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返回首页
幼儿园玩色游戏探析
字数:5255 字 浏览:4105次 下载:3次
== 本文免费阅读 ==

  摘 要:达芬奇说过: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幼儿园这个充满色彩的乐土上,孩子们的眼睛被色彩这个诱饵所吸引,让自己的心灵接受到美的洗礼和熏陶。因此,要通过在“玩色”游戏去刺激孩子的感官,让其去感受色彩、认识色彩、发现色彩,通过眼、手、脑的配合,发展孩子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心灵的成长提供新鲜的养分。“玩色”游戏非常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其色彩的特征和游戏的特征更为突出,能够激发幼儿的内生动力,通过快乐的美术活动让幼儿感受到特别的绘画体验,强化幼儿的色彩敏感性和对美的初步理解,进而激发他们对未知事物的认知的兴趣和渴望,以及勇于动手尝试的愿望。本文将从玩色游戏的内容、方法、材料、策略方面进行探析。
  关键词:幼儿;玩色;探析

  一、在内容上突出玩和色
  (一)游戏内容要贴近实际。“玩色”游戏是幼儿借助各种适宜的材料,用色彩进行大胆表现事物及内心情感的一种美术游戏[1]。可以幼儿兴趣为主题选择合适内容并进行活动设计,以培养和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游戏所选内容应与幼儿的现实生活环境紧密联系,易于发现和理解,也更具选择性和操作性,方便幼儿通过游戏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尽情地呈现出来。显然,在“玩色”游戏中,好的内容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使其在游戏中乐此不疲。因此,我们需要一双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的眼睛和能够激发创作灵感的思想。事实上,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来源于人的主观认知,我们也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生活中找到适合“玩色”游戏的丰富资源,通过多种途径收集适宜“玩色”游戏的美术教学内容,然后进行整理和二次加工,使美术教学内容同样成为游戏的一部分。
  (二)强化“玩”的要素。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小班幼儿爱玩和无拘无束的天性,在美术活动内容上强调趣味性,让“玩”贯穿于游戏的始终,真正吸引住幼儿的注意力,在天性释放中不知不觉接受到色彩的影响。比如,用不同颜色的颜料配上肥皂水,混成不同的液体,然后让幼儿用吸管沾上液体在阳光下吹泡泡,不同颜色的泡泡在空中轻盈地飘舞,在阳光的照耀下还能变幻出五颜六色来,有的还串在了一起,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感受到色彩的绚丽。
  (三)强化“色”的要素。结合小班幼儿认知水平的限制和缺乏足够的生活知识,以及其正处于无意识涂鸦到有意识绘画转换的阶段特性,我们要从幼儿熟悉和感兴趣的题材入手,如树叶、花朵、云彩、糖果、铅笔盒、小猫、小狗等等。在玩的基础上,抓住色的关键,通过填色、补画、涂画等多种美术形式让幼儿了解色彩、感受色彩、玩出色彩。在涂画、填色的练习中,要根据小班幼儿喜欢动物、玩具和爱看动画片的特点,选择《小猪佩奇》、《KITTY猫》和《米奇和唐老鸭》等卡通绘画内容让幼儿更乐于涂画和填色。通过对幼儿色块、色调练习,让他们感知到颜色的对比和对色彩的敏感度,同时锻炼他们的手眼配合和协调能力。
  二、在方法上突出新和趣
  (一)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玩色”游戏的精髓就在于充分激发幼儿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在兴趣的支配下焕发幼儿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拓展幼儿的认知水平、对美的审视能力和手眼脑的配合能力。因此,在“玩色”游戏的方法展现上,要充分借助颜料丰富的色彩、多样的形式来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如:印章画、手指点画、吹画、喷画、踩画、棉签画、滚珠画、排笔画、手印画、泡泡画等等。在这些丰富多样的玩色方法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拓展思维,演绎出新的方法,如将吹画与棉签画相结合,将踩画和亲子教育相结合,将填色与印画相结合等等。不仅能够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还能培养幼儿的多种维度,充分体现了让兴趣支配幼儿行为的教学理念。
  (二)强化“新”的要素。“玩色”游戏千篇一律、形式单调乏味、方法陈旧老套,必然无法激起幼儿的兴趣,也使“玩色”游戏失去了它的教育和引导意义,无法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启蒙他们的心智。因此要抓住幼儿对新事物的好奇心理和易接受的特点,创新游戏方法、实现路径和达成目的,让幼儿在新的游戏中感受到新的认知,打开他们心灵的新的窗户。创新不是一句空话,需要付出实实在在的努力,一是可以发动教师和幼儿家长自愿对“玩色”材料和工具进行收集,从中获得创作灵感;二是通过走访调查和幼儿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点和爱好点,从中归纳共性进行创造;三是通过博采众长,汲取他人先进成功的经验做法,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研究创造符合自身实际的方法;四是通过对历次“玩色”游戏的总结归纳,了解幼儿学习策略和创作表现,并对个案进行分析,针对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有效调整。
