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返回首页
解读童童的恋物情结
字数:5002 字 浏览:965次 下载:0次
== 本文免费阅读 ==

  实录一
  傅歆童是我们班年龄较小的一个孩子,大大的眼睛,很是可爱。她不太喜欢说话,不喜欢和别人玩,总喜欢一个人自言自语。刚开始,我们总以为她还比较小,可能没有适应这个环境,但后来发现,童童总喜欢在手里握着个什么东西,而她手里的东西也是整天都在变化着,会儿是小珠子,一会儿是糖果。不管走到哪里,不管她在干什么事情,总要紧紧地拽着手里东西不放。如果拿走她手上的东西,她便会大叫大闹。
  又是一中午午睡的时间,童童和以往一样,最后一个进了午睡室。
  教师:“童童,把手里的东西给王老师替你保管好吗?”
  童童:“不要。”
  教师:“你拿在手上睡觉会丢掉的。”
  童童:“不要。”
  教师:“先放在我这里,睡醒了马上还给你。”
  童童:“不要……我要自己拿着。”
  实录二
  这是发生在元旦“三个一”体育锻炼测查时的一幕。我们中班的孩子要求学会拍皮球,每个孩子在测查之前都在教室里拼命地练习,童童也在阿姨的“注视” 下,认真地拍打着皮球。拍完后,我走到她旁边,抱着她高兴地说:“童童真是太棒了,已经能够连续拍皮球了。你真棒!”
  轮到我们班孩子进行测查了。两个老师很快地给他们排好队,哨声响了……
  基本上,孩子们都发挥了自己正常的水平,正在高兴时,忽然发现站在角落的童童正抱着球一动不动的站着,就好象一根电线杆一样,杵在操场上。
  “童童,快点拍呀。”阿姨着急地跑到她身边提醒她。可是,童童就好象没听见似的,还是没有想动的意思。“童童,你刚才在教室里拍的很好的呀,赶快拍,你很棒的。”这时我们两个老师也拥了上来。但童童还是一动不动,抱着手里的球看来看去。
  最终,抱在童童手里的球,一直没有落地。
  案例分析
  通过跟进调查我们发现,童童的行为属于幼童恋物行为。恋物,心理学上这样解释:指幼儿由于亲子依恋缺失而产生的对某种熟悉物品的特殊偏好现象。恋物在很多孩子在2-4岁时表现为恋物行为,随着年龄的增大,恋物行为会逐渐弱化并消失。但我们必须分析出恋物行为的原因并加以指导,严重的“恋物”行为在心理学上也称为“恋物癖”。恋物癖事实上是一种轻微孤独症的表现,长期处于恋物癖状态下的幼童容易培养出敏感退缩、忧郁脆弱的人格特征,这对幼儿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都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而幼儿期是幼儿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因此,需要幼儿从从小就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个性。
  所以说,找出恋物行为的根本原因,并提出具体有效的解决方案、策略,帮助幼童尽快改掉恋物的坏习惯,以避免其发展成为“恋物癖”,能够和其他正常孩子一样积极愉快地享受集体生活,养成开朗活泼的良好个性,对孩子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孩子的恋物行为呢?
  幼儿恋物行为的成因
  (一)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
  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是最大的病根。
  简单来说,过分的溺爱会使幼儿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有些恋物行为的形成是父母错误的教育方式引起的。现如今我们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里一群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生怕孩子有个磕磕碰碰,对孩子是万般呵护。这固然对孩子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毕竟幼儿年幼体弱,不能够对抗外界环境、保护自己。但是同时也让幼儿自身的承受能力在这样的“保护”中未曾成长就被磨灭,家长总会有不在孩子身边的时候,幼儿难免会因为外界因素而受伤亦或是受到其他形式的伤害。那么当他们受伤时,他们本能地就会对身边熟悉的人或物产生依恋感,长此以往,就让孩子养成了恋物情结。
  说到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除了溺爱现象以外,还有一种与之对应的情况也会造成幼儿恋物行为,那就是情感的缺失——
  弗洛伊德指出:幼儿恋物行为都是其“依恋”心理的体现。什么叫“依恋”心理呢?所谓“依恋”,就是孩子与他人之间接触、交流而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感情连接,最简单也是最典型的就是幼儿和母亲之间的感情连接。一旦依恋关系被打破,比如妈妈不在身边了,孩子就会失去安全感,进而紧张害怕,并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在这之后,孩子会寻找依恋的替代品,以达到“自我平衡”。有些家长缺乏给孩子的时间,对孩子的陪伴较少,与孩子之间缺乏沟通,处于这样的家庭环境下的孩子在情感上是脆弱而孤独的,只能寻找依恋的替代品,把对父母的依恋转移到了固定的、不会丢下他的物品上,慢慢地就造成了恋物行为。
