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返回首页
网络舆情和实际民意存在偏差的原因分析及思考
字数:2718 字 浏览:4482次 下载:7次
== 本文免费阅读 ==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新媒体应用广泛普及,并因其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等特征,以惊人的深度和广度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开放式社交服务平台重塑着社会舆论格局,带来了信息传播和舆论格局的深刻变化。
  一、网络舆情与实际民意存在偏差及原因分析
  广大民众参与网络舆论互动的物质和技术门槛越来越降低,“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信息扩散迅速、参与度高、管控难,网络舆情及其影响也愈发显著地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一方面,无论互联网舆论格局如何改变,网络舆论以何种形式呈现,其本质不会改变,终究是社会舆论在虚拟空间的投射;另一方面,现有的网络舆情倾向于聚焦短期效应,容易掺杂虚假民意,从而出现许多误读网络舆情为民意的声音。
  (一)部分网民不能代表全体网民,全体网民不能代表现实公民。即使目前我国网民数量已达到相当规模,但其构成极具代表性与特殊性,这使网络舆情与现实舆情相比,更为片面、更为狭窄。具体来说,网民职业分布不均,集中在年轻人群体,主要分布在社会中间阶层,社会高层和底层人群较少,尤其是占中国总人口较大比例的农民或外出务工人员群体,虽然近两年有一定增长,但在网民中所占比例仍然较低。由此,在网络中产生的“舆论”自然会存在直接偏差。此外,互联网上有着大量“沉默网民”,他们大多是观望或思考,很少表达意见或看法。对于我国的十几亿人口来说,网民只是其中较为特殊的一部分。
  (二)网络舆情不能代表网络民意,网络民意不能代表现实民意。在当下“碎片化”的网络时代,任何人都有参与舆情讨论、传播的自由,网络舆情易被“操纵”或“污染”,以网络信息为基础的网络民意的真实性存疑,或受到很大冲击。尤其是在热点事件中,某些团体出于不同利益立场操纵舆论走向,导致大量极端“网络民意”充斥网络,如有趋于经济利益由商业资本操纵的“水军”,也有谋求政治、社会利益由特殊团体组织的“公关”。另外,网络中充斥着较多的负面情绪,成为负能量的“发源地”“发泄地”,如关于拆迁悲剧、执法对抗、腐败丑闻、人伦惨剧、群体性冲突等内容,其中不乏舆情制造者为了吸引网民眼球,提高点击率,在标题甚至正文中避重就轻、以偏概全,扭曲或夸大事件中的负面因素,引起网民通过“灌水”“跟帖”“拍砖”“转发”“评论”等多种手段直观的 “呼吁”正义、“绑架”道德、“抒发”悲愤、“声援”弱小等等,迅速形成规模大、影响广、力度强的网络舆情。在一些重大事件和议题中表现活跃者仅仅代表了一部分网民意见,所谓的“网络民意”事实上反映的也是这一小部分活跃网民对政治、对社会的态度。
  (三)“群体极化”现象和“沉默螺旋”效应,易直接导致或间接纵容形成极端舆情。“群体极化”现象是指团体成员一开始有某些偏向,随着不断深入的交流和商议,人们会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直至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在网络互动中,群体极化现象尤其突出,网络群体性事件是出现该类“网络民意”问题的典型代表。如微博中舆论领袖的缺位,一些“大V”“不作为”甚至“乱作为”,不经核实、不顾影响转发负面消息、虚假消息的情况常常可见,缺乏理智思考与鉴别,会纵容甚至推动网络舆论与现实情况发生偏差。“沉默螺旋”效应是指人们对自己赞同的、或受到广泛欢迎的想法和观点,会积极参与进去,助推其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对无人或少人理会的想法和观点,即使赞同也保持沉默。一方沉默造成另一方增势,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一方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在网络世界中,网民个人受对舆论认知的水平局限而发声,越普众越容易被接受,也越容易发展成为规模,极端的声音被放大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传播,温和理性的声音反而被淹没,更多相对沉默的理性思考者和相对温和的中间大多数往往被忽略,真正有高度、有深度的想法和观点有可能沦陷于“沉默的螺旋”。
  二、思考与启示
  网络舆情与实际民意的偏差是现实存在的。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网络已逐渐成为较为有效的民意表达方式。同时,随着网民数量不断增加、结构日益合理,也将使得“网络民意”逐渐趋于理性、更有价值。
  (一)从个人角度来说,多思考、勿盲从,对自己言论负责
  作为社会一分子的网民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和承担能力,表现在其对网络信息的选择、传播以及其他所有网络活动中。
  一是任何网民都可以在网络中发布信息和言论,但作为一种公共话语空间,网络大大提升了普通网民的信息和言论的影响力。因此,每个网民都有对自己发布的内容进行把关的责任,既要甄别信息的真实性,也要评估自己言论所产生的影响,避免对他人权利的侵害,或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危害。
  二是网络的再传播过程,极大地放大了某些信息的影响力,普通网民在这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最明显的。因此,网民还要对自己所进行的再传播负责。对于不能验证真实性的信息,以及有损他人权利、危害社会安全的言论等不予转载,不要让无意中的转载成为网络谣言或网络诽谤的帮凶。如果每个网民都能审慎地对待自己的再传播权利,那么网络的信息和言论环境将有可能得到有效的净化。
  (二)从政府部门角度来说,做好舆情引导工作刻不容缓
  一是及时准确把握时度,切勿急中出乱、适得其反。在“时”的方面,须积极适应信息资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充分发挥官方微博、官方网站、官方公众号等媒介的作用,在事件发生后尽早做出反应、给予回应,才能有力防范不良信息泛滥产生负面舆情、造成不良影响。当然,也不是说越快就越好,做出反应、给予回应并不等于匆忙表态。有些事件刚刚发生,后续究竟如何发展还有待观察,如何选择时间节点进行舆论引导要根据舆情变化作出调整,适时发声。在“度”的方面,应重视提高舆情研判能力,认真琢磨、仔细拿捏,要注意解决好“说多少、说多久、怎么说”,要注意不能把“点”和“面”混淆,不能把“个别”和“整体”混淆,不能把“局部”和“全局”混淆等等。另外,充分发挥网络评论员队伍作用,及时用“网言”“网语”进行引导,进一步加强对新闻评论的跟帖引导,正面回应社会质疑和纠正错误信息,有效主导舆论导向。
  二是充分尊重网民权利,注重有效沟通。注重舆论“疏”“引”结合,既要尊重网民的参与权、知情权,回应网民的关切,又要善于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引导网民正确认识事件、理性看待事件,针对具体情况,通过有效的“疏”和“引”,确保取得最佳成效。在日常工作中,一方面,加强沟通交流,不断提高网络评论的整体水平,主动占领网络舆论阵地,另一方面,加强协调配合,保证信息畅通和对称,达到整体联动的效果,不给“谣言”留死角。同时,对于网络上各种歪曲事实、煽动情绪、激化矛盾等有害信息,要第一时间严肃处理,必要时追究其违法责任。

没有找到想要的文档没关系,可以——原创定制
如果不想充值,也可以——以稿换稿
温馨提示:
1、本站立足于原创,非会员单篇售价50元起,是本站注册会员,有足够的积分,作品会员价多少就扣减多少;
2、充值起点50元,多充不限;本着自愿的原则,充值不可退款或提现;如不想充值,可拿自己的最新原创作品交换;
3、无忧只搭建平台,制定稿件上传和下载规则,其他由上传人和下载人自愿进行,无忧不对稿件内容和质量负责;
4、无忧不保证平台稿件永久留存,请下载用户自行及时保留;
5、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拒绝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