  (三)强化“趣”的要素。幼儿对单一形式的作画方式很容易产生厌倦心理,要选择符合幼儿心理需求的趣味性较强的形式开展美术教学活动,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并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兴趣让幼儿的美术知识经验慢慢积累和丰富,掌握初步的绘画技能,使兴趣作为先导不断培养幼儿的行动自觉和习惯养成。如“放焰花”,为幼儿准备塑料滴眼药瓶和不同的颜料,让幼儿挤压瓶口将颜色喷到纸上,就像一朵朵焰花一样。教师进而引导幼儿观察礼花的形状展开丰富的联想,然后再让幼儿用彩笔根据自己喷出的礼花形状来绘画。
  三、在材料上突出多和奇
  (一)材料选择要贴近实际。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指出:幼儿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可见,材料在小班幼儿的绘画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玩色活动中,最能够吸引幼儿注意力,抓住他们眼球的就是各种颜色的颜料和各式各样的材料了,这是幼儿参加活动的最大兴趣所在。要充分发挥材料和工具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学习和创造的中介与桥梁作用,通过运用贴近实际的,又别具特色的美术材料和工具让幼儿产生浓烈的玩色兴趣。因此,教师要充分对幼儿生活中所熟悉的材料和工具进行挖掘,并动员家长与幼儿沟通交流,了解幼儿对什么样的材料和工具更感兴趣,以此作为幼儿绘画的题材和工具。因为使用了不同的绘画方式和工具材料,必定会激发幼儿美术创作的激情和欲望。
  (二)强化“多”的要素。所采用工具和材料的多样化是激发幼儿想象力的必要条件。千篇一律的颜料、工具和材料只能让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缩减,进而降低了色彩对幼儿的吸引力和粘性,客观上影响了他们通过绘画活动锻炼自身对色彩的敏感程度、探索能力和感官接受能力。因此,要紧紧把握玩色活动的源泉是丰富的材料和工具这一重要原则,不断丰富幼儿的绘画材料和工具,满足他们对新鲜事物的强烈好奇心,和乐于用新鲜事物进行绘画活动心理期待。如教师引导幼儿将包装盒、瓶盖、萝卜、棉签、树叶等随手可得的材料分摘、清洗后分门别类收集在一起,以备创作之用。对幼儿来说,这既是劳动的过程,也是收获喜悦和成功的过程,更能够激发他们用自己亲手“创造”的工具进行绘画活动的热情与愿望。
  (三)强化“奇”的要素。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受认知的水平和能力的限制,幼儿对所有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他们总想知道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能干什么,那能干什么。爱因斯坦曾说:我们思想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常常来源于好奇心。如牛顿因苹果掉在头上而好奇,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儿时的爱迪生因为好奇“孵小鸡”,长大后成了世界著名的发明大王。虽然幼儿的好奇心是幼稚、可爱的,但我们要尽可能地去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帮助他们对事物的认知。在“玩色”游戏中,材料的新奇是否同样起着决定性作用,是幼儿陶醉于绘画游戏的不竭源泉和动力。可以搜集一些报废的电器零件、漏斗、滴管、输液管等材料作为孩子创造的源泉,这些素材不仅具有现实性,在美术创作上也具有一定的新奇性。如“颜色宝宝变大大”,以滴管为工具代替传统的彩笔,让小朋友吸饱颜料后滴在餐巾纸上,观察纸张的晕湿范围和图形。如“颜色宝宝滑滑梯”,引导幼儿用滴管吸颜料再滴在硬纸张上面,让幼儿自主控制纸张,让颜料在纸上移动。使幼儿享受到作画的乐趣,不仅富有挑战性和成就感,还有效锻炼了他们手部与腕部精细动作控制。另外,在作画的过程中,幼儿同时感受到了颜料晕湿的图形美和流淌后产生的线条美,让他们在美术操作过程中享受到了美的熏陶。
  (四)低结构材料和高结构材料的特点和转换。低结构材料简单易找,形式多样、玩法多变,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定的玩法,注重探索的过程,对于幼儿来说有着非常大的自主空间。能够激发幼儿的发散思维,对于挑战幼儿的学习能动性、探索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可以更好地进行情景活动,有助于培养孩子合作互助和面对挫折不气馁的精神。高结构材料的使用过程正是由教师发起,以教师计划为导向,蕴涵着老师预先建构好的知识体系,系统性较强[2]。幼儿只需根据经验和教师引导的内容自主进行操作即可,突出了材料的操作性和结构的准确性,目标导向很强,适宜幼儿对事物的准确认识,能够形成习惯记忆和操作。在幼儿区域活动中,高低结构材料因为自身的特点,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在幼儿探索过程中适当引导和鼓励高低结构材料的转换,进一步丰富幼儿的想像,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在材料的选择上,同样要遵循贴近生活、回归天性、益于游戏和富有创造的原则。
