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返回首页
以马克思主义解释“校园暴力”现象
字数:1633 字 浏览:12117次 下载:5次
== 本文免费阅读 ==

以马克思主义解释“校园暴力”现象
——树立正确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实现自我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普及,当前各类高校在校生的数量高达3000万人,每年高校向社会各个领域输送的大学生数量早就突破了700万人。
  高校已经成为了我国当之无愧的经济建设人才培训基地,大学生则是名副其实的社会发展强大引擎。
  然而,另一方面,近来年以“校园暴力”为代表的不和谐、不文明的现象也在原本应该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高等校园粉墨登场、兴风作浪。
  究其根源,是个别高校缺乏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宣导和践行的必然结果和严峻现象。
  那么,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来有效化解、应对这种不良现象呢?
  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
  一、明确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正确理念。
  马克思主义诞生100多年以来,以其卓越的科学理论体系、强大的创造力、生命力,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中国的客观实际情况、党的方针政策理论有机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提升,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进步。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是以“奉献为主体”的科学价值观,
  他提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生价值是个人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和谐与统一,只有立足于不断的努力、无私的奉献,个人才能真正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因此,在高校教学中,加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学习和教育时不我待、势在必行。
  二、从深层次、从其内在根源揭示校园暴力存在和产生的主、客观原因。
  校园暴力现象的存在,一方面是与我国当前尚未建立、科学、完善的教育制有一定关联。
  基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严峻升学形势,很多大学生在进入高等学府之前,承受了极大的精神压力,也付出了极其艰辛的努力,到了高校之后,思想上就有所松懈,甚至以为考进知名高校就是进入了就业、择业的保险箱,开始放松了对自我的严格要求,一些不良思潮、错误行为乘虚而入,伤害和荼毒了大学生尚未发育健全的心智,引发了诸如“金钱至上”、“唯舞独尊”、“自私自利”的错误行为举止,为校园暴力的产生无可避免的根源和伏笔。
  此外,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之下,一些高校的教育过于功利化,有意无意忽视了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和引导。一些学生自觉、不自觉的形成了相关攀比、追求享受以及物质至上的错误思想,个别学生为了满足自身的高消费以及所谓 “有面子”的虚荣心,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反而以校园欺凌、伤害、侵占其他同学的财物、利益为荣。
  另外,大学校园里对于文化科学知识以及业务操作技能的教育一直很重视,但是对于党政国法、规章制度的宣导、践行还是有一段比较长的路要走,由于个别大学生不学法、不懂法、不惧法,这也是校园暴力产生、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三、以马克思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远离并杜绝校园暴力。
  大学生是祖国建设的生力军、是国家强大、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因此,加强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建设,培养思想进步、身体健康、遵纪守法的四有新人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为此,我们必须牢牢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的重要指示和谆谆教导,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着手,强化奉献精神、爱国精神、敬业精神、诚信品质的教育和培养,加强高校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号召广大大学生认真学习、高度自律、友善做人,遵纪守法,克服并坚决杜绝校园暴力的滋生和蔓延,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实现13亿华夏子孙心中期盼已久的以民族复兴、国富民强为愿景的中国梦奠定强大的人才基础。
  以上,就是我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对“校园暴力”现象的理解和解释。
  谢谢大家!

没有找到想要的文档没关系,可以——原创定制
如果不想充值,也可以——以稿换稿
温馨提示:
1、本站立足于原创,非会员单篇售价50元起,是本站注册会员,有足够的积分,作品会员价多少就扣减多少;
2、充值起点50元,多充不限;本着自愿的原则,充值不可退款或提现;如不想充值,可拿自己的最新原创作品交换;
3、无忧只搭建平台,制定稿件上传和下载规则,其他由上传人和下载人自愿进行,无忧不对稿件内容和质量负责;
4、无忧不保证平台稿件永久留存,请下载用户自行及时保留;
5、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拒绝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