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返回首页
脱贫攻坚要下一番功夫
字数:4815 字 浏览:895次 下载:10次
== 本文免费阅读 ==

  坚定不移打赢脱贫攻坚实战。“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越要压实责任、精准施策、过细工作”。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聚焦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突出问题导向,就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提出要求、作出部署,发出了“坚定不移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行动号召。
  经过改革开放37年来的艰苦奋斗,我国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十三五”时期,要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突出短板,必须进一步深刻认识到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意义。打赢脱贫攻坚战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增进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因此,我认为应该从“五位一体”着手做起。
  一、政治上,不养“懒汉,要让“懒汉”先“脱懒”
  随着脱贫攻坚进入决战时刻,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矛盾逐渐浮上水面,成为阻碍扶贫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的“硬骨头”。一些地方扶贫工作中的“养懒汉”现象,就是一个值得警醒的例子,因此,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党员干部要走好调研路,为相关贫困户量身打造脱贫计划
  广大党员干部在调研分析的同时,应该逐一分析“懒因”,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具有类似情况市县的成功经验,为相关贫困户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脱贫计划,尽力做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有效解决“懒汉”问题。
  (二)打开贫困户心结,培养智与斗内生动力
  破解“懒汉”问题,属于扶贫中的“扶志”层面上,不是简单给钱就能解决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因此,党员干部及领导人员应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解开贫困户心结,在促使他们了解并接受我们工作的同时,培养智与斗内生动力,促使脱贫工作顺利有效进行。
  (三)摒弃“速效”思想,坚定滴水穿石信念
  脱贫攻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场“持久战”,需要从小事具体落实,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有极强的耐心与顽强的毅力,要立下愚公志,坚定滴水穿石的信念,秉承功成不必在我的担当精神。
  (四)制定切合实际的科学方法,想方设法管“懒汉”
  不“养懒汉”,但不是不管“懒汉”,就像一些基层干部所说的:有没有真的扶不起来的?有,但这种人毕竟是极少数的。这就要求战斗在扶贫第一线的党员干部想法设法把把脱贫路上的这部分“懒汉”管起来,以百倍的耐心细心,以切合实际的科学方法,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五)转变观念,从“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
  精准扶贫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扭转贫困户面对扶贫工作“反正有国家兜底”“村干部比我们还要急”的“等靠要”消极心态,积极投入战斗一线,将扶贫工作深入每一个人心中,树立“我要脱贫”的正确观念。
  二、经济上,打赢脱贫攻坚战意义深远
  贫困无定式,精准扶贫不仅要精准施策,同时更要积极落实党中央的各项政策和精准扶贫方案。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重视招商引资,更要从交通、水利、电力等其他方面入手,着力解决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贫困问题,进而使得脱贫攻坚工作上升一个新高度。
  (一)建立健全招商引资的金融制度
  通过实施对外进行招商引资,把大量的外来资金融入到村,落实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外来企业外来资金的扶持,配合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农副产业,把经济提升上来。这一制度中最关键最要紧的就是找准合作伙伴,找到资金雄厚且具有长远眼光的企业合作是实施本项金融制度的首要环节。针对本地实际制定出合理发展规划,才能有效推动扶贫工作开展,最终实现脱贫致富。
  (二)着力实施交通扶贫
  实施贫困村畅通工程,在全县所有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的基础上,在申报、实施路桥项目上向贫困村倾斜,提高贫困村通村路通达标准,完善山区乡镇路桥建设,为扶贫攻坚修好“致富路”。统筹城乡客运发展,完善村级公共交通网络,全面实施“村村通客车”工程,提高农村客运通达深度和安全水平,确保到2019年底实现全县所有行政村通客车。
  (三)着力实施水利扶贫
  致力精准扶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重中之重。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农村饮水安全的总体要求,顺应农村居民对改善饮水条件的迫切需求,注重轻重缓急、远近结合、量力而行、可以持续的原则,综合采取新建、扩建、配套、改造、联网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水质达标率、供水保证率和工程运行管理水平。
  (四)着力实施电力扶贫
  进一步加大贫困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全面提高贫困村贫困户用电安全和用电质量。到2019年底全面解决贫困村和贫困户生产生活用电问题。
  (五)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一是按照优先帮助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农户,解决最基本的住房安全问题原则,采取政策叠加、差异化扶持的办法,根据农户宅基地大小、家庭人口、经济条件等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农村安居房建筑面积,原则上每户不低于80平方米。特殊困难家庭可以根据建房户经济状况适当调整住房面积,确保到2019年全面解决贫困户居住安全问题。在建房过程中要以乡村长远规划为基础,以村为单位,先规划后建设,坚持原址重建,整村推进,体现“新农村”建设要求。二是继续推进“五好”农村建设,严格落实“五统一”标准(统一墙体和屋檐的刷漆标准、统一门前道路硬化标准、统一散水硬化标准、统一厨卫标准、统一庭院硬化标准),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切实改观农村面貌,着力建设乡村特色、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
  三、文化上,助力脱贫攻坚,要精准深入
  数千万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职业教育是最能直接提升贫困人口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的教育类型,在脱贫攻坚中,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然而,从全国范围看,当前职业教育资源供给和农村脱贫需求之间严重不匹配。要让职业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真正大有作为,需要推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职业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把为贫困家庭劳动力提供实用技能培训作为扶贫的“底线”内容。可以从以下方面发力:
  (一)整合各部门培训资金,针对地方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的需要,把职业教育和培训落实到每个贫困家庭和建档立卡的所有适龄学生及贫困劳动者
  我县创办“白利军奖学金助学金”助学工程。受到奖励的78名优秀学生及其高二年级全体学生参加了颁奖仪式。颁奖仪式上,副县长李左红、政协副主席王向东分别做了重要讲话,并呼吁社会各界能像白利军先生一样慷慨解囊、捐助助学。真正实现了一人就业全体脱贫。
  (二)下好“职业教育资源一盘棋”,盘活发达地区优质职教资源存量,使之真正惠及贫困家庭,尤其着重两类人才的培养
  一类是面向贫困地区生产生活需要的本土人才,如产业技师、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幼儿教师、文化活动站指导老师等;另一类是面向城市流动人口的技能人才,采取简单方便的教育与培训方式,把文化补习、技能训练和学历教育打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合适的职业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职业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最有效的路径,它可以让贫困者真正改变命运,为自己也为下一代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四、社会上,对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坚决说“不”
  精准扶贫重要的是便民利民,为群众谋实事、谋发展,但在现实生活中,不少领导干部为了实现自己的“升官梦”“发财梦”不惜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无责任无担当的现象屡屡出现,使得脱贫攻坚越走越艰难。所以,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我县领导应积极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严于律己,走好扶贫攻坚路。
  (一)领导干部要切实带好头,杜绝形式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国内考察不封路、不设宴、不铺红地毯,近日北京举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不实施机动车单双号限行,不放假,缩短安保封控、交通管制时间“不扰民”,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拒绝形式主义迎来送往的标杆。
  (二)积极纠正不良作风,杜绝官僚主义
  对待党中央决策部署,对开展扶贫领域专项整治、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出部署。今年3月底,中央纪委公开曝光八起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典型案例,各级纪检机关将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实不准、弄虚作假等问题作为查处的重点,对问题典型、情节恶劣的,省级纪委要直接调查核实。
  (三)要以严监督严考核严查处的方式,严防脱贫走形式
  作为党内监督专责机关的纪委,一方面发挥再监督作用,加强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贯彻实施情况的督促检查;另一方面强化执纪监督,对于群众来访、巡视巡查、执纪审查中发现的搞假脱贫等形式主义问题紧盯不放,发现蛛丝马迹决不放过。既及时交办、督办具体问题,又加强对新情况新动向的综合分析、报告,处理好“树木”和“森林”的关系,确保精准扶贫政策落地落实。
  (四)高举问责利器以责任促担当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对于脱贫攻坚中的形式问题,以强力问责督促责任落实,强化监督问责,及时曝光负面典型,让搞形式主义的人付出代价。
  (五)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发挥作风巡查和群众监督威力
  言辞再恳切,如果不能破解群众的“急切”,难免陷入官僚主义怪圈;措施千万条,如果脱离了为人民服务这一条,难免落入形式主义窠臼。为掌握作风建设方面的情况,督促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我县应组建巡查组,在全县开展基层作风巡查工作,以街道(乡镇)、基层站所、村(社区)为重点,了解信访积案,收集群众举报背后的作风问题、反贪问题线索,交由纪检监察机关深挖严查。
  五、生态上,以生态扶贫带动精准扶贫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对此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一)编制生态扶贫规划与产业区划
  根据我县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和区域特色资源情况,深入分析区域群众主体致贫的主要矛盾,研究区域水土资源及生态产业发展的限制因子,开展适于区域特色的生态产业区划,建立区域协调的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机制。针对生态脆弱区和经济贫困区的村镇环境综合治理体系,制定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修复、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工业等产业技术体系和模式,并建立区域联动的生态产业园区示范区。
  (二)连片特困地区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
  开展全面、系统、准确的连片特困地区产地环境质量以及污染源的动态普查,掌握主要产地环境(如粮食产区、蔬菜生产区)的突出环境问题,建立连片特困地区农业环境质量数据信息系统。加强连片特困地区农村环境保护,严格管理话费、农药、污泥和农业废弃物的生态使用,提高土壤肥力,保护土壤环境。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生态修复技术集成与示范,挖掘乡村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形成环保产业带动作用。
  (三)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及示范
  针对连片特困地区大型金属矿区及周边土壤中多种重金属污染十分突出的问题,研发污染土壤及尾矿库的生物生态稳定构建技术,选择典型废弃矿实施生态扶贫工程与示范,建设左权特色生态公园,形成生态旅游线,通过实施生态补偿,建立特色苗木生态产业基地,为当地脱贫致富提供新途径。
  (四)建立连片贫困区生态扶贫机制
  根据我县生态扶贫机制,构建基于风险的区域生态保护体系。研究并制定区域生态扶贫的相关政策,实施生态扶贫产业标准战略,建立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补贴补偿制度和投入机制、毁损和污染环境的经济、刑事惩罚制度和行政问责制度等。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和管理机制,完善区域和地方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机制,建立有效的生态环境监测与修复网络。培育生态环保的市场经济机制,为生态扶贫地区的生态产品提供国家生态产品认证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态文明素养。
  精准扶贫,注定是一场“攻坚战”,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但找准症结,找对路子,对贫困户的帮扶总会有办法。反之,如果把责任完全归咎于百姓的不配合,碰了壁就对贫困户敬而远之,脱贫只会是遥遥无期的梦想。让我们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拿出滴水穿石劲头,撸起袖子加油干,坚定不移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没有找到想要的文档没关系,可以——原创定制
如果不想充值,也可以——以稿换稿
温馨提示:
1、本站立足于原创,非会员单篇售价50元起,是本站注册会员,有足够的积分,作品会员价多少就扣减多少;
2、充值起点50元,多充不限;本着自愿的原则,充值不可退款或提现;如不想充值,可拿自己的最新原创作品交换;
3、无忧只搭建平台,制定稿件上传和下载规则,其他由上传人和下载人自愿进行,无忧不对稿件内容和质量负责;
4、无忧不保证平台稿件永久留存,请下载用户自行及时保留;
5、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拒绝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
top