  (二)孩子处于秩序的敏感期
  前文中我们提到,恋物行为一般出现于2-4岁的幼儿中,而2-4岁的孩子处于生长秩序敏感期,在这个年龄段恋物现象比较多见。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从秩序敏感期的特征说起。根据蒙台梭利的研究,秩序敏感期是指幼儿对外界秩序(指通过时空形式所表现出的事物或要素间和谐统一的运动状态,具体表现形态有均衡、比例、对称、节奏、韵律等)极端敏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神秘阶段。处在秩序敏感期的幼儿对事物的秩序有着强烈的需求,并逐步培养出对生活起居习惯的顺序或是物体的摆放方式等的适应性,也就是秩序感。处在这个时期的幼儿对自己的习惯模式不容易接受太大的改变。比如说孩子适应了自己生活中事件的顺序性,养成了习惯并对习惯产生依赖,他们就不能适应那些突发的习惯改变。这种适应,或者说依恋,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恋物行为,只不过依恋的不是具体的物品,而是生活习惯,但是一般会引起并发的恋物,因为无论是习惯还是一件具体的物品,在孩子看来都是自己认同、接受的生活模式中的一份子。当孩子能够适应外界环境的较大的调整时,恋物行为一般就较少发生了。
  最常见的一个现象就是入园焦虑。指的是孩子刚进入幼儿园开始接受幼儿教育的时候,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伙伴和老师所表现出的不适应和焦虑。很多孩子因为不能适应这种生活而大吵大闹,这一现象一定令很多家长颇为苦恼,这也是恋物行为产生的幼儿园因素。简单来说,孩子适应了在家里的自由宽松,现在来到没有父母陪伴的幼儿园,在陌生的环境中无所适从,更不用说幼儿园有一套精密的生活和学习计划。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失去陪伴,开始产生焦虑,并转移自己同父母建立的依恋关系,重新将依恋建立到一件自己熟悉的物品上,从而形成恋物。
  (三)孩子的自身性格因素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性格内向的孩子容易出现恋物行为。因为性格内向的孩子不善于去表达自己的需求和具体想法,当安全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他们也很少去用语言去和他人索取、要求。而只是通过自己特有的调节方法去平衡外界需求的不满足,比如我们前文提到的:寻找心理安全的替代物,从而养成恋物情结。我们实录案例中的童童就是这样一个内向的孩子,从入园到现在,很少主动说话,和其他孩子的交流沟通也很少。老师对她的关怀,她也置之不理。给人一种冷眼旁观的感觉。童童不愿意和老师亲近,还喜欢把自己的物品管的很牢,不允许老师和别的孩子从她手上拿走,这种是较为严重的恋物行为。
  (四)幼儿安抚情绪的需要
  前文中已经提到,恋物行为是幼儿的一种依恋行为,在2-4岁这个成长过渡期,幼儿从“完全依恋”过渡到“完全独立”期间会伴随着恋物行为,这种恋物行为在两岁左右尤为多见。为什么说这种恋物行为是一种过渡呢?因为随着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幼儿会通过各种器官和环境的接触满足探索的需要或者安抚自己的情绪。举几个例子:为了体验触觉,满足触觉舒适的感觉,就出现了抚摸柔软的毛巾、玩偶、枕头或是被子角;为了满足口腔吸吮的欲望,就吸吮自己的手指或是奶嘴。很多孩子在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就能够自行改掉这种恋物行为,并快速适应到新的环境和集体中。这样的恋物行为是最常见的,也是程度最轻微的。
  纠正恋物行为的简单策略
  (一)加强关爱,正确教养
  最大的病根是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因此首要的应对策略就是需要家长去做的:正确教养孩子。
  加强关爱,要区别于过度溺爱,指的是给更多陪伴。前文提到家长错误的教养方式导致孩子情感缺失,物质丰盈没有坏处,可是只给孩子优渥的生存条件,却缺乏陪伴和正确的导向,这样的教养状态是病态的。家长在幼儿需要关爱和陪伴的时候应该及时给予,在对幼儿关爱的同时理智看待幼儿的成长过程。即使是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父母的这种致密的陪伴也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和接受幼儿园的生活学习方式。具体来说,父母应该注意给予幼儿足够的安抚,让幼儿建立与父母的依恋关系,并获得安全感。可以和幼儿多聊聊天,做一些有趣味性的游戏,并多为孩子提供接触外界的机会,带他们去动物园,植物园,游乐场等趣味性强的场所,让孩子们和自己建立依恋关系的同时开阔眼界,认识更多事物。
