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返回首页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之路
字数:3344 字 浏览:2097次 下载:2次
== 本文免费阅读 ==

  摘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家用“天人合一”来描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实这不仅仅是儒家文化的思想表达,更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关系最好的表达。如同现在所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一样的道理。
  人和自然的关系,从来都不是征服的关系,而是彼此依赖,相互发展的关系。随着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思想观念是都有了质的提升和变化,但是惟独不变的是,对于绿色环保理念的坚持,对于对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改革开放四十年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虽然成效显著,但也不能因此发展止步,应当继续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使得人与自然的相处更加融洽,更加契合。
  关键词:改革开放,生态城市,严格管控,环保意识

  正文:
  从1978年到2018年,改革开放持续了整整四十周年。四十年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全国大地,所带来的滋润影响自然是非常显著、有目共睹的。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绿色环保方面的发展和建设更受重视。
  在十八大政治报告中,国家主席习近平将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一同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十九大报告更是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可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
  而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生态文明的建设是呈上坡状态持续发展的,下面我将从“绿色的奇迹”植被覆盖率大幅增加、更注重生态的绿色城市建设和更严格管控的工业共产发展模式,以及更加强化绿色环保思想意识等四个显著方面,来较为具体地说明这段时间生态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
  一、“绿色的奇迹”植被覆盖率大幅增加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时间内,中国“绿色版图”即植被覆盖率从12%到21.66%的大幅增长,可谓是翻了一番,这对于我国生态环境的发展整体来说,无疑是一大“壮举”。植被覆盖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是直接影响了生态环境的质量的,这一点我们从中学的地理课本就可得知。
  记得高中时学黄土高原,学各种地形地貌,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生态环境非常恶劣,甚至栽树都很有难度。可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此同步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开始加强建设,即便是人工造林的难度很大,但被称为“绿色长城”的三北工程,仍旧是出色地投入建设。
  未治理之前,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枯竭,有的地方是先天条件恶劣,有的地方是人为破坏,前者以黄土高原为例,后者比如被过度放牧、过度砍伐的草原森林。但是无论哪种情况,都需要投入更加的精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进程。先天条件恶劣的地区,有各种政府政策支持的前提下,采取各种科学治理方式,比如三北防护林工程,大大增加植被覆盖率,渐渐地“养活”土地,净化空气,绿化生态环境。
  除了植被覆盖率增加的另一方面,就是河流的治理和保护。一直以来,各种各样的垃圾层出不穷,河水甚至海面上都是漂浮的彩色垃圾,以及工业工厂排放的工业废水,严重污染了河水的质量,甚至有的不良工厂挖深水井,将工业废水直接排入地底下,这样给我们的饮水问题都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比如前几年福建省大田县两条垃圾河“黄河”和“黑河”的治理,就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这两条垃圾河,因为不同的污染程度,而被称为“黄河”与“黑河”,后来采用河长制方法得以成功治理。而河长制这一治理方法来源于“七山二水一分田”的浙江,说起来这是改革开放的成功秘诀之一,也是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改革的实践源泉。
  二、更注重生态的绿色城市建设
  生态城市,也称生态城(英文:Eco-City),是一种趋向尽可能降低对于能源、水或是食物等必需品的需求量,也尽可能降低废热、二氧化碳、甲烷与废水的排放的城市。这类的城市愿景首先是被建筑师保罗•弗朗西斯•道顿(PaulFrancisDownton)等人所提出的,保罗•弗朗西斯•道顿后来建立了“生态建筑”(EcopolisArchitect)公司。虽然生态城市这个概念并非中国人提出,但是改革开放发展近年来,“生态城市”这个概念也被广泛提及,多次使用。
  就拿中国房地产排名较为靠前的龙湖地产来说,该集团更重视更出名的便是别墅楼房的景区和远离规划,说到底就是绿化程度和新意。根据查阅相关具体资料了解到,他们的园林规划,主要依托的就是绿化和水的设计。喷泉设计更有新意,绿化采取其它形式让人感觉更有意境,身处其中空气清新,这样的经济发展,势必很有前景。
