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存在较大差异,造成部分基层大学生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意识不强,人才流失严重,而今后新入职高校毕业生数量及占比均逐步增大,如何解决基层大学生留得住、尽其才,为基层建设打造一支优秀的员工队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棘手问题。
  (一)基层大学生缺乏锻炼与实践
  基层大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知识面宽、富有创造热情,但多数人缺乏基层艰苦生活的锻炼与实践,部分大学生忽视基层岗位锻炼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不愿沉下身子学技术、累经验、搞钻研。
  (二)基层大学生工作投入热情不高
  基层大学生认为公司本部、直属单位才是自己最终的工作落脚点,基层单位只是其中一个“驿站”,离开只是时间的问题,因此归属感不强,工作热情度不足、投入度不高。
  (三)基层大学生扎根一线意识淡薄
  基层工作环境较差,生活相对艰苦,上升空间不大,甚至婚姻、家庭、生活问题都不能得到解决,造成基层大学生长久扎根一线的意识淡薄。
  (四)人际关系问题及“同龄员工”互助成长环境消失
  部分异地的基层大学生,生活习惯及地域习俗不同,存在方言沟通障碍,易被孤立,这也成为阻碍员工留在基层的又一障碍;而当留在基层的大学生发现周围的“同龄员工”逐步调离,人际交往圈逐渐狭窄,心里负担加重,对基层单位失去兴趣,调离的欲望愈发强烈。
  三、主要思路和做法
  xx公司为解决以上问题,进一步完善公开、公正、公平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基层大学生立足本岗、履职尽责、成长成才,统筹考虑艰苦偏远县公司人才短缺流失现状,创新开展基层大学生履职积分工作。
  履职积分档案共有8个维度24项通用考评标准,对大学生的基层履职情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记录。在积分项目上,突出基层导向,给予具有县公司、全能型供电所工作经历的大学生予以加分倾斜。通过搭建“量化平台”,在基层大学生中形成比学赶超的“赛马机制”,把基层大学生用好、培养好,引导他们扎根一线、服务基层,为公司系统培养选拔基层优秀人才提供参考依据。
  (一)权责分明,成立履职积分攻关团队
  为切实保证该项工作稳步推进,xx公司成立履职积分攻关团队,由公司党政主要负责人牵头,人资部、各基层单位负责人、归口部门负责人、劳资员和大学生代表共同参与编制并进行监督。其中,人资部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统筹协调,全面掌握和督导进展情况,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各单位负责基层大学生积分档案基础资料真实性的审核、评价和上报工作。
  (二)试点先行,扎实推进档案编制工作
  前期组织xx、xx县、xx3家具有代表性的单位开展试点工作,并对试点结果进行分析测算,通过多次修改完善,最终确定当前较合理的积分项目和积分当量,发布《国网xx供电公司基层大学生履职积分档案实施方案(试行)》,将试点工作推向全公司范围。
  (三)维度全面,精确绘制成长成才路线
  履职积分档案从员工的基本素质、新入职培养、专业能力、工作业绩、日常重点工作、弘扬优秀企业文化、基层工作经历以及综合评价8个维度进行年度积分,在时间和内容上全程记载,累计形成积分档案,精确绘制基层大学生成长成才路线图。
  (四)广泛宣传,做到全员认知认同认可
  利用内网OA系统、新闻稿件、新媒体(微信公众平台、晋电在线等)以及各种会议等多种形式进行宣贯培训,让基层负责人、绩效经理人、基层大学生及时了解,认同认可其目的和意义;动员基层大学生讨论宣讲,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零碎的小故事进行宣贯,做到“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五)挖掘典型,及时传播身边正能量
  依据履职积分档案“大数据”,深度挖掘身边的模范典型,让基层大学生从入职开始耳濡目染,在行动中践行“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核心价值,深扎优质服务理念,为弘扬优秀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的氛围。
  (六)倾听基层,开放全员沟通反馈渠道
  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协调沟通、答疑解惑,及时收集发现的问题和不足,汇编成册,为进一步完善提升总结宝贵经验。在推广的后期,xx公司将结合个人具体情况编制《基层大学生履职积分成长“路线图”》,把员工与公司的发展目标相契合,同提升、共命运。
  四、效果和经验
  (一)助力思想升级
  基层大学生履职积分工作是人资管理方式的创新尝试,xx公司把思想升级作为基层大学生认同“履职积分”、投身一线工作的前提。通过全方位宣传宣贯,员工思想实现了“要我积分”到“我要积分”的转变,基层大学生爱岗敬业、弘扬正能量等理念深入到日常工作中,形成了“履职积分”领航职业生涯,上下同欲投身工作的热潮。
  (二)增效管理创新
  一是台账记录更全面。履职积分档案多维度、多角度的进行资料收集整理,编制电子和纸质档案,建立“双档制”,形成的历史台账更全面。二是逐年存档更连续。履职积分档案逐年连续存档,具有方便调阅的优点,可以做到开放共享历史记录。三是参考价值更客观。履职积分档案是一份更为真实的“工作履历”,引入了更能体现工作实绩的个人自评及绩效经理人评价,添加了不参与积分的“员工年度工作总结”,更是基层领导的一份“推荐信”,常年的积累对于评价基层大学生工作业绩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三)布局谋划未来
  一是升级积分档案编制手段。开发履职积分管理软件,实现数据的自动获取,让履职积分档案的日常编制达到准确高效;发布微信公众号,丰富晾晒方式和手段,推送年度积分排名TOP10及进步最快TOP5。二是建立档案质量追溯制度。基层大学生履职积分档案作为公司培养、选拔优秀人才的“蓄水池”,档案质量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是关键,必须建立起档案质量鉴定和追溯制度作为强有力的手段,严禁弄虚作假和人为篡改佐证材料。三是打造全新履职生态社区。创建履职积分App平台,以基层大学生履职积分档案为主轴,整合其他部门重点工作任务,按照单位和个人会员注册的方式共同打造全新履职生态社区——社区里由各部门、各单位发布年度履职积分任务,基层大学生做任务赚积分,在工作中快乐成长。
  自评意见:xx公司把选人用人的目光更多地投向基层,形成人才到基层锻炼、从基层选拔的导向。把在基层实践中德才兼备、表现突出的优秀青年人才选拔上来,使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丰富经历、增长阅历、提高能力,营造年轻人争先恐后到艰苦岗位、到基层工作的良好风气。创新开展基层大学生履职积分工作,就是要从思想上引领、制度上规范、流程上梳理,点亮基层大学生成长成才“灯塔”,为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指明方向,促进基层大学生尽职尽责、勤学善思、锐意创新。

没有找到想要的文档没关系,可以——原创定制
如果不想充值,也可以——以稿换稿
温馨提示:
1、本站立足于原创,非会员单篇售价50元起,是本站注册会员,有足够的积分,作品会员价多少就扣减多少;
2、充值起点50元,多充不限;本着自愿的原则,充值不可退款或提现;如不想充值,可拿自己的最新原创作品交换;
3、无忧只搭建平台,制定稿件上传和下载规则,其他由上传人和下载人自愿进行,无忧不对稿件内容和质量负责;
4、无忧不保证平台稿件永久留存,请下载用户自行及时保留;
5、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拒绝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