  此外,孩子需要肢体和语言的关爱,家长和老师都应该注意,在生活中要给予孩子更多肢体和语言的关爱,比如说可以多抚摸孩子的头和肩部。肢体上的关爱是有科学依据的,在幼年时期,双亲的抚爱,尤其是母亲的抚爱,不仅对身体的发育、皮肤的健康影响很大,对由触觉所带动的整个感知能力的提升,都起着促进作用,而且在心理的健康发育方面,尤为重要。父母长辈经常性的自然抚爱,能够使幼儿从心理上获得安全感,启迪对于爱的珍视和追求,从而在与他人交往时能具备较高的亲合力。有一种叫作“皮肤饥饿”的症状,说的就是幼儿时期接受到父母的抚爱的缺乏,这种缺乏对孩子的影响可能是终身的。所以,多夸奖孩子,给孩子安抚的提示。孩子做错事情,他们自己内心会产生害怕和不安,这个时候请不要责骂或进行其他形式的惩罚,可以用温和的话去安抚孩子,或者拥抱一下他们,这样有利于快速消除他们的不安,同时也向孩子传输了宽容与理解,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语言比起行动永远都是单薄的。
  (二)稳定孩子的生活习惯
  如果孩子已经建立了有规律的生活习惯,那么就不要轻易地改变。否则会扰乱孩子认识世界的方式,从根源上给孩子一种不安全的感觉。比如说转学,搬家,父母离婚容易使孩子产生焦虑。其实除了这些,很多家庭生活规律细小的变化都有可能引起孩子的焦虑,或者造成孩子对外界的恐慌,进而出现转移依恋关系和恋物行为。因此,在发现孩子有恋物行为后,家长应该尽可能保留孩子正常的生活习惯和模式,给孩子以安全感。
  (三)逐步过渡
  对于恋物行为,不能强行制止,而应该循序渐进,逐步纠正。前文提到,恋物行为是依恋关系由父母转移到熟悉的物品身上的行为。孩子恋物主要是心理缺乏安全感引起的,他们从家里带来一件熟悉的物品,比如玩具,书包,水瓶等等,这些物品是他们心理的一种安慰,他们要通过和这些物品亲密相处来减轻对家和家人的依恋。所以我们在纠正孩子恋物行为的时候,完全没有必要急于求成,因为恋物行为是慢慢养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应该慢慢地过渡回来。我们没有必要急于取代他们依恋的物品,所有的教育、陪伴,都应该建立在孩子情绪稳定的前提下,如果动辄对孩子强制要求,控制孩子养成的生活习惯,无异于揠苗助长。
  (三)在幼儿园内的纠正方法
  孩子到了要上幼儿园的年龄时,家长就不能够全天全职地陪伴孩子了,纠正孩子的恋物行为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
  幼儿园对于一些孩子来说是痛苦的,因为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陌生的生活方式和没有父母的陪伴都是令他们焦虑不安的因素。所以老师们需要给孩子营造集体归属感,简言之,让孩子不再认为这个集体是陌生的。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前文中已经具体谈到家长对孩子的肢体和语言的关爱,这些方法老师使用起来当然也是有效的。而且我认为,老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模仿孩子家长的表达方式,举个例子,比如童童在家里妈妈经常夸她是“乖宝宝”,那么老师就可以在和童童的相处过程中多叫她“乖宝宝”,这个方法可以有效地带给孩子父母般的亲切感。多于一些内向、自卑的孩子,老师更要给予比其他孩子更多的关爱给他们,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在集体中是被重视的,鼓励他们和其他小朋友们一起相处一起玩,由此可以降低焦虑和不安,提升自信心,更快地和这个集体融合。等他们逐渐和老师熟悉了,与其他小朋友合得来了,愿意和老师同学们一起玩了,他也就自然而然地脱离了自己的依恋物。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幼儿时期是天真无邪,好奇心很强,主动探索的时期,家长和老师应该抓住这个时期幼儿的特点,注重激发幼儿学习和探索的愿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因此,在活动中老师和家长应该注意观察孩子们的表现,观察他们是否对某个活动有兴趣,是否能够积极愉快地投入到当中去。多带孩子去参加各种学习活动,多带他们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不一定要拘泥于家中,视野是开阔的,方法是多样的,但是核心永远未改变过,那就是:陪伴。

没有找到想要的文档没关系,可以——原创定制
如果不想充值,也可以——以稿换稿
温馨提示:
1、本站立足于原创,非会员单篇售价50元起,是本站注册会员,有足够的积分,作品会员价多少就扣减多少;
2、充值起点50元,多充不限;本着自愿的原则,充值不可退款或提现;如不想充值,可拿自己的最新原创作品交换;
3、无忧只搭建平台,制定稿件上传和下载规则,其他由上传人和下载人自愿进行,无忧不对稿件内容和质量负责;
4、无忧不保证平台稿件永久留存,请下载用户自行及时保留;
5、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拒绝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