  国家主席习近平曾经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谁说的经济发展就一定要以生态环境为代价来牺牲呢?如果能够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那么它们的发展方向,也可以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
  时,绿色城市的发展,不仅仅表现在资源环保上,而且还结合着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集约化的土地利用等保护方式,既能保持资源可持续发展,又能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生活得更健康,更自然。
  三、更严格管控的工业工厂发展模式
  一件事情的发展必定有利有弊,既然享受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利处,那也要承担和解决它所带来的弊端。在改革开放初期,各类工业工厂迅速发展起来,各种生态环保体系还未建立,实施过程没有明确的制度规范和法律约束,人们的环保意识也相对较为薄弱,所造成的环境危害不可小觑。
  比如造纸厂等排放污水较为严重的工厂,如果建筑地点不远离人们的饮水源,对其造成严重污染的话,将会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但是改革开放发展数十年以来,经过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沉淀,工厂建筑选址更加科学;随着环保法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等法律的逐渐完善,将一些不符合标准或者是严重超标的工厂强制关停,环保的效果确实好了很多。
  不得不说,在改革开放发展的持续阶段,我们发现问题,必定也要解决问题,工业工厂的发展自然会一定程度上带来污染,但是这种污染也要被控制在可控范围内,更要意识到在处理这些问题的同时,伤害到了哪一部分人的利益,又该如何去协调处理,这些都是改革开放发展持续过程中需要面临的问题。
  即便是工业工厂的发展模式更加先进,更加注重环保,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高枕无忧,相关的监管部门仍应该加强监督,赏罚分明,将改革开放的路线继续下去,才可以保证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更上一层楼!
  四、更加强化绿色环保思想意识
  改革开放以来,当人们渐渐满足温饱问题,有了更深层次的需求,同样也会更关注自身的健康发展,影响自身健康发展的最关键因素,莫过于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人们不得不承认的严肃话题,也是在人类发展的伟大历程中,所不得不直接面对的本质。
  比如说随着科技和互联网的普遍发展,网上购物这一行为遍及全国各地,而随着网购而生的许多快递包装盒又成了一大难以处理遍地存在的“垃圾”,但是也有很多地方随之有“快递包装盒回收处”的站点产生,甚至有些地方以送小礼物小赠品为激励,鼓励大家强化绿色环保意识,坚守绿色环保观念。
  也许在五年前,随地乱扔垃圾的现象还是很普遍,甚至国外旅游的中国同胞都会以乱扔垃圾被“世界尽知”,但是近几年,人们的环保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也不断提升,现如今乱扔垃圾的现象也很少见了,绿色环保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美好生活环境需要大家共建。
  更何况如今教育更受社会重视,环保观念的普及从学校做起,由环保教育中心带动普及知识,加强生态环境教育,节约资源并积极践行绿色环保观念,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五、小结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家用“天人合一”来描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实这不仅仅是儒家文化的思想表达,更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关系最好的表达。如同现在所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一样的道理。
  人和自然的关系,从来都不是征服的关系,而是彼此依赖,相互发展的关系。随着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思想观念是都有了质的提升和变化,但是惟独不变的是,对于绿色环保理念的坚持,对于对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改革开放四十年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虽然成效显著,但也不能因此发展止步,应当继续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使得人与自然的相处更加融洽,更加契合。
  参考文献:
  新华网:绿色的奇迹——改革开放40年变迁系列述评生态篇
  百度百科:生态城市的提出和概念
  青海新闻网:践行绿色环保理念,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没有找到想要的文档没关系,可以——原创定制
如果不想充值,也可以——以稿换稿
温馨提示:
1、本站立足于原创,非会员单篇售价50元起,是本站注册会员,有足够的积分,作品会员价多少就扣减多少;
2、充值起点50元,多充不限;本着自愿的原则,充值不可退款或提现;如不想充值,可拿自己的最新原创作品交换;
3、无忧只搭建平台,制定稿件上传和下载规则,其他由上传人和下载人自愿进行,无忧不对稿件内容和质量负责;
4、无忧不保证平台稿件永久留存,请下载用户自行及时保留;
5、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拒绝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