  四、在策略上突出导和控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竭尽努力,使在童年时期的所有年份里,都让周围世界、自然界不断地以鲜明的形象、画面、知觉和表象来滋养学生的意识。丰富的生活环境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对其智力发育的促进有着重要的教育影响。实践证明,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就年龄而言是成反比的,年龄最小受环境的影响就越深刻[3]。婴幼儿的智力发育好坏与受周围环境的刺激大小有关。在“玩色”游戏中,同样要根据幼儿的生理特点和学习特点采取情境化、拟人化和游戏化等融合方式,让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游戏中发挥作用,激发其捕捉新鲜事物的意念,启发出想像的翅膀。
  (一)强化“导”的要素。好的导入方式如同精彩的大片开头,能够在第一时间抓住人们的眼球,赢得一片喝彩声,不知不觉融入电影的情景当中;又如一篇小说的精彩开篇,引人入胜地让读者畅游在小说的虚幻世界里。在“玩色”游戏中,精彩的导入方式就像幼儿心仪的玩具,能够第一时间吸引幼儿所有注意,并在“玩具”的诱惑下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愿望。因此,要充分运用游戏、情景、角色、故事、儿歌、视听等形式进行导题,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让幼儿不知不觉间跟着教师的思维走,代入到教师设定的游戏情景当中,再用趣味性十足的语言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行进,既不偏离设定的轨道,也不脱离设定的场景。导入的方式有情景导入、游戏导入、拟人导入、绘画导入、对话导入和故事导入等多种形式。游戏导入不是一成不变和随意套用的,要根据游戏的具体内容、想要达成的目的和幼儿的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和最有效的导入策略。如教师在带领幼儿完成“蔬菜印章画”任务时,可先将各种蔬菜放置在美工区,在情景导入的同时,再通过对话导入,对幼儿进行合理引导。师:“小朋友们,蔬菜是做什么的呀?”幼:“吃的。”师:“你们真聪明!可是你们知道吗,蔬菜除了可以吃,还可以画画呢。我们一起来试试吧。”从而充分调动幼儿玩色积极性,鼓励他们大胆创造,勇于尝试。
  (二)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在原有玩色的基础上,可以逐渐地扩展玩色的空间,增加玩色的交互性,如,从简单的桌面玩色发展到墙面玩色。又如,从单一的师幼交互发展到亲子交互。这样一来,幼儿的思维方式也会随着发展空间的增大而变得更加开放,兴趣点也就逐渐增加,学习和绘画的热情也会相应地有所提高,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比如让幼儿和家长一起体验“小脚Y变变变”,幼儿脱掉袜子,用光脚丫沾上颜料,在一块长长的白布上走、跑、蹦、跳,学各种小动物走路,踩出各式各样和不同颜色的脚印。然后让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根据脚印的形状勾画出各种可爱的图案,可以勾画成活泼的小兔子、摇摆的小鸭子、雄壮的大山、美丽的云朵等。让亲子教育与玩色游戏融合,能够更好地让幼儿形成持续的兴奋点,增进大人与幼儿的感情,激发幼儿美术的兴趣,提高玩色的效果。
  (三)强化“控”的要素。教育评价能够促进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特别是在“玩色”游戏中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采取集体评价,也可个别化评价;可情景评价,也可事后评价。但无论哪种评价,都要以简单且有针对性的语言给予幼儿鼓励式的期待,让幼儿在发现问题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对作品的信心。另外,由于幼儿爱玩的天性,以及年龄较小,心智尚不健全和肢体动作不够协调等,在玩色过程中有时并不能很好地控制颜料的用量,不能按要求完成绘画,或不安于久坐有些小动作等。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给予恰当的控制,一方面发挥向师性的作用,给幼儿亲自示范,增强他们在美术上的自信;另一方面要对游戏秩序进行必要的规范,找到“小捣蛋”的兴趣点,让幼儿再次沉浸于自己的兴趣当中,使游戏回归正常轨道。

  参考文献
  [1]xxx,谈幼儿玩色游戏的生活化[J],教育,2015.1
  [2]xxx,均衡配置高低结构材料[J],福建教育,2014.24
  [3]xx,环境对幼儿的影响[J],理论广角,2013.1

没有找到想要的文档没关系,可以——原创定制
如果不想充值,也可以——以稿换稿
温馨提示:
1、本站立足于原创,非会员单篇售价50元起,是本站注册会员,有足够的积分,作品会员价多少就扣减多少;
2、充值起点50元,多充不限;本着自愿的原则,充值不可退款或提现;如不想充值,可拿自己的最新原创作品交换;
3、无忧只搭建平台,制定稿件上传和下载规则,其他由上传人和下载人自愿进行,无忧不对稿件内容和质量负责;
4、无忧不保证平台稿件永久留存,请下载用户自行及时保留;
5、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拒绝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